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拱墅区核验加速度 助力安居梦等12 则

2024-04-06

浙江国土资源 2024年1期
关键词:用地

杭州市拱墅区

核验加速度 助力安居梦

民以居为安,“安置房”关系到被安置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建设共同富裕“美好家园”的重要内容。杭州市拱墅区“三村”安置房包括长木、草庵、沈家三个村13 个安置房项目,用地总面积约680.03 亩,回迁安置房6600 余套,总建筑面积约137 万平方米,被列为杭州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工程。竣工规划核实作为建设工程竣备的首步验收环节,直接关系到“三村”群众的被安置进度,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铆足干劲、动力全开,全程开启项目验收审核加速度,13个项目全部核发建设工程规划用地核实确认书。

一是齐心协力、通力合作。13 个安置房项目的核实工作任务量大、时限要求高,从2022年底起陆续开启核实验收,当时正值疫情集中爆发,为不影响验收进度的有序推进,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调动全体核验经办人员,采取任务分流、轮流接替、人息件不息的工作模式,确保建设单位提交的待验收项目如期推进,全体人员团结一致拧成一股劲,加速推进审核办理。

二是加强协调、精准指导。在项目先期对接服务中发现部分情况需要进行批后修改,为不影响后期的竣工核实,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审批、监督等相关科室就各个项目多次会同建设、设计单位分析研究具体情况,给建设单位提供精心服务、精准指导,为项目按规建设和如期顺利推进打下稳定基础。

三是优化流程、加速审核。为尽可能减少“规划核实”转为“用地核验”的验收新规对各项目的影响,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加强探索研究,进一步优化流程、完善举措,同时对安置房项目采取“容缺受理、并行办理、多步联动”等实效举措,全力提高审核验收效率,竭力缩短办理时限。“三村”13 个安置房项目按照考核时间节点,全部如期顺利完成竣工规划用地核验。

新的一年,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将一如既往团结奋力,服务保障好后续全区安置房项目的竣工规划用地核验,为尽早实现群众的安居梦,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拱墅分局 吴梦姣

杭州市余杭区

高标准建设云城 打造城市崛起风向标

以杭州西站枢纽为核心的云城是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也是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要节点。2020年,“杭州云城”被首次写入杭州市委全会报告。作为杭州西优发展的重要载体,云城将全力打造 “城市新中心”“人才新高地”“创新新引擎”,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引领区域协同发展、打造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 新城一日同风起。云城自启动建设以来,实现了高质量、高速度的跨越式发展。

从2020年10月起,《杭州云城概念规划》、云城区域“三区三线”方案、《杭州市余杭区西站新城单元详细规划》等陆续发布获批,腾挪出城市发展空间,赋予云城多维的城市定位,云城面貌从“写意”转向“工笔”,向“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杭州新地标、城西CBD 和高端人才集聚地”进发。

为确保规划协同、一体推进,杭州云城建设管理指挥部还牵头编制了云城交通市政、职住平衡、产业发展等11 项专项规划,完成了杭腾未来社区、云门未来社区、城西CBD 生态文化轴、长三角未来总部社区、双铁上盖(苕溪超级未来社区)概念方案、未来产业社区等重大项目研究。

2020年以来,浙大超重力实验室、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浙江人才大厦三大高能级平台相继落地,云城锚定科创赛道,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引导空间与产业之间的双向奔赴。全球性、全国性、区域性企业总部纷至沓来,海内外上市公司、行业龙头项目扎堆落户。

2023年 1月,杭州市政府明确云城先行启动21 平方公里区域现行开发体制平移、覆盖二期18 平方公里区域,核心区一体化开发建设范围拓展至39 平方公里,为云城高质量、高速度、跨越式发展添了一把火。

2020年以来,云城共出让土地13 宗(超1000 亩),新加坡鹏瑞利、龙湖、滨江、绿城、保利等头部企业,超五星酒店凯悦臻选、五星酒店凯悦尚选签约落户“金手指”综合体,全季酒店落户云尚中心,龙湖天街、豪华行政公寓正在加快建设,城市配套进一步完善。

下一步,杭州云城将坚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吸引更多有影响力的品牌入驻,丰富商贸业态、优化城市功能,高水平塑造城市重要新中心形象,助力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

杭州市西站枢纽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市滨江区

保护土地资源以分类开端

少时成天性,分类成自然。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联合社区、学校,大力开展“小手拉大手”“分类从娃娃抓起”等主题活动,积极推进青少年垃圾分类教育。依托课堂教学、线上云学习、家庭合作等平台,增添变废为宝、环保绘画、小品表演、三句半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带领广大青少年以垃圾分类为开端,培养土地资源保护和生态环保意识,用小小举动绘制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以一带多动员群众参与。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通过评选“最美家庭”“绿色家庭”,把垃圾分类作为重要衡量标准,号召广大青少年将分类知识传播到家庭,发挥家庭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责任感,从源头有效遏制了垃圾混投、随意倾倒的不文明行为。青少年群体自发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争当垃圾分类“宣传员”“小卫士”。七甲闸社区“龙马小队”走进居民小区,开展“龙马小队,扮靓家园”志愿活动,在绿化带、楼道、居民家门口捡拾垃圾,为清洁家园热情服务;金东方社区“梅花小队”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向过往行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入户讲解分类标准、分类方法,逐渐提高身边人的分类知晓率和参与度。

垃圾分类是土地保护和资源化再利用的重要手段。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从娃娃抓起能将意识从小扎根,将习惯自幼养成,进而带领新时代青少年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一部分心思精力用在垃圾分类上,自觉争做土地保护的践行者和宣传者,为绿水青山终身事业贡献源源动力。

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

杭州市萧山区

建立健全违法用地长效管理机制 守牢耕地红线

2023年以来,杭州市萧山区建立健全违法用地清存控新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构建“疏堵结合”耕地保护体系,全面遏制违法用地的新增,实现对违法用地长期刚性约束。

强化执法,“堵”住漏点。出台《杭州市萧山区违法用地清存控新长效管理机制》,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从发现、处置、执法等三个维度,强化土地动态巡查,完善快速反应机制,提升综合执法效能。充分发挥村级田长和耕地保护巡查员的作用,借助“一网统管”平台实行数智化管理,定期对违法用地进行“溯源分析”,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降低违法用地的初始量。

优化服务,“疏”通堵点。通过采取“提前谋划、有效计划、并行筹划”的主动服务模式,优化审批手续,形成项目信息共享、协同推进、系统集成的工作格局,避免未批先建、边报边用等情况发生,从源头遏制违法用地的新增。通过建设施工地设置公示牌,对用地批准文件、建设许可证等进行公示公告,强化社会监督,防止少批多用、改变用途、无理由闲置、未供即用等违法用地行为。

形成合力,“守”牢防线。与区农业农村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通过联动执法,构建权责清晰、分工明确、衔接有序、运行顺畅的行政执法协作格局。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建立健全“行刑衔接”机制,信息实时共享、案情及时通报、案件有效移送,实现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无缝对接。同时,区纪检监委会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推动各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尽责,把耕地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2023年,杭州市萧山区市级卫片和上海例行督察的违法用地累积整改率(按耕地面积)达94%以上,其中市级卫片即查即改率累计五个月达100%。

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萧山分局 朱芸 林敏

金华市

加强基层所规范化建设 打造务实高效前沿阵地

近年来,为深化乡镇自然资源所规范化建设,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八大机制”为载体、“十大职责”为抓手,“五大行为准则”和“五大便民利企准则”为导向,力争实现乡镇自然资源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服务水平更加高效、队伍素质更加优化,作风建设更加清廉等“五个更加”,乡镇自然资源所履职能力、服务水平、作风效能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完善制度机制,推进内部管理标准化。建立局班子成员牵头包抓自然资源所“组织运行、职能运行、职责界定、廉政建设、效能督查、数字支撑、制度闭环、关心关爱”八项运行机制,明确牵头领导、时间节点、责任部门,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定期督办、筑牢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成效。整合力量,探索设立“1+X”区域中心所机制,即形成“一个中心镇所+周边若干个街道(小乡镇)自然资源所”的区域组团模式,打通乡镇自然资源所之间堵点,组团联动推进乡镇自然资源工作,形成闭环高效的职能运行机制。

二是突出清单管理,推进工作职责标准化。围绕宣传贯彻落实自然资源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自然资源调查、自然资源执法巡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整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地质灾害防治等十大主要职责,建立工作职责、业务流程以及岗位职责三张清单,形成职责明确、权责一致、上下协调、运行顺畅的工作体系。努力划分与行政执法、农业农村等部门职责边界,做到有为而不越位,到位而不缺位。此外,为加强督促指导,将自然资源所标准化建设推进落实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自然资源所标准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提升。

三是聚焦便民利民,推进服务品牌标准化。着力提升履行自然资源“两统一”核心职责、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推进“依法依规办、一所对外办、能办立即办、想方设法办、主动服务办”“五大便民利企准则”向自然资源所延伸。建立智慧审批,大力推进市局—分局—乡镇自然资源所“数字资规一体化”建设,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推进政务服务和业务管理一网办理。

四是强化正向引导,推进行为准则标准化。塑造乡镇自然资源所干部形象标准,激发其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争当“有情怀、有温度、有担当、有效率、有操守”的“五有”干部,建立自然资源所“小微权力”清单,强化对“小微权力”全程管控,奋力为群众谋福祉,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推动自然资源事业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同时,为强化鼓励激励,在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向乡镇自然资源所倾斜,鼓励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张浩

宁波市江北区

创优林地审批 助推重点项目落地

2023年以来,为全力助推“1586”专项行动,使建设项目尽早落地见效,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北分局强保障、优服务、重监管,攻破急重险难任务,创优林地审批服务。2023年,该局办理用林审批23 宗,涉及林地面积约460 亩,同比增长144%。

一是服务前移,做好要素保障。为保证宁波市江北区林地定额指标正常使用,提前建立补充林地库落实占补平衡,保障项目使用林地指标。同时,面对区内建设项目林地指标不足情况,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争取更多使用林地政策支持。截至2023年底,在区里仅有45 亩区级指标基础上,保障新建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重大项目、宁波市2023年度计划第十九批次建设用地项目使用省级定额指标报批,保障慈城古城原水泥厂北侧停车场、荪湖规划五路道路工程等两个项目使用市级定额指标报批。

二是压缩时间,实现网上通办。在办理使用林地审核审批过程中,大力推广网上办理,不断压缩流程和时间,提升服务效率。结合使用林地审批事项办理的必要材料、必要环节,优化审批环节、流程。对资料齐全真实、内容有效合规的申请,受理之日当日即可完成审核并提交上级部门审批,对不符合办件要求的,改进内容一次性告知,从而达到办事优质高效、快捷便利的目的。2023年以来,全区所有林地审批服务均实现网上办理,真正做到审批事项“零跑腿”。

三是履行职责,提升监管效能。在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同时,严格依法管理,强化监督,坚决杜绝违法占用林地和违法采伐林木行为发生。对办理林地审批手续的单位和个人,告知其须按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批准的地点、范围、时间使用林地,不得出现超范围占用、擅自改变使用位置等违法行为。对已批准使用的林地,定期、不定期组织现场跟踪监测,确保严格按照许可的地点、面积、范围、用途合法使用林地。

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江北分局 郭文露

诸暨市

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

近年来,诸暨市始终锚定“做优总量、盘活存量、集约高效”的总目标,持续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强化市场配置资源力度,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打造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诸暨模式”。2023年,诸暨市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名单。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提高用地效率。为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和布局,诸暨市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对制约发展空间的工业用地进行规划重构。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工业用地有机更新的实施办法(试行)》,通过强化规划管控和政策引领,从实施范围、实施方式、实施程序、资金保障等方面明确实施要求,严格国有工业用地转让、出让履约监管,实施亩均效益“领跑与倒逼”计划,推进亩均效益向省市中上游水平提升。对低效利用符合更新条件的零星地块,结合市域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发展的整体要求,探索平台收购、政府收储、企业自主改造等多渠道提升路径,加强对工业用地的更新和改造,提高用地利用效率研究,深入推行工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出让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出让管理制度、土地资源利用联席会议制度、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制度,通过部门协同政策保障,充分发挥要素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2022年以来,诸暨市完成集中连片低效国有工业用地有机更新1200 余亩。

二是盘活存量用地,挖掘城市潜力。以推进“四未一低”土地盘活利用工作为主要抓手,建立批而未供土地“一本账”,创设“五个一批”模式,实行清单化销号式管理,抓好土地消化利用。建立国有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机制,实施“房地分开、单独评估、合并补偿”的政府收储方式,为有效推动重大规划实施、重大项目落地、产业转型升级等工作做好土地要素保障。以开发区(园区)工业全域治理行动为契机,倒逼产业集聚,原则上不再向经开区和省级及以上平台之外区域供应工业用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规划,加快园区整转撤并,倒逼低效产能退出和新旧动能转换,扩大集群效应,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2023年以来,诸暨市已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805 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460 亩。

三是培育产业平台,激发要素活力。按照“产业聚焦、人才集聚”的总体要求,创建国家级科创企业孵化园区,厚植创新发展新动能。诸暨智能视觉产业平台自2022年入选浙江省第四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名单以来,已集聚科大讯飞、芯云半导体、老鹰半导体等企业100 余家,重点项目50 多个,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诸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马奇锋 钱梦婷

金华市婺城区

推动农村回迁安置工作提速增效

安居是民生之本,农村回迁安置问题事关村民福祉。为切实改善群众生活质量,提升群众对基层治理的认可度和属地满意度,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联合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农村回迁安置慢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为农村回迁安置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提供保障。2023年以来,金华市婺城区已安置3年以上未安置农户692 户。

一是加强联动,落实责任。为发挥农村回迁安置慢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合力,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建立了行动专班,制定了《2023年婺城区农村回迁安置慢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落实属地乡镇(街道)主体责任,对全区农村回迁未安置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排查566 户1199 人,其中,涉及未安置17 户56 人。除此之外,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根据排查情况制定问题清单,并联合部门和乡镇街道等召开专班会议,协调解决回迁安置过程中遇到的宅基地收回、诉求与政策不匹配等诸多问题,上华琅琊公路14 户的安置工作已完成。

二是立足保障,精准对焦。为进一步找准工作发力点,加快回迁安置房安置建设进度,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聚焦“政策指导+精心选址”双重举措,推进回迁安置房安置工作落地见效。一方面,坚持用活用好各类安置政策,根据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按照执行标准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最大限度保障拆迁群众各类指标落实到位。另一方面,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做好永久基本农田调优和建设用地布局落实。在安置区的选址基础上,收集多方意见,听取群众呼声,多次实地调研,确保选址精准,要素保障有力。以燕语湖十二杉房征地拆迁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安置地块先办理农转用再实施征地的方式,加快项目进度,以此保障拆迁群众权益,确保拆迁群众利益最大化。

三是数字监管,阳光安置。为确保“在阳光下促征迁,在掌声中办安置”,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将17 户农村回迁未安置户纳入阳光征迁系统统一管理,通过实时查看征地业务办理及征地实施情况,及时掌握进展,落实整改安置。做到安置全流程监管,步步按规定,时时有监管,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好征迁农户回迁安置工作。结合阳光征迁系统,该局同步建立了台账销号管理和每月通报机制,切实加大回迁安置工作力度。

金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婺城分局 王雪丽 郑沪盛乐清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郑军 林子琪

乐清市

按下海域不动产登记快捷键 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个项目核发两本海域不动产权登记证书”。近日,乐清市中心区发展有限公司滨海大道项目拿到了两本包含立体确权的海域不动产权登记证书。“三维立体”分层设权的海域使用权登记,破解了交叉重叠用海登记难题,充分释放海域资源要素潜能,海域空间管理从“平面”时代进入“立体”时代。

截至目前,乐清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城区分中心(以下简称“城区分中心”)根据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工作要求,已完成6 起“三维立体”分层设权的海域使用权登记,包含温州亨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光伏、乐清市中心区发展有限公司滨海大道、海洋生态保护修护、乐清市海塘安澜工程等6 个项目。

自2018年乐清市颁发第一本海域不动产权证书以来,城区分中心一直负责全市的海域不动产登记。截至目前,乐清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城区分中心已核发海域不动产权证书60 余本,登记海域面积1700 余公顷。

在这几年海域不动产登记的探索和实践中,城区分中心总结出了一套高效高质的登记流程。在海域不动产首次登记权调入库环节,创新性地提出将海域数据导入陆域不动产登记图库中,做到海域陆域共用一张图,既方便厘清由海域变更为土地的历史关系,同时也做到对权属关系、证书详情一目了然。在登记环节,聚焦企业需求,在严格落实“最多跑一次”业务事项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一窗办、一次办,全力打造“流程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为企为民服务新渠道。同时,在遵守不动产登记相关条例及海域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将海域首次登记公告由事中公告改为事后30日内经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极大缩短了企业办理海域不动产登记时限,甚至做到当日办理立等可取,助力乐清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平阳县

构建“降雨阈值模型” 精准预警突发地质灾害

平阳县是地质灾害易发频发区域,全县地质灾害重点乡镇多达7 个,在册风险防范区241 个。每年7 至9月是平阳县地质灾害频发期,占全年比重超90%,台风降雨是诱发区域内地质灾害的主要自然因素。2022年12月,平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了全省首个“降雨阈值研究”项目并在2023年汛期投入应用,为全省探索提高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精细化管控提供“平阳经验”。

一是因地制宜,构建地方特色调查体系。全面调查,收集历史灾害点数据、地质背景、历史降雨等数据,建立平阳县降雨-突发型地质灾害编录数据库。差异分析,根据东西部乡镇特点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调查模式,建立典型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体系。按照平阳县历史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发育规律,为后续降雨阈值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二是创新模型,首创平阳“一区一阈值”。打通高校合作渠道,邀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坤龙教授团队,建立耦合统计模型、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的平阳县降雨-突发型地质灾害综合降雨阈值模型。通过数理统计、数值模拟和物理模型实验三种方法,相互补充、相互修正,有效解决单一方法确定降雨阈值的不足,实现平阳县降雨阈值精细化并提交“一区一阈值”,为下一步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数字孪生应用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三是成果应用,精准预警有效提升避险率。为进一步验证和完善降雨阈值精准性,推动研究成果全面落地,提升科技防灾实效。2023年第5 号台风“杜苏芮”影响期间,平阳县广泛运用降雨阈值模型,根据数据分析进行预测研判,提前提升应急响应等级,提前锁定重点乡镇顺溪镇、青街乡,扩大人员转移范围。顺溪下东村王节利屋后、顺溪中柱村苏尔在屋后、青街南朱山杨德华屋后3 处滑坡发生点共12 名人员成功避险。

平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谢均瑶 吴锶梦

泰顺县

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在全省率先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

为全面摸清保护区生态家底,推动稀缺资源系统化、科学化保护,泰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抢抓国家省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发展的战略引领之风,持续深化与浙江大学等专业院校合作,作为全省自然保护区中的头一份,率先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特别是立足作为全省唯一以保护地热资源为主要对象的保护区的特质特性,邀请专业团队现场踏勘、整合总规修编收集素材、对照技术规范科学核算,真正做到算出高标准、算出高规格、算出高水平。据核算结果显示,泰顺县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为3.11 亿元,其中,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量2.83 亿元,生态系统文化服务总价值0.18 亿元,供给产品的总价值为0.1 亿元,为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全力助推产品市场化变现指明方向。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为特定区域出具“生态资产报告”和“生态体检报告”,不仅增强了泰顺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的底气自信,也让稀缺资源、特色文化、生态家底等要素助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变现过程中更加清晰具体,有助于以精细化分类、精准化分析来拓宽转化路径,进而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发展的双向奔赴、相互成就。

泰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张立华

永康市

推进用地报批“加速度” 夯实土地要素保障

2023年以来,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足永康实际,认真谋划、创新加压、真抓实干,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效率的资源要素保障。2023年,该局共完成29 个批次1850 亩新增建设用地报批,保障各类项目46 个,计划指标执行率提前达到100%。

一是高标准建立专班。建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为成员的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专班,坚持按照“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原则挂图作战,精准配置土地指标,全方位全过程跟踪项目用地组卷报批。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综合研判在项目落地过程遇到的项目选址、规划调整、土地征收、指标安排、组卷报批等问题,对于紧急的重点项目及时组织专题研究,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全年召开工作协调会15 次。同时提前介入项目前期工作,打通项目前期难点堵点,如重点解决了高新区2 个项目的规划问题;提前追加林地指标,有效解决了永武飞地、市委党校等占用林地审批问题。

二是高站位周密部署。围绕全市招商引资、生态民生、交通能源、城市建设等领域的重点项目,提前谋划,主动对接交通、水利、产业等主管部门,全面梳理出了55 个重点项目纳入用地计划预安排,建立项目储备库,将项目用地报批涉及的所有环节、责任部门、时间节点等信息制作成任务总表,构建“链条式”全周期管理模式。召开全市项目用地报批工作部署会,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工作任务。同时建立项目定期督办机制和动态评价体系,结合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情况,根据项目成熟度进行科学分类,周调度、月督办,强力推进项目用地进展,形成工作闭环,动态研判优先保障的重点项目,确保用地指标下达即可组卷报批,将有限土地资源用在刀刃上。

三是高效率开展服务。依托局自主研发的“自然资源管理一体化”系统联合报批,整合规划选址出图、出具勘测定界、土地征收、规划额度审批、林地审批等流程,将不同阶段的业务串联起来,提高审批速度。不断加强与项目业主、部门单位的对接,以“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形式,加强政策指导,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共同做好批前资料收集等基础工作,建立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联络体制和沟通机制。落实专人负责,全方位跟踪报件进度,协调报批资料审查,促进用地报批一次上报、一次过审,确保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上级批复。如永武产业飞地519 亩用地从2023年9月22日完成土地征收到9月28日完成报批组卷并取得用地批复仅用了6天时间,全力助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

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陈红敏 罗静

猜你喜欢

用地
企业用地节地评价探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基于GIS的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佛山产业用地适宜性评价为例
济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评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国土资源部启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临时用地审核
小城镇用地扩张机制的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