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2024-04-06马妍洁
马妍洁
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发展路径探索
马妍洁
[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亟需高校主动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大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利于系统把握趋势提升思政教育过程整体性、利于科学分析施教加强思政教育内容针对性、利于打破场域束缚提高教学实效性,本文围绕其价值意蕴分析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发现存在高校在课程体系上没有完全建立起大数据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数据的科学分析和掌握、在教学资源上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度不够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厘清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逻辑,进而对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路径提出探索路径。
大数据;高校思政教育;教育方法;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曾就利用大数据、用好大数据问题作出指示:“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1]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坚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开展工作;坚持守正创新,使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2]强调依据特定时空下的特定条件及时调整思政教育方法,以此来适应一定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方式变革具有重大影响”[3],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必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可见,大数据时代,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必要的。
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是指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方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设计并实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教育方法。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特点,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爆炸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学生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更加凸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依托大数据技术和方法,更好地引导和满足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效果。
一、大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价值意蕴
大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价值意蕴在于利于系统把握趋势提升教育整体性、利于科学分析施教加强内容针对性、利于打破场域束缚提高教学实效性。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实现更精确、个性化的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的应用必须遵循合法合规的原则,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和教育数据的安全性。
(一)利于系统把握趋势提升思政教育过程整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具有以下明显特征: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4]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变化情况,不断更新教育内容,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环节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工作程序,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前期做好调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案,并且重视思政教育评估总结工作,探求思政教育过程活动规律用以更好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有利于把握趋势,提升思政教育过程的整体性,通过收集和分析大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兴趣爱好、社交媒体参与等多方面信息。这些数据的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把握学生的趋势和变化,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注的焦点,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设计。同时,大数据还可以为教师提供全面、客观的教育评估,通过分析学生的成绩、参与度、反馈等数据,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改进,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二)利于科学分析施教加强思政教育内容针对性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体现了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当代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在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鲜明的“网络青年化”特征,他们善于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获取信息、表达观点、交流情感、展示自我,以上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和技术,教师可以更具科学性地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通过挖掘大数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科偏好、认知水平等,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可以了解到他们在思想政治学科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些内容的教学。这样,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精确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于打破场域束缚提高思政教学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鲜活的人,具有思想、行为的特殊性。高校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面对网络新媒体时代,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发生了深刻变化,这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新挑战。但由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滞后性,往往以经验性知识为基础,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教育对象只能被动地接受灌输,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而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打破这种束缚,给学生提供更广泛、更多元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随时随地进行互动和探讨。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技术,教师可以个性化地为学生提供辅导和指导,使得教学更具灵活性和包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实现教学的实效性。
二、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中,使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化和创新。现阶段,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在课程体系上没有完全建立起大数据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数据的科学分析和掌握、在教学资源上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度不够等。针对以上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优势,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但是目前高校在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提高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水平。
(一)在课程体系上没有完全建立起大数据课程体系
现阶段,部分高校在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高校思政教育时,由于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缺乏科学的规划和部署,导致在课程体系上没有完全建立起大数据课程体系,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一,在课程设置上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的深入了解,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效果与自身教学相结合,影响了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二,在课程安排上缺乏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的统筹和安排,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将学生在大数据技术运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与教学相结合,影响了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评估。三,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的系统分析和掌握。在一些高校中,部分教师虽然能够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思政教育工作中,但是由于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有效融合,使得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难以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
(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数据的科学分析和掌握
高校在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掌握,以便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但是目前,高校在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进行科学分析和掌握,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从而影响了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另外,部分高校在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学生数据库,导致无法准确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因此,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建立起完善的学生数据库,以便高校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在教学资源上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度不够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首先,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上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全面考虑,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的教学资源。例如,在思政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会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确定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和方向,然后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来进行具体教学。但是由于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全面考虑,导致教师无法根据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内容和方向上不同的需求来设计不同种类的教学资源。其次,在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时,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教师在具体进行思政课教学时,主要是根据自己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但是由于教师在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收集到的数据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根据自己所了解到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判断,最终得出结论。这种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最后,在对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时忽视了对学生情感体验数据和心理状况数据等方面信息资料等内容的采集。教师在进行思政课教学时会根据自己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来设计相应知识点的讲解和讲解方式等。但是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数据和心理状况数据等方面信息资料等内容采集,导致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无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针对性较强的教育资源。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必须重视对教学资源上对大数据技术应用程度不够这一问题,以提高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运用水平。
三、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基本逻辑
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产生和运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法和技术的革新。在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过程中,大数据技术是重要的驱动力,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其实施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把握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逻辑,使之在具体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就成为推动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重要问题。
(一)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动机在于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以经验为主导、以经验驱动为基础,呈现出经验化、经验化特征,也就是传统的“经验驱动”模式,主要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直觉,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状况,难以适应当前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兴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以“数据驱动”的方式方法创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借助大数据,可以更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需求和问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数据支持,从而优化思政教育的设计和实施。
(二)由“数据驱动”向“数据开放共享”转变
大数据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带来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深刻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作用。在大数据技术逐渐成熟、大数据应用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坚持“数据驱动”,积极运用大数据思维来审视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从而科学地把握学生思想状况和需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也要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三)由“单维叙事”向“多元对话”转变
单维叙事是指在思政教育中,通常只有教育者一方面向学生灌输教育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和消化。这种教育方式主要以传授知识和价值观为主,缺乏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育内容相对单一和固化。而多维对话转变则是一种更为开放和互动的教育方式。传统的“单维叙事”模式往往只关注教师的声音和教育资源的单一传递,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思维方式。借助大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兴趣、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资源,实现与学生的互动和共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需对传统单向度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互动元素和情感因素。首先,将单向度的“说教”转变为双向度的“对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要从“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师生互动,平等对话”,使之与受教育者在互动中实现交流。其次,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单向度的“说教”方式,使之与受教育者在互动中实现交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循环。
四、大数据赋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路径探索
大数据技术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高校思政工作方法,推进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数据驱动型思政教育模式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想意识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据驱动型思政教育模式。
从学生需求出发,实现个性化思政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高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大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惑,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且要了解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要求与期待,及时调整思政教育内容与方式,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分析和评价,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针对性思政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紧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与问题展开思政教育工作,改变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动态分析与评价。精准把握学生需求变化趋势,开展精准化思政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把握大学生群体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与要求,进一步了解学生群体在思想实际需求与期待。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思政教育方法,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学生需求变化趋势。
(二)以系统为指引,开发大数据思政教育联动平台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思想状态、关注点、观点倾向等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和提供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学习资源,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学习信息。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背景等特点,推送相关的学习资讯、学习资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思政教育平台。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多元化、网络化的趋势,高校思政教育平台在构建过程中既要注重线上的交流互动,也要注重线下的思政实践。一是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可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将数据信息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知识在虚拟空间中的再现与应用,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二是构建“全程化”协同育人模式。学校要搭建全员参与、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教育平台,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具体而言就是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将大数据技术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从而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时空维度。将大数据技术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将大数据技术嵌入学生实践活动中,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反馈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将大数据技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与高校其他部门的数据联动。在大数据时代,各高校已普遍建立了学生信息档案,其中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学习信息、生活信息等内容。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各高校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并运用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数据共享工作,从而加强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联动机制。一是加强与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的数据共享。通过大数据平台共享学生基本信息、学习信息、生活信息等内容,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开展思想动态跟踪调查。高校应构建各部门的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建立联动机制。例如,通过分析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参加实践活动情况等来挖掘潜在问题和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通过对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来了解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同时还可利用大数据平台对毕业生进行全方位跟踪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建立大数据思政教育共享资源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思政教育系统建设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高校思政教育大数据资源库主要包括:一是教育数据资源,这部分资源主要是指学校及其他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如学校学生数量、学生毕业去向等;二是案例资源,这部分资源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的教学案例以及优秀学生的学习案例;三是学习资源,这部分资源主要包括高校教师和其他相关人员开发的有关思政教育的课程、教案等。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思政教育系统建设主要通过构建教育大数据平台来实现。该平台以教学资源为核心,在此基础上建设大数据思政教育资源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前准备好的学习资料上传到平台中,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来自主学习和讨论。平台通过对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中有价值的内容筛选出来供学生参考。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该平台来进行讨论交流。大数据思政教育资源库建设能够打破传统思政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交流不充分、不对称、不全面的弊端,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开发大数据思政教育联动平台还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该平台了解到自身学习情况,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学习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系统将会自动为学生推荐相关资源供其参考。此外,系统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通过系统为不同学生推荐相应的资源供其参考使用。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以人才为动力,强化大数据思政教学人才队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如何突破传统思政教学的局限,挖掘和利用大数据的新功能,充分发挥大数据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的作用,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思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大数据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庞大的数据集进行分析、挖掘和处理,获得有价值信息并从中提取知识与服务的技术”,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是思政教师教学的新工具。思政教师既要具备大数据思维,又要掌握大数据技术;既要有数据分析能力,又要有数据分析的素养。目前高校思政教师大数据素养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据意识淡薄、数据分析能力较差、大数据应用能力不强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提升大数据素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高校思政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工具,实现课堂教学与大数据的有效对接。大数据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获得理想效果,就需要高校具备一支拥有大数据技术及应用能力的思政教学人才队伍。高校思政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数据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大数据思政教育技术。高校思政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数据知识,对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和操作技能;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师还要具有创新意识,在大数据思政教育平台建设过程中勇于尝试、大胆实践,通过不断创新来不断提升大数据思政教育平台的整体水平。总之,大数据思政教育平台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需要高校思政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等人员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数据思政教育平台建设能够真正落地,才能真正实现大数据思政教育方法创新,才能真正发挥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作用。在引进人才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与社会机构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大数据思政教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政教师在大数据思政教学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思政教师运用大数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四)以评价为保障,搭建科学交互型教学评价系统
传统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是一种静态的、被动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只能由教师进行简单、直观的判断。这种评价体系由于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很难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无法给教师提供有效的反馈。这种评价体系只能依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乏全面、客观和有效的了解。另外,这种评价体系也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工作的需要。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已经与数据息息相关,数据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通过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分析,可以建立一套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数据来评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综合表现。这种思政教育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步与不足,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客观和公正的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校期间表现数据来了解学生在校期间思想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判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有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而且能够提高教师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准确评价、合理评价和公正评价的能力,从而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1]习近平.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N].光明日报,2017-12-10.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22-07-12)[2023-9-3].https: //www.gov.cn/zhengce/2021-07/12/content_5624392.htm.
[3]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J].求是,2022(02):7-1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赵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