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叙事教学设计
2024-04-04李勇斌韩磊
李勇斌 韩磊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对思政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思政课叙事教学既是对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动回应,也是彰显思政学科育人价值的有效途径。从知识教学到情境教学再到“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教学,需要在已有经验基础上,重构思政课堂教学。具体来说,可以借鉴叙事学相关理论,按照叙事文本的开发、叙事主题的确定、叙事视角的选择、叙事结构的设计四个环节,构建思政课叙事教学。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设计;叙事教学;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07-0012-03
【作者简介】1.李勇斌,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15010)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思想品德特级教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韩磊,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江苏苏州,215010)教师,高级教师。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思想政治课叙事教学是指借鉴和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将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主要课程资源,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的课堂形态。其实质是学科知识与师生经验的故事化改造,将教师生活、学生经验与学科知识编织在情节化的故事情境之中,以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统一,认知活动、道德体验和审美感知的有机统一。如何结合思政课程性质与教学内容,系统化开发“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课例,是思想政治教师需要探索的问题。本文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以下简称“教材”)中的《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例,借助叙事学相关理论,探讨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基本元素。
一、教材分析
《贯彻新发展理念》一课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本课教学重难点不在于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而在于引导学生对于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认同,并将其内化为自觉行动,这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我们主张以叙事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方式,通过口述、图说、表演等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观点和原理方法融入中国故事中,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实现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二、课例展示(总议题:探寻东乡人的城镇化之路)
导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成为中国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播放相关视频)。如今,老师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今天,我就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家乡的城镇化之路。
第一篇:“小码头”的华丽转身
【情境展示】
口述:邻镇大港镇曾经是长江边的一个小镇。20世纪80年代,我在那里读初中,学校前后都是水塘、稻田,那里藏着我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
图说:1989年老照片(街头一角、码头轮渡、学校旧址等场景)
文本:1976年,交通部决定在大港镇建设万吨级码头,由此揭开了大港镇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同时,当地积极引进外资,世界知名化工企业纷纷落户。
问题讨论:对照新发展理念,大港镇华丽转型的原因有哪些?又隐藏着什么发展危机?
教师总结:肯定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的成绩,指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
第二篇:矛盾和危机
【情境呈现】百姓的两种声音
A:一进入大港就闻到酸酸的异味,空气非常不好。很多居民吐槽大港的化工味,强烈建议政府关闭污染环境的化工企业。
B:政府综合考察后把化工厂搬迁到大港,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关闭工厂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更影响工人劳动就业和生活水平。
观点辨析:要不要关闭污染环境的化工企业?
教师总结:发展的同时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第三篇:建设美丽新农村
【情境展示】
图说:展示老师的家乡大路镇的照片,反映“家乡美”与“家乡穷”两个方面。
乡情介绍:大路镇与大港镇毗邻,面积5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东临长江,东中部盛产稻、麦、棉、油料等,西部属丘陵边缘,以林、茶、蚕为主。当地的圌山报恩塔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当地有“黄明节”踏青习俗。该地工业欠发达,保留着农业文明的田园样态。
出谋划策: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借鉴大港镇发展的经验,以“乡村振兴:大路,路在何方”为主题设计发展方案。
成果展示:学生设计黄明文化旅游节、圌山旅游度假村、“通航小镇”图片展、歌曲《圌山情》等。
课堂寄语:创新发展筑动力,协调发展促平衡。绿色发展谋长远,开放发展聚资源。共享发展是目标,人民利益不能抛。五大理念携手抓,东乡人民乐开花。
三、教学设计分析
在思政课叙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既是叙事主体的“叙述者”,也是叙事客体的“受述者”,在“叙述者与受述者”的双向互动中呈现事实和表达观点。首先,将课程公共知识通过故事化改造,转化为教师和学生的主观经验和生活语言。其次,将个体主观经验提炼成社会公共议题,并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探究和人际互动形成课程公共知识。这是从理性抽象到感性具体再到理性抽象的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凸显教师和学生对于课程公共知识的解释与建构,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创造教材文本的意义空间和审美价值。
1.叙事文本的开发
思政课叙事教学以故事贯穿课堂,就必然涉及素材来源与开发的问题。具体来说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引用,即直接利用现成的、经典的故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中国革命故事、改革開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故事;二是故事新编,教师以自己为故事的主人翁或者见证者,挖掘具有时代意义和中国特色的典型事例,并进行话语重组和故事延伸。本课以“探寻东乡人的城镇化之路”为总议题,以教师家乡两座城镇发展之路为故事题材,创设基于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该故事素材既有源于生活的客观事实,又有加工创作的故事续写。初始的生活经验只有转化为具有学科特点和教育意义的叙事文本,才能成为适合课堂叙事的课程资源。将原初的故事素材编创成合适的叙事文本,是衡量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志。
2.叙事主题的确定
叙事主题反映课堂教学的“立意”,直接关乎教学目标的落实。一般来说,思政课教学课题是宏观的,叙事主题是中观或者微观的。思政课叙事主题要依据课程性质、教学课题、时代特点、学生成长的需要与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等综合因素加以确定,一般多以积极的、正面的、励志的主题为主,既要依据教材又要高于教材。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一般将叙事主题与教学议题有机整合,作为课堂叙事教学的灵魂。本课的总议题“探寻东乡人的城镇化之路”,既是叙事主题也是教学议题,在真实情境的价值冲突中展开辨析,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认同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时,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尝试用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困境,实现知行合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本课的叙事主题既立足生活经验,又富有时代特色。以“小课堂”连接“大社会”,彰显思政学科立德树人的学科育人价值。
3.叙事视角的选择
叙事视角是叙事学核心,反映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同样的事件从不同角度看可能呈现不同的面貌和意义。按照叙事学理论,叙事视角可分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第一人称内视角与外视角三大类型。一般来说,以第一人称叙事时,教师是故事的主人翁或者见证者,通过“感同身受”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情感共鸣。以第三人称叙事时,教师是故事之外的旁观者,担当国家意识形态和宏大叙事“代言人”的角色。第一人称叙事具有亲和力、针对性,第三人称叙事追求客观性、典型性。思政课要综合运用多种叙事视角。热奈特指出:“采用某种焦点,不一定在全篇叙事中固定不变。”叙事视角的组合转换,既可以使整个叙事更加自然流畅,也能够更好地承载教师主观意图和教学立意。本课以第一人称“我”贯穿三个篇章,在叙述与抒情、追问与思辨中认识家乡的城镇化之路。
4.叙事结构的设计
思政课叙事不同于文学叙事,它将叙事与教学合二为一。从课堂教学结构看,思政课叙事表现为内外两条线索双重叠加、相互交织。“外结构”可以设置成具有一定情节的几幕场景剧,“内结构”是依据叙事场景的教学问题设计与学生认知活动。叙事结构要求将学科知识均匀地穿插和分布到叙事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得内外两条线索平行推进、有机结合。本课叙事设计了三个篇章,前两个篇章设置了问题讨论和观点辨析,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要求等学科知识贯穿其中,解决知识的理解和认同问题。第三个篇章通过设计乡村振兴的发展方案,引导学生从“学知识”向“用知识”转变,促使学科核心素养在解决真实问题中落地。整个教学设计主题旗帜鲜明,脉络简约清晰,实现了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有机统一。同时,在叙事结构的每个篇章中,综合运用口述、图片、视频、文本等叙事方式,使得故事不仅蕴含道德意义,也富有形式美感。只有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事件与叙述有机融合,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明光. 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 [J].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6(4): 4-7.
[2]热奈特.敘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立项课题“讲好中国故事:思政课叙事教学区域行动研究”(2022/LX/02/097/1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