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
2024-04-06褚晓静
褚晓静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中学,江苏扬州 225200)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广大教育者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从而发展语文素养。初中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对学习者的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有效培养,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加强思考。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让学生在阶段化、指向性强的思考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这个过程能促进他们灵活思考,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项目式学习能够平复学生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解决生成性学习的困惑。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面对困难和复杂的知识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学习能动性会受到限制[1]。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习者参与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亲身体验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另外,项目式学习需要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生成性的学习困惑。但是项目式学习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思考,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团队进行合作。因此,在项目式学习下,学生更能够投入且较长时间地专注于知识学习,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提升有利。
二、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依据教材内容,制订教学计划
1.深挖教材,关注隐性知识。教学计划的制订是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需要教师根据课程重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深挖教材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教材的知识点和难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同时,还需要关注隐性知识,即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但是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有重要影响的知识。而在制订具体的教学计划时,教师必须提炼教学重难点,确定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步骤、规划教学时间等,并根据知识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手段。同时也要考虑到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计划。比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需要考虑初中生的古文素养。古文学习一直被中学生视为语文学习难点,十分影响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考虑如何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引入趣味性内容十分有必要。比如,学习《渡荆门送别》时,由于初中生对李白十分熟悉,对其人生经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就要考虑引入李白在写这首诗时正处于怎样的人生境况,将这首诗作的创作背景加入教学计划。这样的隐性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这首诗的内涵和作者要表达情感的理解和感知。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古诗词创作背景介绍,在后续教学中教师才能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了解他们对知识的了解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优化项目式教学方案。
2.根据重点,优化显性问题。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学目标是学生深入探究和学习的重要指引。教师要注重提炼课程重点,明确教学目标,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引导。提炼课程重点有助于突显教学重心:项目式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学重点。通过提炼课程重点,教师可以对教学重点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而且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使学生更加精准地抓取核心知识。以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在项目式学习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重点——掌握基本文言知识,优化显性问题——感知对比、排比的表达效果:直接让学生对比“忧患”与“安乐”的词义,促使他们理解文章主旨;另外,可以针对文章中一系列并列句式,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等,鼓励学生共同鉴赏,让他们在理解文言文内涵的同时感受文章的语言韵律和节奏。最后,可以让学生自主总结文言文的基本知识,确保他们掌握知识点。
总之,项目式学习下,教师结合课程重点优化显性问题,能让初中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能促进他们掌握知识要点,深化对文本内涵的理解,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自信。
(二)围绕项目任务,搭建学习支架
1.根据现实学情引导学习。项目式学习下,引导学生学习需要根据现实学情,并围绕项目式学习任务搭建学习支架。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实际的任务来学习相关知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和学习内容上的困惑,从而进行及时调整。搭建学习支架可给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让他们更完整地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教师也可以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不断触发学生的高效思考。
在平日的教与学互动中,教师要能有意识地了解初中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包括他们已经掌握的语文知识、语言技能和思维素养等,从而根据现实学情设计合适的项目任务和学习支架。在项目式任务设计方面,由于项目式学习的核心是任务驱动,教师要确保任务的设计能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现实问题展开,同时要增强任务的开放性属性,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因为这有助于他们打开学习思路,提升思考能力。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自主意识旺盛,渴望自主表达和自我展示,因此教师要注意安排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过于简单,要做到让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给初中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间,促使他们能进行创造性思考与表达,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基于项目式学习探究性特点和实际学情,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反馈和评价等工作。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出疑惑,通过思维碰撞和观点展示,促使他们提升对自身学习情况的认知,从而不断调整和改进学习方法,优化学习行为。
2.根据教学反馈增删任务。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学反馈,合理的教学反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后续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调整。另外,最重要的是,合理的教学反馈可以帮助教师确定项目式学习任务是否需要适当的增删和调整,以保证其能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
首先,根据教学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从而对学习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期,他们热衷于自主思考,且注重深度思考。语文学科有着极广的知识覆盖面,教师不必拘泥于一种教学手段,可以适当引入实践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更加综合的观察,可以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及擅长的点,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分配学习任务,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自由发挥。比如,教师发现某些学生喜欢动手实践,可以在他们的任务中增加实践性的内容,如社会实践、调研等。如果有学生领导能力强,而且喜欢表达,可以让其参与团队合作类任务,并任命为小组长,让其通过领导同组组员进行针对性探讨来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这里也要注意的是,其他小组成员的构成要以综合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为主,使组长分派的任务能够得到有效落实,组员也能乐于听从组长的分配。如此一来,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都能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思维也能得到更多的发展。
其次,根据教学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难点和疑点等。教师可以据此对学习任务进行适当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当前阶段的学情。比如,如果大部分学生都在某个知识点上有较大的认知困难,教师就可以对任务进行难度降级,如将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这样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促进他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如果某个学习任务涵盖的知识点过于复杂,解决起来较为麻烦,教师则可以对项目式任务进行内容提炼,即挑选其中最能体现知识重点的部分进行重新设计。可以对任务问题进行进一步简化,并根据施教对象的语文素养进行巧妙整合,适当增加相应的练习任务,即通过重新解构项目式任务的方式使问题更加清晰,指向更加明确,以增强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三)适时汇报互动,即时关注习得
1.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互动。项目式学习强调互动学习,这种互动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在项目式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2-3]。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促进合作和交流。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分组合作完成任务,相互之间需要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初中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想法和经验,更好地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高;另外,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互动,可以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项目式学习中,他们不但要解决书本世界的问题,还需要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这种情境下的互动学习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使他们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基于真实情境进行问题互动是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充分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2.通过评价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虽然初中生热衷于自我观察、自我审视和自我优化,但他们尚未融入社会,生活经验和阅历有限都会影响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因此,教师的评价对他们来讲必不可少。而项目式学习注重教学评价,且强调合作学习,要求学生既要接受教师的评价,也要接受来自学习伙伴的评价。在这两种评价作用下,初中生能更加客观地看待自身,从而提高自我的认知水平。
教师的评价可以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方向和自我优化方向。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但是他们也需要教师的指引和启发。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加上与其交流,给予其反馈和评价等方式,提供针对性极强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初中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效率。生生间的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设立明确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提供具体的参考和指导。例如,在相关学习项目中,评价标准可以包括项目的创意度、学习步骤设计的合理性、重要内容解释的合理性,等等。通过明确的评价标准,学生能在互评过程中更加客观地评价其他同学的项目,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其次,提供互评指导和范例:在项目开始前,教师可以提供互评的指导和范例,帮助学生了解互评的目的和方法。指导包括如何给予具体的建议和反馈,如何针对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等。范例可以是之前的优秀学习成果、大多数学生的肯定性评价或教师的总结性评价。通过提供指导和范例,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互评目标,明白如何给出有价值的反馈和建议。在项目的互评过程中,学生要使用评价标准对其他同学的项目结果进行评价。具体而言,评价者要仔细观察项目研究结果,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接着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评价者需要提供具体的建议和反馈。反馈应当基于评价标准,要具有针对性。被评价方要能虚心接受他人的评价,并对自己的项目进行反思和改进。
通过互评的方式,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习借鉴他人的好处和优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评价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激励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三、结语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制订教学计划、搭建学习支架、适时汇报互动和评价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以更好地应对项目式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项目式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