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装配式内装修项目质量管理

2024-03-29翁延华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5期
关键词:部品部件装配式

翁延华 李 盈

装配式内装修是指遵循管线与结构分离的原则,运用集成化设计方法,统筹隔墙和墙面系统、吊顶系统、楼地面系统、厨房系统、卫生间系统、收纳系统、内门窗系统、设备和管线系统等,将工厂化生产的部品部件以干式工法为主进行施工安装的装修建造模式[1]。其本质是以部品化的方式解决传统装修质量问题,以提升品质、提升效率,同时减少人工、减少资源能源消耗,促进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干式工法是其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2]。

装配式内装修项目涉及到建设、监理、建造、设计、生产、运输、运维等不同项目主体,虽然装配式内装修在技术上各方面都优于传统装修。但由于装配式内装修未大规模应用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其项目质量管理的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所以非常有必要对装配式内装修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研究。

1 项目概况

龙山玫瑰园位于绍兴市上虞区,定位高端养老公寓,由名园置业有限公司投资,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承包装修施工。项目工程造价约为9200 万元,计划工期为368 d,总建筑面积29350 m2。本项目室内装修采用装配式内装修建造方法,满足一体化设计、干式工法施工等技术要求。

2 质量管理阶段划分

与传统装饰项目不同,装配式内装修项目的实施除了方案设计外,侧重装配式内装修部品部件设计,同时重点对生产制造、包装运输与仓储齐套进行过程管理(图1)。

图1 质量管理阶段划分(来源:作者自绘)

传统装修根据市场上现有的装饰装修产品进行方案和深化设计,而装配式内装修方案设计后,可对相应的方案需要的产品部品部件进行专项的产品设计,包含具体的产品特征、细部与接口的设计。设计深化后输出下单图,工厂进行部品预制和生产制造,这阶段主要进行的是采购和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部品部件生产完成经过出厂质量检验后,根据到货计划分批次运输到项目现场并进行入库登记,再根据部品部件类型在仓库内、入楼处和楼层口进行部品部件齐套。部品部件到位后,由装配式内装工进行装配安装,施工安装后进行成品保护。在施工安装过程中,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在所有装饰装修子分部安装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和室内环境质量检测。在交付使用前,形成竣工建筑信息模型,根据模型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保质量管理。

3 项目各阶段质量管理

3.1 方案设计与产品设计质量管理

方案设计主要从初步设计概念方案与施工图设计质量入手进行把控。初步设计的概念方案从项目高端颐养公寓定位出发,仿照日本养老公寓的设计理念,结合国内适老化设计要求进行构思。整个概念方案设计过程除了设计单位外,还组建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专家形成评审小组,对概念方案的适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进行管控。在施工图设计环节,对室内功能的适老化设计、环境的适老化设计与智慧养老设计进行深化,从电气插座及开关位置、过道扶手、无障碍地面、防滑地砖地板、固定家具高度和卫浴安全等方面进行适老化细节的深化,同时设计单位还聘请了相应的养老空间设计专家进行整体方案和局部适老化细节的把控。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由装饰单位从装配式内装修角度进行下一步深化设计,根据深化设计质量,进行产品设计和细部构造设计,输出部品部件加工图和模块物料采购清单[3]。从装配式内装修部品部件特点出发,契合施工图设计的内容和技术要求,匹配现有的装配式内装修产品,进行深化设计,例如根据装配式内装修吊顶模数要求对天花吊顶进行饰面排版,再根据饰面排版情况进行龙骨排布设计。整个深化设计过程通过应用Revit软件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中进行,深化设计完成后,产品设计对深化后的BIM 模型进行审核,对现有产品无法满足深化方案的情况进行局部的产品设计。例如墙面阴角处设计有弧度的软包护角条且与墙面颜色细微的颜色差,需要进行单独的软包护角条产品设计。新的产品设计方案由研发部门进行评审和生产工艺设计,并进行实物样品测试。

整个深化设计和产品设计过程使用一个通用的BIM 模型,有利于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设计信息的传递,应用产品族库,可以高效的进行深化设计。通过BIM 模型快速的进行部品部件的用料统计,输出部品部件加工图、物料采购清单、装配安装图等,规避了人工出图错误的可能,保证最终出图的质量和准确性。

3.2 采购与生产制造质量管理

根据BIM 模型输出的物料采购清单,由采购部门结合项目施工进度制订施工阶段下单和到货计划。项目施工单位亚厦装饰建有装配式内装修主要部品部件的生产基地,最后的物料采购计划和部品部件加工图经工厂技术部门审核后进行生产加工[4]。

生产制造环节从生产工艺设计、原材料质量、生产机械质量、生产过程质量和产品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生产工艺吸收成熟工业生产企业经验,经多次试生产测试成熟后确定正式的生产工艺;原采购质量通过严格筛选供应商,原材料到货验收检查和上机前检查进行控制;生产机械采购国外半自动生产线,建立定期检查和错位纠正调整;生产过程对各个生产工序进行检查,设立人员进行专项检查,不如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下一道工序;产品检验则是在产品包装前的最后一步检查,实行自检、互检制度,同时进行对技术性能进行抽验专项,经过质量检测专业部门确认后进行产品包装。由于装配式内装修部品的特殊性,如果不合格部品流入项目管理现场,发现后再进行补单生产可能需要近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同时由于生产材料并不是同一批次的原材料,会出现色差等质量通病。为了避免出现补单影响进度和质量的情况,工厂会预留一些同批次原材料生产出的部品,预留的量根据产品合格率和施工过程损坏率综合确定。

3.3 包装运输与仓储齐套质量管理

装配式内装修部品部件经过质量检查部门确认后进行成品包装,根据不同的部品类型制订不同的包装方式,根据部品特性选择包装材料和包装数量,例如吊顶饰面板两块一组,面层朝内进行包装、墙面饰面板四块一组面层对面层、背面层对背面层进行包装,这是根据不同类型部品的表面易损程度确定的。包装完成后放进专用的货运架,保证部品在用机械搬运至货车上和火车运输途中不被损坏。

部品部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由项目材料负责人根据物料采购计划和到货计划进行数量上的清单,同时检查产品合格证明,局部的外观检查进行举牌验收,确认无误后分离进入项目材料仓库。到货计划控制在施工用料和到货时间间隔在5 ~7 d 内,保证工厂生产效率、项目仓库利用效率和施工进度安装。

齐套是指装配式内装修部品部件根据不同区域部品部件种类和数量的需求,在某一位置将该区域所需的墙面、顶面、地面等部品部件配齐成套的过程。齐套是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准备最重要的一环,缺少良好的齐套管理会造成部品部件混用,安装人员在数千数万的块中寻找一块特定的板,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齐套管理可分为出库齐套、楼栋口齐套和入户齐套。出库齐套根据部品部件施工的部位和先后顺序进行出库,例如1#楼先于2#楼安装,1#楼6F 先于5F 安装,则墙面部品和配套部件按照1#楼6F 到1F 再到2#楼的顺序进行出库,地面和顶面部品部件同理,入库齐套一般按照楼栋由材料管理负责人安排安装工人搬运至楼栋口,由仓库管理负责人进行监督,材料搬运过程将材料竖立进行搬运,防止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弯曲产生不可逆的变形;楼栋口齐套是指根据各层的部品部件使用类型数量,将对应的部品部件按照墙面、顶面、地面和辅助材料等统一配齐搬运到各层楼层口的过程,楼栋口齐套有楼栋施工安装负责人安装各层安装工人进行搬运,项目材料负责人进行监督,搬运时要注意材料垂直运输中边角的磕碰;入户齐套是指将某一户内所有的装配式内装修部品部件配齐成套搬运至入户门处,入户齐套与出库齐套、楼栋口齐套不同,它不以部品种类进行区分,只以改户区域进行区分,由于是齐套的最终一套,出错的情况较少,可由施工安装工人独立进行,楼栋施工安装负责人进行监督管理。

3.4 施工安装质量管理

装配式内装修施工安装质量管理环节主要从岗前培训、施工机具准备、施工安装过程、质量自检、成品保护进行把控。装配式内装工与传统装修工人相比,对手工技术要求低,对安装过程中操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有了更好的要求。

施工安装前,针对项目所应用的装配式内装部品部件的技术方案、施工安装图纸、产品的特性要求及其有关注意事项进行岗前培训交底,尤其是对于不同材料、不同区域的交接节点做专项培训交底。经过培训且考核合格后,安装工以两人一组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安装作业。施工准备主要进行机械性能检查、电量确认来保证安装作业的连续性;进行户内主材的清点与辅助材料如钉子、胶水的准备;进行施工现场各界面的清扫和基层处理。当人、机、料、法、环都准备到位后,开始正式的施工安装。相较于传统装饰装修施工质量主要由工人的手艺水平多决定,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装配式内装修的质量并不过分依赖安装工的个人手艺,而是依据标准化的安装流程,具有更好的均质性,施工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块饰面板的安装都需要进行自检,检查自身的垂直度、倾斜度,检查与相邻饰面板的平整度、高低差等,自检合格后才能安装下一块饰面板,待该区域内全部安装到位后,进行检验批的验收,验收合格后用专用的保护膜或硬纸板等材料进行成品保护。由于装配式内装修的产品特点,需要按安装顺序逆序拆除才能进行返修,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工序时间浪费,施工安装过程要严依照对应的施工安装深化排版图和节点安装图等进行,安装自检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块板,下一个区域的安装。

3.5 验收质量管理

装配式内装修项目的验收除了要满足《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2018)基本要求外[5],还应根据装配式内装修产品的特点以及安装后的整体效果制订专用性的质量验收标准。验收内容应包括连接节点、材料交界处、细部收口、局部和整体效果等。相应的验收工具,除了传统装饰装修必备的直尺、塞尺等,装配式内装修还可以利用专业的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到专业软件中,还原构件成三维BIM 模型,与设计深化后的BIM 模型进行比对[6],可以非常直观准确的得到质量验收情况,判定验收结果。但由于三维扫描与数据还原构建BIM 模型专业性太强,经济成本太高,主要应用于大空间,复杂曲面,多曲面的室内空间。装配式内装修的验收,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产品,应确定相同的验收工具和操作方法,相同的验收流程和取样要求,确保在相同的标准下得出验收数据。

3.6 维保质量管理

维保质量管理是装配式内装修项目质量管理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在正式交付使用前,利用竣工验收时三维扫描后构建的BIM 模型与深化设计模型进行比对分析拟合后,形成维保BIM 模型。该模型中部品部件应包含技术参数、产品规格、安装方式、生产厂家等信息。装配式内装修维保质量管理应制订维保快速响应流程,当业主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维保人员应能快速在维保BIM 模型中定位到对应的区域的部品部件,根据对应的信息采购下单、到货安装等。完成维修更换后,在维保BIM 模型中记录响应的维保数据,当项目缺陷责任期满后,装饰装修单位可以根据该BIM 模型数据进行部品部件质量分析,了解质量缺陷产品的原因,提出产品改进方向与施工安装工艺的改进等[7]。

4 结语

装配式内装修项目通过标准化设计使质量管理更高效、通过工业化生产使材料质量更均质、通过装配化安装使施工质量更稳定、通过信息化管理使过程质量更可控。但在质量管理方面仍存在理论与现场差距太大的情况,从装配式内装修质量管理流程来讲,现场的尺寸偏差过大会影响标准化设计的准确性;工厂生产质量的合格率与包装运输的特殊性会影响现场材料的使用质量,材料质量是施工质量的基础保证;现场齐套管理不到位则会大大降低安装效率从而影响整体的安装质量和效果;对于装配式这种新的装修方式,改变管理人员旧有的质量管理方式和意识,培养内装修装配工的质量意识也是一个新的挑战。通过龙山玫瑰园装配式内装修项目各阶段质量管理实施总结的分析,梳理整个质量管理环节的重点和难点,为今后装配式内装修项目的实施积累了实战经验。

猜你喜欢

部品部件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CSI 住宅体系下的装配式装修部品的装配构件研究
建筑工业化住宅部品认证体系探索研究
工业化建筑部品发展现状探究
基于Siemens NX和Sinumerik的铣头部件再制造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部件拆分与对外汉字部件教学
水轮机过流部件改造与节能增效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