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时期音乐文化研究的历史观照与现代诠释*
——首届明清音乐戏剧研讨会观点综述

2024-04-05姚元鹏张芳芳陆沁凝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戏曲音乐研究

姚元鹏,张芳芳,陆沁凝

(湖州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文脉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坚持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坚持推陈出新、坚持交流互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明清时期是中国音乐文化繁盛发展的阶段。从明代开始,音乐论著、乐谱的出版呈现迅猛增长;尽管宋代已有活字印刷的出现,其广泛的民间传播却是在明代达到高峰。由此不仅催生了数量众多的琴谱、南北曲谱及各种乐谱集,还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音乐遗产。研究明清音乐时期音乐文化,所能触及的领域异常广泛,而关于明清古谱、戏曲音乐、古琴音乐等方面的研究至今仍显现出信息量巨大而系统性研究不足的态势。

为了更好地探讨明清时期的音乐文化,长兴县政府和湖州师范学院于2023年11月11至12日主办了“明清音乐戏剧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多位在学术界有着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到来向我们展现了这场盛会的学术价值与重要性。多位教授为此次研讨会专门创作了全新的研究成果,展现了其对明清音乐深沉的关切与热情。本次会议的一系列高质量论文成为研讨会讨论的热点。

一、明清乐律、乐器与历史音响

(一)历史音响与应用

音乐的发展史是由连续的时代风格和独有的音响特色编织而成的艺术长流。然而,中国的古代音乐历史研究面临了一个颇为尴尬的学术挑战,由于古乐谱的缺失以及乐器设计与演奏技法的演进更迭,古代的音响传统未能有效地流传至今。尽管现代产生了众多通史性的音乐著作,但它们更多地集中于音乐理论的讨论而较少深入探讨恢复古代音响的可能性。这无疑是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的一个痛点与难点。

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在《古代音乐史建设应重视解决历史音响问题》中强调了历史音响传承的问题,认为现代音乐理论研究应更加注重对历史声音的复原与应用,打破“无声”的历史音响现象。学界目前对汉唐、宋元乐曲的具体面貌知之甚少,唯独明清古琴乐、部分戏曲及曲艺留下了较为清晰的记忆,但对于演奏技法的演变缺乏更深入的研究,这或许是未来的一个重点突破方向。

华中师范大学徐海准教授(Seo Haijoon)在《探析中国古文献在朝鲜半岛的流传及运用》中提出关于古乐实践和应用的研究的缺失问题。认为古代中国和朝鲜半岛的音乐文化交流主要是文献、乐器、乐曲等方面,目前中国或韩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与乐器、乐队、乐曲相关的研究,而较少关注音乐文献的交流与运用,相比之下,这些古乐的应用是十分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

关于古乐音响的复原问题,郑州大学胡哲尔硕士《南通文庙祭孔乐器及相关问题述析》也分享了其参与筹备南通文庙祭孔乐器的相关信息,经由筹兴缘由、重制依据等方面深挖研究背景,继而深入探究各乐器,旨在展现清末地方祭孔音乐面貌,探求其中蕴含的历史底蕴。

(二)明清琴乐与琴律

琴乐的研究在明清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四川音乐学院曾河博士《社会变迁视野下清末民初的古琴家研究》一文,通过对清末民初成都地区古琴家喻绍泽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传统社会结构解体后,文人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以及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此类个案研究为我们理解艺术家如何在历史大潮中求生存,如何在传统艺术形态中寻求适应与创新提供了有意义的参照。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喻辉《朱载堉琴律的哲学思想在其“新法密率”发现中作用》一文中,研究朱载堉与其所提出的“新法密率”时,剖析了朱载堉对于古代律制的新理解及其与哲学思想的联系,特别是对“三分损益”律制的优化意图。其将朱载堉的琴律思想与古代经典文献相结合进行分析,陈述了朱载堉通过古琴这一器物验证自己对旧律制改革合理性的论证过程。该项研究不仅解释了朱载堉如何在律学理念中寻求革新与保守之间的平衡,更是突显了他如何巧妙地应对那些可能视其思想为异端的观点。

宁波大学赵玉卿教授《“新法密率”的理论内涵》一文,以严谨的数学计算为基础,探讨了“新法密率”的原理和实际应用。文章通过大量数据分析,验证了朱载堉提出的理论在实际音乐制律中的适用性及其价值。其不仅强调了音乐理论建设与数学精确度的重要性,也为理解和实施古代音乐律制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明清乐书、乐调与乐人

(一)明清乐书与乐调研究

明清时期大量的音乐类著作的出版,展示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在理论建构、创作实践以及与社会历史变迁之间的多层次互动。温州大学张寅教授在《从清代乐书看中国古代乐学理论的构成》中详细解析了清代乐书的五大理论模块,即“乐律”“乐制”“乐器”“乐章”“度量权衡”,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乐学理论的整体框架,并强调了历史文献在音乐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上海音乐学院王乒乒博士的《“雅俗共存,崇雅贬俗”——明代永嘉文人音乐史料考析》,聚焦明代永嘉文人的音乐生活,发现并分析了208种相关文献书籍中的559条音乐史料。指出当时文人音乐活动覆盖了声乐、器乐等五大类,并呈现出“崇雅贬俗”的审美态度,即尽管雅俗音乐形式共存,但文人更倾向于雅音乐。这种审美偏好在不同音乐场合中均有体现,展示了永嘉文人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层次审美倾向的统一。

上海音乐学院杨越麟博士则在《〈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中的江浙音乐史料研究》中,通过对清代文人笔记小说中江浙地区音乐史料的筛选与统理,勾勒出了清代江浙地区丰富的民间音乐历史。这项工作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凸显了地方音乐在清代社会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上海音乐学院李雨珊博士在《〈南词定律〉“犯调”曲牌研究》中深入研究了南词定律中的“犯调”曲牌,认为《南词定律》不仅反映了康熙年间之前传奇戏曲的兴盛,更说明了“犯调”并非只是文字游戏,而是实际曲牌创作中的一个创新手法。这一研究为理解古代音乐和戏曲的创作习惯提供了新视角。

(二)明清乐人研究

此次会议中,涉及明清时期的音乐人物研究主要集中在臧懋循和魏之琰身上。作家黄梅宝《水袖髯口敢问天》集中于对臧懋循的研究。她认为元曲作为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得以保存至今主要归功于臧懋循的《元曲选》。臧懋循收集整理元曲,创办雕虫馆,出版了《元曲选》;推崇戏剧必须注重情词、关目、音律和谐,提出应当在舞台实践中评估作品的艺术价值,这些观点对戏剧理论研究的深入有重大贡献。

红河学院叶少飞教授和福清市善德明代魏氏乐谱文化研究交流中心理事长魏若群在《魏之琰与大儒朱舜水在日本的交往》和《明末清初海商、音乐家——魏之琰出生地考证及钜鹿的渊源》两篇论文中,分别展示了对《魏氏乐谱》重要的传承人——海商兼音乐大家魏之琰的相关研究。叶少飞考证了魏之琰与大儒朱舜水在日本的交往:魏之琰出生于福建,后在日本长崎从事贸易,与安南和中国有密切经济联系。他继承了兄长的事业,成功积累了财富,被赞誉为当时的商业巨头。他在东亚的旅行和经商经历使其了解当时地区的政治局势。尽管中国的士人对他的经历进行了儒家化的描述,但魏之琰的经历证实了当时东亚世界的经济联系和政治现实。他所经历的现实既和理想中的东亚世界秩序息息相关,又展现了历史惯性与现实理想之间的矛盾和碰撞。魏若群则认为魏之琰的出生地近四百年来始终存在争议,包括其日本后裔也无法确定其确切的出生地。作者在为老家续修家谱时偶然发现了魏之琰的家谱记载,将海内外资料对照辅证后,得出魏之琰为福建福清东瀚镇人氏的研究结论。

三、明清乐谱研究

明清时期留存的乐谱数量是迄今为止最丰富的,与会学者研究视野涉及对《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魏氏乐谱》《东皋琴谱》、潮州二四谱以及明代时调乐谱的诸多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宏锋教授《〈九宫大成〉之〈念奴娇·赤壁怀古〉断代小议》,经由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唱词的音韵特点、词曲组合关系、宫调结构、音阶应用等方面,剖析该曲的音乐形态特征,重新审视作品的时代属性。提出基于宫调理论体系和曲牌原型的“曲调考证”及“历史语言音乐学”在研究中的价值,强调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内音乐形态特征的研究及其对音乐风格史的影响。

湖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漆明镜教授《〈魏氏乐谱〉曲源寻踪——与〈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之比较》研究了明末海商魏之琰传至日本的音乐,通过对比《魏氏乐谱》与《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发现二谱同名的曲牌共计79个,其中,至少11曲(即《点绛唇》《太常引》《恋绣衾》《贺圣朝》《柳梢青》《浪淘沙》《朝中措》《临江仙》《感皇恩》《小重山》《狮子序》)在旋律上存在重合,这说明了明乐与中国传统古曲间的联系和历史承继性。

广东潮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郑珂雅老师《清代潮州二四谱谱字符号解析》一文关注了潮州二四谱,认为这是依附于广东潮汕各地及福建漳州一带的一种以数字命名音阶的古老谱式,主要应用于潮州民间音乐中的弦诗乐、细乐和潮剧唱腔。它可以追溯到清代,但由于地方特色和传承方式的限制,现在很少有人能够识得并唱念二四谱。为了更好地研究二四谱的使用,需要结合对现有谱本的解析,通过田野实践来探索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态势。

驻马店确山县第一初级中学刘晶文老师的《〈东皋琴谱〉中“归去来辞”曲谱来源探析》一文运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比歌词、分段标题、左右手技法、徽位使用、音阶调式,探讨《东皋琴谱》中《归去来辞》的来源及其与传统曲谱的关联性。认为该曲版本取自1609年前杨抡撰写的《真传正宗琴谱》。

湖州师范学院颜铁军教授《江南明清俗曲【银纽丝】音乐的传承与衍化》从民族音乐学和历史音乐人类学视角出发,研究《银纽丝》的传承和跨艺术领域的传播。这些工作共同丰富了对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文化传承的理解,尤其是在词曲、曲谱与民俗音乐的研究方面。

四、明清戏曲音乐研究

明清时期是中国戏曲的繁荣盛世,戏曲在宫廷或民间受到空前地重视并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剧种和剧团数量激增,出现了戏曲文化的多样性和区域性流派。明清两代的戏曲繁荣不仅体现在剧种的多样化、演出场所的增多、艺术形式的完善和社会层面的普及等方面,还体现在它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力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与会学者发掘了大量新史料,并对其做出了进一步的讨论,同时,通过对明清戏曲发展的关照,又提出了对戏曲当代传承的面临的问题与进一步的思考。

(一)新史料与新研究

上海音乐学院戴微教授《晚清沪上戏曲史料初考——基于对〈图画日报〉专栏“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图文资料的整理与解析》,通过对史料的整理与解析,探察到数量可观的戏曲艺人群体及其所创造、积累的经典剧目,不仅体现出晚清上海剧坛的演出盛况,也反映了传统戏曲在晚清上海曾历经的繁荣。上海音乐学院张玄博士《二十世纪初叶戏曲音乐形态与文化研究》,通过分析“劳弗特藏”上海蜡筒录音中留存较为完整的京剧《五台山》录音,归纳总结了20世纪初京剧音乐的声音形态和审美特征。认为在晚清历史录音中,“劳弗特藏”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在昆曲相关研究方面,中央音乐学院唐一丹博士《明代正嘉时期的戏曲音乐演进及意义》通过分析对比相关史料,认为其中的研究关键除了魏良辅对戏曲音乐进行改革外,明代以宫廷皇家、文人、平民构筑起的三足鼎立的音乐文化生态,也对南北曲的历史选择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音乐学院张雨薇硕士《昆曲吹腔的形成与发展》则认为自清代以来,吹腔在诸多声腔剧种形态中被保留下来,因其音乐形态相对稳定,故被称作“吹腔戏”。昆曲吸收吹腔戏的历史由来已久,如《贩马记》《百花记》《劝善金科》等至今依然在昆曲舞台上常演不衰。中央音乐学院潘俊汝博士在《变与守——清中后期北京地区戏曲音乐的转型与发展》中,以花谱类史料所记录的剧目演出情况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清中后期北京地区戏曲演出场所上演剧目的多寡,力求证明戏曲音乐在“花雅之争”潮流下于音乐体制、声腔融合、行当更迭、审美格局等方面的转型发展。

(二)当代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明清戏曲音乐的当代传承问题,与会学者都提出了比较尖锐的问题,即在面临市场规律的同时,如何取舍“守旧”与“创新”,应是戏曲未来发展方向的新思考和新探索。温州大学特聘教授黄大同在《明清戏曲的当代传承》中,指出了传统戏曲在当代的转型需求,强调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联结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认为传统戏曲是明清时期各类戏曲发展的结果,明代有弋阳腔和昆曲,清代出现梆子腔等新声腔,至此,昆曲逐渐退出主流音乐样态范围;近代又有滩簧、花鼓等新势力崛起,同时也诞生了越剧等地方戏曲。戏曲历史上,新兴的声腔会逐渐取代旧声腔成为主导,后又会被新声腔所替代,如此形成了周期性变更,但最终这些声腔都将成为传统。当前,所有的戏曲声腔都已成为非流行的传统类别。评估现代传统戏曲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推动传统戏曲的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研究应从多学科角度分析传统戏曲的分类和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

湖州师范学院冯雷博士的《戏曲史上的第三个标志“高峰并转折”》,以“广安川剧团史”为例,讨论关于戏曲经历高峰期后必然有转折的历史规律。提出“成熟”的事物为何要改良,“成熟”阶段后是否还有其他阶段等学术置疑,认为音乐活动的发展也具有“求新”“变异”的需求。

猜你喜欢

戏曲音乐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