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柴达木绒山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24-04-07李生珍
李生珍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扎麻什乡畜牧兽医站,青海祁连 810499
青海省柴达木绒山羊是在1958 年改良的柴达木山羊的基础上,于1983年开始引入的辽宁绒山羊公羊进行级进杂交得到的二代,并用理想型公母羊进行横交固定之后自繁自育得来的新品种[1]。该品种在青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青海省生态经济发展注入了很多新动能。据资料显示,截至2021 年底,青海省柴达木绒山羊存栏超过220 万羊单位[2]。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面积696.9 万hm2,平均海拔在3 500~5 500 m,是典型的高寒大陆性荒漠气候区。平均日照数为3 000 h,年均降水量约为200 mm,年均蒸发量约为2 000 mm。该地昼夜温差较大,绝大部分在0 ℃以下,无绝对无霜期,平原无霜期在70~215 d。该地自然条件比较适合柴达木绒山羊生长,为了提升柴达木绒山羊综合生产性能,本文对青海柴达木绒山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探讨。
1 柴达木绒山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
1.1 繁殖性能的研究
扎亚那[3]认为柴达木绒山羊成年一般5 岁达到性成熟,利用年限为6 年,一般1 胎产1 羔,繁殖率93%,繁殖成活率67%。张长英等[4]研究了青海柴达木绒山羊流产的原因,认为青海省高海拔、气候条件差、冬春季节霜冻早、降雪早,加之受到枯草期遇母羊产羔季节重合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母羊流产、羔羊营养缺乏造成死胎。扎西卓玛等[5]对柴达木绒山羊2 只供体和20 只受体,进行了胚胎移植试验,20 只受体羊发情率达到了70%,妊娠率达到了33.33%,产羔率100%,成活率100%,这些试验虽然是基础性研究,但对以后进一步提升绒山羊繁殖性能,提高在青藏高原特殊地理环境中的存活率提供了有益借鉴。
1.2 产绒性能的研究
近年来青海省经济不断发展。雷良煜等[6]认为作为优质的地方山羊资源,柴达木绒山羊绒毛品质与内蒙古白绒山羊相当,优于国内其他部分品种,是优等毛纺原料。柴达木山羊绒细度为(13.36±0.93)μm,伸直长度为(5.66±1.05)cm,强度为(649 ±1.16)cN,伸度为(35.60±4.71)%。崔岘等[7]提出柴达木绒山羊绒质量优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白山羊的标志在于品质支数较高。任旭荣[8]对95 只青海柴达木绒山羊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血清运铁蛋白的多肽性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指出:“柴达木绒山羊被检山羊有TFAA、TFAB、TFBB这3 种基因,并发现TFAB、TFBB型绒山羊产绒量明显高于TFAA型羊”。这些研究对于选育绒毛细度等优质种质资源提供了思路。
1.3 疾病防治的研究
何百花[9]对柴达木绒山羊手术治疗脑包虫做了报道,介绍了圆锯开颅法、针刺包囊法等手术方法,并提出了预防方法,为今后绒山羊脑包虫疾病的手术治理提供了依据。王克勤[10]针对柴达木绒山羊大肠杆菌做了相关研究,为今后绒山羊大肠杆菌在青海高原高海拔环境下的预防以及治疗提出了建议。
1.4 营养调控的研究
吴占月等[11]研究了短期补饲不同剂量双歧杆菌对柴达木绒山羊生产性能及其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认为饲料中添加双歧杆菌对柴达木绒山羊的生长代谢免疫功能以及抗氧化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效果,适宜的双歧杆菌添加量为5×107CFU/g,提高了饲料中有益菌群添加的可靠性,为下一步绒山羊营养需要研究及生产性能的研究做了有益探索。但是此类研究也很少,今后要加强柴达木绒山羊营养、生产性能方面的研究。
2 柴达木绒山羊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草畜矛盾严重
贾幼陵[12]认为目前中国牧区、半牧区草原超载率30%以上,草原的理论载畜量如果超过1/3,就会使草原失去休养生息的机会。柴达木地区草原以高寒荒漠化草原为主,产草量低,每1.4 hm2草场只能养活1 只羊[13]。柴达木地区本来牲畜就多,使不堪重负的草原更加雪上加霜。长期如此,草原得不到休养生息的机会,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2.2 品种退化严重
柴达木地区地广人稀,绒山羊分布面又特别广、不集中,其主产区在青海德令哈、大柴旦、乌兰,传统放牧加舍饲条件下的联合育种较为困难[14-15],牧民又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品种选育意识,存在近亲交配等现象,再加上各种自然选择,导致绒山羊品种退化严重。
2.3 管理粗放
柴达木绒山羊是当地畜牧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畜种,在遗传上,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基因库,目前青海大部分地区仍然属于粗放型饲养管理,粗放型养殖方式无法有效兼顾成活率和经济效益,降低了种群抗外界干扰能力,极大地限制了柴达木绒山羊的发展。
2.4 分子遗传基因库尚未建立
对柴达木绒山羊基因图谱相关的研究,只有少数学者和科研机构在研究。目前柴达木绒山羊基因图谱尚未建立,该研究在学术圈也刚刚起步,国内也鲜见相关报道。今后在这方面的研究要加强。
3 柴达木绒山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以人为本,发展草原生态畜牧业
草原上的草-畜-人是一个完整的生物链,而人在生物链的顶端。作为牧区人主体,人在整个生物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广大牧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较之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其带来的收益也远不如生态畜牧业带来的收益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是人的本能,牧区风沙苦寒,许多牧民经由国家和政府实施定居政策后,都不愿意再回到之前的游牧生活。因为在过去粗放的生产方式中,完全靠天吃饭,人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对于自然气候不可控,对于极端天气无能为力。牧民无力改变自然,也无法更好地适应自然。而草原生态畜牧业就很好地解决了靠天吃饭的这一难题,羊群有基本的抗灾设施,就会大大减少因天灾带来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中要以人为本,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使畜牧业发展壮大。
3.2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开发和利用绒山羊资源
生态畜牧业的核心内涵可概括为:资源节约、高效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以上述3点为基础,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方式和绒山羊经营过程中要合理制定全面、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利用现有科学技术,提高饲草料转化率,结合季节轮牧等放牧方式给天然草场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最大限度做到生态、经济、社会3 方面的效益最大化。
3.3 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草原三害
结合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机制,提升农牧民收入,截至2022 年底,青海农牧民脱贫人口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13 035元,同比增长9.5%。近年来青海省对中度以上退化草地实施了禁牧保护,对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政策,据监测部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与2010 年相比,青海省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了3.41%,每666.67 m2草地均产草量提高了11 kg,牲畜超载率下降了32.05%,鼠害面积下降了67%。草原三害是严重制约草原生态畜牧业发展的一项重大长期工程。要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对草上生态给予重点监测,草原生态恢复了,农牧民的收入自然也就增多了。
3.4 构建柴达木绒山羊基因库
通过对血型、染色体和外貌特征等遗传标记研究,了解各个特征性状的基因分布。要加大对柴达木绒山羊基因相关方面的研究力度,包括利用微卫星DNA 测定、DNA 指纹分析等,准确掌握当前柴达木绒山羊遗传资源的真实现状,建立基因数据库。国家应该加大对绒山羊的扶持力度,提振牧民养殖绒山羊的积极性,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和保种能力,淘汰生产力低下的绒山羊,并进行提纯复壮,明确绒山羊的选育方向,通过对绒毛细度、强度等优质基因进行选育,结合同期发情、超数排卵、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开展绒山羊改良工作,提高绒山羊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