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精神小屋
2024-04-01欧帅
欧帅
毕淑敏说,宜于月冷风清、竹木萧萧处,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一间盛放爱,一间盛放事业,一间安放自身。我想我的精神小屋,只一间便足够,用来安放生命中所有的美好与诗意。
松柏的恣长
作为教师,我的精神富足感很多时候都来自课堂,来自教育。我希望我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不被教条所束缚,不为标准答案所定义,作为这世间独一无二的个体,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和声音,还有一个鼓励和包容个性化的大环境。就像连中国老师在《语文课》中所描述的:“我希望我的学生都神采奕奕地活在大地上。”所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去“标准化”,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地去认识和解读世界,从历史长河到今时今日,从古代文人墨客到现当代文学作家,去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文学的心跳。每个人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都可以成为一个思想自由的读者。
在学习九年级的《课外古诗词四首》时,我让学生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用一个关键词(或短语、句子)串联四首诗,并进行阐述。可以从内容、情感、手法、语言、意象等任一角度思考探究。作業布置下去,有的学生哀号连连,有的学生则两眼放光,脸上现出兴奋和紧张的神情。这两种反应都让我心中一喜,至少他们都有所触动。课堂呈现与分享时,学生们的奇思妙想让我大开眼界。其中一个小组巧妙化用《曹操》中的歌词,提炼出“若是诗人,怎会不懂寂寞?”的主题,四两拨千斤,将杜甫笔下的战乱离人之苦、刘长卿的郁郁不得志之累、韩愈的英雄失路之悲、温庭筠的早行恋乡之愁,融会贯通,统筹在这“寂寞”情绪之下,演绎得有理有据,有情有思,令人拍案叫绝。除此之外,更有“问君能有几多愁”“尽'否极'未'泰来'的哀怨”“迷阳伤足”等小专题的探究。整堂课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与思辨的力量,我看到了一个个少年在自信表达时的从容不迫,在收获掌声时的意气风发,以及在听取不同声音时的谦逊和发自内心的接纳认同,一些种子悄悄地在课堂上生根发芽。他们学会了从自我和他者的角度去感受古人的情思,跨越了历史的长河,却并不觉得遥远,古今的悲喜也相通起来。而我从中获得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也是不言而喻的,作为启发者,我见证了一场自由生长的课堂“变革”。我想这就是教书的快乐吧,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一些人和事,多么有意义啊。我在精神小屋种植了一棵长青的松柏,我允许它以不同的姿态生长。
种“玫瑰”的孩子
文怡是一个性格内敛的女孩,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也一般,在班上属于存在感较低的学生。在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并不怎么留意她。一天下午,我正在批改作业,突然眼前现出两朵小花,一红一绿,轻轻晃动。仔细看时,才发现是两朵“糖果”。顺着糖果向上看,一张红扑扑的脸蛋映入眼帘,随即绽放出一个大大的笑容:“老师,送给你!”朴素又直接的表达。我欣喜地接过,还来不及说声谢谢,她就撒腿跑开了。我放下手中的笔,仔细端详着这两朵小花,还挺别致的。用塑料纸简单包裹着,是玫瑰花的形状,透明的糖,只在花尖儿上着了一点渐变色,一朵粉红,一朵浅绿,倒也不显得俗气。凑近一闻,有股淡淡的甜味。这绝不是昂贵高级的礼物,却在那个下午卸下了我一身的疲惫,让我满血复活。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插进笔筒,内心滚烫。我接受了这个女孩纯粹的善意,并记住了“文怡”这个名字。之后在布置考场时,我发现文怡经常主动留下来帮忙,即便不是轮到她值日,也依然会看到她默默忙碌的身影。她会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把桌子摆得整整齐齐,抹布挂得利利落落,看起来很是让人心情舒畅。我惊叹,这真是一个心细又温暖的宝藏女孩,她做这些并不为求得老师的赞赏与关注,只是出于孩子纯良的天性,以及对这个世界抱有的无私的善意。在教育生涯中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就像在花园里种花,他们在我的精神花园里种满了玫瑰,芬芳四溢。
白山茶的浪漫
听闻梅沙尖景色宜人,可观山海宁静开阔之致,便乘兴而往,与家人一起去登山。一路都是浅青色石阶,或拾级而上,或奔跃其下,乐亦无穷。小朋友欢呼雀跃:“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抑扬顿挫,显出几分童真童趣,果然大自然是最好的灵感触发师。一家人感受着清风拂面,带来些林木清幽的味道,听脚下溪水潺潺,林间鸟儿嘤嘤成韵,自然涤荡了内心诸多杂尘。最喜的是那漫山遍野的白山茶啊,我从未见过开得这般灿烂盛大的山茶。泼泼洒洒,点缀了一整个林子的梦。花朵或缀满枝头,在墨绿枝叶的映衬下更显清雅别致,清风摇曳,晃动几许芳华;或落于青山石阶上,花瓣通透率性,大大方方洒落一地清凉;或漂于冷泉之上,微澜浮动,影影绰绰,演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别样愁绪。我惊叹,白山茶是如此符合中式审美:纯白的花朵中间点上几分鹅黄,像寒冬里的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于清冷中带些暖意,中庸,大气,毫不违和。一路登山,因为有了山茶和清风的陪伴,并不觉疲累与乏味。山顶的风景自是不必说,远山氤氲朦胧,缥渺在云海间,与天相接;近山环抱着碧水,葱葱茏茏,堪称一场绝美的精神盛宴,恰恰印证了那句“望峰息心,窥谷忘返”,山花清风荡涤后的精神小屋,盛满了清新淡泊。
初雪的期盼
今年的寒假来得稍早些,看天气预报得知故乡即将迎来一场风雪,一家人赶忙收拾行囊,凌晨六点出发,奔赴八百公里之外的故乡。这是南方人盼雪的执着。一路北上,窗外的景致从郁郁葱葱、莽莽榛榛,慢慢变成群山萧索、卉木凋零,最后只剩光秃的枝丫在与寒冷对抗。这是我熟悉的故乡的冬,寂静,亲切。经过11个小时终于抵达,近乡情怯的疏离被一句句温暖的问候化解,簇簇拥拥又回到了家的怀抱。于是开始等雪。裹在温暖的被窝里,听外面渐起的沙沙声,知道是下冰粒子了。却忽地想起余华《活着》中的一句话: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洒满了盐。虽心境全然不同,意境倒有几分相似。我想象着明早起来窗外一片白雪皑皑,屋檐下挂着晶莹剔透的冰凌子,脚踩在厚厚的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就像童年时那样。然而第二天一早起来却只看到地上薄薄的一层初雪,屋顶上稀稀疏疏几点白,像深秋里凝结的霜。好在雪还在下,到中午时分约莫有些积雪了,便再也按捺不住跑出门外。来到王城公园赏雪,古城与雪更能触发内心的浪漫。坐落在济川门城墙上的宣风楼,是古代观雪胜地,此刻在漫天飞雪中傲然挺立,显出几分庄严肃穆之气。王昌龄曾题诗《宣风雪霁》云:“升旭欲移丹阙影,玉光未倒翠选迎。”登上宣风楼,远可眺望云山之巅,近可俯瞰州城全景。向东望,雕刻着祥云与飞龙图案的四根石柱于飘雪中矗立,“楚南胜境”四个大字赫然显现。稍远处,在玉树琼枝的掩映中,奎文阁的影子若隐若现,隐约看到向上翘起的亭角,翼翼然,仿佛要与雪花共舞,为这王城添了几分灵动。我抚摸着青石砖墙,感受现代文明与历史的碰撞。这场雪或许在千年前就下过了,今人得见古时雪,今雪何曾照古人。雪赏够了,回到家与家人一起围炉打火锅。屋外大雪纷飞,寂静萧索,屋内热气腾腾,吵吵闹闹。我的精神小屋升起烟火气,热闹有余。
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说:不必行色匆匆,不必火光四溅,不必成为别人,只需做自己。一个人一旦有了自我认知,也就有了独立人格,他的一生都会有一种适度的充实感和幸福感。这就是修建精神小屋的意义。我的精神小屋建在肆意生长的松柏之下,纯良的孩子在这里种下遍野玫瑰,清风携着山花来访,初雪和烟火气缭绕,这里有包容旷达,有爱的播种与传递,有心灵的净化、自然的馈赠,还有乡愁的呼唤、亲情的回归。未来还将盛放更多美好和诗意,这,便是我的精神小屋。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同心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