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幡炫动的京西古村

2024-03-28李晨

北京纪事 2024年4期
关键词:千军妙峰山京西

李晨

千军台村位于门头沟大台街道西部,曾是京西商旅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古代这里设有千军把守,因而得名。村中有一项延续了四百多年的古老仪式——京西古幡会,从明万历二年(1574年)开始,至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程式和习俗,堪称京郊过大年的样本和活化石。2014年“千军台庄户幡会”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价值在于给当代人保留了一份过年样本,如果您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有仪式感,不妨到这里来看看。

年要有仪式感,

禁忌欢愉都要有

古幡会是京西古代庙会的遗存,是以请神、送神、祭神、娱神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村社祭祀,始于明末,兴于清代。明清时期,这类庙会在京郊非常普遍,是民间娱乐的常见形式,一般都在富裕的村镇定期举办。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四月一日至十八日,倾城趋马驹桥,幡乐最盛,碧霞元君诞也。”千军台、庄户两村的幡会原名“天人吉祥会”,寓意天上的神仙与人共同过节,人神共庆,既保留了上古祭神的场景,又有秧歌、杂耍、音乐会等娱乐活动,请神时庄严肃穆、走会时喜庆活泼。清代的“天人吉祥会”通常要持续三天,流程是:正月十四晚上请神;正月十五日千军台为主村,客村庄户的幡队到千军台拜访;正月十六庄户为主,千军台幡队前往庄户;正月十六晚上送神,神仙重归天界,至此才算正式结束。

正月十五一早,我们就来到庄户村,虽然重头戏走会要到中午才开始,但此时村口已经停满了车,各路人马齐聚在庄户村口的大院子里,围墙上搭着巨大的、五颜六色的幡旗,真可谓旗幡招展、彻地连天,像要出征一样。对面山上则挤满了前来参会的游人,人们选取最佳位置,支起长枪短炮拍个不停。

庄户村的会头孙玉会六十多岁,他正在指挥着年轻人挂幡,神情庄重而严肃。他告诉我们,仪式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了,第一个环节俗称“请大表”,就是把各路神仙的名讳写在一张黄表纸上,装在盒子里,大家对着盒子烧香祭拜。经过这个仪式,各路神仙就被请到了村里。虽然“请大表”的仪式并不热闹,却是“天人吉祥会”的开端,是古老的上古祭祀遗风。屈原《九歌》里“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描写的就是请神仪式。

千军台村的旗有两面:一是关帝旗,一是真武旗。每面幡旗都代表着一位降临的神仙。幡架高两丈,用粗壮的竹子做成,最上面插着松枝,下面是五棚伞,就是红、绿、白、黄、粉绸布做成的五个伞盖,中间的幡旗长一丈五,上面用堆绣绣出神像和神仙的名字。虽然现在工艺已经大为简化,但每面幡的制作成本依然要五千元左右,从前在计划经济时代,全村人将手里的布票集中起来,才能做成幡旗。

走会队伍乐在其中

庄户到千军台相隔一里地,中间经过一个小山洼,走会从下午两点半开始,一时间旗幡擎天,幡乐沸腾。走在最前面的是一面方形的大旗,上面的神仙红脸、红胡子,右手拿着钢鞭,左手是辟火圈,脚踩风火轮,村民说这是灵官爷王元帅,一般道观里最前面的灵官殿,供的就是这位。可以看出,走幡队伍的顺序是很有讲究的,它模拟的是古代道观的布局,越走在前面的官职越小,越往后面越是大神。幡队中的神仙都是与当地信仰和民众生活关系密切的。京西自古为煤炭产区,窑神幡是地方特色,至于马王爷、龙王爷,那就更不必说了。碧霞元君的天仙幡是最受推崇的一面,随幡设有娘娘銮驾。碧霞元君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最受人爱戴的女山神,是金顶妙峰山的主神,她有求必应,和蔼可亲,因而历来有北元君、南妈祖之说。

庄户村的老人告诉我们,解放前京西妙峰山附近的宗教活动非常兴盛,离着近的村子,都直接去妙峰山走会了。庄户和千军台离妙峰山比较远,于是村里自己做了幡旗,把神仙请到村里来,再搭配上小车会、秧歌、武术等民间节目,这可能就是京西幡会的缘起。京西的神仙幡与过去天桥耍的中幡不同,它每面的重量超过一百斤,是天桥中幡的两倍,因而在山区行进时,中间一个人举着,前后还要两根绳子拽着才能保持平衡。走会的路程虽然不长,但中途还是出现了几次小插曲,那天山风比较大,神仙们被吹得东倒西歪,有几次干脆直接拍到了地上。

庄户村的队伍于下午三点抵达千军台村,村里的会头刘桂利带着主村的幡旗、花会先行来到村口接会,等客村幡队到来后,两村会头互相致意。走会的队伍集中到千军台村口的空场上,双方见面后履行“开箱立旗”“神佛各部见面”“号佛”奏乐等仪式。然后两村会头共同举起手中的大旗一挥,宣布起会,鼓乐三通,号角吹起,锣响三声。这项仪式结束后,就到了重头戏,也是最热闹的起会环节,人们抬着各面幡旗在千军台村穿行,每一条窄小的巷子都要走到。每家门前都摆一张桌子,上面有茶水、香烟、糖果、点心,大家随意取用,这个叫文会,专作布施。与此同时,地秧歌、吹奏班、吉祥班、大鼓等十多个会档穿插中间,这是武会,以表演为主,整个队列有300 多人,巷子里挤得水泄不通。

京西古幡会重头戏,

千年古乐

京西古幡会自明末开始,至今已延续了十七代,近代除了抗战和1960年代后期中断了几届外,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京西幡会中最珍贵的部分是保留下来的古幡乐,有些曲目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是濒危的、珍贵的民间音乐活化石。现存的曲牌有三十首,其中十一首为走会路上演奏的过街曲,十九首为祭祀和请神时演奏的。曲牌中《秦王挂玉带》是唐代军队出征时演奏的打击乐;《柳公宴》反映的是孔子周游六国时期,柳公设宴款待的情景;《泣颜回》是孔子怀念弟子颜回的乐曲,这些曲目在明代就已经是上古音乐了。

现在这些乐谱都贴在了大队部的墙上,然而这些简单的汉字,外行根本看不懂,它用的是古老的工尺谱。千军台村的乐师刘炳山告诉我们,这些曲谱都是祖辈口传心授传下来的,有些已经超过了五百年。曲谱里的汉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是音阶,可以对应现在的五线谱,斗和仓,是打击乐铙钹锣鼓。流传下来的工尺谱虽有音阶,但没有标注节奏和板眼。1981年至1983年元宵节,门头沟区文化馆连续三年派人下去采风,将古幡乐录制了17盘录音带保存下来,同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资料。据说当时的幡会保留着最原始的程式和样貌,喜庆与庄严并存,参与演出的艺人大都出生于前清,使用的乐器也有百年以上历史。上世紀1980年代,门头沟山区人口很多,再加上千军台一带自古都是产煤区,矿上的生活条件都不错,幡会热闹的排场与当地的物质基础是分不开的。

这几年每到元宵节,在外的村民都回到老村里,兴致勃勃地参与走会,多时不见的老街坊也格外亲切,拉着手走来走去,回忆着几十年前的往事。乡亲们说,“春节可以不回家,但这两天必须回来,好耍幡。”

猜你喜欢

千军妙峰山京西
美博驿站,说到就到!8个月开店15家,欲实现线上千军,线下千店”
朱德战神
北京京西古道改造将使用大量天然石材
谒莲花山邓小平像
谒莲花山邓小平像
登妙峰山
妙峰山写生
杜振东:京西稻守护人
京西稻:皇城根的一把米
妙峰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