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的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
2024-04-06何金生
何金生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建党一百年的重要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此乃政治共识,亦为学术共识。而在学术研究中,普遍被忽视的问题是,国际民族问题的镜鉴,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苏联解体的教训。苏联解体导致民族分裂,兄弟反目成仇、兵戎相见,甚至影响至今,如俄乌冲突。作为多民族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国家,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族问题。以苏联解体教训为镜鉴,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中国特色,不仅有利于总结一百年民族工作的重要经验,拓展民族研究的国际学术视野,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究;而且对于贯彻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参见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8月29日,第1版。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其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物质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
物质文明建设旨在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如果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之进行”[1],苏联的解体则证明物质文明建设是保障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苏联政府十分注重民族经济的发展,并投入大量的资源予以支援。尤其在斯大林当政时期,凝聚各民族力量,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现代化。然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收入分配上,长期搞平均主义,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并致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甚至趋于停滞,最终导致落后的社会生产难以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苏联的经济政策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脱离本国的国情,导致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落后于资本主义国家,助长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并造成面向人民群众的生活物资供应短缺,而少部分获得特殊供应的地位特殊者,成为了脱离群众的特殊阶层。人民群众与特殊阶层的对立是苏联解体的一个直接原因,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苏联物质文明建设在“为了谁”“服务谁”的目标、任务、使命上出了问题。
建党初期面临着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极度匮乏等困境,如何带领人民群众摆脱贫穷落后成为党的重要使命。在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根据地遭遇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领导并开展大生产运动,带领人民进行物质生产建设,为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对外”和抗战胜利提供物质保障。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经济生产和稳定社会秩序,党中央确立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经济建设方针,并通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工业化水平,并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等方面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特点,实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以解放生产力,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意识的形成。然而,由于新生党缺乏经验以及受到苏联的影响,曾出现如“大跃进”运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生产关系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冒进错误,并导致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意识到,不能照搬苏联模式,也不能僵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应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大峡谷”理论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不能跨越其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一切社会历史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基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现状,邓小平作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等科学论断,并提出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三步走”战略,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邓小平指出,汉族地区的经济政策不能照搬到少数民族地区中去,需制定一套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政策,诚心诚意为少数民族服务。①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68页。通过对民族地区实行重点工程扶持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民族贸易政策照顾等经济援助和经济政策倾斜方案,提高民族地区的物质生产力水平,缩小经济差距,促进各民族在经济利益上达成共识,为铸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意识奠定物质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不仅证明社会主义因“跨越卡夫丁大峡谷”而带来的被束缚的物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并且表明生产力因素不再是影响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首要限制性因素。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同时说明,新时代物质文明建设开始进入由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要经济发展任务阶段转向以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为主要经济结构改革阶段。在党的领导下,基于我国民族发展的新特征,将民族地区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并通过“补齐短板”等举措,推动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的有效整合,以缓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和促进民族地区生产关系的深度变革,致力于让全体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改革措施,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 年我国将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建党百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积贫积弱、解决温饱问题到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聚合力。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锻造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
从历史上看,由于帝俄时期民族构成多元、复杂等因素,苏联各民族在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心理特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共同历史记忆相对薄弱,缺乏全体人民共享的文化传统,难以形成统一的思想共识。因此,苏联解体是文化认同危机的结果。从现实上看,受到西方和平演变以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苏联共产党以西方的普适价值观念搞思想文化改革,造成否定苏共党史、否认苏联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成就的历史虚无主义,成为西方文化的俘虏,加之受到各联邦民族领导势力的制约,最终被迫放弃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代替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各共和国共产党都从本民族本地区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全党和全国性的问题,全党一致的观念、国家的观念荡然无存。①参见韩克敌《民族问题苏联之殇——再谈苏联解体的原因》,《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3年第6期,第13-23页。总而言之,苏联的多数民族有着独立的政治构架和文化认同,各民族之间以独立个体的方式存在,而不是以共同体的方式存在,因此也就缺乏建构共同体价值共识的思想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基因流淌于早期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并秉承着民族共同体思想去创建政党。在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就已提出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冶融而成”的思想,“凡籍隶于中华民国之人,皆为新中华民族矣”[2]。建党初期,中华民族面临着民族独立问题以及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危机,这种敌我矛盾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的‘一体’意识在反帝国主义中得以‘觉醒’,在表征上主要体现为团结抵御和中华民族要成为‘一个’。”[3]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组织发动了一场要求独立和解放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初步体现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共识。九一八事变后,在党的领导下,形成民族革命壁垒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促进民族觉醒,并推翻“三座大山”,最终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意味着正式建立独立和统一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成为实体意义上的民族共同体,并形成休戚与共的民族共同体意识。1949年后,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民族识别工作和思想改造工作,并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和改造知识分子,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共识的形成。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作出反对大汉族主义、承认和肯定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作出的贡献、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建设等论述。②参见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34页。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决反对否定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和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思想主张。改革开放后,受到苏联局势以及边疆民族地区分裂势力的影响,邓小平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4]同时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主张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解放思想以抵制西方自由主义思潮和增强中华民族的思想凝聚力。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5]。尤其对民族地区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促进民族思想的解放和振奋民族精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民族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实现民族认同奠定思想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增强各民族的思想价值共识。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线,并推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识。
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意识形态。习近平指出,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是苏联解体和苏联共产党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全面否定苏联历史和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和斯大林,搞历史虚无主义,导致民众的思想混乱以及各级党组织丧失领导地位。③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3页。针对诸如此类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主动,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现代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冲击,党中央从政治和战略高度明确指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根本制度”写入党章和宪法。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在于增强文化认同,④参见《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30 日,第1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认同的基础,决定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和方向”[6]。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内涵和精神纽带,是熔铸在56个民族血脉中的灵魂和基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建构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建党百年,从思想觉醒、思想解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共识和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文化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三、政治文明建设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可靠保障
在政治上,苏联由于失败的政治体制改革和错误的民族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扩大化、民族冲突等问题。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没有抵制以叶利钦为代表的分裂势力,推行多党制,弱化甚至否定苏联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此外,戈尔巴乔夫将一切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的根源归咎于社会主义制度,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实际上,这些政治体制改革遵循了西方反社会主义、反苏维埃政权,企图将社会主义演变为资本主义的思想逻辑。
苏联共产党在解决民族问题中,僵化理解马克思的民族思想,把民族问题简单地视为阶级问题,并认为随着阶级和阶级矛盾的消失,民族和民族问题必将随之消失。在民族政策上,列宁主张“中央集权制下的民族区域自治”[7]和民族相对自决权,主张民主、平等与联合的民族关系,反对暴力和阶级特权。随着苏联局势的发展,列宁转而赞同联邦制的民族区域自治,各联盟民族成员国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为民族的政治分歧埋下种子。列宁逝世后,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实行一些不平等的民族政策,偏离了列宁最初正确的民族政策和马克思的民族思想原则,最终严重侵犯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拉大民族之间的差距和隔阂。尤其是有些不平等的主张,引起非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的不满与反抗,激化民族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增强民族之间的自我意识和排外意识,形成以俄罗斯族为主的大俄罗斯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这些都为民族分裂留下了隐患。
由于受到列宁民族思想的影响以及新生党在理论和实践经验上的不足,中共二大提出实行“民族自决权”和“联邦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这种政策主张具有双重含义,既指中华民族对帝国主义的自决,也指蒙古、西藏和回疆对北洋军阀的自决,①参见许彬《关于中共最早提出民族自决主张的时间考证》,《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7期,第119-125页。体现了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以及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反对封建剥削的双层意义上的“民族自主”。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虽然没有完全放弃民族自决的政治话语,但并不意味着以民族联邦政策来处理民族关系。新生政权始终贯彻民族平等与团结的思想,明确提出“建立一个没有民族界限的国家,消灭一切民族间的仇视与成见”[8]。经过不断地探索,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表达了取消阶级特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的思想,批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基于民族意识的自觉以及我国民族发展和聚居分布的基本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民族团结的行为。”[9]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导致20 世纪60 年代的中国曾出现过“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错误思想,但最终都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予以否定并在后来的拨乱反正中予以全面纠正。毛泽东将民族矛盾定性为人民内部矛盾,对待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②参见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0页。以此反对民族分裂、促进民族稳定和谐。改革开放后,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节点,加强党的民族政策法律化并进一步保障全国各族人民的权益。反观之,苏联在民族政策上提出联邦制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但“在法律上特化了群体并给予它特殊权利”[10],即导致大俄罗斯民族的特权化并侵犯其他少数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和保留各民族差异性的基础上,实现“和而不同”和“多元一体”,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谐。
在2014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两个结合”科学论断并提出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政策,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格局日臻完善。随着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落实和推进,56个民族已结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成员都已具有高层次的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民族认同意识。③参见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1页。建党百年,从民族自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到“两个结合”,民族政策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稳定和谐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内聚力。
四、社会文明建设是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社会环境因素
人创造环境,环境亦创造人。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强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社会文明建设(意指狭义)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实践,主要指在科技、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所获得的社会积极成果的总和。苏联在科技、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社会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由于苏联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模式,在民生改善上往往是力不从心。
苏联共产党继承的是一个多民族联邦制、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国家,因此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同时意味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新经济政策提出改善小农的生活生产条件、引进外来技术、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增加工业总产值等措施有效地促进了苏联的现代化发展。然而,苏联模式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导致社会民众生活改善不明显、生产效益低、社会福祉保障水平低等问题。尤其在苏联后期,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导致国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消费动力不足,社会关系矛盾尖锐化。此外,官僚阶层特权化的制度异化导致苏联社会生活的异化,即忽视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以改善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事关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它是铸牢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础。苏联的社会建设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成为了瓦解苏联民族共同体社会基础的一个原因。
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是一种社会性质,也表征一种社会状态。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长期压迫,中华民族陷入深重的苦难和屈辱中,并造成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尚未开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但就社会实践而言,这段时期内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共产党人在反帝反封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改变贫穷落后状态的社会建设之道。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推动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物质生活文明建设。通过动员群众兴修水利、修复铁路以及建造公路、恢复城乡物资交流和贸易合作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促进民族地区的往来。此外,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以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通过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兴建工业基地、引进技术专家、培养建设人才、发展文化教育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以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和制定改革开放战略目标。为了有效推动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对民族地区实行兴边富民、税收减免以及建设青藏铁路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各族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环境,为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创造社会条件。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以“大杂居、小聚居”为分布特点的民族区域格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化和城市化改革的推进,大量生活在传统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西部流向东部,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融,形成以交错杂居为基本特点的民族空间分布格局,并产生一些新的民族问题。基于此,在党的领导下,制定和实施《关于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若干意见》《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政策,保障各民族尤其是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推动民族团结、平等和互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文明建设,要求深入贯彻“五个统筹”,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力度以及坚持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发展思路和目标。①参见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 年5 月28日,第1版。在党的领导下,通过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状态,推动各民族地区的协同发展,加强党的社会向心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小康到大同社会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时代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根据民族地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党中央提出,“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11]。通过建构一个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环境,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以多元社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原则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主体权利,激发社会各主体和各族人民共同治理和解决社会问题,不断地创造一个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空间形态。总而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以及在外交上从弱国无外交到提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小康到大同社会意识的社会基础。纵观百年历史征程,在党的领导下,由摆脱殖民压迫和封建愚昧到实行改革开放、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再到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夯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自然根基
生态文明建设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列宁的生态自然观探讨了在工业化建设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资源节约和经济资源建设等科学的生态理念。但是,这些理念没有被充分地转化为实践。苏联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以及“加速发展战略”,形成一种“生产至上”和“增长第一”的生态价值观,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限度,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生态危机与经济危机并存。此外,在西方和平演变阴谋的影响下,戈尔巴乔夫的“绿色”新思维成为政治斗争工具。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打着生态主义的旗号趁机攻击党和政府,导致生态问题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并形成以反政府、反社会主义制度的“绿色政治”。苏联后期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件,直接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线。“当我们各族人民的遗传基因受到威胁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悲痛与愤怒的浪潮席卷了全国”[12],生态问题的政治化以及恶性生态事件的发生,激发了苏联民族的生态抗争意识并加速了苏联解体。苏联民族的生态矛盾危机印证了恩格斯自然报复思想的科学性。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必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每一次胜利取得的预期结果,最终都会因其往后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而被消除。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9-560页。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不容忽视的主题。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为主的最普惠的“民生”政策,惠及全体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构人与自然环境共荣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性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奠定绿色根基。早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就提出“绿化祖国”的口号,强调要改变自然面貌,绿化祖国的河山。②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1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发展工业和第一产业,忽视环境保护问题,形成“被动式”的环境保护理念。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逐渐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生态文明,并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党中央的政策目标。这标志着党中央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更加科学和深化,并有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态意识的形成。针对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制定《防沙治沙法》《草原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加强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各族人民的生态合法权益,构建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制度化和法治化轨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两山”理念和新发展理念,并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中,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促进民族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切实保护民族地区的生存环境和保障各族人民的生态权益。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进一步完善和建构生态环境效益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法规体系,加强环境保护顶层设计和民族地区各地方政府联合布局的有效互动,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态意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作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目标,致力于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优势,促进民族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绿色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深入能源革命,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从科学发展观到“两山”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利于满足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并为民族地区后发赶超创造生态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态意识,夯实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自然基础。
六、结 语
面对复杂的民族矛盾,苏联共产党没能正确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及各民族之间的发展问题,是造成民族危机并加速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之一。苏联解体这一教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探索解决民族矛盾问题和改善民族工作的方案,加深全国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务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