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024-04-03代寒冰
【摘要】近年来,郑州市委、市政府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大力推动文化向前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的决策部署等工作要求。现将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进一步探究,以加强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为研究动力,以传承文化创意产业为研究场域,以全媒体视域下促进郑州文化高地建设的具体路径为目标导向。深入总结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理论,挖掘郑州文化的深刻内涵、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通过分析其在传承中的已有经验和不足,科学建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为深化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促进郑州文化高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自信;郑州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4-0085-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4.027
【基金項目】郑州西亚斯学院2023年度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3-E106)。
一、相关理念解读
(一)文化自信
文化根植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在21世纪初,国内开始涌现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2001年黄河清、曾成钢的《在冲突中追寻文化自信》,2004年曹世潮的《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等是早期的研究成果。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为研究成果少,研究范围也较窄,主要探究多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的独立价值。
以2010年云杉刊发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一文为界,文化自信的相关研究成果迎来“井喷式”爆发。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国家在全国思想与文化建设方面有了转折性的突破,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有了历史性的进展,党和社会的团结统一让人们对于文化自信的意识形态更加深化。2023年2月在中国知网(CNKI)主题栏输入“文化自信”关键词,与之相关的文献多达26000条。刘林涛《文化自信的概念、本质特征及其当代价值》,赵付科、孙道壮《习近平文化自信观论析》等是此方面的力作。
(二)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提出最早始于中国台湾。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肖雁飞提出了两种发展模式:基于驱动设计的发展模式和基于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模式。按照资源配置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可分为三种发展模式:政府驱动、市场驱动和政府——市场混合。根据刘颖、魏鹏、张望、谭娜等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主要以结合国内研究地域的现实状况,参考国外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容易忽视地区文化发展特性问题,使得研究结构不够全面。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者的才智和技能,高科技创新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生产的高附加值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定量研究成果有限。
二、阻碍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源
第一,政府及媒体宣传力度不足。郑州市有着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占据着优越的交通枢纽位置。但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面,政府及媒体没有充分发挥郑州优势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在火车站、高铁站及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对于文化创意元素的运用较少,并且本市文化创意的覆盖面较窄。由于整体来看本市文化创意的宣传力度不足,使得郑州市民整体文化创意意识较弱。郑州并不缺乏悠久的文化和历史,缺乏的是对资源的挖掘与发现。当今社会是一个媒体盛行的年代,通过媒体爆火的地区不胜其数。2023年3月,“淄博烧烤”突然成为网络关键词,接下来仅发展了三个月淄博就吸引了480万游客,这个数字已超过了淄博常住人口。淄博烧烤的成功爆火离不开政府及媒体合力下进行的帮扶与宣传。它的成功也印证了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多媒体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宣传作用举足轻重,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大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的链接。
第二,文化创意产业布局不完善。郑州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也具备较为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资源利用不足的情况,使得郑州的文化创意缺乏前瞻性,不利于郑州文化的长远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方面仍需进一步进行完善,究其原因,实则为郑州市的文化发展整体缺乏创意理念的支撑。当今时代,青年一代越来越注重对事物新奇性的探索,青年又是整个社会活跃性最强的群体,抓住年轻一代的对新颖事物的好奇心理也就成为发展郑州文化的主要关注点。郑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布局不够完善,很难发挥出文化传播的新颖之处,使得文化创意不好引起年轻群体的关注,从而失去了欣赏与创造文化创意的主力军。加之郑州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使得很多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容易夭折,最终导致资源浪费的后果。郑州虽然具有较为丰厚的文化资源,但与此相关的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它的资源优势,近年来关于郑州文化价值的发掘也没有明显提高。在这种状况下,很难保证郑州的文化创意产业能够实现长远发展。
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合理。关于郑州的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与部署较为落后,运用的发展策略多为传统粗放的开发运营模式,从而导致了文化资源利用不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相比于同等级别的城市来说较为迟缓。近些年的旅游热点城市之所以取得广大人群的关注,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充分发挥了本地特色传统文化的优势,并结合创意理念的加持,达到了既新奇又具有人文底蕴的效果,从而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兴趣。这一点上,对郑州的文化发展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性作用。以四川甘孜文旅局局长刘洪在网络上宣传本地文旅文化为例,他的爆火不仅得益于优越的外形条件,更多的是他通过种种创意理念加之本地特色文化的包装,使得甘孜地区更加具备传统民族的厚重感及美感。由四川甘孜旅游业的成功可以看出创新意识对于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郑州的文化与创意的结合并不紧密,整体上缺乏创新意识,所以难以保证相关项目能够成功进行商业转化。并且在市场的大环境中,郑州的相关企业难以制造并包装出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大部分企业知名度尚未打响,现有的品牌产品也并没有获得市场认可。因此,促进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发展,改进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第四,本地创新型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战略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才战略可促进本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高本市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政府虽制定并施行了一系列帮扶政策,但就其他省会而言,郑州总体帮扶力度仍有待提升。我们不仅要留住本地人才,还要吸引大量优质人才的涌入。放眼于整个河南地区,整体高校建设投资力度及高校整体的质量相较于中国其他省会来说相对较低。就国家重点进行高等学校建设的工程来说,全国共有154所,河南仅占一所——郑州大学,坐落于郑州市区。河南人口众多,优质高校相对较少,学生升学压力大,导致了很多优秀学子外出求学,毕业后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难以回归本地工作。郑州市作为河南省高校最多的地区,虽然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对于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高度重视,但相比于其他一线城市,郑州对于人才的各项扶持保护政策的力度仍需加强。本地创新型人才为了寻求更好地发展往往会选择出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郑州给予人才的待遇及整体的就业环境较差。例如百姓关注的住房问题,郑州目前高房价、低收入的现实状况,使年轻一代没有家人的扶持很难立足于郑州。河南作为人口大省,不缺乏高尖端人才,但郑州产业发展的不完善与各项人才政策的低标准,导致了众多人才不得已背井离乡外出就业。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人才待遇,大力发展本地产业,吸引外来产业迫在眉睫。
三、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
第一,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中原地区地大物博,是黄河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具有丰厚的中原文化底蕴。随着近年来对于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大了扶持力度,郑州的城市形象也有着稳步提升,出现了很多城市文化特色群。例如嵩山少林寺传播着佛教武术文化,新郑黄帝故里象征着寻根文化以及商都文化群等,均发扬了中原优秀文化并闻名于世。如今的郑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在注重创意文化的发展。例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与电影小镇旅游区,它们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让观众直观地感受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在2023年新推出的河南大学专场校名和校训的投影项目抒发了众多河南旅客的情怀意识。近两年火爆全网的“唐宫夜宴”节目,也是根植于中原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与创意进行完美结合获得了大火,同时也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
第二,优越的交通枢纽地位。郑州作为河南省会城市,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可谓是有目共睹。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区,并且黄河从中穿行而过,是黄河文明的主要发源地。郑州作为全国的交通枢纽,可以说是四通八达,是中国铁路的大动脉之一,有“东方驿站”之称。它凭借着交通枢纽的位置迅速崛起,并成功转型成为一个以交通和工业为主导的城市。无论是陆路还是水路,郑州都处于十分便利的位置,这也为郑州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2022年,郑州铁路工人经历12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成“米”字形高铁,此时的郑州已经成为全国高铁的核心。“米”字形高铁的建成更是为本市的发展提供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在优越的交通枢纽位置的加持下,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获得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也为郑州文创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市场。
第三,庞大的产业聚集地。郑州有着庞大的产业聚集地,各项产业相互扶持,共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带动力,可确保旅游、制造、商业实现进一步发展。近年,郑州的经济受到极大冲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推动郑州的经济发展,以提高郑州的综合实力。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在于文化与创意的融合,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助于塑造郑州独特的文化品牌,扩大国际影响力。在城市建设中,创新意识是城市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当城市具备完善的文化创意生态系统后,城市的创新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进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第四,积极的帮扶政策支持。为了扶持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积极制定各项帮扶政策,以提高郑州地域吸引力。政府为了广招人才,为在郑州创业就业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帮扶措施。近两年人才公寓的配置及租赁优惠措施更是深受大众好评。除此之外,政府制定的人才补贴、创业补贴及购房补贴等政策更是吸引了大批人才的涌入。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政府也给予各项扶持,积极进行招商引资,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开拓道路。近年来,尤其是航空航区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各大企业纷纷涌入,知名企业比亚迪、富士康等纷纷落于南区,使得南区产业的发展日趋成熟,同时也吸引了大量人才的加入。这为郑州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一)理论革新:革新创意文化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年来新兴起的研究现象,虽已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基于文化自信视角研究的较少,仍需对其理念构架进行进一步探索。理论指引实践,革新创意文化发展理念是促进创意文化发展的首要环节。对于郑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推动,应当坚定文化自信的理念,加强郑州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协同市民推进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到统筹兼顾。把创意理念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掘文化内涵,做到推陈出新,不断促进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结合郑州市“十四五”时代和政策背景,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大力弘扬中原文化,不断增强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二)制度保障:健全文化自信传承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曾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响应国家号召,充分保证郑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优质发展,政府应担起应履行的职责,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部署,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健全制度保障。由于目前大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萌芽期,对于市场风险的抵抗力较弱,针对这一情况,应大力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满足产业融资需求,从而助力产业发展。除了政府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外,还可通过社会融资,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拓宽道路,例如加大补贴力度,提供技术帮扶。政府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健全市场运营机制,健全文创产业链,从而达到提高文创产业附加值的作用。
(三)文化传播:创新文化传承方式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中外交流日益频繁,崇洋媚外风气日趋严重。在这种畸形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势在必行。随着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潮,景区汇集了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也是较佳的宣传本地文化的场所。文化与创意的结合不仅为文旅活动增添了趣味,还达到了宣传本市文化的效果。作为郑州市民,我们更加有义务传承本地文化,以创意为支撑,以宣传文化为目的,将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呼吁人们树立文化自信的理念。把文化创意的理念渗透城市街区,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角,以此提高人们的关注度。例如制作一些郑州文化创意产业的视频宣传片,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媒体专栏等多方面进行宣传与推广。总之可以通过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宣传工作,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多地了解文化创意产业。
参考文献:
[1]朱蔚君.品牌文化视域下高校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21(10):153-154.
[2]張诗帆.创意文化街区形象策划及其表达研究[J].艺术科技,2021(09):181-182.
[3]陈雪媛,刘江.浅谈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J].农民致富之友,2021(20).
[4]杨颖.群众文化美术的活动创意及策划研究[J].文存阅刊,2021(18):160-161.
[5]王彩霞.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的融合刍议[J].时代人物,2021(12):49.
[6]林怡辰.高校校园学生工作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研究与分析[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27):183-184.
[7]王泽俊.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创意分析[J].戏剧之家,2014(10):366.
[8]袁梦琦.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分析——以徐州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美与时代,2018(07):26-28.
[9]惠鸣.中原文化复兴与郑州文化软实力[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12).
[10]杜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J].探索,2017(02):163-168.
作者简介:
代寒冰,女,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