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 技术的大跨桥梁温度变形监测研究
2024-03-31周云危俊杰李剑郝官旺郑佳缘朱正荣
周云 ,危俊杰 ,李剑 ,郝官旺 ,郑佳缘 ,朱正荣
[1.湖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2.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湖南 长沙 410082;3.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01]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枢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结构材料老化、环境恶化、车辆超载等因素的影响,桥梁不可避免地出现损伤[1-2],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桥梁的正常运营,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3-4].传统的桥梁监测手段主要依赖于定期检测,存在人工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维修管理决策伴随较强主观性等弊端[5].桥梁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SHM)系统虽然能够实时对桥梁结构进行监测,但有限的监测点不能反映全桥整体变形信息,加之传感器电子元件价格高昂、寿命较短,难以覆盖我国量大面广的大跨桥梁.因此,寻找一种低成本、轻量化、可持续的桥梁结构长期健康监测方法迫在眉睫.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卫星等空间飞行器为运动平台,具有全天时、全球观测能力[6].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技术通过统计分析方法,探测出SAR 影像集时间相关性较高的目标(即永久散射体,Persistent Scatterer,PS),然后基于PS 点的相位时间序列进行建模和分析,分离形变与大气延迟信息[7].PS-InSAR 技术无需人工现场工作和传感器设备购置,只需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处理目标区域的SAR 影像数据,通过识别PS 点的信息实现低成本、轻量化、可持续的长期监测目标.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滑坡[8]、地震[9]、矿区沉降[10]、火山[11]、城市地表沉降[12]以及城市地铁[13]和公路沿线沉降[14]等形变监测任务中.
PS-InSAR 技术也被应用于监测桥梁变形.一些学者通过对事故桥梁的SAR 影像进行分析,发现桥梁在事故发生前有较大形变产生,验证了基于InSAR 进行桥梁结构位移观测及灾害预警具有可行性[15-16];此外,通过将温度参数引入干涉相位模型中,许多学者发现得到的变形结果与实际更加符合,并且验证了PS-InSAR 技术具备微小热膨胀位移的观测能力[17-18];还有学者通过改良得到适用于特定结构类型桥梁的时序InSAR 方法,进一步得到精确的长期位移监测结果,实现桥梁结构的长期健康监测[19-20].现阶段,PS-InSAR 技术多应用于大跨桥梁结构的位移监测,关于PS-InSAR 测量精度评价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匮乏.
1 基于PS-InSAR技术的大跨桥梁位移测量
为验证利用InSAR 技术进行桥梁的位移监测的准确性,本文面对一座大跨钢桁架拱桥,利用2017—2018 年59 幅覆盖研究桥梁的Sentinel-1 卫星雷达影像数据进行PS-InSAR 处理,获得桥梁视线向位移.根据SAR 成像空间几何关系解算出支座的纵向位移,建立起与温度的线性相关模型,与SHM 系统的温度变形模型对比;同时利用有限元模拟桥梁的位移变化与测量结果对比,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思路Fig.1 Research route
1.1 基本原理
SAR 卫星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区域目标发射雷达波反射得到信号,对两次反射的信号进行干涉并提取其中的变形相位,最后可以通过式(1)将变形相位转化为桥梁LOS位移,如图2所示.
图2 SAR卫星测量桥梁位移基本原理Fig.2 Principle of bridge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by SAR satellite
SAR 影像初步干涉得到的相位如式(2)所示[21],除两次成像期间因为目标移动产生的视线向形变相位外,还包括参考椭球面引起的相位φref、地面起伏引起的地形相位φtop以及两次雷达成像时大气状态变化引起的延迟相位φatm和随机噪声φnoi.
为了提取干涉相位中的形变分量,借助卫星精密轨道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消除φref和φtop.经过差分处理后的相位包括线性形变相位、高程误差以及残余相位.如式(3)所示:
式中:λ为雷达波长;t为时间基线;v为沿LOS方向的线性形变速率;R为雷达到地面目标的斜距;θ为雷达入射角;B为垂直基线;ε为DEM 高程误差;φres为PS点的残余相位,它包括大气、非线性形变相位和噪声.
大跨桥梁的位移主要受到温度影响,因此,引入温度参数对干涉模型中非线性变形进行建模.由于桥梁结构在竖向高差较大,不能忽略干涉相位中的高程误差部分,差分干涉相位模型如式(4)所示:
式中:T为温度变化值;k为热膨胀系数.
对干涉图中的PS 点连线构成PS 网络,为估计PS 点干涉相位模型的参数,对相邻PS进行二次差分得到差分干涉相位,如式(5)所示:
式中:Δv、Δε、Δk分别为相邻PS 的线性变形速率、高程残差和热膨胀系数的增量.
设置目标函数如式(6)所示:
式中:γ为模型相干系数;N为干涉对数为观测相位差为式(5)的模型计算值.寻找γ最大时对应的(Δv,Δε,Δk)即为参数的最优估计值,通过PS点的形变相位获得相应位移.
1.2 PS-InSAR技术流程
PS-InSAR 技术通过对SAR 影像集中具备长期稳定散射特性的点进行干涉处理,提取干涉相位中的变形相位,从而获得PS 的变形信息.本次研究面向一座大跨桥梁进行变形时间序列研究,相较于传统的PS-InSAR 方法[22],基于桥梁几何和结构信息,除了线性变形速率之外,还在干涉相位模型中引入了热膨胀系数和高程残差两个参数;并通过桥梁位置处3 个参数的分布规律与桥梁的匹配程度来辅助判断解算结果的合理性.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PS-InSAR处理流程Fig.3 PS-InSAR processing flow
1)主影像选取:从开源网站下载SAR影像数据,基于数据集的时空基线、多普勒中心偏移选取主影像.
2)裁剪配准:选择包含桥梁的区域,裁剪合适的尺寸范围;对裁剪后的影像进行坐标定位和重采样,采用相干系数法将所有副影像与主影像进行配准.
3)差分干涉:借助精密轨道矢量,利用干涉几何关系去除参考相位;通过数据重采样将外部DEM 与SAR 影像坐标对应,再辅以精密轨道矢量去除地形相位,得到差分干涉序列图.
4)PS 点选取:计算影像中各像素振幅的时间序列,计算其标准差和均值并相除得到振幅离差指数,给定该参数的固定阈值筛选得到散射稳定的PS点.
5)干涉相位参数模型的建立:根据桥梁的几何与结构特性,建立如式(4)的参数模型;根据Delaunay 法对PS 点连线建立网络,对连线两侧的PS 点做差分,依据残差项求解基线的模型相干系数,求得满足相干系数最大的参数最优解,再借助参数分布特征评估其合理性.
6)大气相位估计和剔除:根据大气相位在空间上的低频和时间上的高频特性,通过滤波的方法将其从干涉相位中分离;并对剔除大气相位后的干涉相位进行参数重估计,得到PS点的形变和高程相位.
7)形变时序输出:根据6)中的形变相位和高程相位求解各PS 点的形变时序和真实高程,再通过雷达影像坐标系与地理空间坐标系的几何变换关系,得到含有变形时间序列且与桥梁地理空间位置对应的PS点数据.
1.3 InSAR变形观测几何关系
桥梁的观测几何如图4所示,其中P点为桥梁所在位置.可以得到雷达的视线向位移DLOS和桥梁的三维位移的关系,如式(7)所示:
图4 InSAR变形观测几何Fig.4 InSAR deformation observation geometry
式中:DV为竖向位移;DN为南北方向位移;DE为东西方向位移;θ为侧视角;α为航向角.
由图4(b)可知,桥梁纵向、横向和东西向、南北向位移的关系如式(8)所示:
式中:Dx为纵向位移;Dy为横向位移.
联立式(7)、式(8),可以得到,桥梁纵向、横向、竖向位移和视线向位移关系如式(9)所示:
2 研究桥梁基本概况
本次研究的桥梁为某六轨高速铁路大桥,图5为桥梁几何外形.该桥由两跨连续的钢桁架拱和四跨引桥组成,支座采用球面钢轴承,在#7 位置,中心桁架支承在固定支座上,边支座支承在两侧桁架上,允许横向运动.在其他桥墩上,中心桁架的支撑允许纵向运动,侧桁架的支撑允许纵向和横向运动.
图5 桥梁几何外形(单位:m)Fig.5 Geometric shape of bridge(unit:m)
该桥相关资料从文献[23-26]获得.文献[23]表明:研究桥梁桥墩采用深桩基础,成桥后竖向沉降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支座竖向受到约束,外界荷载作用下支座竖向位移可以忽略.文献[24]利用SHM 获取了桥梁支座长期纵向位移,并利用支座纵向位移计算得到横向位移,对比可得支座横向位移峰值比纵向位移峰值小两个数量级,因此可以假定桥梁支座位移主要为纵向位移.文献[25-26]表明:列车荷载、环境响应以及温度是影响其纵向位移的三个因素,通过小波变换分解得到各影响因素的位移分量.可以发现相较于温度,列车荷载和环境响应引起的支座纵向位移可以忽略不计,即温度变化是支座纵向位移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支座纵向位移与结构的平均温度呈现出很强的线性关系.
通过对影像成像信息查询发现,选取的SAR 影像拍摄成像时间均为UTM(零时区)时间10:00.而研究桥梁时区位于东八区,时间比零时区早8 h,对应成像时刻的地方时间为18:00.此时正值日落前后,可以认为所有选取的影像成像时刻,桥梁都近似处于均匀温度场作用.
桥梁结构的均匀温度一般与气温参数线性相关,斜率取值接近1[27].欧洲规范对钢桥均匀温度预测的经验公式中,结构均匀温度与大气温度也为线性关系,而且斜率为1[28].影像成像时刻桥梁都处于均匀温度场作用下,所以可以采用成像时刻的实时大气温度来模拟桥梁结构的温度变化.
因为Sentinel-1 卫星数据采样周期达14 d,而SHM 监测采样周期为10 min[25].此外,现有的实测桥梁支座位移数据为2013年3月至10月,而Sentinel-1卫星自2014 年以后才开始有目标桥梁所在地区的SAR 影像,所以不能直接将PS-InSAR 测量值与SHM实测值进行对比.为验证利用卫星监测桥梁结构位移的准确性,本文拟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校验:
1)获取距离研究桥梁位置最近的温度测站的大气温度信息,选取成像时刻的实时温度作为桥梁结构温度.
2)对桥梁结构有限元模型施加均匀的温度场,将得到的温度变形模型斜率与桥梁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3)将有限元模拟变形与InSAR 测量变形进行比较,验证InSAR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SAR影像数据处理
本次选取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期间覆盖该桥梁的59 景干涉宽幅模式Sentinel-1 升轨卫星数据.根据气象信息网站https://rp5.ru/查询得到影像拍摄日期对应的实时大气温度,影像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影像信息Tab.1 Image information
本文采用SARProz 软件,对上述SAR 影像进行PS-InSAR 处理,获取桥梁的LOS 变形结果.其中,选取2018-3-11 期影像为主影像,由于整幅影像覆盖面积过大,为了节约数据处理时间,裁剪为如图6 所示的正方形影像.
图6 裁剪区域Fig.6 Cut region
图7 为裁剪区域影像通过计算平均振幅影像和差分干涉得到的结果.钢拱桥具有良好的散射特性,在强度影像中桥梁位置颜色高亮.干涉图中桥梁纵向变化连续.
图7 影像初步处理结果Fig.7 Preliminary image processing results
差分干涉相位由线性变形速率、高程以及热膨胀系数贡献相位组成.由图8(a)可以看出沿桥梁纵向,线性变形速率很小;图8(b)中热膨胀系数绝对值中间小两边大,与桥梁的变形特征基本一致;图8(c)中桥梁中间两跨高程明显大于两侧,和桥梁的几何特征基本一致;图8(d)中桥梁位置处像素的颜色很深,对应的时间相干性较大,模型解算值接近实际观测值;因此,本次PS-InSAR 求解得到结果置信度较高.图9 为PS 研究区域的PS 点分布情况以及2017-07-26期LOS向位移测量结果.
图9 PS点分布以及2017-7-26期变形(单位:mm)Fig.9 PS point distribution and deformation of 2017-7-26(unit:mm)
4 InSAR测量结果分析
4.1 支座纵向位移时空特性分析
由前文对目标桥梁的文献调研可知,桥梁支座长期位移主要是纵向位移,竖向和横向位移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根据式(9)可得支座纵向位移与LOS向位移的关系如式(10)所示:
通过式(10)将PS-InSAR 获得的LOS 向位移转化为纵向位移.得到各支座2017—2018 年间支座纵向位移时间序列如图10 所示.沿桥方向各支座纵向位移的空间分布如图11 所示.(每条线代表一幅SAR 影像对应日期的支座纵向位移连线).由图10可知:
图10 各支座纵向位移时间序列图Fig.10 Time series of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of each bearing
图11 桥梁支座纵向位移空间分布图Fig.1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of bridge bearing
1)以#7 支座为中心,两侧对称位置处的支座的纵向位移具有明显的对称性.这是由于桥梁本身结构以及支座形式以#7 支座为中心对称,并且成像时刻桥梁近似处于均匀温度作用下.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位移也会出现对称性.
2)#7支座两端的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这是由于温度是影响目标桥梁支座纵向位移的主要因素.其中#4、#5、#6 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呈正相关,#8、#9、#10 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呈负相关,这是由于#7 支座固定,两端支座由于温度变化,纵向位移发生的方向相反,所以相关性的正负相反.
3)沿桥纵向支座位移呈线性分布.距离跨中越远,其变形越大.这是由于桥梁#7 支座纵向受到约束,两端支座纵向可以自由运动.在均匀温度作用下,支座纵向位移与#7支座距离成线性关系,距离越远,支座纵向位移越大.
综上所述,InSAR 获取的支座纵向位移的时空特性均与实际桥梁结构变形特征相符合,验证了PS-InSAR技术具备监测大跨桥梁位移的可行性.
4.2 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相关性分析
支座纵向位移主要受温度影响,且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为此建立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的相关性模型,如图12所示.
图12 纵向位移与温度的相关性Fig.12 Correlation between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and temperature
经过线性拟合得到#4~#10(无#7支座)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0.997、0.996、0.996、0.997、0.990,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的线性相关方程如表2所示.
表2 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线性相关方程Tab.2 Bearing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and temperature linear correlation equation
单位温度变化引起的支座纵向位移分别为7.13 mm、6.08 mm、3.72 mm、3.81 mm、5.77 mm、6.80 mm.可以看出支座纵向位移和温度呈现明显的线性相关,并且对称支座处的线性模型斜率数值近似相等,符合对称桥梁结构在近似均匀温度作用下的变形特征.
为探究基于PS-InSAR 技术获取的桥梁支座温度线性变形模型的真实可靠性,与SHM 实测结果[29]进行对比.线性模型的对比主要是斜率的对比,即在发生单位温度变化时,对应支座发生纵向位移大小的对比,结果如表3 所示.可以看到,与SHM 实测值的相对误差接近10%以内.因此,PS-InSAR 技术能够获得温度作用下桥梁支座的纵向位移,并且可以建立较为准确的温度变形模型.验证了InSAR 获取大跨桥梁位移的可靠性.
表3 温度变形模型斜率对比Tab.3 Slope comparison of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model
5 有限元模拟与对比
5.1 桥梁有限元模型
使用ANSYS 2020 R1 建立桥梁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全桥采用BEAM188 单元模拟桁架拱、横向连接杆件、主梁加劲大小纵梁、吊杆,采用SHELL181单元模拟主梁桥面系和主梁横隔板.如图13所示.
图13 桥梁有限元模型Fig.13 Bridge finite element model
全桥共59 918 个节点,112 706 个单元,其中梁单元58 370个,壳单元54 336个.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设置为:桥梁中间墩中间支座处完全约束(纵向X、横向Y、竖向Z),上下游侧支座处约束竖向(Z方向)、纵向(X方向);其他桥墩中间支座处约束竖向(Z方向)、横向(Y方向),上下游侧支座处约束竖向(Z方向).
通过与文献[30]对比,利用模态分析模块求解前四阶频率和实测值对比如表4 所示,振型如图14所示.前四阶频率误差在±10%范围以内,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
表4 桥梁模态对比Tab.4 Bridge modal comparison
图14 桥梁前四阶振型Fig.14 The first four modes of vibration of bridge
由前文可知,SAR 影像成像时刻桥梁近似处于均匀温度场,而且温度是影响支座纵向位移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有限元模型施加变化的均匀温度场,得到各支座的纵向位移.建立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的线性相关模型,获取相关模型的斜率.与文献[29]中的实测值和有限元模拟值对比结果如表5 所示.与文献中的有限元模拟值相比,斜率基本一致,与实测值的误差在10%之内.因此可以利用有限元模型模拟桥梁结构的长期位移.
表5 温度变形模型斜率对比Tab.5 Slope comparison of temperature deformation model
5.2 InSAR测量与有限元模拟变形比较
为了探究利用PS-InSAR 技术测量位移的准确性,将PS-InSAR 求解过程的温度时间序列,以变化的均匀温度场的形式施加至有限元模型节点,来模拟桥梁结构的温度变化.各支座的变形时间序列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对比如图15 所示,可以看出两者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一致,数值拟合程度较好.在LOS向,各支座位移InSAR 测量值与模拟值的误差如图16 所示.其误差主要分布在[-10,10]mm,表明PS-InSAR技术测量位移精度达到了mm级.因此,利用PS-InSAR 技术能够较准确地对桥梁结构长期位移进行监测.
图15 桥梁支座纵向位移对比Fig.15 Comparison of 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 of bridge bearings
图16 LOS向支座位移误差Fig.16 LOS bearing displacement error
InSAR 测量值与有限元计算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要与影像精度、温度选取以及变形分解有关.由于本次PS-InSAR 处理采用的影像为C 波段的Sential-1 影像,分辨率较低.选取得到的稳定PS 点数量较少,因此在估计支座纵向位移时候选取的点有限,且各PS 点定位精度难以保证.此外,虽然影像成像时刻正值日落前后,假设桥梁温度均匀分布,但实际桥梁真实温度仍会存在一定的不均匀分布特性,因此选用成像时刻的实时大气温度代表桥梁温度会存在一定误差.最后,在LOS 向位移分解得到纵向位移时,本文假设横向和纵向位移忽略不计.而选取计算支座纵向位移的PS 点大多数是钢桁架上部的测点,其竖向没有受到约束,可以发生变形.特别是钢桁架拱顶位置,由于其高度较高,因此在桥梁竖向的温度变形较大,不能忽略其对LOS 向位移的影响.选取2017-7-26 期PS 点的变形数据,在GIS 软件中三维展示LOS 向变形如图17 所示.可以明显看出#6、#7、#8 支座之间的,同一水平位置处桥上和钢桁架拱顶位置的LOS向变形不一致.
图17 2017-7-26期PS点LOS向变形空间分布(单位:mm)Fig.17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S deformation of PS points in 2017-7-26(unit:mm)
为验证竖向位移对LOS 向位移产生影响,利用有限元计算M点的三维变形,分别利用式(9)和式(10)求得LOS 向位移.有限元计算得到的横向变形较小,且LOS 向位移对桥梁横向位移的敏感度较小,因此在LOS 变形计算中不予考虑.计算结果如图18所示.
图18 M点LOS向位移对比Fig.18 Comparison of LOS displacement of point M
可以看出,对于位于钢桁架拱顶的M点,如果忽略竖向位移,则得到变形在LOS 向的投影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考虑竖向变形得到的LOS 向变形计算值与InSAR 测量值吻合较好,验证了PS-InSAR 求解变形的准确性.另外,提供了一种LOS 位移分解的思路,利用有限元模拟真实结构三维位移的关系,进而得到结构真实三维位移的测量结果.
6 结论
本文基于PS-InSAR 技术处理了2017—2018 年间59 幅覆盖某桥梁的Sential-1 雷达影像,实现对该桥梁的长期位移监测,通过对桥梁时序位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利用PS-InSAR 技术获得的桥梁支座纵向位移在空间上呈现出对称性,并且沿桥梁纵向呈线性分布.在时间上与温度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符合桥梁结构变形特征,验证了PS-InSAR技术测量桥梁变形的可行性.
2)建立PS-InSAR 技术获得的支座纵向位移与温度的线性模型,并与SHM 实测值进行比较,线性模型斜率相对误差接近10%以内,验证了PS-InSAR技术获取桥梁位移的可靠性.
3)将PS-InSAR 测量值和有限元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变化趋势一致,在LOS 向位移误差在[-10,10] mm.验证了PS-InSAR 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得桥梁结构位移.
4)利用竖向位移和纵向位移的有限元计算值反算LOS 向位移,与PS-InSAR 的测量值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利用有限元模型将LOS 位移反演为真实三维位移的可行性.
本研究采用C 波段的SAR 影像进行PS-InSAR处理,其空间分辨率较低,相应PS 点的数量有限.此外,大气温度与桥梁真实温度场存在差异,利用均匀温度场模拟实际变形会产生一定偏差.在SAR 影像数据精度有限情况下,利用更符合实际的桥梁温度场,获得更加准确的变形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