APP下载

内部审计领域推进研究型审计的认识与思考

2024-04-07侯金平

会计之友 2024年8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

侯金平

【摘 要】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新使命,是实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下审计理论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但相关探讨主要集中在国家审计层面,在内部审计领域鲜有提及。文章按照研究型审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总结提炼出研究型审计的内涵与特征,从内部审计开展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型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其次,在阐述内部审计开展研究的逻辑机理基础上,以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从审前、审中和审后三个阶段探讨研究型审计的实践应用路径。最后针对现阶段的难点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建议,力图抛砖引玉,以期为内部审计领域推进研究型审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进而服务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研究型审计; 内部审计; 实践路径; 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3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08-0115-07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和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等,将审计定位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审计的地位大大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掌舵、亲自谋划和部署,在历次中央审计委员会上对审计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在2023年5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1],并要求审计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中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还专门強调要做实研究型审计。这是党中央对审计工作寄予的厚望,也是对广大审计工作者提出的更高期望和要求。

面对新使命和新要求,审计领域一直致力于审计理念与方式方法的创新探索。研究型审计自2009年由审计署南京特派办首次提出并在实践中运用以来,各级审计机关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中。特别是审计署在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研究型审计”,同年的国家审计“十四五规划”中,也对研究型审计做出安排部署,强调要创新审计理念,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现任审计长侯凯在审计署集中整训的专门讲话中要求,研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在审计工作中把研究贯穿始终。在2022年初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审计事业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适应新时代新部署的重要课题。2024年1月,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实研究型审计,真正吃透党中央、国务院政治意图和战略部署,把立项当课题研究,科学安排审计项目,把问题当课题研究。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为更充分发挥经济监督效能,更好服务组织内部治理,同样需要创新审计理念思路,大力倡导研究型审计,把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研究型审计发端于国家审计领域,其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也主要集中在国家审计层面,经过十余年的探索推广,已取得很好成效。但在内部审计领域如何开展研究型审计的探讨还基本处于空白。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在内部审计领域开展研究型审计的意义和实施路径,以期引发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更好地对研究型审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

二、对研究型审计的认识与理解

(一)研究型审计的概念内涵

“研究”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的解释为“探究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那么“研究型审计”单从字面来看,包含“研究”和“审计”两个词段,但重点应在“审计”二字,审计是基础,是根本;研究是手段,是方法,顾名思义也就是运用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开展审计工作。

关于研究型审计的概念,审计业界众说纷纭,不同的文献表述各异,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的定论。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对研究型审计概念涵义的理解角度主要集中在以理念和方法为工作模式的应用层面。李玲[2]认为研究型审计是运用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开展审计工作,把审计项目当成课题进行研究的方式。刘西友[3]认为研究型审计是一个系统集成的体系,是调查研究与审计实践相互促进和融合的产物,是审计理念层面的创新和跃升。张宜平等[4]指出研究型审计是将研究的思维、视角和方法运用到审计全过程的一种审计策略、审计组织方式和审计工作方法,通过树立关联审计理念,在微观揭示问题和宏观提炼升华两个方面,形成高层次和高质量审计实践与理论成果。晏维龙[5]把研究型审计概念归纳总结为“应用研究观”“工作模式观”“科学理念观”三种观点,并认为研究型审计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孤立到系统,从守旧到发展,从工具上升为价值的建设性审计模式。郑石桥等[6]从研究内容的角度阐释研究型审计的内涵,认为在对审计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应着重围绕业务营运和审计发现问题原因及改进对策方面对审计客体进行研究。

也有学者基于研究型审计的最终目标即服务国家治理的视角来阐释对研究型审计的理解与认识。晏维龙等[7]从适应国家治理新要求的角度出发,认为研究型审计不是一个孤立的审计项目,而应把审计置于国家治理体系中进行系统把握和思考,在对审计对象及其环境、审计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等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富有价值的审计建议。戚振东等[8]在构建国家治理与研究型审计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指出研究型审计应从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及国家政策层面发现和分析问题,以创造更高的审计价值,提升服务国家治理的水平。

尽管现有文献对研究型审计的概念内涵表述不同,但形成的基本共识是研究型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价值。综合以上表述可以归纳为:研究型审计不同于一般的学术性理论研究,而是与审计实务深度融合的应用型研究,是把研究的理念和思维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对审计对象及其环境、审计项目全过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是一种审计理念和方式方法的创新,旨在提高审计工作质效,推动审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型审计的特征

1.全局性和系统性

研究型审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注重研究涉及根本和全局的事项,强调运用系统思维,贯穿于审计准备、实施、报告和整改的全过程,涉及审计的目标、任务和结果等不同维度。推进研究型审计,需要站在服务于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全局高度思考和谋划,从全过程、全方位来分析和研究相关要素间的联系和制约关系,建立研究型審计的全流程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全方位管理,一体推进揭示问题、完善机制、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2.创新性和灵活性

研究型审计是区别于常规审计的一种新的审计工作模式,是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有关审计的组织方式、关注重点和方法路径等均无经验可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此外,在审计方式上,研究型审计注重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审计人员与专家学者、历史情况与发展趋势、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等相互结合。在技术方法上,研究型审计既可以采用审阅、查询、比较、归纳、复算等常规审计方法,还可以采用与科研院所合作、召开专题研讨会、利用大数据审计等多种方式,可根据业务实际动态适时调整审计方式方法,更具有灵活性。

3.前瞻性和建设性

在“治已病、防未病”的审计职责定位下,研究型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审计质量和服务国家治理,这就要求充分挖掘审计项目信息,深入研究行业规范和政策法规,把握行业规律,吃透政策精神,更加精准地发现和揭示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深入开展从微观到宏观的分析,着眼源头治理,找出体制机制障碍、制度漏洞和管理薄弱环节,厘清问题深层次原因和内在规律,从体制机制和宏观层面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建议,预警和防范风险,推动把重大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更好地发挥审计的经济体检作用。

三、内部审计领域开展研究型审计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内部审计领域开展研究型审计的现状

研究型审计自2009年被提出以来,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一直集中在国家审计层面,在内部审计领域鲜有提及,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主要原因一是作为我国审计监督主导力量的国家审计关于研究型审计的研究与实践方面也仅有十余年,基本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还未形成科学的、成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框架模式,对内部审计的规范指导和影响的力量与条件还不具备。二是内部审计的力量和人员素质能力还有一定差距,普遍存在审计力量配备不足与审计全覆盖要求之间的现实矛盾,内部审计人员的精力和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常规性工作任务的完成,加之研究的理念尚未真正树立,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但内部审计业界已认识到研究型审计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把“内部审计探索研究型审计”作为2022年度业务主线活动,并对典型实践案例进行展示和交流,同时强调“审计署关于研究型审计的部署和要求,对于内部审计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9],内部审计要积极探索研究型审计,以其为重要抓手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二)内部审计领域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必要性

1.开展“研究型审计”是内部审计顺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内在需要

新时代有新要求,2018年审计署第11号令,从制度层面明确了新时代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新要求,内部审计职责范围进一步拓宽,涉及组织经营管理和战略决策等方方面面,业务内容除了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常规事项外,还增加了诸如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和组织发展规划审计等适应新时代需要的业务类型。这就需要内部审计除了监督和评价外,还需要更加有效地发挥建议和咨询的职能。因此,内部审计必须积极跟进和探索开展研究型审计,将研究型思维和方法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深入研究制约组织发展的因素,追根溯源,提出优化控制的建议,从根本上提高内部审计服务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

2.开展“研究型审计”是推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应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0]。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1]。内部审计唯有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履行好服务组织高质量发展以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使命。开展研究型审计,可以通过强化对审计过程和结果的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审计工作的提质增效。具体来看,研究型审计注重从宏观层面对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学习研究,提升内部审计的政治性和前瞻性;从微观角度对审计对象整体情况和业务活动的调查和分析,丰富内部审计的内涵和提高工作效能,从而可以更加科学地把握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规律,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服务组织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常态化的经济体检功能,促进内部审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3.开展“研究型审计”是推动完善组织治理的现实需要

内部审计是组织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是组织经济决策科学化、防控风险常态化、内部管理规范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为更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效能,更好服务组织治理,就需要以国家审计为风向标,大力倡导研究型审计。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可以定期对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治理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及时发现组织内部管理和治理活动的风险、漏洞,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从健全体制、完善机制和堵塞漏洞的层面提出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组织治理效能的提升,更好地履行内部审计服务组织治理的职责。

4.开展“研究型审计”是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

“人”与审计事业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关联,是确保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随着内部审计职责的不断深化,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专业精神和业务能力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要提升政治站位,遵从职业精神,不断提升专业胜任能力,才能更好履职尽责。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审计人员因循守旧的思想依然存在,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仍有欠缺,综合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研究型审计,可以促进审计人员在良好的研究氛围中加强学习,注重研究,逐步培养善于总结提炼、勤于思考研究的习惯,树立科学的审计思维和理念,坚持守正创新,增强宏观意识,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和实质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研究型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实施路径:以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

综合以上对研究型審计涵义和特征的理解与认识,内部审计实践是开展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在高校内部审计中开展研究应始终聚焦于高校审计实践,服务于高校审计需要,以研究的精神、态度、思维与方法运用于审计工作的各层面、全过程,由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推动审计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并螺旋式上升,从而促进高校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高校内部开展研究型审计的逻辑机理如图1所示。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高校系统开展以来,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高校内部审计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审计类别,同时也是目前综合性最强和要求最高的审计类别之一,在高校审计业务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现以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探讨内部审计全过程开展研究的实践路径。

(一)审前阶段

1.项目立项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基本为履行不同岗位职责的中层干部,因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元化的职能,决定了中层干部的经济责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同时经济责任审计是直接服务于党管干部的重要制度安排,所以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立足经济监督,体现政治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在审前必须全面、系统地研究党内法规和党中央在教育领域的重大决策部署、战略意图和改革目标,深入研究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政策变化,立足实际,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和中心工作,选题立项,找准内部审计发挥职能作用的切入点。研究探索对被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岗位重要程度、任职年限、资金资产管理规模等因素,建立审计项目库,分类别确定审计频次和方式,科学制订经济责任审计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项目计划,报学校党委审计委员会批准。坚持任中和离任审计相结合,消除审计监督盲区。

2.审前调查

审前调查是做好审计方案的基础,审计项目确定后,审计组就开始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应积极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调研、函询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等方式了解审计对象相关信息,收集基础资料,摸清被审计单位的历史沿革、发展规划、工作职能、管理模式和资金规模等基本情况,紧扣被审计对象的职能职责和权力运行轨迹,利用以往审计结果和其他机构的监督成果,综合运用纵向历史研究和横向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准被审计对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的重要环节,就审计中的重大风险点和突出问题进行分析预判,建立必审内容清单,快速锁定审计方向。

3.方案制定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计组根据被审计对象的岗位特点和职能职责直接关联的重点事项,精心设计审计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程序、重点审计内容和审计技术方法以及人员配备情况等,反复推敲每一步审计流程的工作目标和成效,分析研究当前审计工作的优势与困难,对于审计人员一时还无法胜任的诸如重大经济方针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新型的特殊审计内容,可以考虑利用高校内部人才聚集的优势,借助学校相关领域专家的力量来合作完成研究,从而不断加强研究的专业性。

(二)审中阶段

1.揭示和分析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和研究方向开展审计,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以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职责权力为出发点,按照领导干部“该干什么→干了什么→怎么干的→干得怎么样”的逻辑顺序和思路,结合具体的业务流、信息流、控制流、资金流关联核查重点事项问题,研究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审计中发现的重点案件线索和主要风险问题,审计组成员要及时进行集中研讨和联合攻关,站在不同专业立场和视角来思考,注重分析问题线索的切入点是否精准、取证程序是否规范、证据链条是否完整、数据质量是否可信、法规依据是否适当,并且就审计中发现的多发性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和讨论,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根本性原因,使问题揭示更精准,原因分析更透彻。

2.管控过程质效

现场实施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关键环节,必须注重审计质量和效率的管控与研究。现场审计工作要严格落实有关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准则和实务规范要求,始终围绕经济责任审计“审事评人”的特点开展工作,对审计目标、审计思路、审计工作量和预期成果等做出预判和评估,强化项目过程管理研究,细化落实项目实施各环节的职责分工、操作流程和工作任务,搭建统一、规范的审计质量管控体系。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可以考虑在分析数据、查核问题方面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研究,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总结归纳,甄别问题疑点,进一步提高现场审计工作质效。

3.提出对策建议

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职能是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建议,监督是揭示和反映问题,是审计的基础职能;评价是评判好坏与优劣;建议是提出规范管理和促进改革完善的建设性意见,是推动问题解决的方案,是审计的最终目的。所以说高质量的审计建议是内部审计服务学校治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13]。正因为审计的对策建议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就应该把问题置于学校的改革发展大局中,深入思考,认真研究,总结归纳,从根本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三)审后阶段

1.出具审计报告

现场审计结束后,审计组就着手审计报告的撰写。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研究,通常意义的审计报告作为审计成果的体现,可以称之为初级研究型审计报告[14],所以报告的撰写也就是研究的过程,研究的过程有助于审计报告质量的提高。首先,应将来自审计一线丰富的一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对被审计中层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贯彻执行上级和校党委决策部署、年度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国有资金资产管理、廉洁从业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研判,认真分析揭示问题的轻重和风险程度。其次,注重审计发现问题的质量,反复提炼和打磨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反映的问题应考虑与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的关联度,集中审计资源抓主要问题,坚持运用“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则,全面、客观地揭示问题,审慎定责定性,提出合理意见。最后,注重审计报告的质量,形式和内容上要做到条理清晰、结构严谨,重点突出、言简意赅,审计评价客观公正,审计建议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建设性,能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干部监督管理需要和规范权力运行的作用。

2.审计问题整改

审计整改作为审计工作的“下半篇文章”,是审计结果运用最直接的表现,是审计监督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和有力抓手。审计项目结束后,审计组首先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按整改的难易程度分类提出“立行立改”问题清单和“分段整改、持续整改”问题清单,研究细化整改要求,明确分类整改标准。其次通过发放整改通知、现场检查等方式,及时掌握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对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整改或者整改未达到规定标准的事项应找准问题症结,进一步分析原因,与被审计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研究促进整改的方式方法,以此督促整改落地见效。最后,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作用,强化审计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和校内巡察监督工作协同机制研究,积极探索深化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建立健全系统协同推进审计整改的联动与会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审计与巡察、组织考核与监督一体推进,形成审计整改监督合力,提高审计整改实效。

3.复盘与总结提炼

审计项目结束后,应及时组织召开总结研讨会,积极开展审后复盘,对整个审计流程进行回顾,客观分析存在的不足和总结好的做法,提升审计人员能力。首先,要引导审计人员反思工作不足,提炼固化有益经验,研究归纳审计方法,探索形成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模式,为今后提供借鉴参考,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其次,应注重多角度总结提炼审计成果,深化成果开发利用。除形成常规审计报告外,对审计中发现的学校体制机制问题和中层干部履职风险等方面情况,进行深度剖析研究,将实践上升至理论层面,凝练形成综合问题揭示、中层干部岗位经济责任风险清单等相应类别的专题性研究报告,提出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拓展研究型审计的价值体现,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推动高校提升治理水平的建设性作用。

五、内部审计领域开展研究型审计尚存难点及对策建议

研究型审计源于国家审计,是一种审计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在内部审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从2022年度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关于研究型审计探索的业务主线活动情况和实践来看,各单位研究型审计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环境氛围还没有形成,工作的方式不一、程度不同,还存在诸多难点与不足。

(一)思想認识不到位,研究理念有偏差

目前,内部审计实务界对研究型审计的理解与认识参差不齐,有的认为研究型审计就是搞审计理论研究,把申报课题和发表论文作为衡量研究型审计质量的唯一标准,研究和审计搞成了“两张皮”,有的认为研究型审计是国家审计的“专利”,在内部审计中推行意义不大。由于对研究型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其内涵和定位理解不准确,从而造成在审计实务中运用不理想。

为此,内部审计协会等行业组织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站在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角度,通过制定指导性文件、专家讲解、案例分享等多举措,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多方式、多层面加强宣传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转变理念,提高认识,为推动研究型审计的开展打好思想基础。广大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要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的新使命、新要求,不断增强做实研究型审计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逐步树立“研究式审计思维”,推动研究型审计在内部审计领域的运用,实现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

(二)人员能力不足,研究运用不到位

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是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基础,但目前有不少内部审计人员存在专业知识面窄,知识储备不足,研究能力有限,对宏观政策理解不深、研究不透,实际操作中,考虑问题不全面、程序选择不恰当、评价定性不准确,影响研究型审计的实施效果。

为此,内部审计机构要重视研究型审计人才的配备与培养,通过综合性专业化培训和项目审前培训等方式加大学习培训力度,使审计人员不断吸取新知识,了解行业前沿学术动态。另外,加强实践历练,特别是鼓励和支持审计人员多参加国家审计的“以审代训”项目,在审计实践中注重分析思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训练,切实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研究的专业胜任能力。

(三)信息化条件不成熟,研究质效不理想

在信息化发展和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内部审计呈现出数据规模剧增、数据类型复杂的特点,研究型审计作为一种新模式,更需要运用大数据审计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挖掘、整理和多维度分析,从中发现组织运行中存在的内在规律、共性问题和发展趋势。但在实务中,有些行业大数据审计技术所依托的信息化建设不够理想,如高校财务、科研、教务等业务单位信息化程度不一,给审计取证和数据处理带来困难,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进而影响研究型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为此,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协会和行业主管部门应从“依法治国”“依法审计”的战略高度,完善和制定关于大数据审计的具体准则或应用指南,指引内部审计运用大数据进行审计的业务实施,同时,国家审计在信息化建设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应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帮助;各单位要按照国家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要求,积极搭建依托数字化技术的审计分析系统和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等平台,并加快对大数据人才的培养,为加强数字化、云计算等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做好硬件和软件准备,逐步破解研究型审计过程中数据获取和处理难题,提高工作质效。

(四)保障机制不健全,研究氛围不浓厚

研究型审计是新思维、新模式,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目前内部审计领域推动研究型审计的相关制度机制还不健全,缺乏工作规划和实施步骤,审计人员开展研究的意愿不高,影响研究型审计的深入推进。

为此,内部审计协会和行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各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要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稳步推进研究型审计,选择有条件的审计项目先行先试,总结试点项目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各单位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对取得研究成效的审计项目进行宣传和奖励,并与职称晋级、考核评优等事项挂钩,激发审计人员开展研究的兴趣,营造浓厚的研究型审计氛围。

六、结论与展望

随着我国审计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和国家对审计工作寄予厚望,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门提出“做实研究型审计”的新要求。如何在内部审计领域积极推进研究型审计,进而推动内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摆在内部审计工作实践面前的问题,需要探索解决。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明确了对研究型审计概念内涵和特点的认识,从内部审计开展研究的现状分析,认为开展研究型审计无论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还是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对内部审计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以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为例,探索在内部审计领域开展研究的实践路径,希望能为研究型審计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此外,针对现阶段内部审计开展研究存在的认识不到位、研究能力不足、保障机制缺乏等诸多难点和不足,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研究型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服务内部审计实践需要,切实做到“研以致用”。广大内部审计工作者一定要提高对研究型审计重要意义的认识,创新理念与方法,加强学习与研究,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组织规范管理,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最终服务组织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3-05-24(001).

[2] 李玲.创新审计理念 打造审计精品——审计署南京特派办研究型审计发展回顾[J].中国审计,2012(16):27-29.

[3] 刘西友.从审计理念创新层面领会和做实研究型审计[N].中国审计报,2021-11-10(006).

[4] 张宜平,李云.对基层开展研究型审计的思考[J].审计月刊,2021(5):23-25.

[5] 晏维龙.关于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几点认识[J].审计观察,2021(11):34-40.

[6] 郑石桥,刘星锐.研究型审计:内涵、类型及运用条件[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2(1):18-25.

[7] 晏维龙,庄尚文.试论研究型审计的国家治理效能[J].审计研究,2022(1):13-19.

[8] 戚振东,张紫璇.研究型审计: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会计之友,2022(6):118-124.

[9] 鲍国明.以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以研究型审计为抓手 奋力谱写新时代内部审计发展新篇章[J].中国内部审计,2023(1):4-12.

[10] 李凤雏.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实现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20(10):4-24.

[11] 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

[12] 鲍国明,刘力云.现代内部审计(修订版)[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21.

[13] 党江艳.内部审计开展研究的实践框架探索 [J].会计之友,2022(16):146-152.

[14] 孙夏赋.应当探索多种形式的研究型审计[J].中国审计,2019(23):39-40.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高质量发展内部审计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