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检验在诊断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2024-04-02李春娣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7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全血血常规

李春娣

【摘要】 目的 探究全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血常规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诊断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以2019年10月—2022年10月为样本选取时限,纳入此时间范围内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05例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开展全血CRP、血常规[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淋巴细胞(lymphocyte,LY)、单核细胞(monocytes,MO)、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A)、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检验,分析上述2种检验方式单独、联合开展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诊断效果,并以患儿治疗前、出院当日全血CRP及血常规检查结果为依据,评估各项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 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98.10%,高于全血CRP单独检测的85.71%以及血常规单独检验的87.62%(P<0.05)。出院当日,患儿全血CRP、N、M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Y、BA、EO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中应用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可有效检出阳性病例,提高临床诊断该病的准确率,且动态监测上述检测数据可协助临床明确病情控制效果。

【关键词】 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7-0115-03     文献标志码:A     中國图书分类号:R725.1

儿童属于免疫力偏低人群,受细菌侵袭继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一旦发病易迅速演变为危重症[1]。由此可见,应尽早控制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发展,防止症状发展至危重症。尽快对细菌性感染做出明确诊断是及时开展针对性抗感染、抗菌治疗的关键。临床既往常采用血常规检查评估人体血液系统功能,血常规五分类(N、MO、LY、BA、EO)指标水平常被作为诊断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重要指标。考虑到上述指标水平作为早期诊断指标易受到个体差异影响,临床倾向于采取联合诊断,以获取更全面的感染诊断依据[2]。研究发现[3],在开展血常规检验的基础上联合检测全血CRP水平,可发挥全血CRP检测干扰因素少、反应灵敏等优势,精准评估患儿感染情况。围绕全血CRP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的作用进行探究,以期为临床做出准确诊断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接收的105例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性患儿54例,女性患儿51例;年龄7个月~11岁,平均(4.81±1.26)岁;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类型,29例脑膜炎,24例肠炎,28例肺炎,24例泌尿系统感染。患儿法定监护人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后落实。

纳入标准:经面诊、X射线检查、细菌培养、痰液涂片等检查确诊为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满足《实用新生儿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病毒性脑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等病毒性感染类疾病;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分别于入院当日(治疗前)及出院当日对105例患儿开展全血CRP及血常规检验,以评估临床治疗对各项检验结果的影响。采血前患儿需空腹,于清晨收集其外周静脉血3 mL,72 h内完成检测。

全血CRP检查流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深圳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DH71CRP)进行检测,按照胶乳增强免疫散射比浊法试剂(深圳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规格1×75 mL)所规定的操作流程,将全血样本摇晃混匀放入仪器测量孔,启动检测程序完成自动化检测。

血常规检验流程:检验项目为血常规五分类(N、LY、MO、BA、EO)水平,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深圳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DH71CRP)进行检测,由仪器自动检测得出血样分析报告。

1.3 观察指标

比较全血CRP、血常规单独检验及联合检查对各类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及总检出率。阳性标准:(1)全血CRP检测阳性标准为全血CRP质量浓度>10 mg/L;(2)血常规检验阳性标准为LY<0.8×109/L,MO>0.8×109/L,BA<0.12×109/L,EO<0.05×109/L,N>70×109/L;(3)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阳性标准为同时满足(1)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若理论频数≥5则采用χ2检验,若理论频数<5则采用连续性校正;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血CRP、血常规单独检验及联合检查结果比较

从各类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检出率来看,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肠炎患儿的检出率高于血常规检验,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肺炎患儿的检出率高于全血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脑膜炎、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的检出率与各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总检出率可见,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的阳性检出率为98.10%,高于全血CRP检验的85.71%以及血常规检验的8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CRP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与血常规检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儿治疗前与出院当日全血CRP、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

出院当日,患儿全血CRP、N、M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Y、BA、EO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细菌一旦侵袭儿童机体组织,极易诱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相关数据显示[5],部分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患儿体内菌株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正逐渐增加,部分常见细菌感染不受性别、季节等因素影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基于上述情况,应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诊治加以重视。为有效做出诊断,既往临床常采用病原学检测。考虑到此种诊断方式对标本质量、检测环境等因素要求较高,若检测条件不达标则会直接影响病原學诊断准确性。为进一步扩大检测覆盖面,具备检测速度快、样本采集难度低等优势的血清学检测技术逐渐被应用至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中。

血常规检验属于一种常见的儿科感染血清学检验方式,此项检验主要依据检测对象体内N、LY、MO、BA、EO含量与正常值的差距来判断有无感染,通过各项指标水平与正常值的差值评估目前感染严重程度。此种检验应用至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中虽可为临床判断细菌感染方面提供依据,但据相关研究指出[6],除细菌性感染外,仍有其他疾病可能导致血常规指标水平出现异常波动。若单纯采取此项检验,可能受到儿童体内其他病理性因素影响而增大检验误差。为弥补单一检验不足之处,本研究围绕全血CRP检测联合血常规检验效能展开分析,发现此联合检验方式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为98.10%,高于全血CRP单独检测的85.71%以及血常规检验的87.62%,与李伟清等[7]研究结果相近。李伟清等[7]研究发现,血常规+CRP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的阳性检出率达到93.33%,高于血常规单独检测的60.00%以及CRP单独检测的73.33%。上述结果提示联合分析全血CRP及血常规检验结果并将其作为诊断依据,对提高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准确率具有积极影响。

N、LY、MO、BA、EO水平常被作为判断个体有无感染的关键依据。通过检测上述血常规指标水平,可明确白细胞在细菌侵袭患儿机体时的变化情况,了解白细胞是否在细菌穿透毛细血管壁过程中大量聚集于发病部位吞噬致病菌。N水平是血液中吞噬细胞含量、活性的直接体现,若N水平增高,则往往伴随着炎症趋化因子的活化。需要注意的是,N/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增高多见于急性感染、失血、广泛组织损伤、恶性肿瘤,该项指标出现异常波动的原因较多。LY是抵御外部细菌侵袭的重要细胞成分,水平增高多见于感染性疾病及部分血液病。MO是血液循环中体积最大的白细胞,主要发挥抵御感染的作用。BA常于病菌侵袭机体时聚集于病灶周围,吞噬病菌。EO对细菌及寄生虫均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8]。由此可见,导致血常规指标水平波动的情况较多,联合分析全血CRP及血常规检测结果有助于避免单项检测低特异性影响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准确率。CRP属于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在弱化外界多种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对炎症反应产生调节作用,其在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多种细胞因子刺激下于肝细胞内合成、分解。上述细胞因子在细菌性感染进展中具有推动作用,监测上述细胞因子作用下的产物含量变化,有助于评估细菌侵袭组织后所致炎症反应情况[9]。研究发现[10],将患儿全血CRP水平检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可增加临床对该病诊断的灵敏度,此项血清学检测结果不易受血清中红细胞及脂肪因子含量、抗生素等其他因素影响,属于特异度较高的一种检验指标,加上全血样本检验无需离心处理,可缩短检验耗时,提高诊断效率。由此可推断,联合分析血常规及全血CRP检测结果,能够根据上述各个指标所反映的感染、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等情况对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开展血常规五分类检测,明确其所反映的病变部位白细胞聚集情况,能够了解患儿体内细菌对病灶及周围组织毛细血管的侵害程度,了解局部血液循环内细菌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联合分析CRP检测数据,能够利用CRP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灵敏度高等优势,于细菌性感染类疾病发病早期,利用CRP对细菌侵袭的反应机制及时捕捉细菌感染所致组织损害相关信息。全血CRP及N、LY、MO、BA、EO水平检测互为验证,可为临床提供丰富的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依据。考虑到全血CRP及血常规检测结果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本研究尝试将检测结果作为评估病情进展的依据,结果发现经过治疗,患儿全血CRP及血常规指标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与罗云[11]研究结论相近。罗云[11]研究显示,全血CRP、白细胞水平与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上述结果提示全血CRP及血常规检验结果可为临床提供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病情控制效果评估依据。分析原因,在检测N、LY、MO、BA、EO水平评估局部病变程度的基础上联合分析全血CRP检测结果,可排除多种影响因素,精准评估细菌感染病情进展。上述指标水平随细菌感染部位组织病变严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故能够作为评估病情控制效果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类疾病诊断中应用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可利用CRP检测高灵敏度、影响因素少等优势有效检出阳性病例,利用联合检测反映的丰富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且动态监测上述检测数据可协助临床明确病情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小英,李静,胡小露.小儿下呼吸道细菌感染者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4):535-538.

[2] 李真,赵勇,李俊杰,等.IL-6、PCT、hs-CRP和WBC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8):1-5.

[3] 魏佳.全血CRP联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J].中外医疗,2021,40(28):187-190.

[4] 邵肖梅.实用新生儿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0-347.

(下转第121页)

(上接第117页)

[5] 冯莉茹,赵青.山西省儿童医院2014—2019年小儿感染性腹泻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1,25(16):45-48,53.

[6] 谢庆芳.血常规CRP hs-CRP在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2):4622-4623.

[7] 李伟清,黄玉林,周玉航.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小儿感染类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2):90-92.

[8] 李妍,张合成,王国锋,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患儿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22,51(12):1516-1519.

[9] 孙杰,张友桂,李根.动态检测IL-6、CRP和PCT水平对急诊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预后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21,21(5):628-631.

[10] 陆伟伟,周登余,陈亮.细菌性败血症新生儿白细胞计数、NLR、ELR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22,44(17):1950-1954,1973.

[11] 罗云.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血清PCT、hs-CRP、WBC、IL-6、Hb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武警医学,2022,33(4):277-280,286.

(编辑:郭晓添)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全血血常规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血常规解读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