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风词韵
2024-04-05张雅蓉
张雅蓉
光阴似水,时间总是趁人不备时悄悄溜走,往昔的繁华、落寞都已悄然逝去,被静静地封存在岁月长河里。而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文字架起了一座神奇的桥梁,让今人和古人得以相逢、相识、相知。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山河巨变,朝代更迭,过往的喧嚣都已沉寂,诗词歌赋却得以长存,通过诗词歌赋锻造成的钥匙,我们得以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欣赏唐宋风月,领悟明清世情,品悟人间情爱。
许多人都应当做过这样的一场梦,梦见自己回到唐宋时代,或手捧书卷,焚香品茗;或泛舟湖上,纵酒放歌;或月下采莲,卧听琵琶;或策马古道,驰骋沙场。读一首诗、一阕词,心中仿佛有种被打扫过的清凉与平静。李白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苏轼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唐诗宋词正如遥挂中天的一轮明月,观照过无数的悲欢离合,见证过每一个微小生命的一生,其中蕴含的人类共通的情感与记忆,能够引起我们强烈的共鸣,带给我们无尽的启示。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三国时期,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此楼初建时只是出于军事目的,谁也未曾想到,悠悠千载的黄鹤楼坐落在浩浩荡荡的长江边,历经千年风雨沧桑,经过无数的兴废,终成“天下江山第一楼”。许多文人雅客来到这里,看台下绿树成荫,远望大江烟波浩渺,顿生怀古伤今之感。崔颢也是如此,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游目骋怀,面对苍茫的江水和人去楼空的楼阁,不禁生出岁月流逝的感叹和无限的怅惘。世事变迁,物是人非,唯有蓝天白云、晴川沙洲、绿树芳草依旧,黄鹤楼成为历史沧桑的见证。
黄鹤楼有过峥嵘的岁月,也有淡然的别离。“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春光明媚的三月里,李白再次来到黄鹤楼,目送故人乘舟离去,友人乘坐的小船扬起风帆,渐去渐远,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处,而李白依旧伫立在黄鹤楼旁,望着流向天际的江水,久久不动,仿佛要把自己的一腔情意全部托付江水。在黄鹤楼,李白与友人曾结伴登楼,把酒言欢,看万里长江,感历史风华。黄鹤楼见证了诸多文人士子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也目送他们循着各自的人生方向继续远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轮明净如水的明月悬挂高空,照着古人,也照着他乡的离人。不论身处何地,人们都共同沐浴在一片月光下,因此,月圆时节,人们常常抬头仰望明月,希冀明月将思念带给远方的亲人。虽然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在游子的心中,月依旧是故乡明,因为故乡的月亮寄托着他们的情思,这份情使得相同的月亮有了不同的韵味。中秋佳节,乡间村落,家家户户围坐在院子里,焚香拜月,吃着象征团圆的月饼,闲话家常;都市高楼,人们相聚在楼台窗下,赏灯望月,感受团圆的幸福。夜幕低垂,月光轻盈地流泻在大地上,照在山间草野、江河湖海、大街小巷,也给无数人留下了温暖的记忆。文人墨客走过江南的水乡,驰骋过塞北的草场,他们看过山间的弯月,也欣赏过海平面上升起的明月,带着天南地北的风物人情,用笔墨将月描绘得千姿百态,留给后人无限的想象,使后人不断细细品味。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东坡一生历经宦海沉浮,在经历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后,东坡的内心愤懑而痛苦,但他的性情放达豪迈,自然不会让自己一味地沉溺于失意和抑郁之中。一天晚上,东坡醉酒回家,童仆早已进入梦乡,反复敲门却无人回应时,东坡并不气恼,而是沐浴着明月清风,拄杖临江,静听涛声。深夜,明月霜天,万籁俱静,只有江水反复拍击石岸的声音在天地间回荡,久久不去。看着夜幕下的滔滔江水,听着江水涌动、拍击两岸的声音,苏轼的内心感到十分的平静。他思索自己的一生,置身官场,几度浮沉,不禁转向道家的哲学世界中,生出“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的感慨。夜闌风静,苏轼看到了自己的内心,他只想撑一叶小舟,随波漂流,在江海中度过自己的余生。但其实,四海八荒,天上人间,人最终的归宿还是自己的内心,只要心中有江海,便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获得精神的解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在古代,归隐仿佛是一种时尚的追求,社会动乱或仕途不顺时,文人士子常常感叹空有雄心壮志、满腹经纶,却不得施展,便多选择隐逸生活。这首《清平乐》是辛弃疾晚年遭政党排斥,被迫离开政治舞台,归隐于江西上饶,闲居农村时所写的。“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曾经驰骋沙场,叱咤风云,与敌军英勇战斗,而今脱下战袍,闲居田园,起先他的内心一直有波澜,依旧渴望重披战甲,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但渐渐地,他的内心逐渐被恬静的乡村生活所感染。他之所以投身沙场,是因为他的内心渴望平和与安定,他希望百姓都能过上平静、幸福的生活。而在远离世俗纷扰的田园中,辛弃疾获得了自己翘首以盼的平稳与安宁,他开始真正地融入乡村生活中,静静享受安逸的乡村时光。词作开篇描绘了一幅和谐的景象,一间矮小的茅屋旁环绕着潺潺的流水,溪边青草茂盛,走近仿佛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在这样的一间茅屋里,住着一对白发的老夫妇,他们坐在一起,悠闲自得地话着家常。大儿子在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年纪尚小,坐在竹椅上编织鸡笼,而小儿子还不懂世事,卧在溪边悠然地剥着莲蓬。该词作展现的是再平凡不过的农村生活景象,词人没有用绚丽的笔墨渲染,而是使用简单的白描,寥寥几笔,便意趣盎然,一幅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图跃然纸上,整个画面瞬间“活”了起来,使平淡的农村生活多了几分趣味,读之让人感觉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令人对简单的乡村闲适生活心向往之。
千百年来,唐诗宋词被世人反复翻阅,它的端然大气、婉约柔美却始终如一,慰藉了无数人的内心,为一代代人提供了一隅灵魂安憩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