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园林专业构成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2024-04-03王慧刘玲李长爱李亚亮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6期
关键词:园林专业教学体系课程思政

王慧 刘玲 李长爱 李亚亮

摘要 构成设计课程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将构成设计作为思政课与园林专业课程的媒介,探究构成设计与思政课的融合方式,建立以构成设计为桥梁的园林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融合科学化、信息化和时代化的教学方式,以期构建高等院校园林专业构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新模式,推动思政课与园林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课程思政;园林专业;构成设计;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6-0265-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6.06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of Composition Design Curriculum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WANG Hui, LIU Ling, LI Chang-ai et al

(School of Bioengineering,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Huainan, Anhui 232038)

Abstract Composition design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design majors.This paper took composition design as the mediu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courses, explored the integration methods of composition desig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established 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composition design as a bridge, and integrated scientific, information-based and epochal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build a new mod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composition design course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Composition design;Teaching system

課程思政是我国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满足高等院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理念的基础[1]。构建科学的、具有时代性的思政内容体系是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目标与方向[2],其中具体教学体系的建设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现存问题入手,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重点内容。构成设计课程作为园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的过渡性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引入思政内容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探索与创造艺术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园林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通过设计的作品向人们传达设计理念,公园景观、城市广场、小区景观、滨水景观等都是传递当地文化、精神内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究以时代发展为需求、以专业建设为导向的构成设计教学体系构建是极其重要的。

1 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政元素与课程结合不紧密

目前教师在构成设计课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陈旧,采用教科书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课程思政[3]。由于教师本身思政意识不强、授课内容未及时更新以及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目前高校对于构成设计与思政方面结合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来说,构成设计是高校设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4],是培养园林专业学生设计兴趣与规划思维的过渡性专业课。因此,如果在构成设计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不适合,直接灌输学生相关理念,不仅容易引起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逆反心理,而且会导致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失去兴趣。

1.2 构成设计在园林专业中的定位不明确

构成设计是高等院校所有设计类专业学科都开设的课程,但各校构成设计的教学体系相差不大,大部分院校未从专业的角度明确教学体系建设的方向与重点。由于各专业的性质、能力素养要求以及教学模式等有所差异,高校应针对性地对教学体系进行修改和调整。在构成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思政内容时,应注重与专业相结合。园林专业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培养目标,培育具备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尤其对软件技能、设计能力以及创新创造思维极其重视。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时政热点、充分挖掘设计场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内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1.3 现有的教学评价方式有待优化

对于园林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构成设计课程中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而且要加强实践应用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但是,目前构成设计课程考核方式以理论测试为主,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考核,难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在现有教学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探寻先进的方法、契合的教学方式以及优化教学评价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应将理论基础与实践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

2 课程体系目标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5]。立足于我国当下基本国情、社会需要的人才,确定高校构成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培养契合社会需求、符合国家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

2.1 明确课程思政价值与方向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课程思政的主要目标,课程思政是实现大学生能力素质与思想道德双提升的系统性工程[6]。大学生是国家后续的主要建设者,因此在高等院校课程中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是必要的,思政元素主要包含政治建設、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内涵的内容必须弘扬与传承;同时,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应与现代化的教育思维理念相接轨,主动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潮流趋势,这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灵魂[7]。

构成设计是与专业课的接轨的过渡性课程,是引导学生学习园林专业设计课程的启蒙。由于不同专业侧重方式与专业特性不同,构成设计与专业课的衔接方式也不同。因此,教授园林专业学生课程思政时,应考虑园林学科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学科,构成设计课程要侧重服务意识、理论联系实践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突出复合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核心,奠定实用技能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基础,同时突破拔尖创新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瓶颈。

2.2 完善评价体系和教学机制

为使构成设计课程思政顺利开展,需要构建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与教学机制。教学机制是指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内部教学系统应不断适应教学外部的发展变化,当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应迅速调整现有教学策略,使教学结果最优化。首先,应整体统筹、统一思想。根据构成设计课程总体规划,从构成设计相关知识点上落脚,聚焦相关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思政内容与构成设计融合示例如表1所示。其次,对于知识点较为复杂的内容,需要分类实施、交叉融合,分类分层推进不同课程体系的融合。最后,任何一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都应协同推进、潜移默化。协同思政课教师指导课程思政、提升思政素养,组建相关优秀教师团队。

2.3 构建课程框架

采用“项目+理论+实践”的形式,基于“契合点”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8],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构成设计作品。“项目+理论+实践”框架:将构成设计课程分解为不同项目,通过课上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根据课上教授的知识进行课后实践作业。中国传统文化陶瓷与脸谱示例如图1所示,解析其构成要素与构成手法,让学生在课下练习中逐渐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政结合理论,理论联系实践。构成设计课程作为思政课与园林专业课联系的桥梁,让学生用设计元素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等,使学生后续的园林规划设计作品有温度、有深度,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2.4 助推文化传承与创新

基于课程思政的构成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实践教学,尝试将传统文化、工艺、技术等与现代构成理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探索现代构成设计的新趋势[8]。文化与构成设计课程融合方式如图2所示,对相关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将文化相关要素通过构成设计课程所学的知识进行解构;然后,将解构文化得到的相关要素再次分析;最后,利用形式美相关法则对解构要素重新组合,创造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构成作品。整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文化有自己的理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对文化的创新传承,更将文化与设计融合的理念深入学生内心,使其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融入当地文化,为设计作品注入灵魂。

3 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构成设计与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都是响应国家需求、服务社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如图3所示。在课程协同教育的导向下,通过显隐结合的教学方式推动课程体系朝着立体多元化方向发展。

3.1 构建协同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使学生科学全面发展。在正确方向与思想的引领下,利用构成设计课程将新时代思想理念与专业课程结合起来,构建立体多元的协同育人体系。就构成设计与思政教育协同建设而言,应从中挖掘有价值的思政元素和育人理念,结合园林专业的特色,制定科学的育人方案。先整体上把握构成设计课程思政方向,在符合新时代趋势的前提下,培养社会需要的、品学兼优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3.2 以课程思政为主线,培养多样化思维

任何体系的成功构建都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思想指导实践的可实施性,实践检验思想的正确性。课程思政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相关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主要目的是将其思想内涵融入各门课程教学中[9],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构成设计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时,根据思政具体内容做不同程度的延伸,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体会教师传达的精神内涵。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兴趣程度,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多启发思考,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不能脱离构成设计课程内容。

3.3 以构成设计为媒介,搭建显隐结合的教学平台

构成设计是园林专业专业课的过渡性课程,是学生园林设计学习的前期基础。教师在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时,可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构成设计作为思政课与园林规划设计专业课程的媒介,结合构成设计课程的特点与园林专业特征,选择显隐结合的思政方式。比如公开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或者侧面表达观点,适时转换教学方式,避免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构成课程的桥梁作用,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3.4 以专业课程为落脚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以园林专业课程为重点,以园林专业教学目标为导向,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结合课程思政内容,引领突破现有设计思维与实践操作模式,培养契合社会与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10]。构成设计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课程思政不仅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运用构成设计课程中解构与重组的知识,将中华文化、先进思想以及党的奋斗精神等思政内容与设计相结合,在掌握计算机制图、多媒体运用等信息化手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创新和文化传承。毕业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学生,在园林设计作品中会不自觉地挖掘场所本身固有的精神内涵,使其与设计相结合,从而使乡村或城市一些即将消失的文化得以科学、可持续的传承与发扬。

4 优化思政内容

4.1 以“点”及面,融入思政元素

以相关文化、图形、色彩以及实际案例为例,将思政元素与构成设计课程的知识点结合并进行延伸,深度解析“点—线—面”构成元素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色彩运用的目的等,潜移默化、以点及面地进行思政,这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熟悉相关思政内容。首先,要梳理構成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构成设计课程特点,寻找构成设计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方式。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值得学习、借鉴与传承,教师可在构成设计课程资源库中引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让学生体会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精髓,通过在课堂中讲解实际案例,学生根据对文化艺术的理解进行设计创

作,如图4所示。

4.2 以部分象征整体,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对构成设计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时,讲解的部分知识“点到为止”,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后续上课邀请学生分享,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出不同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能力,树立独到的美学观念,坚定文化自信以及正确的创作观,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符合信息时代设计需求的人才。教学方法包含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与练习法等,构成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提升学生的发现、提取、分析与创造等能力。教师利用课程思政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学生的认知、审美与表现能力。

4.3 自上而下进行统筹,自下而上协同育人

思政内容的优化需要自上而下进行统筹,把握好整体大方向。构成设计课程应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以服务社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在提高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在符合园林专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自下而上地与构成设计课程逐“点”融合,落到实处。如表2所示,将构成设计内容分成不同模块,基于模块教学目标,细化与思政融合的内容。

5 结语

新时期国家和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转型急需思想战线统一、科研拔尖与实践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将构成设计作为连接课程思政与园林专业设计课程的桥梁,构建时代化与信息化的教学体系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园林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一步传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基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构成设计课程应立足园林行业需要,立体多元化促进学生持续科学创新,强化服务社会的意识,同时建立以构成设计课程为媒介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推动园林专业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思政格局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金铎.中国高等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1.

[2] 杜航,孙琪.地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构成设计课程思政实施策略:以晋中信息学院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15):84-87.

[3] 何磊,孙志宜.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33(1):102-105.

[4] 刘乃芳.对当前高校环境设计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1):158-159.

[5] 张欢.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以陕西部分高校为例[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21.

[6] 王敏.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1.

[7] 陈亮,石定芳.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政策逻辑与实践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1,15(1):97-106.

[8] 李程,徐健,陈佳.基于课程思政的《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工业设计,2021(10):40-41.

[9] 邱硕,柳亚男.基于课程思政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探索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7):191-192,219.

[10] 郑小青.农林院校校外科教基地管理现状及建议: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8(5):269-271.

猜你喜欢

园林专业教学体系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后勤资源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特色化探索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典型模式研究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