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制教学在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2024-03-28唐永勇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2期
关键词:功能分析实践教学

摘要:在产教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文章以项目制教学为立点,以科普创作传播为案例,建构政校地合作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政校地合作、协同育人,打破了学校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藩篱,缩小了学校培养的人才与行业企业用人要求的差距,高效培养符合行业生产实践所需的人才,驱动生成政校地合作人才培养生态。公众旺盛的科普需求为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输出提供了重要渠道。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根据传媒类实践教学的特点和目前该专业的行业优势,确立“应用即实战”的教学理念,汇聚各类社会资源,促进产教融合,努力构建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普创作传播教学新体系。研究得出了通过项目制教学,发挥政校地三方优势,整合优秀资源,形成三方互动的人才培养新常态,激活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驱动价值,打造一个影视专业学习、教育教学、创新孵化三方共生的全新场域,通过重塑课程与实践体系、推动学科交叉渗透和多元主体介入及构建人才培养新范式的结论。未来,应深入开展项目制教学,使政校地合作能够真正走入企业、融入校园和渗透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育人全流程,充分满足在校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入结合,真正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和创新型影视人才。

关键词:政校地合作;项目制教学;功能分析;实践教学;以赛促能

中图分类号:G220-4;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2-0042-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纺织服装类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BKJGLX547;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产学研创融合的新闻传播学视频制作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GLX328;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提升高校传媒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SJGLX459;2022年度中原工学院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摄影摄像艺术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GYLKC020;2023年度中原工学院专创融合课程摄影摄像艺术研究成果;2022年度中原工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摄影摄像艺术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GSZKC033

新文科背景下,专业课程重组、文理交叉融合对知识性学习、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编导专业创新实践性强、紧贴媒介技术发展前沿,在人才培养路径上,激活政校地优势资源,开展一专多能、知行合一和多维协同的项目制教学改革,构建大教学和大实践观,是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

一、研究背景

项目制教学肇始于20世纪初,最早由美国学者提出,强调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参与者发挥头脑风暴和小组合作精神完成活动,从而获得多种学习技能。项目是“一种专业学习共同体,项目制教学聚集了组织成员的知识与经验,通过成员之间的协商、互动与合作,打破了‘孤独者之间的对话,扭转了‘教与学的传统导学关系,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知识整合完成项目制教学中的相互形塑”[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项目是基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真实需求形成的,是以具体创作或实践任务为核心建立的运行机制和专业组织,师生的教与学以项目为核心,教师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围绕特定目标共建学习情境,项目成果是学习能力考核与效果评测的重要依据。项目制教学“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2],对编导专业而言,项目制提升了学习主动性,加强了实践能力培养。

基于政校地合作模式,打造操作性强的项目。2017年1月起,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参与河南省科协在全省实施的“河南省科普信息化工程”,通过政校地合作,共同建设“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创作基地”(以下简称“创作基地”),打造一个资源集成、传播快捷、覆盖城乡、普惠共享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河南省科协每年为每个基地拨付10万元经费予以支持,每个基地每年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科普音视频作品制作。河南省全媒体科普传播中心搭建了高校与社会交流的桥梁,推动高校与社会、行业和市场结合,搭建作品转化平台和渠道,有助于推动高校践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驱动高校创作与消费市场二元共生机制的形成,也为河南高校影视制作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范本与模式。

二、项目制教学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分析

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融共生。“合作是重要的发展模式,也是现阶段产教协同发展的关键”[3],高校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推动高校创作、作品转化共生机制的形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强劲的创作动力和强大的创作力量,每年结课创作和毕业创作都会产生大体量的作品,编导专业师生深谙作品创作技巧和消费者审美情趣,可有效把握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生活化要求,保障了作品创作质量。

(一)加强高校创作与地方政府、市场需求互动关系

高校与政府、企业合作,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长期稳定的校地合作能够实现双赢,地方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能为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强劲的支持,提升高校创新发展能力。“社会资源虽然无法直接注入高校育人培养平台,但社会资源能以多种形式融入高校的育人培养体系”[4],高校汇聚创新力量和智慧资源,为地方发展输出更多的人才资源和智慧支撑。市场居于高校人才培养终端,是高校和地方互动发展的内生动力。

政校地合作要以共同的需求为前提。政校地合作的项目并不只是一个实践实训环节,也不是高校自设的教学单元,而是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的真实需求出发,解决切实存在的痛点和难点。高校通过真题真做、协同创新,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和实施路径,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政策、资金和岗位弥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學短板。这一过程充分发挥高校和地方政府耦合作用,推动产教融合,“通过产教融合,实训条件、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改变”[5]。因此,政校地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在真实的创作情境中完成实践实训,还可帮助学生实现自我科普素养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聚力。

发挥政府、企业行业、高校的协同育人作用。政府部门立足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传媒融合发展需求,通过宏观政策、需求导向和资金激励等措施加强教育引导,及时将党和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和需求传达给高校,支持高校在传媒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供给侧改革。企业行业提供行业标准和工艺流程,并深度参与项目开发和综合评价,为高校传媒专业学生提供积累一线实践经验的机会,共同助力卓越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例如,科普短视频创作项目是河南省科协组织实施,面向河南省内高校传媒专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仿真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以使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胜任相应的工作”[6],通过真实的创作项目倒逼高校探索传媒人才培养新机制,形成政、产、学、用一体,“作品—产品—商品”转换,共同推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发挥政校地合作模式下项目制教学的驱动价值

项目制教学发挥人才培养的驱动价值。对高校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来说,科普创作项目相当于“带资进校”,“学生实训项目按照企业实际运作制定,按照企业的管理完成学习和绩效考核,实现企业真实环境实训”[7]。项目参与方提供资金和平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压力,高校将实习实践置于项目的社会场域中,勾连了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弥补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短板,推动了理论、实践向度转化。

及时反馈教学效果,驱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质效反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校开展相关统计时往往只注重就业率,忽视了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评价。在此过程中,高校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阻碍了编导专业的发展。河南科普创作项目是在校地双方直接指导下共同完成的,“学生自主学习,直接参与教学全过程,实现了学与做的有效结合”[8],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综合表现,动态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的贴近性。

三、项目制教学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际应用

(一)对标新体系、新方案,重塑课程与实践体系

中原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省级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人才培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了“1+5”的培养目标体系,突出学以致用,回馈社会。项目制教学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鸿沟,促进课程深度融合,学院坚持“与时俱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能力素质的重新提炼、课程体系的重构”[9],以项目为载体,改变原本以课程为单位的教学模式,引入课程包理念,逐步形成以课程包为基本的教学单位。根据每学期开课情况,组织课程衔接紧密的教师开展联合教学,形成课程融合、教师联合、创作结对的教学生态,如第三期节目策划与创意、广播电视编辑、摄影摄像艺术这三门课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创作”链条,三门课程通过联合“教学—创作”课程包制定统一的创作任务,打通课程壁垒,对标行业标准,确保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一致,统一考核标准,让教学目标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动教师之间开展联合教研与学生联合创作形成互补,以研促学,以创促学。编导专业项目制教学除了可以应用到科普创作项目,还在黄河文化传承和黄河故事传播、乡村振兴、廉政文化宣传等方面得到了拓展,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填平了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沟壑,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应现代传媒产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项目制教学重塑了课程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内容为模块式结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而非注重‘教。”[10]中原工学院从人才培养目标与特色出发,合理调整与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以艺术素质与传媒人才素养教育为基础,优化组合带有工程能力训练色彩的实践类课程,使学生能在理论学习过程中兼顾实践训练,充分将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教学效果。经过多年实践,逐渐形成了影视理论研究知识群、策划与文案知识群、导演创作知识群和后期剪辑与制作知识群四大知识群,强调人才培养的技术规格、知识素养与创新意识,强调课程的衔接性和关联度,课程教学建立模块化,突出理论与实践衔接,不同课程间联合,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彼此检验授课成效,构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综合实践实训课程教学体系。

(二)加强新融合、推动跨学科交叉渗透,加强多元主体介入

加强学科融合,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路径。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加快构建中国范式的学科体系,“在项目构建中突出交叉学科视野,强调多门课程知识的融合,且认为跨学科项目对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更为有利”[11]。中原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强调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文理渗透、学科交叉,重视与社会、行业关联,在课程设置上引入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等学科课程,重视艺术设计能力培养和VR、AR和CG影视制作等技术提升,增强编导专业学生艺术感知和叙事技巧,引入素质教学部的大学语文、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网络传播和广播电视学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全员、全链、全时和全域培養学生媒体思维和应用意识,借助工科学校背景,打造宽口径、新融合、多技能的传媒人才培养路径。

以项目为载体,多元主体介入。河南省科普创作项目运行稳定、规范、有序,发挥了政府主导、高校参与、行业协同的育人新机制的作用。科普创作选题涵盖卫生健康、科学新知、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等九个方面,贴近社会实际需求。科普创作项目改变了传统教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首先完成学生的理论知识讲授,企业导师在此基础上开展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12],整合了高校、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资源要素,实现共建共享,行业发挥引领作用,开展岗位标准制定,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配套,学校以需求为导向反作用教学,引导政府、企业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互促育人生态。

(三)构建项目制教学人才培养新范式

构建校地合作协同育人生态。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单纯依靠校内资源和校内实践实训显然无法满足需求,聚合校地优势力量,以项目为抓手,拓展专业创作实践教育平台和领域是关键。受到经费、平台等的限制,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校内实践教学条件落后,理论知识缺少转换通道,人才培养“纸上谈兵”的现象依然严重,与未来的岗位要求相距甚远。而打造科普项目,彰显了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的作用,有利于形成教学做和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范式。

共同制定项目教学内容。科普创作项目是一种以省科协为指导,以高校师生为创作主体的教学新模式,“通过项目式教学开展专业人才教育模式研究,一方面能进一步鼓励开展实验项目,另一方面能让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13]。项目指导教师团队由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系室主任、专业教师和企业、行业、政府导师组成,教师团队强调实战经验和业务能力,学生团队强调专业交叉,根据个人特长和发展兴趣组建创作小组,“不同能力、需求的学生可按需进行项目选择,实现技能提升”[14]。省科协根据项目基地的资源和专业特点,校地融通,共同制定项目教学内容,涵盖前期调研、创意策划、选题申报、拍攝制作等,深度渗透专业建设和项目教学过程,组织科普专家进课堂或者进创作团队,共同参与项目创作,科普创作与日常教学相结合,政校地多方推动产学研用开发与转化。

建立一套完整独特的效果评价机制。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目标和科普传播创作的现实要求,建立一套全面的面向行业和社会的学习成果评价办法,基于客户要求制定评价标准,将课程任务、作品选题、艺术质量和科协评价相结合。教学评测引入过程性考核,完善项目管理机制,避免消极情绪的滋生,“鼓励学生以正确的沟通方式进行内部协调,从而更好地完成项目目标”[15]。引入行业指标体系,以收看量、点击率、点赞数为重要参考,同时引入培养目标达成度、合作创新精神、思政元素等指标,探索构建项目制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量化评价指标,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产品思维。

四、结语

中原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科普项目制教学实践证明,政校地合作相互依赖、彼此借势,打通政府需求、行业痛点和学校难点最后一公里,构造了“筑基+专坊+企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思维,项目制教学成果在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河南省科普微视频大赛等学科竞赛中斩获颇丰,达到了以赛促能的目的,获得了一批标志性的育人成果。随着项目制教学理念的扎实推进和专业课程学习流程的持续完善,项目制教学在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及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合作精神与作品意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项目加强课程融通互构、教师协作、政校地协同,有利于为传媒人才综合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欣旖,郄海霞.基于学习进阶的本科项目制教学实践特征与行动逻辑:以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程系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2):93-99.

[2] 李凯悦,王佳丽,张雯琰.新文科背景下的会计专业项目制教学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3(6):129-131.

[3] 郑火胜.基于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创新与实践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3(18):184-186.

[4] 陈玉婵.校企合作模式下大学生精准就业实现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9):43-45.

[5] 冯正国.基于产教融合案例对企校生的价值分析[J].四川劳动保障,2023(10):90-91.

[6] 葛莉.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及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23(19):142-144.

[7] 李静,菅凤侠.传媒类专业“项目制”教学的适用性研究:以西安工商学院相关专业为例[J].今传媒,2022(1):145-148.

[8] 王海芳,陈利强,吕超.新工科能力导向的液压气动技术课程项目制教学设计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3,9(31):127-129,133.

[9] 杨敏.新工科背景下工业工程专业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探索[J].秦智,2023(10):75-77.

[10] 李津津,叶佩青.新工科背景下贯通式项目制研究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58-61.

[11] 李明娟.学创融合推进项目制教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0-27(011).

[12] 张淑华.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大小导师制”事实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3,9(20):183-186.

[13] 林家立.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设计类基础教学“项目制”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21):62-64.

[14] 郭伟,宋莉.项目制教学理念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究[J].大众科技,2022,24(8):158-160,135.

[15] 吴思.项目制教学在UI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大学教育,2022(10):199-201.

作者简介 唐永勇,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影理论与电视栏目文化。

猜你喜欢

功能分析实践教学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合成机制
浅析道具在汉族民间舞中的功能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研究型学习在传热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高校多媒体教室设备选型和布局
关于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