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师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2024-03-28王伟英

今日财富 2024年7期
关键词:经济师绩效考核人力

王伟英

事业单位的运转效率和质量与人力资源的应用状况关系密切。经济师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凭借个人的职能优势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可靠的意见,促进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趋于合理,有助于人力资源的高质量应用,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竞争力的提升以及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影响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的因素,探讨了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探讨经济师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质增效

经济师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整合分析有关数据信息,为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经济师在事业单位运营决策体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增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效能。经济师的职业素养较高,为事业单位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提供评价意见,开展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逐步形成高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事业单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供有效建议。还能摆脱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限制,助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升级。

(二)增强事业单位的运营能力

经济师参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整体发展战略和规划目标吻合,适应当今时代对事业单位工作的要求。经济师为事业单位提供前瞻性的指导,为事业单位发展注入“正能量”。经济师凭借自身优势合理协调分配单位的人力资源,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从而发掘员工的自身潜力,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也为事业单位良性发展、高效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推动事业单位工作创新

事业单位不能停滞不前,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节奏,积极推动自身工作的创新。若要实现事业单位創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高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经济师可以发挥自身经验优势,以前瞻的角度分析事业单位未来发展的前景。经济师可以广泛收集人才信息,通过深层次的总结分析,为事业单位的转型发展提供更多人力资源信息,巩固发展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进而推动事业单位工作创新。

二、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师层面的因素

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与个人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单位归属感密切相关。如果上述因素欠缺,经济师很难快速掌握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状况与财务状况,无法为人力资源部门提供决策信息。同时,个人的工作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出现冲突,这会降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效力。以本单位的经济师队伍学历结构为例,具体如图1所示。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济师占全部经济师数量的40%左右,说明经济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不高,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经济师要适应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模式,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推陈出新,让经济师岗位在单位人力资源体系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促进事业单位运转更加合理到位。

(二)事业单位层面的因素

事业单位对经济师岗位的重视程度以及对经济师工作的认可程度,对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工作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事业单位没有严格界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权限,就会阻碍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工作。如果事业单位不重视经济师的工作,岗位投入力度不足,就无法发挥经济师的专业技能优势。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缺乏数据预测分析,对事业单位的人员培训与考核就会带来消极影响。事业单位不能打通经济师与普通员工的沟通渠道,缺乏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的必备资料,也会直接降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工作的质量。经济师与单位员工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要让经济师做到“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如果事业单位对经济师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作用重视不够,间接地也会对普通员工产生消极影响,降低事业单位的凝聚力。

笔者所在单位的经济师参加过的培训种类如图2所示。

通过图2可以看出,本单位多数经济师有过培训经历,但是未能覆盖全部经济师。有3%的人员未曾参与过培训。新员工有56%参与过培训,仍然存在一定缺口,对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有消极影响。笔者还开展了“单位是否重视经济师工作”的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

通过图3可以看出,多数经济师认为单位并不重视自己的工作,对经济师队伍有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单位的整体工作状态。

(三)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因素

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与员工之间的配合程度关系密切。事业单位忽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师就不能实现职业价值,对经济师以及普通员工的工作状态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经济师人才流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事无巨细,复杂程度高,使经济师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经济师必须深入基层,掌握事业单位的真实情况,获取有关人力资源信息,为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如果调查研究不到位,经济师就很难开展人力资源工作。事业单位具有部门多、任务琐碎、情况复杂等特征,人力资源管理对接不畅同样影响经济师制定人力资源工作方案,干扰正常的工作程序。信息化手段的缺失,对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工作也会带来消极影响。通过调查经济师对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认可度,可以掌握单位信息化建设效果,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通过图4的数据不难看出,经济师对单位信息化建设的认可度并不理想,接近2/3的经济师并不认可信息化建设成果,意味着单位信息化建设亟待改进。

三、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重视经济师队伍建设

事业单位要重视经济师在人力资源体系中的关键作用,依托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一支优秀的经济师队伍。要围绕经济师职责要求,有机融入培训制度、绩效制度等因素,多角度强化经济师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让经济师快速融入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济师要认识到个人工作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接融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为单位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议。在经济师队伍建设进程中,要培养经济师的管理理念,引导经济师正确看待管理理念与事业单位发展的关系,提升经济师的管理敏感度,在单位内部树立起竞争意识与发展意识。经济师能够把握社会环境的变化特征,制定合理的战略决策,助力事业单位制定高效可靠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进而增强向心力。

(二)完善绩效考核模式

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侧重点不一样,在任务指标中应当体现不同部门职能的差异,保障绩效考核体系的弹性空间。具体来讲,经济师应根据部门职能特征,设定针对性的考核标准,让考核标准对应部门的工作状况。经济师要定期开展绩效考核培训,引导单位员工准确理解绩效考核的作用,强化员工的道德品质与素养。事业单位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充分利用经济师资源明确绩效考核评估的发展方向,增强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效力,让评价标准更贴切,同时增强创新能力。经济师可以借助绩效考核模式,帮助事业单位发掘内部的战略性人才,以绩效考核推动可持续发展。

任何事业单位的发展都需要人文价值作为支撑。如果事业单位缺乏人文价值,对员工的关怀不够,就会降低员工的认同感,影响队伍的黏性。若要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效率,必须高度重视经济师主导下的人力资源工作。依托绩效考核体系,编制员工薪酬提级方案,让员工获得与个人工作成绩相对应的报酬,员工就会时时刻刻感受到来自单位的关怀。这对个人的工作态度、心理状态都有正向影响。经济师要重视绩效考核体系的人文作用,促进绩效考核与人文价值的结合,增强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经济师在拟定绩效考核方案的过程中,可以编制调查问卷,掌握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看法和意见,确保绩效考核指标与部门工作有效对接。经济师还要预留绩效考核方案的调整空间,及时响应单位情况变动,快速调整方案,始终保持绩效考核方案的可行性,让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更加灵活。

(三)促进经济师与其他部门的沟通

“沟通”是经济师开展人力资源工作的润滑剂。经济师要密切配合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形成高效通畅的交流渠道,真正融入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体系之中,走入事业单位的基层环境,与基层职工密切交流,获取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信息。经济师的工作不能居于“庙堂之上”,要真正走进基层员工的日常生活,吸收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见库”,也为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依据。经济师在沟通过程中要有创新意识,总结沟通技巧,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以绩效考核工作为例,经济师必须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方案,确保绩效考核规范可行。经济师要重视绩效考核中的沟通作用,让员工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将绩效考核指标作为个人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迸发出强烈的工作热情。经济师必须做好与员工的沟通,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增强量化考核体系的执行效力。

(四)加大对经济师工作的支持力度

事业单位要为经济师工作提供更多支持,创设有利的工作环境。事业单位要结合经济师人力资源工作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投入资源,将先进的技术、设备等要素纳入人力资源工作体系中,促进经济师人力资源工作提质增效。事业单位要准确定位经济师的岗位特征,灵活设计岗位职责,增强经济师对单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事業单位要重视激励效应的作用,肯定经济师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价值与作用。对于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做出突出成就的经济师,给予职称评定或者提高薪资的优先权,鼓励经济师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取得新突破。事业单位在评价经济师工作时,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准确评价经济师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业绩表现。让经济师正确、客观地看待自己,与先进人物对标找到个人在工作中的不足,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战能力,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五)优化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工作客观上存在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仅凭人力资源一个部门的力量明显不足。经济师应在人力资源信息化体系中发挥关键作用,促进人力资源要素的高效流转,成为运营管理体系中的关键模块,更好地发掘人力资源的价值。经济师要高度关注单位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路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完善信息化体系提供合理建议,确保人力资源信息化模块分布合理,功能全面。经济师应将战略意识融合在人力资源信息化中,并融合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等其他模块,让人力资源管理与单位的经济活动有效对接,实现人力、财力、物力应用效果最大化。经济师应借助信息化模式加大网络人力资源信息的收集分析力度,成为事业单位的优质“猎头”,及时搜寻潜在的优秀人才,充实人力资源库,拓展单位的选人范围。还要应用信息化模式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网络,让经济师的人力资源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猜你喜欢

经济师绩效考核人力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研究
探究高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研究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家族最大的失败 是教育子女的失败 智新超越王娟:一个高级女经济师的“百万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