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大型文艺晚会的地域特色创新表达
2024-04-05郭建华
郭建华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融媒体中心)
我国大型文艺晚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各行业开始积极发展文化经济,其中大型文艺晚会活动逐渐趋于活跃。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型文艺晚会的类型愈加多样化、高端化,从简单的歌舞剧表演到音乐、戏剧、歌舞等多种演出形式相结合,再到大型综艺晚会,如春晚、元宵晚会、中秋晚会等,都成为文化娱乐领域的标志性事件。
随着传播渠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晚会活动的内容和传输媒介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晚会活动的受关注度不断降低,其急需提档升级。与此同时,地方大型文艺晚会的收视率和收视份额双双下降且两级分化较为严重,节目口碑和观众满意度较低。
目前,我国大型文艺晚会活动存在形式千篇一律、主持风格单一、缺乏创新元素、缺少文化内涵等问题,相关人员在进行大型文艺晚会策划时往往容易跟风,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思考,文化自信、品牌意识和媒体宣传敏锐度较低。本文从地区大型文艺晚会中的地域特色创新表达出发,分析当前文艺晚会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文艺晚会策划方式,对于提升节目质量、满足观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地区大型文艺晚会活动现状
2022年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显示,地方晚间时段首播文艺晚会、特别节目收视率前20名中,春节晚会和跨年晚会所占比例较高。地区大型电视文艺晚会活动大多依赖于传统文化活动或重大社会活动而开展,由政府出资举办,节目内容的选择上较为单一,形式化比较严重,淡化了节目本身的文化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主持方式、表演内容较为固定,容易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因此,举办地方大型文艺晚会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创新,通过融合地方特色、强化文化自信、创新文化输出的方式帮助节目“出圈”,实现健康发展。
1.1 缺乏地域文化自信,形式千篇一律
地区文艺晚会在策划中往往会借鉴国家级晚会的创作思路,但这类晚会是由央视或卫视平台制作并推出,这些平台具有较好的资金、设备和人才优势,虽然这对于地区大型晚会来说具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大的困难,难以获得预想的晚会效果。因此在此条件下进行模仿学习不易形成相对优势,难以突出自身亮点,反而使得节目形式千篇一律。对于地区晚会活动的策划者来说,应当努力打造自身特色,挖掘地域文化,使得晚会内容更加贴近当地居民生活,培养自己的受众群体。与此同时,也应当在晚会的策划阶段就考虑到群众的偏好,选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晚会形式。
在创作地区大型文艺晚会时,可挖掘的地域文化不仅包括文化历史、风俗人情,也包括生活习惯、语言习惯、饮食习惯等各方面,这些地域文化能够给本地观众带来亲切感,拉近晚会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但在目前大多数的晚会中,往往重模仿轻思考,重技术堆砌轻内容思考,缺少对地域特色的挖掘,未形成自身亮点,或者仅仅将地域文化作为点缀而非核心,往往显得生硬和尴尬。因此,缺乏地域文化自信、缺乏品牌意识及缺乏全媒体宣传经验等因素使得各地区在策划大型文艺晚会时未能形成自身亮点。
1.2 缺乏节目品牌意识,主持风格单一
主持人在文艺晚会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域文化的挖掘是创作地区文艺晚会的基础,而具有地域风格的主持阵容则最能直接作为地区电视台的有形代表。当前晚会节目主持人大多还是“照本宣科”,主要靠背诵主持词,并未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特色、地域特点、风俗习惯等,因此显得并不“接地气”。“接地气”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实地走访,与更多的受众人群进行交流,了解当地文化特色、风俗习惯,在节目中反映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诉求,而不是脱离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浮于表面。由于地区文艺晚会的受众主体主要为当地居民,因此一个“接地气”的主持阵容更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主持人实际上也代表了一种无形的品牌,“接地气”的主持人不仅亲民,也能成为地区电视台有形的“代言人”。但是,目前地区电视台仍然缺乏对优秀主持人的挖掘和培养,往往只关注其外在形象和台词功底,使其沦为“工具人物”,而非“灵魂人物”。
1.3 缺乏全媒体营销经验,传播渠道受限
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到来,晚会节目进行线上宣传势在必行。在目前的媒体宣传中,多数地区的融媒体中心虽然已经开始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微博等多种平台上进行宣传,但仍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第一,缺乏系统的宣传和推广。目前晚会活动的宣传往往是在活动结束后以总结的形式进行宣传,没有对活动进行全流程系列报道,或是以直播的形式进行同步跟踪报道。第二,未能与其他公众平台形成高效联动,晚会最终多在电视频道播出,没有借助新媒体渠道实现内容的推广,难以形成讨论热度。第三,受众数量缩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众的收看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电视平台,传统电视文艺晚会往往难以吸引年轻人,致使受众数量缩减。第四,信息严重不对称。传统电视文艺晚会缺乏互动和反馈机制,不易及时获取受众的意见和反馈,难以满足全媒体时代受众自主获取、自主选择媒体和观看内容的需求。
2 地区举办大型文艺晚会活动的创新策略
2.1 挖掘地域文化,打造独特风格
地区应根植本地区特色文化,结合优势资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2021年,河南卫视推出的《2021年河南省春节晚会》《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等节目频繁“出圈”,相关话题持续“霸榜”,其根本原因就是河南卫视始终坚持“文化立台”,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以河南地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为支撑的独特风格。当其他卫视纷纷推出综艺节目、真人秀节目时,河南卫视并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一举推出了《唐宫夜宴》。《唐宫夜宴》改编自舞蹈作品《唐俑》,是郑州歌舞剧院推送的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的参赛作品,而《唐俑》的灵感又来源于河南博物院中的一组隋代绘彩陶伎乐女俑。河南卫视在此次“一夜爆红”之前,就已经打造出了众多以地域特色为亮点的节目,如1994年推出的戏曲节目《梨园春》,2004年推出的武术搏击类节目《武林风》和鉴宝类节目《华豫之门》,以及后来的《知根知底》《汉字英雄》等。
河南卫视之所以能够“出圈”,除了懂得挖掘和施展自身优势,更重要的在于几十年如一日对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创新,这是基于以往的不断探索和努力的厚积薄发。因此,地方电视台在打造具有特色的晚会节目中,除了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节目,也应当拓展思维,对地方以往的文化成果进行考察,选择较为成熟的项目进行开发,同时也应当坚持原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打造成熟的项目。
顺义区融媒体中心在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和制作中,注重地方特色文化与时代元素相结合,既充分展示了顺义区的文化底蕴特色,又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是区域文化传播和品牌推广的重要平台之一。以顺义区道德模范颁奖仪式为例,该晚会虽脱胎于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但在奖项设置和整体编排上,充分突出地域性、文化性、唯一性、贴近性,一经播出,反响良好,也已成为顺义区的文化品牌。
2.2 培养主持阵容,塑造品牌形象
要想打造有创新特色的地区晚会节目,应当注重对主持阵容的培养。湖南卫视作为国内的一线卫视,培养了何炅、谢娜、汪涵等具有特色的主持人。在具备一定热度之后,这些主持人又通过参加各类综艺节目提高了出镜率和热度,如谢娜参加了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话题热度。因此,每当湖南卫视举办大型晚会活动时,主持阵容的搭配往往会带来新一波的网络热度,为晚会节目提前预热,而他们所代表的当地特色文化符号也增强了观众的认同感和亲切感,为晚会活动带来了较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
对于地区电视台而言,其在举办大型晚会时,也可以通过培养本地主持人来提高水平和热度。适宜的主持风格和形象也能增加观众对晚会节目主办方的认识,提升观众好感度,但同时也应当注重“接地气”和专业度的相互调和。
主持人作为文艺晚会的重要角色之一,应该善于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属性与文艺晚会的主题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传递地方文化,呈现主题效果。顺义区融媒体中心在大型文艺晚会主持团队的选择上不拘泥于传统,大胆使用新闻和专题栏目主播,并鼓励主持人从地方特色、历史、民俗、习惯等多个方面入手,从中挖掘出有趣、有代表性、与晚会主题相关的元素,将其融入主持语言和环节设计中,如此不仅可以丰富晚会的艺术层次和文化内涵,也可以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格,让观众在了解艺术的同时,感受到地方文化的魅力。
2.3 形成全媒体思维,提升话题热度
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传播手段、产品形态、业务模式日新月异,这就要求地区大型文艺晚会的策划人员顺应时代潮流,运用新思维应对新挑战。全媒体不同于新媒体或自媒体,它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如文字、声音、动画等,通过广播、电视、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1]。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要时刻保持全媒体思维,不管是在节目呈现还是策划过程中,都要通盘考虑全媒体对文艺晚会活动的新需求[2],思考大型文艺晚会在不同媒介平台中的传播特点,通过整合资源,满足不同媒体的宣传需求,让现代传媒技术与传统文艺晚会策划真正有机结合,提高文艺晚会策划的综合水平,以满足受众需求[3]。
以顺义区青少年才艺大赛“我为妈妈献才艺”为例,活动从初赛到复赛再到会演历时1个月,全程通过顺义电视台、顺义电台、《顺义时讯》等传统媒体;“北京顺义”应用程序、北京顺义官方微博账号、北京顺义抖音账号、快手账号和顺广传媒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将所有节目实时上传网络进行展播,还开辟节目投票和点赞通道,最终吸引了超百万人次的关注。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媒介融合的深化,各种媒介间的相互渗透与协同发展成为未来传播业发展的大势所趋[4]。目前,世界范围内传媒业已开始顺应这一趋势并不断变革。在我国,近年来业界提出的“全媒体化”,其实质就是顺应和应对传播数字化和媒介融合趋势的全新理念和对策。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可以采取小屏宣发的形式,如陕西广播电视台公共文艺频道的《百年秦腔》栏目推出的秦腔系列的小屏宣发活动,就是以秦腔“名家小故事”为主题,从“名家故事”“流派传承”“秦腔那些事”三个系列进行了宣发。另外,也可以采用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宣传,但要确保短视频拍摄角度的选取和对画面的剪辑要贴合实际,注重原创性,以此来提高短视频的吸引力,增加短视频的热度[5]。在利用线上媒体进行宣发时,采用合适的“标签”和“话题”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讨论热度,但同时作为官方媒体也应当注重标题的严谨性和道德性,避免“炒作”带来的争议。
因此,地区大型文艺晚会策划者应当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媒体之间的协同联动,突出内容建设,用好先进技术,实现内容生产效率和影响力双提升。同时,持续创新传播手段,使得晚会更有感染力、亲和力,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6]。
3 结语
在开展文艺晚会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对地域特色优势的展现和发挥。只有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形象,才能进一步提升观众的喜爱程度和忠实度。突出地区大型文艺晚会的地域特色可以从挖掘地域文化、打造本土主持阵容和形成全媒体宣传等方面进行,从而加大创新力度,形成自身亮点。与此同时,也应当牢牢守住思想文化阵地,提升综合制作水平,既要体现主旋律内容,又要满足现代观众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真正在新时代赢得自身的发展空间,实现电视文艺晚会活动的升级与跨越式发展。
以顺义区融媒体中心为例,首先要结合顺义当地文化特色,从历史、艺术、风俗、传统手工艺、美食等方面选取突出的文化元素,同时注重呈现文化内涵,推动文化传承。同时,要考虑引进当代艺术形式,用新视角和新手法诠释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让受众在了解文化的同时体验到现代的美感和活力。其次,要培养和引进优秀的品牌主持人,可以通过选拔、培训等方式,使其成为一张自带流量的新名片。最后,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与受众进行互动,增加受众的互动性,同时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晚会的传播范围,从而将本地文化传播出去。
大型文艺晚会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表达形式和文化传播属性,在当今时代拥有良好发展前景,只要善于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大胆创新,自信表达,推陈出新,为促进地区文化创新、推动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提供动力,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