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蔬菜废弃物利用研究进展

2024-04-02罗娟赵立欣于佳动姚宗路霍丽丽张沛祯

中国瓜菜 2024年3期
关键词:废弃物蔬菜

罗娟 赵立欣 于佳动 姚宗路 霍丽丽 张沛祯

摘    要:蔬菜产业是我国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保障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同时产生了大量废弃物。概述了当前我国蔬菜生产及分布情况、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及理化特性,从原位还田、好氧发酵、饲料利用、厌氧发酵4个方面阐述蔬菜废弃物的利用技术研究进展,分析当前限制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出构建全国蔬菜废弃物资源台账、提高技术装备经济性、开展绿色低碳循环试点示范、构建处理利用长效机制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蔬菜废弃物的转化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关键词: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4)03-001-08

Advances on utilization of vegetable waste in China

LUO Juan, ZHAO Lixin, YU Jiadong, YAO Zonglu, HUO Lili, ZHANG Peizhen

(Key Laboratory of Low-carbon Green Agriculture in North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Vegetable industry was an important pillar industry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t now has become the second largest industry of plantation in China, only behind crop. It generated a large amount of vegetable waste while ensuring people's daily necessities. A brief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urrent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vegetable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amount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ble wast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four main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ies of vegetable waste were reviewed, which including returning to the field, composting, feed utilization and anaerobic digestion. The key problems restricting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vegetable waste were summarized.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vegetable waste resource ledger, improvement of the ut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arrying out green and low carbon cycle pilot projects and demonstrations, and build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resource utilization. The article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esource waste, improving the conversion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Key words: Vegetable; Waste; Treatment and utilization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蔬菜是我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作物。近年来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持续增加,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1]。蔬菜生产在为人们提供重要“菜篮子”农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且随着蔬菜产量持续增加和居民对蔬菜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废弃物数量也在急剧增加。当前我国蔬菜废弃物的年产生量已超过3.6亿t[2],由于受经济、技术水平以及蔬菜废弃物高含水率特性等条件限制,大量蔬菜废弃物处理不当、随意堆放导致腐烂发臭、蚊蝇滋生和病菌传播,在产生大量臭气的同时,伴随含有氮、磷、钾等矿质元素的污水横流,使农村的人文居住环境变差。以黄淮海地区为例,蔬菜废弃物产生量为1 618.08万t,其中总氮量、总磷量分别为41.80万、11.18万t,如果全部进入水体,其排放量分别相当于整个流域农业污染物总氮、总磷排放的20.3%和46.2%[3]。

農业废弃物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处理得当能够产生可观的价值。蔬菜废弃物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可采用直接还田、堆肥、生产沼气、制作饲料等加以处理利用[4],其中,直接还田或堆肥后还田可代替部分化肥[5-6],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繁殖,在综合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厌氧发酵可转化为挥发性脂肪酸、甲烷等高价值产品和有机肥料[7-8],还可以直接饲喂动物或加工为饲料。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对蔬菜废弃物的利用也更加重视。因此,笔者在分析近年来我国蔬菜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初步测算了蔬菜废弃物资源量,总结探讨了现阶段不同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推进蔬菜尾菜处理与高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助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1 我国蔬菜废弃物资源现状

1.1 我国蔬菜生产及分布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9],近10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加(图1),其中自2016年以来全国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2000万 hm2以上,蔬菜产量稳定在7亿t以上。2021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2198万 hm2,较2012年增加了18.92%;蔬菜总产量达到7.75亿t,较2012年增加了25.84%。从地域来看,我国蔬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并已形成蔬菜集中产地。2021年,河南、广西、贵州、山东、四川、江苏、广东、湖南等8个省份的播种面积最大,均在139万hm2以上;其次是湖北和云南,面积均约130万hm2。从各省份产量来看,山东省蔬菜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全国第一,2021年产量达到8 801.08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1.35%,每年生产十几大类150多种蔬菜,在保障“菜篮子”稳定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是河南、江苏、河北与四川,年蔬菜产量均在5000万t以上;蔬菜产量排名前10的省份合计产量占全国蔬菜总产量的67.49%。

1.2 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及理化特性

蔬菜废弃物是指蔬菜采收过程中产生的无商品价值的植株残体和废弃果实,其中植株残体主要包括根、茎、叶等,废弃果实主要包括因虫咬、腐烂等而无法销售或利用的果实。利用废弃物产生系数对污染源进行普查,不仅能够科学判断废弃物的产生量,还可以对不同条件下的环境污染能力进行评估,已经被各国广泛使用[10]。参考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测算采用的草谷比法,笔者使用产生系数来测算蔬菜废弃物资源量,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取样测定[11],得出不同种类蔬菜废弃物的产生系数、可收集系数、含水率等关键参数。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蔬菜废弃物收获时的含水率均较高,一般都在80%以上,但其产生和收集情况有明显差异,产生系数在0.9%~10.7%之间,可收集系数在0.22~0.93之间,且由于品种、种植方式等不同,同一类蔬菜废弃物的产生量数据也不稳定,波动范围较大。总的来看,叶菜类蔬菜(含白菜类、甘蓝类、绿叶菜类)废弃物产生系数相对较高、可收集系数更低,表明其废弃物的产生量更大、收集难度更高,尤其是绿叶菜类;葱蒜类、瓜果类蔬菜废弃物的产生系数相对较低。基于我国不同种类蔬菜的产量进行初步测算,得出2021年全国蔬菜废弃物产生量(鲜质量)约为4.39亿t,可收集量约为3.27亿t。其中,叶菜类废弃物产生量和可收集量最大,分别约为2.49亿和1.67亿t,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茄果类废弃物产生量约0.73亿t,占比16.68%;根茎类、瓜果类蔬菜废弃物的产生量分别约为0.39亿、0.35亿t,占比分别为8.80%和8.07%;葱蒜类、菜豆类、其他蔬菜废弃物的产生量和可收集量均较少。

通过查阅文献[12-17]及实地采样测定,总结出叶菜类、根茎类、茄果类、瓜果类等常见蔬菜废弃物的理化特性,如表2所示。蔬菜废弃物的挥发性固体(VS)含量占总固体的75%以上,说明具有良好的可生化降解性。总氮(TN)含量为1.96%~5.39%,总磷(TP)含量为0.35%~1.82%,总钾(TK)含量为0.80%~5.42%,说明蔬菜废弃物中的N、P、K等营养元素含量较为丰富,具有较高的肥料化利用价值。碳氮比(C/N)总体偏低,在6.70~20.35之间,表明大多蔬菜废弃物不适宜直接进行厌氧发酵或好氧堆肥[18-19]。木质纤维素含量较高,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含量占比相对更高,分别为9.03%~35.60%和5.38%~18.35%,木质素含量较低,占比为1.38%~7.30%,因此,与木质素含量更高的农作物秸秆相比,蔬菜废弃物的可降解性更强。此外,叶菜类蔬菜废弃物的木质纤维素含量要明显低于茄果类等其他3类蔬菜废弃物。

2 蔬菜废弃物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蔬菜废弃物产量巨大,虽然其中含有较多营养物质,但由于含水率高、碳氮比低、结构性差、易腐烂变质等,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的难度较大,未及时有效处理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针对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我国已研发形成一批相对成熟的利用技术并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但针对蔬菜废弃物处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经过近年的研究探索,初步形成了原位还田、好氧堆肥、饲料利用、厌氧发酵等多种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不同技术比较如表3所示。其中,原位还田技术适用于所有蔬菜废弃物,尤其是叶菜类、根茎类;操作简单,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但操作不当易发生连作障碍,增加病虫害风险,且木质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废弃物还田后腐解较为困难。好氧堆肥技术适用于大多数蔬菜废弃物,可杀灭病虫害,产品稳定、养分均衡,但由于原料含水率高,需要添加辅料,进而增加成本,目前工艺还不完善,控制较为复杂,处理不当易产生臭氣。饲料化利用技术适用于瓜类秸秆、白菜茎秆、油菜秆等蔬菜废弃物,具有营养损失少、转化率高、便于长期保存等优点,但尾菜残留的病虫害、农药等可能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处理不当可能出现亚硝酸盐中毒、霉菌毒素污染等问题。厌氧发酵技术适用于大多数蔬菜废弃物,尤其是含水率相对较低的瓜果类、茄果类等,可产生清洁能源与有机肥料,但工艺复杂、操作要求高;受原料特性影响,易发生酸抑制;沼渣沼液消纳难度大。总体而言,这些技术在处理方式、适用场景、经济性等方面差异较大,尽管各种技术工艺和配套装备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但由于蔬菜废弃物含水率高、易腐烂、经济价值低、离田利用成本高,以及农民认知水平低和意愿不强烈等影响,大多技术在国内尚未实现大规模推广应用[20]。

2.1 原位还田技术

蔬菜废弃物原位还田技术是将蔬菜废弃物就地粉碎,通过旋耕、深耕等方式回到农田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向土壤供应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原位还田可以减少离田利用所需的收集、运输及贮存等相关成本[21],通过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能够有效促进作物产量和品质提高。蔬菜废弃物C/N低,与农作物秸秆相比更适宜于直接还田[17],其中叶菜类、根茎类蔬菜废弃物在7~20 d可实现完全降解。吴凤芝等[22]研究表明,黄瓜秸秆原位还田可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和土壤环境改善,番茄产量提高20.7%,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得到明显提升。刘本生等[23]在西蓝花连作区开展蔬菜废弃物原位还田,发现还田量70%并喷施消毒剂的效果最优,可使西蓝花增产13.42%。孙小妹等[24]探究了番茄秸秆原位还田对下茬番茄长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原位还田提高了单株坐果数并优化了土壤特性,且原位还田配施腐解菌剂的效果更好,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6.9%,单株果数提高25.1%。总的来看,我国蔬菜废弃物直接还田占处理利用总量的70%以上[25],国外蔬菜废弃物原位还田也较为常见,在家庭农场或庭院种植的蔬菜,大多在收获后将蔬菜废弃物直接翻埋入土并喷洒一定量的生物农药,以减少土传病害;规模化农场的蔬菜废弃物还田则更为科学,如丹麦等国家的农场采用精准还田和农田综合养分管理技术[26],根据土地承载力来科学测算蔬菜废弃物的合理还田量。

2.2 好氧堆肥技术

好氧堆肥技术指利用专性和兼性好氧细菌降解蔬菜废弃物及其他有机物料,并生产有机肥料的技术,是当前蔬菜废弃物离田利用最主要的方式[27]。但蔬菜废弃物单独堆肥受限于C/N低、含水率高等問题,难以进行高质量的好氧堆肥,通过添加畜禽粪便、秸秆等辅料及EM菌剂等添加剂,可以有效加快堆肥进程[28],降低有害物排放并提高堆肥产品质量。许淑妮等[29]研究表明,在胡萝卜尾菜中添加15%玉米秸秆可提高C/N和孔隙度,减少渗滤液产出,过氧化氢酶、脲酶、纤维素酶活性相对提高7.5%、53.7%和32.5%,同时CO2 排放总量降低 6.63%。陆晓林等[30]以茄果类蔬菜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好氧堆肥,发现添加猪粪可提高堆体早期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进而促进堆肥升温、延长嗜热期,显著提升蛋白酶等活性和有机质降解率,堆肥产品的发芽指数达到82.11%。张陆等[31]研究表明,添加25%鸡粪可以使甜瓜秧堆肥的腐殖酸含量提高56.7%,腐殖化指数、聚合度、发芽指数分别达14%、3.5和83%,但过量鸡粪不利于腐殖酸的形成。Awasthi等[32]、Shi等[33]研究表明,接种菌剂可以调整堆体内微生物的数量和结构,进而优化堆肥工艺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好氧堆肥工艺技术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在集约化处理上,国外逐渐由条垛式、槽式等工艺向反应器堆肥转变,美国、日本研发了滚筒式、筒仓式好氧堆肥技术装备[34],开发了多原料复配、强制通风升温、臭气原位消减等关键技术[35],研制了微流控均质曝气芯片、温氧压监测反馈调控等智能控制系统,发酵时间平均缩短5 d,臭气等有害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36]。国内研发了条垛式、槽式、筒仓式、滚筒式等多种技术装备,优化了蔬菜废弃物与秸秆[28]及畜禽粪便[13]混配、菌剂强化、氮素追加、精准曝气、污染物减控等工艺技术,原料降解率可达到60%,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气排放量有效降低。在分散式处理方面,欧盟国家研制了小型堆体快速升温好氧堆肥技术,开发了耐酸功能菌剂,蔬菜废弃物降解率在3 d内可达到70%[37-38]。英国开发出小型一体化无动力堆肥装备,单个反应器可满足约667 m2(1亩)土地蔬菜废弃物的处理,采用智能调控设计,发酵周期7~10 d,臭气排放质量浓度在300 mg·m-3以下[39]。国内研究单位开发出功能菌剂和营养促进剂,可使原料有机质降解率提高20%以上[40],臭气排放浓度降低30%左右[41];还研制了覆膜式反应器、一体化曝气箱等小型好氧堆肥装置,可满足1~5 hm2地蔬菜废弃物的处理需求[42]。

2.3 饲料化利用技术

蔬菜废弃物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经过生物或物理技术处理可加工为动物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如Pieszka等[43]研究表明,育肥猪饲粮中直接添加蔬菜渣对其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蔬菜废弃物蛋白质含量略低,缺乏一些必要的营养元素,直接饲喂难以高效利用[18],由此研发了青贮、氨化以及生物发酵等技术[25]。目前,国外蔬菜废弃物饲料化技术已较为成熟,以青贮技术为主,开发了专用菌剂,蔬菜废弃物青贮3 d内乳酸含量可达到10 g·L-1,例如饲喂肉牛可改善肉类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44]。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发了物理脱水后青贮的饲料化技术,将蔬菜废弃物压滤,添加乳酸菌剂和营养剂进行青贮,制作成饼状饲料用于牛羊等牲畜[45]。在国内,蔬菜废弃物饲料化利用早期以直接饲喂为主,近年来青贮等技术不断发展,开展了混配比例、菌剂添加等工艺优化,以提高饲料蛋白含量、牲畜的适口性和消化率。李海玲等[46]在白菜尾菜中添加小麦秸秆、酵母粉、玉米粉进行混合青贮,提高了发酵产物的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增强了白菜尾菜作为饲料的可利用性。马冉冉等[47]研究了自然堆放不同时间后西蓝花尾菜的青贮品质变化,发现堆放0~2 d的西蓝花尾菜青贮30~60 d可获得发酵品质较优良的青贮饲料。褚晓红等[48]利用青贮西蓝花尾菜替代10%~30%的全价饲料,可以提高土猪的日增重量、肌间脂肪含量、背膘厚度及瘦肉率。

2.4 厌氧发酵技术

蔬菜废弃物是一种良好的厌氧发酵原料[16],经过微生物厌氧消化可生产沼气等清洁能源,副产物沼渣、沼液可用于制备有机肥。近年来,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国内外学者针对温度、接种比、进料负荷、物料配比等关键参数优化,以及预处理、预警调控、微量元素添加、菌群强化等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49-52],并取得明显进展。国外将蔬菜废弃物与畜禽粪便、能源作物、生活垃圾等原料混合进行厌氧发酵,沼气和甲烷产量可提高30%以上[53],通过优化物料配比、进料负荷、搅拌频率等工艺参数,容积产气率可达到6 m3· (m-3·d-1),目前该技术已较为成熟,产业化运行效果良好。国内仅有少量沼气工程将蔬菜废弃物作为补充原料,且在原料中的占比很低,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技术仍以实验室研究为主。冯晶等[54]以蔬菜废弃物、苹果废弃物为原料进行发酵,批次试验的产沼气潜力可达到914.6 L·kg-1,在开发的一体化两相反应器中进行连续试验,日产气量可达到12.9 L。任海伟等[55]研究了温度对甘蓝菜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温32 ℃产沼气性能最佳,干物质(TS)产气率达到300.61 L·kg-1,并在3 m3户用沼气池上进行了应用试验,池容产气率达到0.56 m3· (m-3·d-1),日平均产气量达到1.68 m3。

3 问题与建议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了一些技术模式并应用于生产实践,但在资源台账、技术装备、长效机制等方面仍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资源底数不清。目前针对蔬菜废弃物资源量测算、利用方式与利用量等方面的专门调查研究较少,对产生系数等参数的测定大多局限于部分区域或文献调研,全国层面的蔬菜废弃物资源量底数、资源分布特征、利用现状等尚不明晰。

(2)技术装备供给不足。茄果类、瓜果类等蔬菜废弃物通常携带不易降解的塑料捆绳、农膜等,收集和除杂困难、效率低,缺乏专门的技术装备;现有离田利用技术在处理成本、转化效率、新型污染物消减、高价值产品开发等方面还存在瓶頸。

(3)政策措施尚不完善。国家法律法规中涉及蔬菜废弃物处理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但原则性内容多、立法细则少,地方层面很难操作落地;山东青岛[56]、甘肃兰州[57]等地出台了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的管理办法,提出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等,但政策激励制度尚不完善,政策引导作用不明显。

3.2 促进蔬菜废弃物利用的对策建议

针对蔬菜废弃物处理利用存在的上述问题,为提高环境质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建立全国蔬菜废弃物资源台账。科学确定并细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蔬菜废弃物产生系数,研究建立科学规范的蔬菜废弃物产生与利用情况调查监测标准和方法,摸清资源及利用情况底数,建立全国性资源台账及利用情况大数据平台。

(2)提高技术装备经济性。研发和优化清洁收集、高效处理、高值产品转化等技术装备,加快人工智能、数字信息等现代技术应用,提高处理转化效率,降低蔬菜废弃物回收储运及加工利用成本,减少臭气等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市场竞争力。

(3)开展绿色低碳循环试点示范。在山东、河南、江苏、四川、甘肃等蔬菜产量大且集中的全国大宗蔬菜产地,开展蔬菜废弃物处理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建设一批绿色低碳循环试点县,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循环发展模式。

(4)构建处理利用长效机制。开展蔬菜废弃物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坚持“谁产出、谁处理”,明确处理责任主体和责任清单,编制蔬菜废弃物利用技术指南,强化政策约束和指导监督;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支持蔬菜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壮大一批市场主体。

参考文献

[1] 张晶,刘继芳,吴建寨,等.2021年蔬菜市场运行分析与2022年展望[J].中国蔬菜,2022(1):1-8.

[2] CHANG R X,LI Y M,CHEN Q,et al.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in situ methods on nitrogen loss control,temperature dynamics and maturity during composting of agricultural wastes with a stage of temperatures over 70 °C[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9,230:119-127.

[3] 徐子云,李永强,李洁,等.黄淮海地区蔬菜废弃物污染风险及资源化潜力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6):904-913.

[4] 刘佳豪,姚昕,翟胜,等.我国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及展望[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37(5):636-644.

[5] 薛颖昊,徐志宇,张明明,等.我国蔬菜秸秆无害化处理技术优化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0):75-83.

[6] 郝树芹,陈强,丁超武,等.设施番茄秸秆还田关键技术及其在黄瓜优质高产栽培中的应用[J].中国瓜菜,2023,36(2):112-116.

[7] ZHANG Q,LU Y,ZHOU X N,et al.Effect of different vegetable wast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volatile fatty acids production by anaerobic fermentatio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0:142390.

[8] 甄月月,葛一洪,施国中,等.不同含固率和接种比对尾菜厌氧消化的影响[J].中国沼气,2020,38(2):45-51.

[9] 国家统计局[DS/OL]. [2023-07-26].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10] 段宁,郭庭政,孙启宏,等.国内外产排污系数开发现状及其启示[J].环境科学研究,2009,22(5):622-626.

[11] 罗娟,赵立欣,霍丽丽,等.黄淮海地区蔬菜尾菜产生系数测算及资源台账构建研究[J].中国蔬菜,2023(10):60-66.

[12] 徐大兵,赵书军,陈云峰,等.湖北省蔬菜废弃物资源量估算与分布特征[J].中国蔬菜,2019(4):66-72.

[13] 张曦,孟海波,刘文杰,等.蔬菜废弃物与畜禽粪便联合好氧发酵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22):193-199.

[14] 韩雪,常瑞雪,杜鹏祥,等.不同蔬菜种类的产废比例及性状分析[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5,32(4):377-382.

[15] 陈慈,赵姜,龚晶.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路径与建议[J].北方园艺,2021(6):156-161.

[16] 刘红军,胡俊凯,刘永德,等.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研究进展[J].现代食品,2022,28(14):110-113.

[17] 杜鹏祥,韩雪,高杰云,等.我国蔬菜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潜力分析[J].中国蔬菜,2015(7):15-20.

[18] 罗娟,赵立欣,姚宗路,等.NaOH预处理甘蔗叶与猪粪-牛粪混合厌氧消化工艺参数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5):212-218.

[19] 袁远,张金辉,李银月,等.蔬菜废弃物好氧堆肥处理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22,50(19):29-35.

[20] 王梦芝,杨楠,阎璐,等.蔬菜尾菜饲料化利用及其对动物机体影响的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23,44(5):1-7.

[21] SCANO E A,ASQUER C,PISTIS A,et al.Biogas from anaerobic digestion of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s:Experimental results on pilot-scale and preliminar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full-scale power plant[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4,77:22-30.

[22] 吴凤芝,王叶群,王慧敏,等.大棚黄瓜秸秆原位还田对番茄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22,53(12):18-25.

[23] 刘本生,杨岩,孙钦平,等.京郊露地蔬菜废弃物原位还田的农学效应研究[J].蔬菜,2018(1):16-21.

[24] 孙小妹,俞兆鹏,吕文军,等.番茄秸秆原位还田配施腐解菌剂对番茄生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40(3):136-144.

[25] 孟庆维,李家维,单安山.尾菜资源饲料化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22,34(10):6220-6226.

[26] 蒋伊童,李婷玉,马林,等.丹麦养分管理农业养分管理政策和机制的创新及启示[J].土壤通报,2020,51(2):381-390.

[27] 段亚军,张惠,吕诗,等.河北省不同蔬菜种类废弃物资源量、分布特征及肥料化利用潜力分析[J].中国蔬菜,2020(10):77-82.

[28] 项娟,李冰,吴迪,等.优化蔬菜废弃物和玉米秸秆配比对堆肥腐熟度的影响[J].中国瓜菜,2023,26(2):49-55.

[29] 许淑妮,冯晓璐,陈延玲,等.添加玉米秸秆对胡萝卜尾菜堆肥过程的影響[J].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1):230-237.

[30] 陆晓林,杨玉欣,洪春来,等.猪粪辅料促进茄果类蔬菜废弃物堆肥品质的微生物机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2,41(5):1097-1107.

[31] 张陆,曹玉博,王惟帅,等.鸡粪添加对蔬菜废弃物堆肥腐殖化过程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2,30(2):258-267.

[32] AWASTHI M K,DUAN Y M,AWASHI S K,et al.Effect of biochar and bacterial inoculum additions on cow dung composting[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20,297:122407.

[33] SHI W C,DONG Q,SALEEM M,et al.Microbial-based detonation and processing of vegetable waste for high quality compost production at low temperatur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2,369:133276.

[34] 余群,董红敏,张肇鲲.国内外堆肥技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3,30(1):109-112.

[35] ZHOU Y, XIAO R,KLAMMSTEINER T,et al.Recent trends and advances in composting and vermicomposting technologies:A review[J]. 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22,360:127591.

[36] WATANABE Y,KOBAYASHI N,ITAYA Y,et al.Effective use of composted exhaust gas by a two-tank continuous composter[J]. Kagaku Kogaku Ronbunshu,2023,49(5):149-157.

[37] YIN J,XIE M,YU X,et al. A review of the defini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s of rapid composting of organic waste[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24,342:123125.

[38] RAO J N,PARSAI T.A comprehensive review on the decentralized composting systems for household biodegradable waste manage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23,345:118824.

[39] GOLUB G,GRABAR I G,DEREVYANKO D I,et al.Determining the thermal mode of bio-based raw materials composting process in a rotary-type chamber[J].Eastern-European Journal of Enterprise Technologies,2021,(2):41-52.

[40] 顾娟,齐希光,李秀芬,等.固态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及其在好氧堆肥中的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20,14(1):253-261.

[41] 李丹,陈豹,曹云,等.二氧化锰对微好氧堆肥腐熟、温室气体及臭气排放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23,39(13): 202-212.

[42] LIU Z,WANG X,WANG F,et al.The progress of composting technologies from static heap to intelligent reactor: Benefits and limitation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0,270:122328.

[43] PIESZKA M,SZCZUREK P,BEDERSKA ? D,et al.The effe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dried fruit and vegetable pomaces on production parameters and meat quality in fattening pigs[J].Meat Science,2017,126:1-10.

[44] FORWOOD D L,HOLMAN D B,MEALE S J,et al.Ensiled mixed vegetables enriched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in heterofermentative lactic acid bacteria[J].Fermentation ,2022,8(12):699.

[45] FORWOOD D L,BRYCE E K,CARO E,et al.Influence of probiotics on biofilm formation and diversity of bacteria colonising crop sorghum ensiled with unsalable vegetables[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2020,104(20):8825-8836.

[46] 李海玲,惠文森,劉杰,等.小麦秸秆和白菜尾菜混合发酵试验[J].中国酿造,2015,34(5):131-134.

[47] 马冉冉,袁洁,张文洁,等.堆放时间对西蓝花尾菜青贮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1,29(9):2107-2114.

[48] 褚晓红,陈晓宇,戴丽荷,等.青贮西蓝花茎叶饲料对仙居花猪杂交土猪肉质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7):1539-1541.

[49] 王艳飞,徐锐,史珊,等.蔬菜废弃物厌氧发酵制沼气的工艺条件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9,37(8):1107-1112.

[50] 李屹,姚百伦,孟艳,等.HCl预处理对蔬菜秸秆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J].中国蔬菜,2023(6):53-59.

[51] 孙娟,李东,郑涛,等.微量元素对蔬菜废弃物连续厌氧消化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25(1):0156-0163.

[52] 陈琳,李东,文昊深,等.蔬菜废弃物中温厌氧发酵酸化失稳预警指标筛选[J].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225-230.

[53] BRES P,BEILY M E,YOUNG B J,et al.Performance of semi-continuous anaerobic co-digestion of poultry manure with fruit and vegetable waste and analysis of digestate quality:A bench scale study[J].Waste Management,2018,82:276-284.

[54] 冯晶,张玉华,罗娟,等.批式与连续两相发酵的果蔬废弃物厌氧产气性能[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2):233-238.

[55] 任海伟,王宇杰,李金平,等.温度对蔬菜垃圾与猪粪混合消化产沼气特性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18,39(8):2088-2095.

[56] 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EB/OL].(2022-09-18)[2023-07-26]. http://www.qingdao.gov.cn/zwgk/zdgk/fgwj/fggz/xxyxgz/202112/t20211212_3984040.shtml.

[57]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兰州市尾菜处理利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兰政办发〔2020〕99号[A/OL].(2020-07-09)[2023-07-26].https://www.lanzhou.gov.cn/art/2020/7/13/art_15334_904446.html.

收稿日期:2023-07-27;修回日期:2023-12-31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BAIC08-20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200210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作者简介:罗    娟,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装备与政策研究。E-mail:luojuan@caas.cn

通信作者:姚宗路,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E-mail:yaozonglu@caas.cn

猜你喜欢

废弃物蔬菜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蔬菜“涨疯”,咋了?
“难吃”的蔬菜也有“过人之处”
奇怪的蔬菜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水泥回转窑处理废弃物的分析
电子废弃物
蔬菜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