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素养培育的小学“1+N”式全科阅读策略

2024-04-07袁晓楠

天津教育·下 2024年2期
关键词:全科学科阅读教学

袁晓楠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重视,而阅读素养是当今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也是学生未来学习发展的基石。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培养阅读素养更是具有极大的引导价值,能够通过教师的合理教学渗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深化阅读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N”式全科阅读教学是当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跨学科融合教育优势,显著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培育效果,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

一、“1+N”式全科阅读分析

(一)“1”——课内抓手

“1+N”式全科阅读活动中,“1”作为核心抓手,主要是指课内教学文章。尤其语文学科,应主动担负起全科阅读的重任,带领学生逐步树立全学科意识,提高学生阅读素养。而语文阅读学科的开展要着重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充分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语文思维,为全科式阅读奠定基础。从当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的阅读效率仍有待提升,尤其低年级学生群体,更是急需进行朗读训练,方能提高整体阅读成效。因而语文教师必须承担起阅读引导的工作,分析学生的阅读问题,着重做好语文教学活动,发挥语文课堂的抓手价值。此外,在“1+N”式全科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合理分析,梳理语文教学的整体要素,结合语文教学读本,为“N”的选取提供参考。尤其经过新课改后的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教学读本,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能够获得阅读能力的极大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坚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将语文阅读活动的影响发挥到极致。

(二)“N”——课外拓展

在“1+N”式全科閱读中,“N”的价值极为显著,其主要内涵是由课内延伸而出的诸多课外内容,让学生拓展阅读范围,形成丰富的阅读体验。而拓展阅读范围则需要进行严格筛选,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探究整体的阅读材料,尤其在全科阅读活动中,教师所选取的阅读材料要巧妙地与其他学科进行关联。此外,在该种阅读教学模式下,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必须充分关注学生主体,以学生为单位筛选阅读读本。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喜好,只要符合阅读主题,教师便可以将选择权交由学生;另一方面,在挑选各类阅读书籍时,教师必须有效规划,保证阅读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串联性。除此之外,在全科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整体的优化,不能单纯局限于教学内容的拓展,还要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等多方面进行完善,从而提高“1+N”式拓展阅读教学成效,让学生的核心阅读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价值。

二、小学“1+N”式全科阅读的重要价值

(一)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唯有保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整体学习成效,阅读活动也应如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注重唤醒学生的阅读热情,让学生感受阅读活动的无限魅力,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的原动力。当然,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教学方法的创新,不能一味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否则很容易影响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能动性较弱、自律性较差,若单纯依靠学生自主探索,很难达到理想的阅读目标,对培养学生核心阅读素养极为不利。“1+N”式全科阅读教学模式能够显著升级教学方法,让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成效,而且在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将逐渐发现阅读活动的乐趣,通过广泛的阅读活动找准自身阅读的兴趣点,减少以往学习活动中阅读的畏难心理。更重要的是,在这种阅读模式的作用下,学生将沉浸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形成良好的阅读动力,甚至会增加课后自主阅读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

(二)丰富阅读体验

小学阶段实施“1+N”式全科阅读教学活动具有极其显著的教学价值,尤其在丰富小学生的阅读体验上,是其他阅读教学法无法比拟的。分析“1+N”式全科阅读的具体内涵,要求教师合理围绕教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拓展,并重视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这在无形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阅读体验,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学科知识。当然,在这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手段下,教师将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丰富的阅读平台,如设置专门的阅读课程、融合课程,同时丰富阅读载体,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促进学生全方位地进行阅读活动。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群体的阅读活动质量将得到显著优化,阅读过程更加精彩、阅读体验更加深化,是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与此同时,借助全学科阅读的引导,教师能够丰富阅读供给,让学生巧妙地完成大量的阅读任务,这与以往单一的语文学科阅读有较大区别,对学生阅读体验的丰富是不容置疑的。

(三)促进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1+N”式全科阅读教学手段,能够帮助教师找到语文教学的平衡点,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尤其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育工作的开展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拓展语文教学范围,让学生得到综合能力的显著提高,进而坚持以教材为导向,做好课堂教学的支点搭建工作,统整教学培养工作。另外,在全科阅读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及认知特点,采用独特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科阅读中逐渐向外部能力延伸,形成终身发展所需的各项关键要素。而且在这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将进一步探索阅读活动的有效升级,结合现有教育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群体的阅读素养培养目标。

(四)深化教学改革

面对新课改提出的高标准以及高要求,各学科教育改革工作势在必行,教师要充分承担起学科育人的重任。而在最新教育改革理念下,全科教育意识已经成为改革的新风向,各学科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全学科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对语文学科而言,要强化学生的发展,利用全学科的融合优势,提升学生的各项关键能力。针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成为当下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所在,教师则可以深化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手段,发挥“1+N”式全科阅读的无限价值,让学生形成全新的阅读体验,开阔阅读视野,逐渐提升提炼信息的能力。当然,全科阅读活动的融合将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发散,让学生从阅读活动中受益匪浅。面对新时代提出的阅读要求,语文学科必须恪守本位,肩挑重担,为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引路点灯,深化教学改革进程,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三、基于阅读素养培育的小学“1+N”式全科阅读方法

(一)课上问题“1+N”,把握阅读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小学阶段的“1+N”式全科阅读活动应合理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提高整体阅读成效,尤其以语文学科为主的阅读活动,更要关注课堂阅读引导,把握学生的阅读思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实施“1+N”式阅读策略时,首先应从课堂教学问题出发,注意对教学问题的拓宽延展,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剖析阅读文本,从而深化阅读思路。例如,在《乌鸦喝水》这篇课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期间,教师从“1+N”式阅读教学内涵出发设置了若干个教学问题,达成课上问题“1+N”的效果,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其次,这种从问题入手进行拓展的教学形式能够深化教学路径,提升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建立阅读问题框架。如教师提出多个问题:“本文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内容?”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延伸学生的阅读思路。“乌鸦是如何喝水的?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个故事?”如此,通过课上问题“1+N”,让语文学科的阅读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让学生阅读思维得到发展。

(二)讨论角色“1+N”,分享阅读技巧

在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向学生分享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效率,增强阅读的获得感。尤其小学阶段,学生群体在阅读活动中缺乏完善的阅读技能储备,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以及阅读质量。为此,教师应在“1+N”式阅读教学活动中向学生分享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主动探寻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为学生创造丰富的互动讨论机会,从而深化语文阅读技巧的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强化阅读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在讨论活动上采用“1+N”,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整体教学成效。

例如,在《小公鸡与小鸭子》这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展开了一次“1+N”的拓展阅读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其中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而其他组员则为“N”这一角色。随后,教师展开讲解教学活动,分别设置了分角色朗读、轮流朗读以及角色扮演活动。在这种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纷纷互动和交流,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趁机为学生讲解阅读活动的技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阅读目标。

(三)课外资源“1+N”,形成文化视野

小学阅读活动的开展应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视野,各学科阅读活动的开展都应如此。尤其在“1+N”全科阅读方法的指引下,教师要合理完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在原有课堂的基础上适当向课外延伸,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选择,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拓展其文化思维,提高其阅读能力,从而为阅读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探究课外资源“1+N”为拓展阅读活动的展开提供了有效的切入点,教师应主动探索,发挥学科文化互动的价值。而对于课外资源的选取,教师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度,如美术学科、音乐学科、科学学科等。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探索与音乐学科的有效整合,既能达到优化阅读情境的目的,又能促进学生形成音乐核心素养,为学生阅读文化视野的开阔提供支持。如在《山行》这首古诗教学中,教师引入了古色古香的自然音乐,作为阅读活动的音乐情境;而在阅读《武松打虎》这篇课文时,教师在武松打虎这一片段处插入了节奏激昂的音乐类型,用以调动学生的阅读感观,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加深学生对阅读心境的直观感受。如此,加强语文阅读课外资源的“1+N”,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学知识的阅读积累,丰富文化事业,深化阅读成效。

(四)阅读活动“1+N”,满足阅读需求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活动的“1+N”,用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满足学生广泛的阅读需求。尤其在“1+N”全科阅读教学引导下,阅读活动要尽量多元化,不能一味沉浸在以往单纯的阅读教学形式,应尽量围绕教学内容设置丰富的阅读体系,讓学生从中获得情感教育和技能教育,进而显著提升核心阅读素养,实现环环相扣的阅读活动布置效果。例如,在《小马过河》这一经典文本阅读活动中,教师在课堂上设计了丰富的阅读活动,其中以文本解读活动为核心活动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本篇课文,形成一定的阅读体验。随后,教师额外增加了探究活动以及讨论活动,用以点燃学生的热情。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深入思考文中所说的“要听取别人意见,多去尝试”这一内容,并分析这一观点是否正确。而学生有了以往学习经验的积累,通过反复地阅读分析,以及与小组成员互动交流,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在课堂交流讨论环节清晰地陈述出来,同时提供论证支持。如此,借助丰富的课堂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中获得多元能力的培养,实现阅读素养培养目标。

(五)课堂评价“1+N”,促进教学反思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关注课堂评价这一环节,实现教学反思,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调整学习策略,优化整体学习成效,对培养阅读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阅读活动的课堂评价也可以实现“1+N”的效果,以学生的基础阅读为核心,尽量增加过程性评价指标,让学生获得科学的阅读评价。同样,要坚持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进一步融入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甚至增加家庭教育评价。例如,教师布置了一项“家庭伴读”的阅读任务,要求学生与家长一同阅读,并在阅读结束后展现阅读成果。在阅读评价环节,教师则设计了阅读评价表,要求学生对自我阅读活动做出评价,包括阅读过程中的获得感以及阅读中与同学的协同意识等。此外,教师要求学生将阅读评价表交给小组成员以及家长,丰富评价主体。在学生自评以及其他成员的评价基础上,教师给出总结性评语。这样一来,既提高了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又为学生持续参与阅读活动提供了指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探究全科阅读开展策略,以“1+N”全科阅读策略为切入点,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探索课堂教学问题的延伸、教学活动的丰富、教学资源的延展以及教学评价的升级,从而为阅读活动整体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形成。小学语文教师要担当起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重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注:本文系淄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阅读素养培育的小学‘1+N式全科阅读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23ZJY059)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全科学科阅读教学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超学科”来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