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弯弯山道里的人性与道德

2024-04-03杨厚均

湖南文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小叔子山道田螺

杨厚均

回眸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湖南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谭谈和他的《山道弯弯》总是绕不过去的。

清楚地记得,我最初是通过一部九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接触到《山道弯弯》的。其时,我正在读高中。被株洲城里的姑妈家淘汰的这部电视机成了汨罗乡下我家乃至我们生产队的稀奇宝贝。电视只有晚上才有节目,因为质量或者信号或者乡下电力的不足,屏幕上常常是闪电一样的光带或者雪花一样的光点,这个时候的画面内容只能靠猜。每天晚上还不到断黑,拳头大的屏幕前就坐满了一二十号人。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和我的乡亲们像今天的年轻人追剧一样追看由甘肃电视台拍摄的《山道弯弯》的。那时看过的节目我现在几乎都没有什么印象了,唯有《山道弯弯》连同看《山道弯弯》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男女老少,无不被剧中人物,尤其是金竹的命运所牵引,或凝神静息,或议论纷纷,好奇、愤怒、喜悦、叹惜,各种情绪随剧情一道流淌,连绵蜿蜒。那时的我,不过是一个和《山道弯弯》电视剧偶遇并被其打动的一个普通观众。

直到1983年我考上湖南师范大学(那时还叫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有一次学校请谭谈来讲座,才知道我看过的电视剧原来是根据小说《山道弯弯》改编的,才知道坐在台上那个五大三粗的人就是小说的作者。讲座地点是在语数楼二楼的大教室。有一个细节我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讲得兴起的时候,谭谈不小心把桌上的白瓷茶杯碰翻了,这时,他左手迅速把杯子捉住,右手则用肘袖随手在桌面使劲一抹,继续讲座。这样一副大大咧咧的形象,在我后来每次解读谭谈作品的时候总是如期而至,引导我去找寻他作品中最本真的色块。

我常常想,谭谈的《山道弯弯》当年为什么能引起那么大的反响。这自然与那个年代的精神需求相关。在社会重大转型的年代,在习惯了宏大政治叙事之后,一个疏离宏大主题的家庭感情故事,自然会引起每一个读者对于个体自身的关注。从这个意义上,《山道弯弯》是在为每一个读者代言,并以这样的方式参与社会的转型。问题是,读者群体庞大,他们的个体需求其实也是很复杂的,他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的需要又会遇到怎样的阻击?

不能不说,无论是坐在我家九英寸破旧黑白电视机前的村民,还是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房、图书馆里的读者,《山道弯弯》最吸引他们的还是二猛和金竹的叔嫂恋情,他们当年的争论或者内心的纠结都由此而致。这是一种在传统道德语境里不被肯定,而在个人内心深处又无时不在的情感与欲望的冲动。尽管大猛因矿难的缺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这种叔嫂恋的不道德感。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伦理其实也已经给出了最为理想的设计:嫂子像母亲一样对待小叔子,让其成家独立,最后自立门户;而小叔子也像对待母亲一样对待嫂子,顺从并保护好嫂子。大量的传统故事都遵循这样的原型来讲述失去母亲的小叔子与失去丈夫的嫂子之间的故事。《山道弯弯》没有遵循这样的设计,它突破了既定的故事原型,叔嫂恋情刺激了观众或者读者的好奇与冲动。

金竹和二猛的關系其实在大猛出事之前就有些异样。小说有两次提到金竹在大猛面前表示要把钱省下来给小叔子二猛办婚事:一次是在小说开始,等待大猛回来的过程中,借小女儿欢欢之口说出来的;另一次是在大猛出事后,在选择谁去顶职的关口,通过金竹的回忆表现出来的。这两次讲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本来作为嫂子,主动为小叔子结婚积钱也算是人之常情,异样的是,第一次欢欢说起这事时,二猛和金竹都在场,也都听到了,当时的二猛“满脸通红,讷讷着,答不上话来”,金竹呢,则是“抿嘴笑了笑”;第二次金竹的回忆则更详细,也更有意思,特别在提到金竹和大猛在上床以后拒绝大猛给自己买棉毛衫的事上。两次叙述里,第一次俨然是在一个一家三口的温馨场景里,小叔子的“满脸通红”和嫂子的“抿嘴笑了笑”显然带有某种暧昧的意味;而第二次,在金竹自己的回忆里,将“用破衣服做里衣”与省钱让小叔子结婚联系在一起,多少会让人产生过度的联想。如果说,上述解读还有些“小人之心”的话,大猛走后,在继续为二猛婚事操心的过程中,金竹的“私心”就“原形毕露”了。刚刚安葬好大猛,还在坟地,金竹就开始考虑如何让二猛与凤月修复关系。她亲自把二猛送到凤月那里去量尺寸并借机离开,给二猛和凤月单独相处的机会。可当二猛回到家里时,已经很晚了,金竹还一直在等,见到二猛金竹居然说了一句怎么看都有点“多余”的话:“这么久,就只量个尺寸?”而事实上,正是在量尺寸的时候,二猛和凤月有了较为亲密的身体接触。作为过来人,这一点金竹应该也能猜出,何必多此一问呢?只能说口口声声关心二猛婚事的金竹,其内心深处其实是抵牾二猛和其他女子的真正接触的。这种“私心”在某个月夜二猛答应凤月出去走走的时候更是得到了“实锤”,小说这样写道:“当她听到他们的脚步声在门外远去的时候,她的心里,像突然倒翻了一个五味瓶……”她竟然在给欢欢讲故事的时候,都“慢慢地乱套了,后一句不接前一句了”,“她显得莫名其妙地不安起来。她不明白,二猛跟着凤月出去以后,自己的心里为什么会像丢失了什么贵重的东西似的,慌得很,闷得很呢?”如果真的只是关心二猛的婚事,这个时候的金竹应该是高兴才是啊。其实,用这样的一种思路去观察二猛,我们也会很惊讶地得出同样的答案:二猛对凤月的拒斥,其实源自亲近金竹的原始冲动。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去看待这种人的原始本性,或者说我们该如何使这种人的原始本性合法化。因为如果不能合法化,那它永远就只是一种动物性存在。对此,《山道弯弯》采取了一反一正两种策略。一方面,通过一步一步将竞争对手凤月进行道德“矮化”,从而扫清了二猛和金竹之间的障碍,使他们的结合获得道德的谅解。凤月的自私自利,一开始表现为瞧不起二猛的贫苦家境,后来又因二猛身份的提升而主动追求,最后当二猛为了帮凤月的小商店救火而受伤,甚至可能致残成为负担时,凤月又在二猛还在住院治疗的时候无情抛弃了二猛并转而追随有身份、地位的赵科长。凤月的行为在道德上一次比一次恶劣。如果说,对凤月的道德“矮化”还只是一场局部的酣畅淋漓的“战斗”的话,将二猛塑造为善良、诚实、勤劳的“道德化身”,则是《山道弯弯》的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从小说叙事策略来说,这是一种正向的叙事。当二猛和金竹内在的人性冲动与作为社会规范的道德秩序达成和解的时候,叔嫂恋便获得了合法性。《山道弯弯》一开始就在金竹的家门口设计了两条路,一条是新修的跑汽车的公路,一条是古老的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这两条弯弯的山道,石板路代表的是传统,公路代表的是现代。经常是二猛坐矿里的便车从公路回,而几乎每一次又是从弯弯石板山路出去。石板路是每一次出发的起点。与石板路相呼应的传统是什么呢?小说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田螺姑娘的故事。田螺姑娘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小伙子的勤劳诚实、田螺姑娘的善良能干,是故事的内核。金竹手中的田螺壳从奶奶那里传承而来,田螺姑娘的故事再由她传递给小女儿欢欢。因为大猛的勤劳诚实,善良的金竹不嫌弃大猛的家境,带着田螺来到了大猛身边。二猛同样勤劳诚实,大猛走后,金竹和二猛的结合就不能不说有几分“顺理成章”的意味了。正是这个田螺壳的反复出现,正是金竹的善良、纯朴,二猛的勤劳诚实,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原谅了来自叔嫂恋背后的原始人性可能造成的不道德感。正如曾经有人所提到的那样,作者把金竹、二猛的纯净美好的感情写得越深、越透,他们之间“原有的那一点伦理形式上的异常也就越不能在作品中占有触目的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在《山道弯弯》里内含着作者两种创作意图:一方面是对人的生命欲望的发现,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作者也似乎意识到二者之间的龃龉,以自己的方式来努力调和,其结果,是把人性的本能的冲动置于隐性的层面,而把对勤劳、诚实、善良等美好道德的歌颂置于显性的层面,从而达致二者之间的和解。我觉得这正是谭谈作品的意义所在。

我们发现,《山道弯弯》以后,谭谈越来越多的作品都是在人性与道德伦理之间努力做着调解。在他的长篇小说《风雨山中路》《山野情》《美仙湾》《桥》,以及《山雾散去》《山女》《山影》《月亮溪》等一系列中篇小说,以及大量的短篇小说中,我们发现都有着一个与人的本能冲动相关联的男女恋爱故事模型,那就是“女大男小”的模型。相比于传统的、理想的、男性主导的“男大女小”模型,“女大男小”是一种挑战,内置着对逸出传统道德伦理的人的本能的同情与理解。饶有意味的是,谭谈所有“女大男小”的故事模型中,无一例外都是小男勤劳诚实和大女善良能干,并通过道德上的合法的“乾坤大转移”来实现“女大男小”在人性上的合法。谭谈的这种努力,事实上触及了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的本性与道德伦理的关系问题。社会的发展,终归是人性的不断解放的过程,而人性冲动的最原始层面源自男女之间。然而任何人性的冲动最终又总是要接受道德伦理的规约。人性与伦理道德历来就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的欲望、人的生命冲动,常常表现为对既有道德的挑战;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冲动又需要道德伦理的规范来予以尊重与保护。如果任由其放纵,最终的结果将是“冲动的惩罚”。谭谈的创作给我们这样的思考:生命的冲动,人性的自由发展,与我们所熟悉的传统美德是否只能是一种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二元对立关系?在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现代文学景观中,大多时候,二者是一种对立的关系。这几乎成为一种现代化的结构特征。谭谈创作这些小说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社会文化轉型的文学,开始了越来越大胆的对人的本性的张扬,甚至展览。这种情况到九十年代登峰造极,以至于身体写作以各种名目得以合法。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闹腾以后,今天的我们归于冷静,得以重新发现传统的意义。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其实也蕴含着我们过去可能忽略了的,对人的本性的理解与尊重。谁说田螺姑娘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只有勤劳诚实善良的道德追求,而没有青年男女的身体渴望与冲动?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谭谈《山道弯弯》在当时的“走红”并不是偶然的,在传统美德的范畴里实现人性的释放,是《山道弯弯》的秘籍所在。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仍然意义深远。尽管文本在具体的处理上也许还略显幼稚粗疏,但其努力的姿态却是值得我们敬重的。

责任编辑:罗小培

猜你喜欢

小叔子山道田螺
田螺姑娘的夏天
活下来的山道
如何与纵容家人的丈夫沟通
摸田螺
田螺
山村通了水泥路
吃田螺
如母长嫂
山道
贵州女嫁到山东,丈夫去世改嫁小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