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融合:在阅读教学中建构审美课堂

2024-04-07刘翠萍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4年3期
关键词:曹冲称象学科融合

文|刘翠萍

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在“课程实施”中对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提高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该如何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突破分科教学的学科壁垒,在学科融合中进行美育教育,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表达美和创造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呢?笔者尝试在阅读教学中将不同学科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一、融合数学,发现数量统一美

语文追求语言中意义的丰富性,而数学则追求语言中意义的深度性。阅读教学中,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实现语文和数学两门学科之间的跨越和融合,不仅让学生对文章的精彩片段产生深度阅读,在推理、分析中深入认知对象的运作原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使其发现知识中所蕴含的整体和谐的美,提高审美智慧。

《曹冲称象》是二上一个经典的智慧儿童故事。课堂上,以儿童为本,注重语言的表达训练,用表示顺序的词语把曹冲称象的过程说明白后,学生有了初步的判断:官员称象的方法费时费力,浪费资源,无法实现;曹冲称象的方法省时省力,很好实现。曹冲称象的方法到底好在哪里?为了知其所以然,落实本单元“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要求,教师又融合数学知识,推动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迈进。教学片断如下:

师:曹冲称象的方法好,这里还有数学知识呢。有请“数学大神”周老师给同学们讲解。

(通过一组动画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操作过程)

周老师(数学):把大象赶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那么大象的重量和石头的总重量怎么样?

生:相等,一样重。

周老师:大象的重量等于石头的总重量。曹冲把石头分次称,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往船上装兵器,装到船上画线处为止,那么——

生:大象的重量就等于兵器的总重量。

周老师:我们还可以往船上装士兵,装到船上画线处为止,那么——

生:大象的重量就等于士兵的总重量。

周老师:这就是数学中的“等量的等量相等”。曹冲就是用了这个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到底对不对呢?有请科学老师来为我们实验验证。

(科学老师带领同学们用实验道具验证出曹冲称象方法的有效、科学。)

古希腊数学家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学科拓展融合数学知识,让学生明白了曹冲运用数学中“总量等于分量之和”的方法称出一个庞然大物的重量,用数学的思维解决“称大象”的现实问题,触摸到了数学中等量代换的脉搏,将课堂学习推向一个高度。数学老师的思维代换,科学老师的实验验证,让学生在实验、表达、交流中发现探究真理的快乐,直观地体验到数学的统一美,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提高了思维品质。

二、融合音乐,感知语言艺术美

语言之美是人们对文学作品最直观的美学感受。统编教材中很多优秀文章文质兼美,文章的词句不只是在表情达意,更是在传承文明,以文化人。阅读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语言之美,尽享“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高境界。

(一)融合音乐,调动联想与想象,感受语言意蕴美

《月光曲》是六上“美好的艺术之旅”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奏鸣曲》的传奇故事,熔传说、美景、深情于一炉。在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其想象“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湖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的美好面面,此时,播放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片段,学生们沉浸在舒缓、柔和的钢琴乐曲中,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仿佛看到了明月缓缓上升的静谧美。当读到海面“刮起大风”“卷起巨浪”,教师适时播放《月光奏鸣曲》第2、3 乐章片段,乐曲旋律渐渐变化,气势增强,曲调高昂激越,学生的朗读也跟随文字起伏变化。“音乐是流动的文字,文字是凝固的音乐”,乐曲释放出来的情感带动学生理解文本意境,在时而柔和、时而激荡的乐曲声中,指导学生运用高低错落、强弱变化等朗读技巧,感受文字的意蕴之美,更透过文字体会贝多芬的人格之美,提升了审美能力。

(二)融合音乐,渲染气氛,感受语言的生动美

《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描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文中,当猎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走近小麻雀时,老麻雀飞了下来。此时,教师播放气氛紧张的背景音乐,音乐旋律的代入让学生们的心悬了起来。教学时,教师捕捉关键词语让学生去品读,抓住老麻雀拯救小麻雀时“像一块石头似的”勇敢无畏,和面对强敌时“尖叫”“浑身发抖”“嘶哑”的无助和绝望,在两方面强烈对比的矛盾冲突中感受“父母爱”的伟大,进一步感叹屠格涅夫用词的自然、生动之美,感叹他不愧是“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三、融合历史,还原社会真实美

文以载史,史以文传。蔡元培说:“把历史之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定能渗透到学生的心田,结出丰硕的美育之果。”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教学中教师打破学科壁垒,融入历史知识,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为阅读教学奠定基础。

“安史之乱”这段历史长河中的痛点,落在了老年杜甫及其家人的头上,变成了一座大山。在历经家破人亡,听闻收复失地之后,杜甫写下了“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整首诗情感奔放,课堂教学以三个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任务一:借助资料,说说诗意;任务二:结合诗句,体会狂喜;任务三:拓展诗句,深入理解。我们来看任务三的教学片断。

师:为什么收复失地这件事,会让诗人如此地狂喜?仅仅是因为他可以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吗?我们一起去他的其他诗里找找看。

师:“安史之乱”爆发不久,国家动荡不安,杜甫去投奔唐肃宗,途中被叛军抓获,押到了长安,于是他在《春望》中写道——

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师:公元760 年,杜甫终于辗转逃到了四川,和家人相聚,可是生活非常悲惨。他在《百忧集行》中这样写道——

生:“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师:杜甫尚且如此,更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他在《无家别》中写道——

生:“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师:“家徒四壁”“世乱各东西”,颠沛流离中诗人愁自己,愁家人,愁老百姓,愁国家。当杜甫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怎能不喜?涕泪、漫卷、纵酒,怎能不是高兴得发狂?于是,杜甫挥笔写下了这首“生平第一快诗”。

历史的沧桑、凄凉、磨难……这都是一种美,一种真实的美。

在读出节奏、借助注释了解古今词义不同后,教师让学生抓住诗人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词语体会诗人的内心。“喜欲狂”,为何“喜欲狂”?教师融合历史知识,带领学生“神入”历史情境,与诗人对话,还原历史的真相,在“安史之乱”的血泪史中,看到了“真实”。这份“真实”不是虚构,不是纯粹的故事,这就是历史的真实美。学生在这独特的感知、联想想象中,感受文学语言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增强文化自信。

四、融合地理,揭秘地域文化美

2022 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语言文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文化积淀与发展的过程。“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小学语文教材是一本旅行宝典,西至新疆的天山,南到西沙群岛,祖国各地的地域特色尽收眼底。语文作为一种文化,与地域文化一脉相承,有着最根本的核心之意,亦承担着文化的传承大任。

跨过火焰山,走进吐鲁番。《葡萄沟》是一篇介绍我国新疆吐鲁番美丽风情与丰富物产的精美短文。课前让学生搜集新疆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葡萄品种的丰富性。课堂上引领学生朗读中心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主题贯穿课堂,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展开跨学科教学,利用地图讲述相关地理知识,让学生走进吐鲁番。跨寸草不生的赤红色的火焰山,尝皮薄肉厚多汁的葡萄沟的葡萄。一边是火,一边是水,正是吐鲁番独特的“水火相容”的地理位置,才有了葡萄的多又美。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美、人情美,真实地领略到葡萄沟的风土人情,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来到杭州湾,观看大江潮。《观潮》学习活动主题是“我是大潮代言人”,引导学生制作有关“大潮”知识海报,撰写观看大潮的攻略,录制潮汐现象的地理知识视频,在修改材料、完善信息中,感受钱塘江大潮的蔚为壮观,触摸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学生品读课文中的精彩语言,入情境,动真心,吐真情,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美。

五、融合德育,认同价值崇高美

伟大思想家孔子在欣赏《韶》乐时感叹:“尽美矣,又尽善也。”“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语文学科既教人求真,又教人臻美,立足语言文字的学习,融合德育学科开展项目化学习,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

四上“家国情怀”革命文化主题单元,跨学科融合教学可采用项目驱动的学习方法,联结社会生活,创设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周恩来故居一日游”。学生走进周恩来长长的书房,体悟宽严相济的家风家教,感受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在周恩来故居前开启文化小讲堂活动,展示书写的一封信,用“穿越时空的对话”缅怀伟人,表达内心崇高敬意。学习《延安,我把你追寻》,学生领悟了延安精神,开展“寻找英雄之旅”项目化学习:组建“红色志愿小分队”,走访“红色圣地”,讲述“红色故事”,唱响“红色歌曲”,认同“红色精神”的美与真、美与善。

跨学科融合使得知识互相渗透,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拥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形成了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知识结构得到拓展,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力得到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曹冲称象学科融合
曹冲称象
【学科新书导览】
我学“曹冲称象”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曹冲称象和等量变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曹冲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