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视角下的东北电影发展研究

2024-04-05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影史东北文化

李 静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中国电影史的写作类型与范式研究类别多样,黎黎在对300余部中国电影史文本进行整理和归类的基础上,按照各个写作类型出现的时间顺序,概括性地将中国电影史写作大致分为综合类电影通史、区域电影史、专题研究电影史、类型片电影史、断代电影史等五大类[1]。在这些研究类别中,以“区域史”为切入对东北电影进行相关研究的,有贾磊磊的《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分析——兼论中国电影研究的空间转向》、宋路云的《新东北电影:新世纪以来作为地域电影的东北电影研究》等。

此外,对于以“东北电影”为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章也屈指可数,例如马琳的《东北电影——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独特阐释》,张芳瑜的《中国东北电影研究(1979-2010)》《新时期东北电影的诗意探寻》,刘锋的《新世纪中国东北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等。李韬在《东北电影研究》一文中指出,“在中国知网以关键词‘东北电影’进行搜索,结果只出现402篇论文,而以关键词‘上海电影’进行搜索,结果出现了3 403篇论文(截至2022年12月12日)”[2]。

从地域视角对东北电影的发展进行研究,是完善电影史学在全国性的区域电影研究方向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本文尝试从地域视角出发分析、界定东北电影,阐述其发展历程,并对其以后的发展作出一定的探讨与展望。

1 “地域电影”与“地域文化”

“地域电影”也被称为“区域电影”或“地缘电影”。早在1949—1966年,少数民族电影中就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学术界对于地域电影的研究也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钟惦棐提出“立足大西北,开拓新型的‘西部片’”的理论,此后的西部电影中电影的地域性得到充分彰显,《野山》(颜学恕,1986年)、《老井》(吴天明,1986年)等一大批作品在《黄土地》(陈凯歌,1984年)之后相继问世,并且在国内外电影节上频获大奖。由此引发的对于地域电影的学术探讨也被提上日程。在此后的研究中,有关地域电影史的史料收集和史料整理也被纳入电影研究的学术范畴,地域电影史在书写方式上的多角度研究,例如地域文化表达与美学风格、形象塑造与传播、地域想象与文化身份认同等研究方向丰富了电影理论研究,为“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作了充分的准备。

“地域文化”这一概念经过学者、专家的反复探讨,在广义上被界定为专门用来代表中华大地特定区域内独具特色且源远流长,传承至今仍发挥着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的区域内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的表现。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方言文化、饮食文化、民间信仰、民间建筑等方面。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体现一个区域或者说一个空间范围特点的文化类型就可以称作该地域的“地域文化”,其中一些地缘文化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便被称为地方学,如徽学、藏学。地方学也用来指代某一类型的学术研究,如陈寅恪将陈垣等人关于敦煌的学术研究称为“敦煌学”。在当前的地缘文化研究中,一些地缘文化开始逐步转向地方学,如秦学、满学、岭南学等。

因此,笔者认为,从“地域”视角出发研究电影主要是指同一地理界定的区域性文化在电影中的展现。那么,从地域视角出发研究东北电影,就是指涉及“东北”地域范围内的且可以展现东北文化的电影的相关研究。

2 东北电影的界定

很多学者在研究地域电影时,常常会将在某地拍摄的影片或具有该地域籍贯的导演所创作的影片都归纳到该地域电影范畴中。《新时期东北电影的诗意探寻》一文中总结并指出,“长期以来,‘东北电影’概念未能统一的原因是对于外延划分带有鲜明的主观性,因此产生了‘东北电影’就是东北人拍摄的电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表现东北的电影或抗日期间的电影等不同的观念”[3]。因此,从地域视角来看,东北电影的界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究。

“地域文化”规定了一个特定区域范围内的文化类型,而东北地区的文化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类型是并列关系,虽从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但从区域角度而言,不是相同的文化。换句话说,当相同的故事被移植到不同的地域环境下,那么它有别于其他故事的特殊性和其独有的个别性就会消失,也就只剩下了没有地域差异的普遍性,即故事不再是东北故事,而是不存在地域差异、文化差异的一般性的故事。也就是说,在东北地区拍摄的,但故事题材所涵盖的地域文化上的东西都不包含东北这一地域文化特点的电影并不能算作是东北电影。例如,脍炙人口的《五朵金花》(王家乙,1959年),描写的是云南白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虽然影片的取景地、拍摄地很多在东北地区,但是因为故事题材与东北文化无关,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没有体现东北地域文化特点的电影都不能算作是东北电影。同样来说,有的东北籍导演拍摄的跟东北地域文化无关的影片,也不能算作是东北电影。但是对于东北电影的界定却不能绕过长春电影制片厂,因为“横向维度下对于东北电影与长春电影制片厂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全面把握东北电影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4]38。

目前,对于东北电影的概念并没有清晰的界定,为此,笔者根据前辈学者对于东北电影的相关论述,从地域视角出发,初步将其总结为,东北电影首先是指在地理范围上包含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以这一地理范围内地域文化为表现题材,反映东北人民生活和人文精神的影片。这些电影要讲述东北的文化,不管是历史,还是现实,抑或民间传奇、神话传说等,都需要表达这一空间范围内的文化特征,如此才属于东北电影这一范畴。其次,东北电影还包含“以长春电影制片厂创作主体为核心的创作群体或个人”创作的影片[4]37。

3 东北电影的发展概况

3.1 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前

1945年,东北电影公司正式成立,并于1946年正式更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也在此得到探索与尝试。这一时期,东北电影塑造的人物多是一种流亡、苦难的形象。抗战救亡是这时期东北电影的主题,这一时期比较突出的影片有《松花江上》(金山,1947年)等。

3.2 长春电影制片厂成立后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迁回长春,于1955年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这一时期为了贴合“以国为家”的政治语境,突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时代要求,产生了类型众多、题材丰富的影片。例如,革命战争题材的《上甘岭》(沙蒙、林杉,1956年)、《战火中的青春》(王炎,1959年)等;少数民族题材的《金玉姬》(1959年)等;农村题材的《白毛女》(王滨、水华,1951年)、《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苏里,1959年)等。

1976年以后,东北电影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主要展现知识青年在东北地区奉献青春的回忆,如《白桦林中的哨所》(姚守岗,1982年)、《我们的田野》(谢飞,1983年)、《今夜有暴风雪》(孙羽,1984年)等。同时,还有以东北近代史为背景创作的反侵略、反压迫的影片,如《不该发生的故事》(张辉,1983年)、《过年》(黄健中,1991年)、《男妇女主任》(张惠中,1999年)等。

3.3 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制后

长春电影制片厂改制后,东北电影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一是呈现衰败、凋敝的大环境以及边缘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二是着重探索浓厚乡土气息的幽默喜剧。

这一时期的东北电影不再像之前那样富有浪漫气息、充满活力,更多表现的是一种凋敝、颓败感,例如《白日焰火》(刁亦男,2014年)到处透露着阴郁气息,往日繁华的街道、具有异国特色的俄式建筑全都被遮蔽了,目的是与电影黑色、犯罪、悬疑的基调相契合。此外,东北三部曲之中的《钢的琴》(张猛,2011年)、《耳朵大有福》(张猛,2008年)不仅从地域景观上塑造东北形象,更是从人物塑造上与社会环境相呼应,用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暗示大时代的荒芜、衰落。与此同时,东北电影也在幽默喜剧上进行了探索。很多影片会借助东北方言或者是东北形象来制造笑点,如《缝纫机乐队》(董成鹏,2017年)、《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郭大雷,2017年)等。

近年来,东北电影在“主旋律”题材上也有着积极响应,跟东北地域有关的电影有《青春作伴好还乡》(赵琦,2021年)等。

4 对东北电影的展望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春电影制片厂在电影转型上也有积极探索,但是成效甚微。1999年,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基础之上组建成立。在影视创作生产上逐渐转向投资模范人物类型片、主流影片及喜剧电影,现阶段真正意义上的东北电影屈指可数,这导致东北电影的辨识度低于海派电影、京派电影、江南电影等。

因此,笔者从学术研究和影视创作两方面提出建议:

4.1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为了提升东北电影的辨识度,笔者认为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长春国际电影节”,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主办或指导,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其他单位、高校承办或协办的电影主题论坛活动外,还可以从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入手,以长影集团旗下的专业电影期刊《电影文学》为中心,面向全国开展专题系列征稿活动,展开学术交流活动。

电影批评作为“反馈联系”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而近年来有关东北电影的新创作屈指可数,所以关于东北电影的创作也应该受到电影理论批评界的重视。在梁光弟看来,电影报刊是“电影理论的重要前沿阵地,不管哪一类电影报刊,都会对电影产生或隐或显的理论观点的指引效应,接受什么理论观点的指导,决定着电影的方向和性质。另外,电影水平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也要靠理论概况,靠经验上升为理论来推动……真正对电影发挥实际领导作用的,是电影报刊的舆论导向”[5]500。此外,旷新年曾指出:“杂志一方面加强了社会认同和一体化,一方面又导致了风格的不断花样翻新。通过杂志无形的编制与调动,使‘时代’、‘潮流’、‘时代精神’、‘思潮’和流行刊物一道变得流行和多变起来。”“一个杂志支配了一个时代思想文化的动向,一个刊物直接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思想秘密。”[5]498

由此,笔者认为,可以利用《电影文学》这本专业电影期刊,面向全国开展专题系列征稿活动,并开展东北电影学术论坛活动,以达到连接反馈机制,进行学术思想交流、创新的效果。因为学术期刊作为理论争鸣的平台,常常会征集到以某一影片或者某种影视现象为主题,从不同角度出发、用不同研究方法所写的多篇文章,使得各方观点得以在学术期刊这一“公共空间”内相互交锋、争鸣,进而产生新的学术灵感和新的学术概念。因此,可以学术期刊为切入点,开展东北电影学术交流活动,提出新的引领学术潮流的口号,或是商榷出新的东北电影研究范式,以引导东北电影研究,使得新的电影思潮、电影学术理论得以广泛地应用与传播。这样有利于学界吸收更多的思想经验,提升东北电影的文化辨识度,从理论入手带动实践,促进东北电影的发展。

4.2 从东北特有的文化资源入手

纵观地域文化和民俗习惯,东北地区拥有很多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了创作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东北电影,相关电影创作者可以从东北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旅游名胜入手进行电影创作。将风景特色塑造成深入人心的形象品牌,如东北的“冰雪”“雾凇”等,此外旅游名胜也可以被塑造成某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情感寄托。

5 结语

为了加快“建构电影理论批评的中国学派”,完善中国电影史的书写,让电影更具有民族性、文化性,更符合“共同体美学”的理念,对电影进行区域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电影史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地域电影始终带有其独特的个性印记,这对于电影理论的完善有着积极促进作用,可以弥补电影理论在“地域”研究相关方面的空缺。因此,本文从地域视角出发对东北电影的概念和发展进行界定与梳理,并从学术研究和影视创作两方面提出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和方向。

猜你喜欢

电影史东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谁远谁近?
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思考
从法国电影史的发展看“作家电影”流派的意义与影响
电影史研究 主持人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