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生产与文化记忆空间建构

2024-04-05李晶

文化产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建构记忆

李晶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各地区间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文化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这些变化不仅加速了文化资源的交换,还对各民族文化记忆的保护与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作为一种跨文化沟通的方式,通过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个体和集体的经验交流提供了载体,成为联结文化记忆的重要纽带。

在数字化时代,文化的快速生产、交流和碰撞使世界的文化景观变得纷繁复杂,文化记忆空间的建构因此成为一个迫切且艰巨的时代课题。文学作品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可以记录历史,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并影响国家认同的塑造,在构建文化记忆空间方面发挥着很大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生产如何构建和维护文化记忆空间,以及这一过程对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探讨,再结合对文学作品中历史的再现、社会价值观的演变和认同感的形成的观察,本文揭示了文学在维系历史连续性、加强个体与社会联系和促进民族与全球对话方面的桥梁作用,阐释了文学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学在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方面的意义,同时探索了文学在解决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问题方面的价值。

文学生产的角色与功能

文学生产作为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其概念远超出了艺术创作范畴。它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够塑造、传播和保存文化记忆,并在构建集体认同和国家认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学生产可以被视为创作文学作品的行为和过程,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本的创作。这些作品通常反映了作者的個人观点,同时也反映了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文学不仅是个体创造性表达的产物,更是集体经验和记忆的载体。

文化记忆是一个社会共有的记忆体系,包括历史事件、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神话、仪式等,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文学生产在保存和传播文化记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学作品经常引用、重述甚至重构文化记忆中的关键事件,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人们回忆和理解本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学生产通过描绘共同的历史事件、塑造民族英雄形象、传达共同的价值观念,帮助人们构建和强化国家认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引起人们的共情,从而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文学作品的叙事结构是其建构文化记忆空间的主要方式之一。叙事结构不仅包括事件的发展框架,还包括人物、时间和地点等元素之间的关系。叙事结构使文学作品能够跨越时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构建起一个持久的记忆空间。文学作品中运用的象征和隐喻手法是构建文化记忆空间的另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象征性的物品、场景或事件,文学作品能够唤起读者心中对特定文化记忆的联想。这些象征和隐喻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记忆。

综上所述,文学生产不仅是个体创意的展现,还是社会和文化实践的一部分。通过文学作品,文化记忆得以保存、传播和更新,国家认同得以塑造和强化。文学生产通过叙事、象征和隐喻等手段,构建了一个复杂的文化记忆空间,这个空间在个体和集体的认知中持续产生着影响。

文化记忆空间的构成与传承

文化记忆空间是一个社会或群体共享的、关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的集合,它通常由历史事件、传统、习俗、神话和文学作品等构成。这一空间不仅记录了过去,也影响着个体和集体的现在和未来。文化记忆空间是社会成员之间形成共识的基础,是维持文化连续性和社会凝聚力的关键要素。

文学作品可以作为文化记忆空间的载体,因为文学作品中往往有反映特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故事、人物和情境。通过叙述历史事件、民族传说或社会变迁,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理解过去,从而参与文化记忆的传承。叙事结构是文学作品对事件和人物的安排方式,它在构建文化记忆空间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合理的叙事结构可以让读者打破时空限制,进入一个构建好的记忆空间,在记忆空间中体验和理解文化的核心价值。象征和隐喻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通过引起联想、表达深层意义来传递文化记忆。这些手法的运用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使读者能够在更深的情感层面回顾往昔。

文学生产不是单向的文化记忆传播过程,还包括文化记忆的选择、强化和重构。随着新的文学作品的产生,旧的文化记忆可能被重新解读,新的文化记忆被创造出来,文化记忆空间也由此得到了更新。文学作品的创作及其接受程度与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文学生产通过创造和传播具有叙事作用的作品,参与到文化记忆空间的建构中。文学作品中的叙事结构、象征和隐喻是构建记忆空间的关键要素,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体验过去。同时,文学生产也在不断对文化记忆进行选择、更新和重构,使其适应社会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学作品不仅保存了历史,也成为传承文化和增强社会认同感的重要工具。

国家认同建构的过程与机制

国家认同是指个体或集体对一个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不仅是对国家符号、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更是对共同价值观和社会结构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相关。

文学生产在国家认同的建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文学作品,作者能够表达自身对国家历史的观点、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这些作品常常被用来强化或更新现有的国家认同,通过叙事来影响公众对国家的认知和情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经常被赋予象征意义,这有助于加强读者的国家认同。例如,某些文学作品中具体的地理位置可以作为“记忆场”,被描绘成国家精神的体现。文化记忆空间包含的历史事件、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对国家认同的建构至关重要。文学生产通过这些元素的再现和重塑影响国家认同的形成,进而影响公众的记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推进,国家认同也在不断变化。文学生产则反映了这些变化,并通过新的叙事来重塑人们的国家认同。新的文学作品会提出新的国家认同观念,反映出更加多元的社会价值观。

以上对文学生产与国家认同建构之间复杂关系的探讨表明:文学作品通过叙事和象征参与到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强化中,而国家认同的演变也影响着文学生产的方向。了解这种相互作用对掌握文学作品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及其如何塑造和反映国家认同至关重要。

案例分析

下文将选取几部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如古典小说《红楼梦》、现代小说《围城》以及当代小说《活着》,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在构建和维护文化记忆空间方面发挥作用,并阐释这些作品如何通过叙事手法、象征元素和情境设置来创造和重塑与国家认同紧密联系的文化记忆空间。

首先,这三部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文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阶段,它们在文化记忆空间的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红楼梦》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曹雪芹通过细致描绘大观园的生活,重现了清代上层社会的风尚,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和象征意义的文化记忆空间。书中的园林、器物、诗词等文化元素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景观,也为后代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感悟古代文化的空间。《围城》则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困惑与社会的变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和评价现代化带来的影响的文化记忆空间。《活着》以一个农民家庭的命运为线索,描绘了中国社会从农业时代过渡到现代化时代的艰难历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反思过去的记忆空间。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因深刻地描绘和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统成为文化记忆空间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还是文化记忆的载体,与国家认同有密切的关系。这些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情感反映了特定时期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对读者的国家认同有著深刻的影响。《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缩影,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社会结构和人文精神。大观园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具有浓郁的文化意味,其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构成了一个多维的文化符号系统。通过书中生动的描写,读者能够跨越时空,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情感态度,进而对历史产生共鸣和思考。《围城》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中的“围城”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屏障,更是文化记忆的象征,隐喻了人们对婚姻和生活的复杂态度,以及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异化。《活着》以简洁的叙事风格,带领读者经历了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变,通过主人公一家的悲欢离合展现了普通人在社会巨变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小说深刻地展示了在社会动荡和政治风暴中,人们如何坚守人性和亲情。这不仅是对个人记忆的追溯,也是对整个民族历史记忆的梳理。在这样的文化记忆空间中,读者得以反思历史,理解人性的力量,并对个人与国家的历史产生共鸣。这些作品以独特的方式塑造了文化记忆空间,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还通过文字保存和传播了文化的精髓。它们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再次,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过去的框架。小说通过叙述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帮助读者构建起对历史的记忆,而这些记忆成为读者国家认同的一部分。《红楼梦》通过人物群像和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衰败,通过对家国命运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密切联系。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悲欢离合不仅是个人命运的缩影,更是国家兴衰的隐喻。读者通过阅读这些人物的经历,能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思想和家国情怀等价值观,从而加深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国家历史的理解。《围城》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种种矛盾,尤其是个体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迷茫与困惑。方鸿渐的“围城”经历象征了现代中国人在面临传统和现代时的心理,反映了国家认同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通过了解这种“围城”心态,读者开始反思现代生活的多面性,认识到个体身份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活着》以一种极简主义的叙事方式讲述了普通农民在巨大社会变迁中的生存挣扎。这种挣扎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上对尊严和人性的坚守。小说中的家庭悲剧和个人挣扎折射出国家的沧桑巨变。读者在感受到主人公顽强生活意志的同时,也在反思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从而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国家认同的含义。

总体来看,虽然以上案例都是中国的文学作品,但其所反映的文学生产、文化记忆和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普遍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类似的文学作品,它们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塑造文化记忆空间以及影响国家认同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现,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录,其通过不断重述和重塑文化记忆,参与到国家认同的建构中,对国家记忆的保存起到重要作用。在历史上,文学生产常常与国家认同的建构紧密相连。在民族独立运动或社会变革时期,文学作品中往往承载着强烈的民族情感。而在和平时期,文学可能更多地关注个体经验和社会多样性,反映更加复杂的国家认同。如今,全球化给文学生产、文化记忆和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可能会削弱某些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国家认同。另一方面,全球化也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平台,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认同建构能够相互影响和借鉴。在这一过程中,文学作品不仅记录了文化的变迁,也成为跨文化对话和国际认同建构的工具。

综上所述,文学生产、文化记忆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化记忆的载体,也是构建国家认同的工具和场域。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不仅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而且也影响着文化记忆空间和国家认同的建构。文学生产通过记述历史、传承文化和提出批判为文化记忆提供了形态和内容。同时,文学作品中对国家认同的探索和表达可以增强或挑战现有的国家认同,从而对社会心理和文化政策产生影响。随着互联网和全球媒体的兴起,文化交流的速度越来越快,文学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以推进文化记忆的传播。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文学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作用,以及在数字时代,新媒体对文学生产和国家认同建构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建构记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记忆中的他们
建构游戏玩不够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