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学案化”地图册编制探索
2024-03-28陈瑶
地图册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对于表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地图具有独特的优势。[1]地图册综合性强、形象直观的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内容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如果能把二者结合起来编制“学案化”地图册,对于学生建立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掌握地理思维技能、建立地理知识与地图之间的直观联系、展现地理学习的进阶过程有重要作用。
一、编制背景
2014年3月,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任务和新目标。根据此文件,教育部组织研究并提出了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核心素养已经置于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国民素养的关键地位,它将指引地理课程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成为引领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地理教育界提出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关键内容,是地图册编制过程中深入落实的具体标准,把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深化在图册各个章节之中。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教材始终,突出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地图册也因此呈现出贯穿在设计和内容中一些共性的特点。以各版本地图册为载体,体现出了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展示了地理学与社会的联系,致力于使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编制依据
地图册在地理课程中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课本配套教材,以其形象直观、高度概括各类地理要素的特点,一直以来都对课本起着补充、完善、拓展和延伸的作用。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课本的文字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应的识图和利用地图册学习的能力。学习地图册可以调动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逻辑思维方式,能够降低地理教师的授课难度,对地理课堂的有效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地图册在编制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与课堂使用脱节的情况,即编写者选择的图像和内容虽然科学翔实、类型丰富,但在内容取舍上难以充分考虑到教学实际,尤其是地理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各个环节都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构建互动的教学过程。为了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新课程的课堂上教师经常会提供针对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学案。[2-3]地理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为了说明问题短时找不到合适的地图,有时会使用网上下载或从文字资料上扫描的地图,这些地图比例尺通常很小,颜色单一,绘制的规格、界线也不够准确科学,甚至带有水印,不利于阅读。使用這样的地图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地图意识和审美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尤其不利于落实新课标中加强中国版图的专业表达,加强国家版图意识教育的要求,并且只在小范围内流通的学案还会造成教师设计资源的浪费。而地图册的作用与地理教学中的学案有共同点,都是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需要图像质量精良,编制方式上更贴近于教师教学特点,方便教学过程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图册。编制“学案化”的地图册,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地理课堂学案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增强教学配套地图册的教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加上大量地理学科数字资源的辅助,对于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案化”地图册,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素质教育下与新课标配套地图册的编制提出了新的模式。
“学案化”地图册编辑设计的内容,将紧紧围绕新课标和文字课本主题,内容与其同步,但不是与文字教材插图的简单重复。图册在密切配合文字教材的同时,力求利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地图和图像,给学生提供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反映全球发展变化尤其是地理环境变化的大量信息,为学生收集、整理地理素材,提出地理问题,理解、分析和归纳区域特征等探究式的地理学习提供帮助。
三、编制创新特点
1.与新课标密切配合,有层次性且与不同版本教材互为补充并略有拓展和延伸
“学案化”地图册在编排体系上与新课标密切配合,与每一节课的授课内容都能对应。这种编排体系有利于师生课堂教学的配合使用以及学生课下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便教利学。在内容设计上,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路径,章节内容有层次性,体现出递进梯度。利用地图册自身优势,从拓展文字内涵,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入手,用图像建立地理要素的时空概念和分布规律,诠释、整合并归纳不同版本内容,与教材形成互补。同时,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适当超越不同版本教材,拓宽和补充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 扩大知识范围。力求做到有知识结构的梳理,核心问题的探究,针对性的练习和补充性的资料。对教材内容的适度拓展,使图册的阅读功能和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扩展和提升。
2.利用实际案例表述教学内容,精选探究问题,发展学生地理思维
“学案化”地图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思考的习惯。因此,要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发现,选择的探究内容一定要引发学生兴趣。地图册选用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的实际案例表述教学内容,案例设计有综合性、实用性和开放性,从而丰富教学资源,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变为具体的内容。这不仅能够拉进学生与地理的距离,使学生能够亲近现实、亲近地理、感受学习地理的实际意义,而且还能将不同版本教材中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地图和景观图片结合相应的文字注释,较好地用一个实际案例的不同方面诠释教材内容,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学生通过不同案例学习和探究,不仅能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从实际案例中感受学习地理的实际意义,并且能够体验阅读、分析、理解、掌握的过程,发展地理思维。
3.利用不同栏目设置,为学生建立学用结合的平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学案化”地图册用不同栏目设置达到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能力目标。比如,用“读图思考”栏目重在对学生读图方法的指导以及有关知识的适当延伸;“填图练习”栏目充分考虑各学段实施综合课程后学生的地理学习基础和特点,旨在强化高中区域地理教学;“项目式学习”栏目主要通过资料举例、实践活动、图表、地图等方式引入探索,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水平检测”栏目放在每章的最后,通过不同水平的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既可以检测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还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
4.配套数字资源,方便师生的多维度学习
“学案化”地图册在重要难点内容部分配有大量的数字资源,并在目录页中有清晰呈现。数字资源中含有若干交互演示资源、微课、知识拓展等内容,通过扫码可以直接获取,以纸电融合方式进行立体式、交互式学习;大部分资源为免费资源,小部分可以通过书中附送的兑换码,以超低折扣优惠购买。地图册数字资源以交互、动画资源为主,配合学习地理主干知识,使平面的学习更加生动形象;习题部分的数字资源以名校教师的习题讲解微课为主,主要内容为历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同时可配有空白地图填图练习和几百幅世界局部区域图,方便下载练习。
“学案化”地图册具备以上的特色及优势,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直接选择地图册相关部分内容辅助教学,节省了教师准备学案时搜图、编图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还可以用图册中水平检测部分进行课堂检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图册内容进一步改进,这类地图册也可以帮助制作学案有困难的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进而引领教师教学水平整体进步提高。同时,以“纸电联动”的融合出版为主要方向,突出地理学科的空间特性,以平面、三维和交互相结合,积极推动实现地图册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可以为提升国家教育教学资源的均衡性和公平性提供一定的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汤国荣.地理核心素养培育导向下的思维课堂构建[J].地理教育,2023(11):8-13.
[2] 張华丽,李娟.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地理单元作业设计——以“地图”为例[J].地理教育,2023(9):43-47.
[3] 陈瑶.编教合作,学生为本——湘教版高中地理图册编制特色评析[J].地理教育,2012(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