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实践,需要系列化实施
——以四下《海上日出》教学为例

2024-04-07黄宝梅

小学教学设计(语文) 2024年3期
关键词:课标愿景课文

文|黄宝梅

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需通过设计系列任务的方式,组织和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所指出的:语文教学“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笔者认为,这里的任务群,在课程结构上可以指2022 年版课标列出的六大任务群,而在课堂上也可以指系列的任务组成的小群。在“课程理念”的第四条“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与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中,2022年版课标接着说:“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样看起来,设计任务群的目的主要是变革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也就是更加强调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可以说是任务群的本质状态,语文实践的过程,实际上就体现了任务群实施的过程。因此,语文课程改革更要重视的,应当是语文实践。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使任务群实施落到实处呢?

一、认识:何为“语文实践”

所谓语文实践,即学习行为开始前,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具有语文学科性的观念(或者观点、目的等,也可以称为2022 年版课标中的“学习主题”),然后提供给学生一个觉得适合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真实学习场域,设置学习的过程支架,促进他们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构成的学习材料中,运用语言及其包含的思想、形成的概念,或单独行动,或合作探究,保证他们平等、自由地表达,并且适当提醒学习交流的规则,最后以他们获得一种新的语文行为以检验或完善语文学科观念,并获得学习愉悦的真实过程。

二、实施:如何开展语文实践

根据以上对语文实践的认识,笔者认为,语文实践的实施应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一)联系语文生活,凝练学习主题

所谓的语文生活,是指学生以语文的概念、思维、学习所从事的行为,学习主题的凝练要兼顾学生实际语文生活与教材意图。而教材意图主要体现在任务群的安排上,当然是显性的,还是体现在中高年级教材的单元页上。单元页主要安排了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和一幅插图。插图实际上体现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结合。比如,四下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和“学习按游览的顺序写景物”,然后配了一幅高山林立、树木葱郁的插图。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三个部分,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凝练一个学习主题:按照一定的顺序,用妙笔写美景、著奇观。那么,具体到一篇课文,我们可以根据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凝练相应的学习主题,比如《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我们可以凝练出如下学习主题:按照一定顺序,学妙手写日出,以妙手写日出。有学习主题的存在,孩子们就有了语文实践的指向。

(二)确定任务愿景,设想“学后行为”

在学习主题确定之后,便需要进一步设想通过哪些内容演绎学习主题,也就是拟制主要任务愿景,同时也以此来评价学习主题的正确性。所谓的任务愿景,其实就是学生学完一个单元或者一篇课文后能具体做什么,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是否“能做什么”来评价其学习效果,这就需要设想学生学习课文之后能达成的行为。仍然以《海上日出》为例子。在确定了学习主题后,我们可以预测学生的哪些行为能够证明他们真的理解了学习主题,或者超越了对学习主题的理解。比如: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本篇课文。2.能够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通过绘日出时间线图及相关词汇图谱显现这一“伟大的奇观”。3.能够学习本篇课文的“妙”,用一段话描写自己所看到的日出。设想“学后行为”不同于以前所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有时会包含“教”的方法和过程,但“学后行为”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更便于反过来推导学生应该经历的语文实践过程,这也就是所谓的“逆向设计”。

(三)编织系列任务,开展语文实践

在确定了任务愿景,设想了“学后行为”之后,便可以倒推系列的语文实践任务。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以及2022 年版课标中所提出的教学建议,这一系列语文实践任务应该遵循如下原则。首先是遵循逻辑自洽性原则。也就是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之间应该是“自然发展”的,是能够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的。其次是遵循语文学习基本行为原则。我们往往会把语文实践活动理解成单纯的“做事”,而忽略了听说读写,语文学习任何时候都不应该离开这些基本的行为。最后是提倡小组合作性原则。实践是一种带有目的的探究性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乃至于未来,都应该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系列任务需要编织,需要具有一定的设计力。比如《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在确定了学习主题以及设想了学习任务愿景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系列任务的倒推:

关于第一个任务愿景,可以安排如下的学习实践活动:1.读熟课文,感悟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海上日出景观的惊奇)。2.尝试举出相关的句子或者词语进行体验和感悟,说出奇在哪里。3.选择有关的语句或者段落读出惊奇来。

关于第二个任务愿景,可以安排如下的学习实践活动:1.画出海上日出的时间线。2.按照时间线积累和整理能够显现“奇观”的词汇或者重要句子。3.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

关于第三个任务愿景,可以安排如下的学习实践活动:1.课前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观赏一次日出。2.将想到的词语记录在卡片上。3.课文学习结束后,尝试或自己或小组合作写一个片段,表达出情感。

接下来,依据上述三个原则,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系列语文实践的逻辑编织:1.自主预习: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个人或者小组合作观赏日出(可拍照),进行词语卡片游戏。2.浪漫导入:欣赏各种日出图片(可以由学生提供),师生讨论拟定学习主题;明确两个学习任务:探究时间线,体会“奇观”,能妙手写日出。3.合作学习:绘制日出时间线;讨论和探究作者是如何通过优美的语句或词语呈现海上日出奇观的,整理日出变化词汇图谱。合作读出“惊奇”(可配乐)。4.综合表达:个人或者小组进行日出景致写作,用上词汇卡,写出“妙”来。

(四)设计教师行为,倾心组织引导

语文实践的理念要求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但并不会放松对教师行为设计的要求,相反对教师的要求可能更高。这主要表现在:1.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各种学习资源,比如教师可以提供作者的相关信息、文本写作背景、与课文作比较阅读的其他文本等等。2.教师应当努力使课堂的每一个板块行走得更加顺畅,这个过程是需要设计的。3.在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的真心参与、认真倾听、悉心对话都会对小组合作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事先对小组合作进行预判,以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清除可能出现的障碍。为了能够让教师真正在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起到引领、提升的作用,真正展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有的魅力,教师必须能够灵活应对学生语文实践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应对所谓“美丽的风险”。

(五)进行表现评价,激励素养提升

2022 年版课标倡导“教—学—评”一致性,而且倡导表现性评价。所谓表现性评价,指的是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既注重过程,又注重结果,往往更是对学生们完成任务后所达到的一系列表现进行评价。比如,在小组合作的同时,小组内是应该有成员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的。这个评价可以在课后完成。笔者在一次教学后,曾经收集过小组对成员的评价,包括参与程度、合作态度、贡献效度等等指标,这些指标直接引领着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实践中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后,可以通过“学后行为”的表现设计有关指标。比如《海上日出》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量表的形式组织小组内成员进行评价。比如,针对有感情朗读课文,可以设计“1.能抓住重点词语读出惊叹来;2.能通过表情、动作等方式增强朗读的效果;3.有感情朗读,整体效果好”等指标进行评价。而对于日出时间线与词汇集的图谱绘制以及写作情况,也是可以设计有关指标的。笔者认为,这在未来的语文实践中会被更多要求,因为这样的评价能使学生们更清楚语文实践学习的水平,更能激励学生语文素养的自发提升。

三、机制:保障语文实践

语文实践作为学习任务群的实然表达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途径,是确实能够提升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的,然而作为一种“新事物”,还是需要保障机制的。

(一)教师的真正认同

可以说,本次课程方案和2022 年版课标所提出的学习方式变革,对于传统教学是一种颠覆性转变。我们知道,一个人从旧领域转换到新领域,是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出现某种分裂的现象:信奉的理论和实践的理论之间的分离。也就是,教师可能认可2022 年版课标理念,但实际教学的时候又会不自觉采用传统的方式。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和不断地实践,正如崔峦先生所说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尝试改课,才能实现课改。

(二)学生的技能辅导

当课堂教学更加重视语文实践、重视任务群的完成时,学生们的一些基本技能是需要做到“训练有素”的。比如,小组合作中,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记录、如何展示等,这些都是需要“辅导培训”的;再比如,如何进行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如何进行生活观察等等,这些也都是需要技术和技巧的,因此也需要“辅导培训”。其实,相对于课文学习,这些技能也许更加重要,它们或许是学生终身学习、一辈子都受用的。

(三)主体的价值确认

语文实践的主体完全变成了学生,这对于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主体价值认同,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最终提升其语文素养相当有好处。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语文实践行为和过程,要多多观察和小心指导,尤其是要尊重孩子们之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成长。教师还应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并且积极面对未来的学习。

猜你喜欢

课标愿景课文
冬日的愿景(组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背课文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