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机理、路径及保障机制
2024-04-07陈帅,黄娟
陈 帅, 黄 娟
(1.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2.武汉东湖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212)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力争2030 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1],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昭示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指将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资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最小化为价值旨趣,实质是低碳导向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方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2]72021 年10 月,国务院印发《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重点提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3],将之作为降低碳排量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支撑。 由此可见,“双碳”目标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双碳”目标愿景的牵引下,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迎来机遇和挑战。“双碳”目标是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硬性约束,必将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指引,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具有积极赋能作用,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一、“双碳”目标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机理分析
“双碳”目标作为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具有明确的实现时间和考核指标,必将通过突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节能减碳内涵、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促使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协同减碳、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球潮流的机理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一)“双碳”目标突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节能减碳内涵
“双碳”目标作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成为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抓手。 “双碳”目标的本质在于节能降碳,最终目标是实现零碳排放量。 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后进入逐渐下降阶段。 碳中和是指碳的排放量与去除量相互抵消。 碳达峰与碳中和是两个递进概念,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前置条件,碳中和是碳达峰的最终目的。 随着党和政府提出“双碳”目标,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要求。 “双碳”目标以碳减排为核心任务,亟需生产生活方式作出有效回应,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碳排量。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契合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要求的理念和行为,实质是要正确处理好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减少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达到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贯彻落实“双碳”目标的深入与细化,反映出人类逐渐意识到生产生活方式是造成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强调要减少碳排放需相应优化、约束某些生产生活活动和行为。 “双碳”目标的提出意味着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面临着新发展语境,新目标、新任务、新理念对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将不断叠加,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内涵也将不断拓展和丰富。 “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需顺应“双碳”新形势,更加侧重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减少人类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向着低碳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双碳”目标要求减少生产生活中的能耗量和碳排量,推动节能减碳逐渐成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内涵和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双碳”目标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4],彰显出“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联动关系。 也就是说,“双碳”目标是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硬性约束,而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基本途径。 “双碳”目标的最终指向是推进“碳减排”直至实现“碳中和”[5]10。 “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价值导向功能,必将通过倒逼约束机制推动生产生活方式中碳减排得以实质推进。 其一,就碳源控制而言,“双碳”目标必将以“碳”为量化约束指标,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生产生活方式与碳排放强度紧密相关,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都必然伴随大量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最重要原因。一方面,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等都涉及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各项产品在原材料开发利用、生产加工、运输和储存、废物处置等各环节均会产生碳排放。 因此,贯彻落实国家“双碳”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要统筹考虑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的节能降碳,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其二,就国家政策导向而言,“双碳”目标必将通过政府行政手段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利用政策推动某项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必然选择。 各级政府应提前规划、制定和完善“双碳”相关政策,积极引导、规范和约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有序健康发展。 “双碳”目标作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已成为影响中国政策制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逐渐将“双碳”目标融入工作规划中,必将倒逼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三)“双碳”目标促使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协同减碳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对孪生姐妹,两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的关系。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生产方式对于生活方式既有基础性和制约性,同时又有工具性和手段性;而生活方式则体现为本体性和目的性[6]1-8。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双向互逆关系,决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减污降碳在时间上应是协同进行的。 从根本上讲,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源于片面地将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无意区分开来,导致两者成为相互对立、不相关联的领域,严重制约生产生活领域的节能减碳。 事实上,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均与碳排放强度密切相关,碳减排可以同时撬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 以碳减排为联结纽带,生产方式低碳化可以推动生活方式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可以倒逼生产方式低碳化,从而推动生产生活方式朝着碳排放更少、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多维、立体、完整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共同责任,须由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贯彻落实,双方都需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合理负担社会成本及在生产生活中作出实际改变[7]48,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就碳排放源而言,碳排量控制最终要落脚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减碳,要以生产方式减排为主、以生活方式减碳相协调,双侧协同发力推动碳排量和强度双重控制,缓解能源约束压力和减排压力[8]70。 因此,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具体工作中,要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碳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既要从生产端探索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的制度机制和行动方案,也要从消费端引导公众在衣食住行领域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融合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切实减少生产生活中的能耗量和碳排量,更好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总之,“双碳”目标可通过供需联动机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减碳,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融合发展,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四)“双碳”目标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球潮流
“双碳”目标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碳减排需全世界所有国家共同协调推进。纵观全球,欧盟、美国、日本等130 余个国家和地区提出21 世纪中叶实现“双碳”目标[9]2。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一方面,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2022 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等国际会议上多次阐释中国的“双碳”目标,承诺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彰显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条约,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由此,中国“双碳”目标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备受海内外期待和关注。 国际社会普遍将党和政府提出的“双碳”目标作为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最重要承诺,势必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外部监督者和见证者,为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提供外部压力。 落实“双碳”目标是一项涉及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在“双碳”目标导向下,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由此也成为中国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尤其是在绿色发展成为全球新趋势的背景下,中国在减少碳排放所采取的立场和力度,从根本上决定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乃至成败,将直接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总之,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实践场域,加之中国政府的强烈政治意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逐渐受到国际社会青睐,成为全球主要国家推动节能减排的战略选择。
二、“双碳”目标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要“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10]。 此外,消费结构既涉及“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也涉及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双碳”目标通过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促进消费结构低碳发展、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等路径,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一)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能源结构是能源总生产量或总消费量中各类型能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能源结构直接决定碳排量,影响“双碳”目标的实现。 “双碳”目标要求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无碳化优化升级,创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11]51-52,部署的“双碳”目标也主要围绕能源问题展开。 这意味着在新发展阶段,能源转型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 能源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无论是生产亦或是生活,对于能源的消费都是不可避免的[12]132。 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降低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利用强度和效率,是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任务。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离不开能源结构的绿色化,绿色能源结构是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石。 科学推进“双碳”目标按期实现,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必须要打出一套“组合拳”调整能源结构,包括减少使用化石能源、优先开发新能源、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 一是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现阶段,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绝大部分碳,主要来源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非可再生化石能源,这些资源在消耗中会带来碳排放。 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能源逐渐成为人类消耗的最主要能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然而,生产生活中过度使用化石能源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造成化石能源枯竭和二氧化碳排放过量。 在生产生活中要将清洁低碳作为能源发展的主导方向,不断降低能源强度和碳强度,逐步以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形成比较合理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二是优先开发新能源。 新能源是除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是人类社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在生产生活中要积极推进新能源革命,以新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的使用,如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能、风能等新能源,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三是推动能源技术革命。 习近平指出:“发展新技术、发展绿色能源,是节能减排、治理大气污染的必要措施。”[13]中国要根据国情将能源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并同其他领域高技术紧密结合,分类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减少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
(二)实现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与碳排放数量和强度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双碳”目标的实现。 要如期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就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绿色转型,逐步降低高污染、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所占经济的比重,提高能源强度较小的服务业和轻工业的比重。 产业结构作为连接和平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和决定生产生活方式的能耗量和碳排量。 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关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形成节约资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是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内生动力和重要任务。 “双碳”目标下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需实现产业政策与碳治理相结合,从传统产业绿色化、新型产业绿色化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着手,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优势,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其一,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 传统产业绿色化是构建绿色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 中国要积极研发和引进消化绿色科技,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进行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大的制造业的比重,实现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增长、碳排放增长脱钩,推动中国向低碳社会转型。 其二,推动新兴产业绿色化。新兴产业是相对传统产业而言的,中国要充分利用新科技革命提供的机遇和可能,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紧紧抓住“工业4.0”提供的机遇,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大力发展物流业、电子商务等新兴绿色产业,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乃至“双碳”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其三,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绿色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排放为基础的产业。 中国要高度重视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积极采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盲目扩张,推动成熟的技术、装备和产品的应用,有效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消费结构低碳发展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费用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生活方式的低碳转型主要涉及消费层面,而消费的低碳升级则倒逼生产方式低碳转型,因此消费结构与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 消费结构低碳发展是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动力,而实现低碳消费则是促进消费结构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 低碳消费本质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低碳消费是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 “双碳”目标背景下,低碳消费以消费领域的节能减排为基本内容,通过“直接减碳机制”和“间接减碳机制”[14]70助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乃至实现“双碳”目标。 其一,低碳消费的直接减碳机制。 公众在衣食住行游等领域的低碳消费行为能够直接减少碳排放。要摒弃消费至上的消费主义价值法则,通过改善消费习惯、消费态度、消费者效能感等内部要素,促进民众对低碳消费的认知、认同、内化,推动民众的消费需求、消费偏好、消费方式、消费习惯的低碳转型,最终使低碳消费成为社会主流,促进消费结构低碳发展,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其二,低碳消费的间接减碳机制。公众低碳消费行为将倒逼企业低碳生产,起到间接减排的作用。 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偏好必然会传导到生产领域,左右着要素资源的配置方向、生产方式的改进,因此消费者可以通过“低碳选择”,倒逼生产者积极研发降碳、脱碳、负碳等低碳技术,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和碳效率,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到“双碳”行动之中。
(四)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经济社会发展低碳转型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技术进步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 绿色低碳技术是指有助于减少能耗量和碳排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15]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有绿色低碳技术作支撑,加速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变革和创新,削减同等能源消耗量下的碳排放量。 绿色低碳技术作为技术的绿色维度,符合当今绿色低碳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能够催生出新的发展动能,是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动力保障。 在“双碳”目标导向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领域更加细分,可以围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因此,绿色低碳技术应包括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技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技术、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技术,其创新和应用是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关键。 其一,创新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技术。 绿色低碳生产方式技术是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绿化升级的技术。 要重点加大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等生产领域绿色技术创新,为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化提供核心驱动力。 其二,创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技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技术是推动衣食住行等绿色低碳的技术。 要切实提高节能、节水、节电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使生活方式朝着零碳排放甚至是负碳排放的方向发展,推动全民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新风尚。 其三,创新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技术。 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技术是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融合发展的技术。 要加快创新融合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技术,打通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链接,实现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双向互动和融合发展,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三、“双碳”目标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保障机制
推动“双碳”目标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路径顺利践行,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保障机制。 要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协同转变机制等,确保“双碳”目标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有效推进。
(一)宣传教育机制
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首先要解决主观层面的思想认识问题,突破制约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观念藩篱和思想障碍,“从思想和具体行动上来一个根本转变”[16]11。 人的思想意识是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意识亦不例外,必须要通过宣传教育机制引导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减少碳排放量、提升碳效率的价值和意义,形成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力量。 “双碳”目标背景下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需对全体国民进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学生以及各行各业从业者均需被纳入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宣传教育范围,并根据不同层次人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法,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追求和主动选择。 其一,针对学生群体主要采用正规教育方式。 学校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与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观念、情感、意志和行为。 基于“双碳”目标,要以“双碳”理念作为课程设置的核心灵魂,将“绿色低碳”有机融入课程体系设置与内容建设,培养学生的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理念内化于心,使学生成为具有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的群体。 其二,针对从业者则采取非正规教育方式。 要把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宣传教育有机融入到各行各业,鼓励各行各业探索符合自身行业特色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帮助从业者提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意识,使从业者成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要依托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国低碳日等深入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宣传活动,普及碳足迹、碳信用、碳交易等专业知识,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等多方面素养与能力,营造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制度保障机制
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推动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中介和保障,具有引导、规范和约束的强制效力。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制度保障机制,把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意识转化为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成为每个人自觉的选择和坚守。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不仅需要硬性的正式制度约束,还需要软性的非正式制度教化,形成健全的制度保障机制。 其一,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是用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明确形式的行为规范,包括政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各种规范性文件等框架体系。 正式制度是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外部强制性力量,因此需强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正式制度供给。 要运用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着眼服务于“双碳”目标,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正式制度,以合法规范经济主体的生产行为并合理引导消费主体的低碳意识,为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乃至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明确的政策依据。 其二,完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非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是用自制力保证实施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包括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社会习俗、伦理道德等。 非正式制度是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自制力量,因此需强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非正式制度供给。 要重点强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碳排放标识、节能宣传、低碳采购示范等,普及节约能源、降低能耗量和减少碳排量的知识和技能,为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效的激励规制。
(三)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 激励约束机制直接影响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程度乃至“双碳”目标的贯彻落实。 从心理学角度看,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就不会轻易被民众所长久、理性地接受。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要加强激励约束并重的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奖惩双向调节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产生活中节能减排,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 其一,加强激励机制建设,通过激励机制促进民众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市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政府经常需要使用经济手段调节绿色发展问题[17]29。 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以经济手段激励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改进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化。 事实上,各主体是否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取决于相关的成本收益对比。 政府要有意识地把国家财政补贴、贷款扶持、税收优惠以及价格制定等作为经济手段的重要内容,降低各主体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成本,提高各主体参与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各主体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总量。 其二,加强约束机制建设,通过约束机制惩罚民众的非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约束机制关键在于通过有效的惩罚措施引导人的生产生活行为,要惩处在生产阶段、消费阶段和循环阶段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增加非绿色生产生活行为的成本,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约束机制针对的不仅是损害生态环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且对其他社会成员也会产生巨大威慑力,倒逼全体社会成员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从意识和行为方面深化民众的绿色低碳意识和行为,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四)协同转变机制
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辩证统一关系,两者之间并不是单向运动,而是双向互动的。 要以“双碳”目标为导向,深入剖析生产方式绿色化与生活方式绿色化的互动过程,建立推进生产方式绿色化与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协同转变机制,以生产方式绿色化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以生活方式绿色化倒逼生产方式绿色化,推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协同减碳。 其一,建立低碳产品标准与认证机制。 低碳产品是推进“双碳”目标的最直接推手。 低碳产品一端连接着供给侧、一端链接着需求侧,可以同时撬动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连接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纽带。 低碳产品标准与认证机制是针对产品在生产、物流、消费或废弃等各阶段制定的机制,有助于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循环衔接,推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协同绿色化。 贯彻落实“双碳”目标,要优先选取与消费者吃穿住用行密切相关的消费产品,研究制定低碳产品的标准与认证机制,使生产者生产低碳产品和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时有规可依,营造鼓励低碳消费的便利市场环境,切实改进产品的资源环境效益,增加低碳产品的有效供给。 其二,建立供需联动机制。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以低碳产品为纽带构成供需关系,其中绿色生产方式属于供给侧,绿色生活方式属于需求侧。 “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打通供给和需求之间联系,通过供需联动机制推动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协同绿色转型。 无论是生产方式亦或生活方式都与碳排放强度息息相关,可以减碳为纽带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间建立链接,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协同绿色低碳转型,因此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必须是低碳排放和低能源消耗。 概而言之,“双碳”目标要求推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协同减碳,有助于打通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之间的链接,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协同发展,构建低能量、低消耗、低排放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