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至上”的高中思维不该延伸到大学
2024-03-30任冠青
文 任冠青
北京大学校报刊发的《放弃绩点——成绩评定改革在“生科”》一文引发社会关注。文中提到,在高强度的学业考核压力下,无数学生为提高一两分而陷入不必要的内卷。为改变此现状,北大展开试点改革,放弃GPA排名,实行“等级制”的评定方式。
这里的绩点制,是指目前国内多数高校所采用的平均学分绩点(GPA)。以4分制为例,90—100分对应的绩点是4.0,85—89分对应的是3.7,82—84分对应3.3,依此类推。在很多高校,能拿到4.0的人数不超过课堂人数的20%。正如北大生科院的原副院长王世强所说的:“一门课程,如果能考到 85 分以上,我们认为从知识掌握上已经足够好了,没有必要再花很大的精力达到 95 分以上。”
一直以来,大学里“绩点为王”的现象都备受争议。特别是在一些顶尖高校,学生为了提高绩点拼命练题刷分,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管是保研、留学,还是要转专业、申请交流项目,学分绩几乎都是一个“硬通货”。学分绩不好看,哪怕软实力再强,也会让人处处掣肘。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校园里出现了不少令人感慨的怪现象。比如,学生们极其重视刷高分数的“竞争策略”,在选课时就要多方打听,宁愿去抢老师给分宽松的“水课”,也不会去选自己真正感兴趣和有用的课程。一些学生每次上课坐前排、专注于对老师讲授的内容微笑点头等方式“刷存在感”。总之,就是将“分数至上”的思维延伸到大学中,把想方设法提高分数作为头等目标。
不难看出,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精神状态是被动紧绷的。为了确保分数不拖后腿,他们常常不敢耽误、不敢试错,也就没有多少在象牙塔里自我探索、规划人生的空间了。而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这种锱“分”必较的状态显然是短视的。
“分数至上”的思维暗含两个逻辑,一个是成绩代表能力,一个是鼓励“平均化”发展。这两点其实都与大学阶段的理想培养目标有所龃龉。道理很简单,如果学生很会刷题,培养了固化的“标准答案”思维,那么他们的创新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就没有机会得到培养。当激烈的成绩内卷占据了其绝大部分精力,他们探索自我、结交朋友、提升综合素养的空间也会被大大压缩。
步入大学后,学生最应该做的并不是执着于为了平均发展“补短板”,而是真正找到自己的长处,使其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我身边一些年纪轻轻就找准赛道的朋友,往往是在大学时期就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并持续打磨这项技能。这样的发展思路,让他们在进行职业路径选择时更加笃定、更有方向性,也很容易在深耕赛道中脱颖而出。相反,若是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让每门课的成绩都好看,有时可能就顾此失彼,忽略了对自身优势的发掘。
所以,如今一些高校给“绩点为王”的“紧箍咒”松绑,鼓励学生多元化成才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毕竟,大学不该一味“高中化”,正式进入社会前的准备阶段,比起过度卷学分绩点,年轻人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