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配置 精简增效全面提高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水平
2024-04-05辽阳市委编办
●辽阳市委编办
辽阳市严控总量、精减领导职数,分类施策、优化内设机构,严把入口,压缩编制规模,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实现了职数精减、效能提升、成本降低的多重目标。
近年来,辽宁省辽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及中央编委决策部署,坚持优化协同高效,打出精减领导职数、优化内设机构、压缩编制规模的“组合拳”,稳步扎实推进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实现了职数精减、效能提升、成本降低的多重目标。
一、明确标准、严控总量,精减领导职数
制定市直事业单位领导职数核定标准,综合考虑机构性质、机构规格、编制规模、管理幅度等因素,从具体单位和全市总量两个方面分别予以明确。对具体单位坚持“原则减少、从严核定”,规定编制数30名以下的,一般核定2~3职;编制数30名以上的,一般核定3~4职;职责任务重、管理幅度大的单位可适当多核1~2名,职责相对单一的单位适当少核。对全市总量坚持“动态调剂、增减平衡”,明确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系数原则上不超过3.5,对单位职责任务发生变化、领导职数确需相应调整的,在总量控制、增减平衡前提下动态调剂,同一层级内有增有减,严禁乱核、高核、多核领导职数和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严防再度膨胀。重新核定后,市直71个事业单位(不含学校、医院)设置领导职数241名,平均职数为3.4。其中,44个正副处级事业单位,核定正副处级领导职数130名,相比调整前减少了55名。经过近一年的调整,重新核定后形成的41名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已全部消化。
二、分类施策、精简增效,推动优化内设机构
出台《关于规范市直事业单位内设机构设置的意见》,按照综合性、业务性内设机构分别设定基础标准,针对性解决内设机构叠床架屋、刻意拆分等问题。对综合性内设机构,规定单位人员编制40名以下的,设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1个,编制数不超过5名;单位人员编制41~150名的,设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个,编制数为8~10名;单位人员编制151名以上的,设置数量原则上不超过3个,编制数为13~15名,实现综合性内设机构数量和规模整体压缩,推动人员编制向业务性内设机构倾斜。对业务性内设机构,在科学分析评估事业单位核心职能履行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业务性内设机构设置条件,原则上一项公共服务职能不得由多个内设机构承担,业务性内设机构人员编制不少于5名,防止刻意拆分职能设置科室等问题,促进业务融合和人员统筹,提高服务效率。经过调整,市直44个正副处级事业单位精减内设机构68个,精减率10.8%,其中综合性内设机构减少31个,有效解决机构重叠、分工过细、设置不规范等问题。
三、先核后安、严把入口,稳步压缩编制规模
采取“先核定职数、后安置干部、再严把入口”的办法,在保持干部队伍思想稳定前提下,逐步压减事业单位编制规模。先核定职数,对综合性内设机构,人员编制4名以下的,核定1名正职;5~7名的,核定1正1副;8名以上的,核定1正2副;对业务性内设机构,人员编制5名以下的,核定1名正职;6~10名的,核定1正1副;11~20名的,可核定1正2副;21名以上且工作任务较重的,可核定1正3副。相比调整优化前,精减正副科级领导职数156名,精减率11.2%,其中精减内设机构正职82名、副职74名。后安置干部,对核定职数后精减下来的干部,通过转任管理岗或专业技术岗、职务调整、调(转)任和退休等方式妥善安排,目前已全部完成。再严管入口,结合事业单位内设机构编制标准调整,对除重点领域单位外的786名空编全部收回,原则上实行满编运行,并采取“退一减一”“退多进少”等方式,逐步精减职能弱化单位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