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2024-04-03周忠富
周忠富
摘要:主题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既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和知识体系的构建,又有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效大有裨益。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主题学习,教师要精选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巧设主题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开展多元主题评价、完善主题学习,以充分发挥主题学习的作用与价值,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发展。
关键词:主题学习;信息技术;精选;巧设;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6-0119-04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主题学习,让学生展开学习与探索,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1]。教师应秉承“以生为本”的理念,以横向拓展、纵向深挖来探索主题学习的内涵和本质,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知识奠定基础。同时,教师还应秉润初心,对主题学习展开持续深耕,在不断反思总结中优化主题学习流程,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主题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有效融合提供借鉴,促进信息技术教学高质量发展。
一、主题学习的概念和特点
主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一种学习形式,其以“主题”为学习的中心,以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为学习对象,通过发挥学生自主性展开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高阶思维能力[2]。主题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和空间,还可以适当延伸到与主题密切相关的课外内容和空间。这样不仅能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了解更多学科内容,掌握更多技能,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对其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题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主题相对集中、独立,学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做中学”,因此对学生自主性发挥有较大的引导作用。在主题学习中,教师是主题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主题的学习者、探索者。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能更好地衔接新旧知识,构建系统性、全面性知识体系。这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主题,深化学习行为,还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使其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主题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在主题学习中,主题是核心,学生是主体,所有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都围绕主题和学生展开。因此,主题学习更易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3]。同时,教师以主题学习展开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这对后续教学活动的展开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在主题学习中,教师会设计更贴合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主题内容,这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对学生完成主题学习任务、提高学习自信心、提升学习成绩大有裨益。另一方面,在主题学习中,教师会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中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能营造开放、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还能释放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在“分析漫画,认识身边的信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信息”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学生围绕“信息”展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主题学习中,学生对信息形式和作用的理解会更加深刻,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2.有利于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教学评一体化主张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和教学评价融为一体。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主题学习,有利于教学评一体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落实,对发挥教学评一体化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4]。主题学习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且能够完成的主题展开探索学习,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主题学习能促使学生融入信息技术教学中,成为探索者、钻研者,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题学习能促使教学评价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推动信息技术教学高质量发展。
三、主题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精选学习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恰当、明确的主题是展开主题学习的基础,是引导学生有效探索信息技术内容、掌握信息技术要领的保障。教师在展开主题学习之前,要为学生确定一个明确、合适的主题,让学生在主题引领下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具体而言,教师可从单元主题、课时主题、综合实践主题三个角度出发,应用主题学习[5]。首先,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教材为参考,统一设计单元主题,在此基础上,层层递进、细化分解,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和探究。这样不仅能让单元主题化整为零,降低学生学习难度,还能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精准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教师可根据单元主题和学情细化大主题,设置小主题,让学生深入了解主题学习内涵,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可设计一个综合性实践主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检验学生主题学习效果。例如,在“初步体验Windows应用程序”一课教学中,首先,教师可设计一个单元主题“我的Windows个人秀”,让学生在此主题下展开学习,了解Windows应用程序的使用技巧。其次,教师可在大主题基础上划分小主题,将主题学习融入教学活动中,细化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比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鼠标操作技巧”“写字板功能”“输入法大全”等小主题。这样不仅能将主题学习内容细化,还能分解主题,引导学生在攻克小主题内容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大主题内容,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做铺垫。最后,教师可设计一个综合实践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圍绕“我是Windows小达人”这一主题展开学习,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明确、恰当的主题对学生展开主题学习活动的导向引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学生展开主题学习不可或缺的首要因素。因此,教师应重视对主题的选择和确定,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的主题目标引导其更好地展开主题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
2.巧设主题学习活动,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1)做好课前热身,奠基主题学习。行之有效的课前热身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主题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可结合主题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课前准备活动任务表,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相关任务,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动力,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一课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史,探索启动后的Windows系统界面等。学生探讨交流,归纳、整理与Windows相关知识,能为其构建系统化、完整性Windows操作系统知识,完成主题学习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结合教材、主题等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丰富学生对主题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创设多元情境,导入主题学习。多元、趣味的教学情境更利于学生融入学习活动,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成效。教师可通过创设故事、游戏等情境,导入主题,将主题学习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创造条件。
第一,创设游戏情境,搭建轻松主题学习空间。以游戏为媒介设计学习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知识的主动汲取者,这对其内化信息技术、提升信息素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可以教材为载体,将课堂内容、主题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设计一个由易到难的主题游戏活动,为学生搭建轻松、快乐的主题学习空间。例如,在“创编故事,了解信息技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观察第三幅漫画,为其设计一个游戏情境:小熊想要向外界发送求救信息,必须要与外界对上“暗号”,如果“暗号”错误,求救就会失败,就要扣分。以游戏情境展开主题学习,引导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分析、探究主题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信息素养。
第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领悟主题内涵。教育家陶行知在其“生活即教育”理念中提出,教育应随着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内容和形式。在探究主题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策略时,教师可以此理念为导向,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熟悉场景为基础,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精准领悟主题内涵与本质,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7]。教师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将主题学习任务融入生活化主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在共同领悟主题内涵的前提下合作探究。
第三,创设探究情境,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思路。主题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对主题内容的学习和探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情境,拓展学生思路,引导其深度学习和探究,保证学习成效。例如,在“创编故事,了解信息技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技术和工具名称,如印刷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器等,让学生以此为载体创编一个能帮助人们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的故事,以此拓展学生思维,使其在发散思维过程中迸发灵感,增强其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推动其信息素养发展。探究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无限想象和灵感,使其在更大、更多、更开放的空间展开主题学习,内化信息技术知识。同时,自主探究充满无限可能,学生可以在不断探索、归纳、整合信息技术资源的过程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为其进一步展开学习、发展信息素养奠定良好基础。
(3)借助学习任务,促进主题学习。学习任务作为主题活动中的重要组成,是完成主题学习的有效载体[8]。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依托学习任务展开主题学习,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层次化、个性化学习任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比如,对学习能力一般、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为其设计基础型学习任务,引导其完成小主题学习;对学习能力较强、基础扎实的学生,教师可为其设计拔高型学习任务,引导其探索更大的主题;对学习能力优秀、基础牢固的学生,教师可为其设计创意型学习任务和综合型学习任务,引导其在自主探究中完成主题学习。例如,在“揭开神秘机器的面纱”一课教学中,教师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如基础型学习任务“认识神秘机器———计算机”,拔高型学习任务“列举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创意型和综合型学习任务“计算机软件的概念”等。
(4)延伸活动平台,拓展主题学习。主题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还应进行适当拓展和延伸,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成效。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主题学习活动平台,将其延伸到课外,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主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促进主题学习有效开展,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提供助力。例如,在“看图说故事,了解信息的利用过程”一课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情、教材内容创设“我是消防员”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以“消防员”的身份了解“求助者”发出的求救信息,并掌握获取、存储、加工、传播信息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信息利用过程的了解,培养学生信息应用能力。为进一步强化主题学习,教师可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还能提高主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3.开展多元主题评价,完善主题学习
良好的主题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主题学习能力和效果。教师可从过程性评价、展示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方面入手,完善主题学习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功能,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在過程性评价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对其主题学习成果、过程、态度等进行量化评价,确保学生在学习态度、小组合作、组内贡献、实践操作、展示交流等指标的导向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成效。在展示性评价中,教师可秉承“以生为本”的原则,多元评价学生主题学习过程,将学生在主题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结合起来,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在某个主题学习过程中的指标系数、评价结果等展开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主题学习中的优势和不足,为其补短板、扬优势、固底板提供参考。例如,在“创编故事,了解信息技术”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从过程性评价入手,通过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主题知识、活动表现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比如,在本节课学习中,有的学生表现非常积极,但学习方向把握不到位,对此,教师可以评价其“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向把握需适度强化”。这种针对性的评价更利于学生完善自我,对其在主题学习中提高自主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在展示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平台,让他们都有展示的机会。比如,在创编故事环节,教师可将学生提交的故事进行展示,并进行评价,从而选出最佳作品,给予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主题学习质量。在终结性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鼓励作用,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自身在主题学习中的表现形成全面认知,为其调整学习计划、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指出努力方向。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对主题学习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和分享,让学生在思维交汇中迸发灵感,激活思维,为其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結语
信息技术教育能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对其未来学习与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主题学习能让信息化教学变得更加有趣,更符合学生发展需求,对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教师要积极应用主题学习,不断创新主题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充分发挥主题学习优势,提升教学质效,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朱玲.主题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23(09):91-93.
[2]郑杰才.建构小学美术“互联网+”新教研训样态的实践与启示[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12):13-17.
[3]吴英玉,张丽芳.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3(12):80-82.
[4]陈慧颖.以信息素养为导向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方法探讨[J].中小学电教,2023(10):66-68.
[5]秦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应用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3,23(09):103-105+109.
[6]易姗娜.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主题活动化教学策略———以“安全与健康教育”主题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11):134-135.
[7]朱磊.基于主题活动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08):79-83.
[8]林尚锋.STEAM教育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3(35):191-193.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me Based Learn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Teaching
Zhou Zhongfu
(Daxin Primary School, Jichang Town, Qinglo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Qinglong 561400,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matic learn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not only help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self-directed learning and construct knowledge systems, but also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actical abilities. It is greatly beneficial for promot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matic learn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select learning themes and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creating theme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enhance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 set up multiple thematic evaluations, improve and enhance thematic learning, fully leverage the role and value of thematic learning,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thematiclear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lected; clever design;information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