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辈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2024-04-07吴镇聪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朋辈网络安全主体

吴镇聪

(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122)

当前,网络已成为以00 后为主体的大学生获取学习生活等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 年2 月发布的《第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 亿,……。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人数最多,占比为21.0%。[1]大学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习惯于利用网络特别是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搜索获取咨询、购物、社交等等,但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不够成熟,鉴别力相对较低,因此,网络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容易让大学生陷入难以预判的风险中。面对频发的案例,加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素养和意识,不仅是维护大学生权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在不同场合多次就做好网络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把网络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智能手机及高校无线网络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高校网络安全问题益发复杂多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逐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重点领域。

随着《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先后出台,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采取了形式多样的举措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学校层面,组建高校网络安全建设领导机构,建立网络安全保障、网上舆情监测和预警等工作机制,并制定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以及网络安全教育规划或方案,建构了分工明确、权责明晰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格局。职能部门层面,一般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统筹网络、保卫、学工、教务、学院(系、部)等各方面的人员,具体负责高校网络安全工作的协调、处置,以及国家安全教育教材编写等工作。学院层面,通常参照学校层面成立相应工作领导机构,协调处置学院网络安全工作,由辅导员具体负责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高校通过建立起学校、职能部门、学院等三个层级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机制,有效提升了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成效。

但总体而言,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课程,着重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基本仍采取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网络安全教育主体仍较为单一,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泾渭分明,更多地只能停留于表面规范知识的浅层次讲解,学生作为网络安全自我教育主体的作用被忽视,难以实现网络安全教育亟需的主体间性互动,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来自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各种网络安全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容易产生代沟和隔阂,大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的内驱力未得到激发,教育者所宣教的内容难以入脑入心,容易引发被教育者的反感,导致实际教育效果比较差,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未能实现“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预期目标。

二、朋辈教育融入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主体间性是基于对主体哲学所衍生的一系列理论和现实的矛盾而产生的,对主体性哲学内在的“一元主体”局限性进行了深入批判,强调通过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和交往,以期实现不同主体的融洽共在。源于对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运而生。张耀灿等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3]朋辈教育也称朋辈辅导或同伴教育,通常指年龄相近、经历相似和背景相同的群体,为实现特定的教育目标,共同分享相关理念、知识、方法或技能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建基于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基础上的教育实践,广泛应用于心理辅导、公共卫生预防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等领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学生朋辈之间交流渠道通畅,相互间具有较高的信任度,相互间的经验交流也更容易被同伴所接受。近年来,朋辈教育被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重要补充形式加以应用和推广。《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4]

网络安全教育在高校内部涉及学校党委、职能部门、学院、班级、教师及学生等多个主体。网络安全朋辈教育是一种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具有平等和交互性特征的教育交往实践,大学生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幕后走向台前,从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转变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成为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有研究认为,网络世界的个体都需借助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知识的社会化,网络世界个人社会化的途径主要包括了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媒介等五个方面,[5]作为承载着“同群效应”的朋辈(同辈)群体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过程中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6]朋辈群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互动、示范和自省的最密切、最直接的微观环境。[7]开展网络安全朋辈教育,就是立足网络传播交往特点将朋辈教育形式引入网络安全教育,从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际需求出发,用符合学生学习、交往和生活特点的方式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将网络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朋辈教育形式紧密结合,推动大学生积极融入网络安全教育全过程,发挥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体性作用,积极应对当前高校网络安全教育主体单一、互动性弱等症结,适应目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网络技术环境。网络技术发展所呈现的“互动性”“多主体化”“即时性”等特征,则为朋辈教育融入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注重交互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特点,大学生既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也可通过网络与他人沟通,并展示自我。发达的网络技术为大学生主动参与网络安全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为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朋辈教育提供了可行性,也要求网络安全教育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参与,发挥大学生作为网络安全教育主体的作用。大学生朋辈借助网络交往和网络对话,不仅能结交更多的同伴,深化朋辈间的认知,也能与朋辈一起学习、分享网络安全知识和经验技能,开展具有教育意义的交往和沟通对话,不断强化朋辈间的相互影响。这种互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中,其影响甚至大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7]

其次,网络技术赋予了每个用户独立、平等的地位,实现了所有用户向所有用户的传播,教育者不再独享传统教育体系内嵌的教育权威。网络化语境下的教育者难以通过整齐划一的教育行为打动同为网络主体的被教育者,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效果和目标。遴选并培养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网络安全教育朋辈队伍,不仅能扩大参与网络安全教育的学生群体规模,壮大参与网络安全教育的力量,也有助于通过榜样的示范力量吸引更多学生融入网络安全教育,更好地汇聚网络安全教育的合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体性地位,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大学生行为特征的网络安全朋辈教育。

第三,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及移动智能设备和无线网络的发展,确保了用户参与网络活动的便捷化,使得用户随时随地参与各种网络活动成为可能。这种“即时性”特征,为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破除时空限制带来了利好,但高校网络安全教育者由于还承担着教学、科研或管理等其他繁重的任务,难以根据“即时性”的学生网络活动变化要求及时开展相应的网络安全教育。利用大学生人数的优势,因势利导开展网络安全朋辈教育,既能做到动态化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也有助于依托朋辈间的网络互助,让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主动向身边的榜样对标对表,激发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体意识,推动大学生间互助辨别网络安全风险,达成网络安全教育的共识,及时消除可能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实现大学生网络安全自我教育,推动高校网络安全教育模式由大学生被动接受向自我教育转变。

三、朋辈教育视角下强化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建议

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朋辈教育需要在现有三个层级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基础上,打造一支由优秀学生组成的网络安全朋辈教育队伍,并融合朋辈教育形式与网络安全教育两者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朋辈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网络安全教育全过程、各环节。

(一)组建高校网络安全朋辈教育队伍

1.依托各级团学组织组建网络安全朋辈教育队伍。依托各级团学组织,成立网络安全社团组织,协助处理网络安全教育相关工作,补齐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社团组织建设存在的短板。比如,组建高校网络安全朋辈教育宣讲志愿者队伍,打造网络安全教育朋辈宣讲团。

2.组建高校网络安全朋辈教育班级安全员队伍。在班级层面,设立网络安全朋辈教育安全员,协助辅导员开展班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相关工作,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打造班级网络安全教育沟通平台,培育文明的网络行为规范,推动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网络安全教育机制。

3.组建高校网络安全朋辈教育宿舍信息员队伍。宿舍信息员队伍是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的最末端触角。在宿舍层面设立网络安全信息员,不仅有利于扩大网络安全教育辐射面,也能为建立网络安全风险信息报告和共享机制夯实基础,帮助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精准把握网络安全工作的动向和趋势,精准地研判处置可能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二)开展多样化的网络安全朋辈教育活动

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朋辈队伍培训。采取培训、交流等多种手段,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朋辈队伍培训,强化大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责任意识,调动大学生维护网络安全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甄别网上不良信息的能力,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

2.坚持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依托网络安全朋辈教育队伍,深入挖掘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在充分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基础上,将相关案例制作成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素材,让身边的典型案例转变为鲜活的教材,组织学生朋辈深入开展小组讨论和案例剖析,推动广大学生摒弃局外人“看戏”心态,在活动中淬炼理性思辨能力,提升主动担当作为的责任感,让警示教育作用更精准。

(三)探索创新网络安全朋辈教育形式

1.拓展网络安全教育场域。依托“易班”、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依靠网络安全朋辈教育队伍,策划和组织符合学生行为特点和心理诉求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精心制作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短视频和推文等,不断拓展网络安全教育场域。比如,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框架下开展契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攻防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2.坚持网络安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鼓励引导网络安全朋辈教育队伍参与网络安全教育相关课题研究,以及相关创新创业项目,支持学生创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安全教育文化产品,形成高质量的网络安全教育研究成果。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激发更多普通大学生参与网络安全教育的兴趣,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网络安全建设。

猜你喜欢

朋辈网络安全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我国拟制定网络安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