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关键堵点、提升路径

2024-03-28李富宁赵春陈萍萍张结玉

当代农村财经 2024年3期
关键词:数字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路径

李富宁 赵春 陈萍萍 张结玉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关键作用。本文分析数字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经营全过程的作用机理,探究数字赋能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主体自身—外部环境—数字资源”三维度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数字赋能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高质量发展 关键堵 提升路径

* 2022年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202255);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2023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广西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机制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XSK2325)。

“十四五”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呈现快速迭代更新的趋势,对我国各行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形成了数字赋能效应。随着我国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我国加速推进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关注农民数字素养的提升,全面促进农业农村向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发展,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一产数字经济渗透率10.5%,农业生产信息率25.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2013年首次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来,在不断摸索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类型的经营主体,促进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与农民增产增收。相较于普通农业经营者而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备开拓农业创新发展方式的优势条件和资源;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有效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生产全过程,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目的,以期通过探究寻找未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发展方向,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与数字中国建设。

一、数字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机理

数字赋能指组织在生产、服务、流程或活动过程中融入数字技术,构建相关数字能力来支持价值创造,进而实现某种价值主张的过程。基于上述“数字赋能”的基本定义,本文将数字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主体的运行流程分为:前端管理、生产管理、运行管理、市场流通等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对前端管理维度的赋能

1.数字信息助力发展机会识别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数字信息代表新时代的先进生产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关键在于正确选择经营方向,需要科学地进行对市场、环境、政策等信息收集并分析研判。数字信息化工具及平台为乡村区域创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来源,提升创业机会的获取、识别、评估等能力,有效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建方向和机遇的选择。经营主体的创办者可通过各类网络媒体、检索引擎等了解乡村产业发展相关信息,并可通过在线专业咨询、同行交流互动等手段,更有效地指导创办者发展机会识别与决策制定。

1.数字分析协助掌握准确信息

面对当今“信息爆炸”时代,经营者虽可通过互联网来收集市场相关信息,面对繁多且来源不同的市场信息数据,经营者较难精准把握市场关键信息,不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与发展规划。数字分析可以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了解某个具体区域的市场偏好、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情报等重要信息,从而优化经营策略及提高销售效果。现阶段各智能信息工具及平台均具备数字分析功能,经营主体可运用该功能的有效利用,可实现细分市场选择、订单式生产、按需生产、个性化经营等,极大降低经营主体发展目标制中的风险性与盲目性。

(二)对生产技术维度的赋能

1.数字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方式

数字技术全面运用在农业生产上,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经济成本上,可对生产资源使用与生产流程进行全面优化,适用于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在生产物资投入进行合理分配,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在劳动力成本上,通过物联网技术等实施生产全过程管理,智慧化控制配合设施农业与机械化生产,极大缓解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在生产模式创新上,智慧化监控与管理可打破时间、空间局限,改变传统农民生产方式,不仅实现规范化与标准化生产,还可根据情况进行及时调控,提升农产品品质与经济价值。

2.数字创新拓展新兴产业领域

通过数字赋能于乡村区域产业,能更好实现一、二、三产业共生和创新拓展,使新农业经营主体从传统农业维度中走出来,以促进乡村“三产融合”新兴产业形成与乡村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乡村文旅、农村电商、农技服务等新产业兴起,在数字技术运用的协同与加持下,不仅吸引大批中青年返乡创业,还吸引社会资源与资金流向乡村区域,促进乡村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经营主体在“互联网+”思维模式下,不断对产品与服务升级优化,提升其市场竞争力,规避产品同质化、缺乏特色等关键问题。

(三)对运行管理维度的赋能

1.数字金融缓解发展融资困境

数字金融可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现阶段对于乡村产业相关金融扶持力度与金融产品不断增加,但普遍存在成本较高、条件苛刻、手续繁琐、渠道缺少等现实问题,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拓展数字金融产品及配套服务,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如数字授信、风险投资、在线信贷、农业保险、支付结算、资产托管等金融服务,可有效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经营生产中,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力量有积极作用。

2.数字管理优化组织管理水平

推动数字管理可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内部管理弱化、组织松散等问题。可以通过办公管理、财务管理、人资管理、货物管理等先进数字化系统,不仅提升管理效率,还能降低管理成本。通过组织管理工作数字化改造,采用在线业务处理、协同办公、部门会议、信息公开等,不仅节省大量管理的时间与物力,还提高经营主体组织化程度,促进经营主体的组织内部结构扁平化,提升组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通過数字管理的运用,让经营者和参与者从繁琐的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投入于生产与销路拓展等关键工作中。

(四)对市场营销维度的赋能

1.数字平台扩宽市场流通渠道

数字平台助力乡村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形成双向流通新格局。我国已初步形成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近年来,农村电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电商平台渠道填补了传统流通渠道的不足,促进了区域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标准化的发展。同时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的应用,有效实施农产品销售渠道分级,有效与需求方紧密对接,化解农产品滞销核心问题。数字平台还带动了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农村商业组织、农产品商品化服务等新业态形成,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新创业点。

2.数字溯源提升产品安全质量

数字溯源技术可有效保障农产品安全,助力区域农产品品牌化升级。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溯源系统,其具有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性等特性,保证农产品信息的真实性。现代消费者高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运用数字溯源实现对产品溯源追踪,可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还可运用远程可视技术,充分展现经营主体的生产全过程、品牌文化等,成为连接消费者的关键渠道。还能利用溯源系统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环节,保障产品品质以获得更好的市场价值。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堵点

经营主体的生存发展不仅要考虑自身竞争力,还有考虑外部环境及资源的影响。现阶段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与发展质量的关键堵点在于主体自身能力、外部环境影响、数字资源质量等三个方面。

(一)主体自身困境:数字素养与观念偏差

1.数字素养偏低

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者和参与者主要为留守本地的农民,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环境、年龄、学习能力等因素,相对于城镇居民在掌握数字技术与素养上存在一定差距。202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中国乡村数字素养调查分析报告》指出:城乡居民数字素养差距37.5%,农民数字素养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群体。农民群体数字素养偏低导致其较难将数字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工具,导致生产效率偏低;同时,因产业发展与家庭生活导致学习碎片化,农民群体难以通过自学方式紧跟数字技术迭代更新速度。

2.数字观念模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数量群体庞大,但普遍成立时间较短。大部分处于创业初期,存在体量小、结构松散、构架不完善等问题,同时构成以家庭成员为主,往往采用传统管理模式,对数字化生产与运营理念认知较为模糊。同时经营者长期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运营过程中创新意识不足,对新技术、新方法尝试运用存在畏难或排斥心理,导致经营主体的生产与管理数字化转型滞后及不平衡,也使得一些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及农业大数据平台向基层推广受阻。

(二)外部环境困境:政策引导与支持较弱

1.政策引导作用弱

虽政府层面制定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等相关政策,各地区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过程中,持续加大线上平台渠道、营销资源、金融信贷、教育培训等方面政策支持。但现阶段政策扶持力度主要集中于乡村数字设施建设为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接扶持力度仍偏小。对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奖补仍较少,不能有效激励经营主体主动运用新技术,并实施数字创新;对数字技术推广力度仍不足,现阶段农技推广部门缺少专门的技术人才,不能有效实施数字技术推广;对数字人才引进政策偏弱,无法吸引人才进入乡村区域服务发展。

2.支持与投入规模偏小

虽各地区划拨专项资金实施扶持,相对于其他设施建设投入、农机补贴、产业奖补等支持而言,数字技术支持专项资金总量偏少且较难申请,不能解决经营主体数字化快速转型需求。同时,数字技术研发企业及龙头企业考虑到自身盈利等问题,不愿投入大量资金投入到乡村数字技术创新研发中;相关科研院所、地方高校参与农民数字技术培训、课程研发等力度不足,不能满足经营者及农民数字素养提升需求。

(三)数字资源困境:数字资源与平台不足

1.数字基础仍薄弱

近年来,我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我国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提升,5G网络实现重点乡镇、行政村覆盖,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60%。但现有数字设施基础仍不能满足乡村全域数字化转型需求,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乡村地区,生产条件与基础较弱,仍需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配套数字技术运用的硬件设施不足,如物流、仓储、田间监控等设施在乡村区域较为缺乏,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经济基础弱,无法长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导致其数字转型进程受制约。

2.数字平台功能分散

现阶段各地区围绕农村农业建设了一批涉农数字平台,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农产品信息平台等。其功能主要以区域农业信息管理为主,其主要使用者为地区农业部门。

各数字平台之间缺乏联动对接,存在推广应用壁垒,也无法有效整合为一,且各自功能与操作方法不同,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数字平台热情度较低。同时,数字平台建设过程中缺乏长远考虑,特别是后期数据整合与维护,难以汇聚形成有价值的数据资产。

三、数字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提升路径

结合上述关键堵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抓住现阶段国家数字建设的良好发展机遇,补齐关键短板并形成新发展理念。地方政府发挥引导与统筹作用,全面优化与调动社会资源,持续加大投入构建与优化优质数字平台,以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

(一)经营主体的提升路径

1.提高数字应用能力

农民群体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经营者与参与者,而提升农民群体数字素养是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的根本问题。要多途径提升农民群体的数字意识与素养,并从思想上树立新发展观念,明确数字技术是新时代的新农具,改变传统学习技术方式,从“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变,自觉主动增强利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并更积极地投身到数字农业与数字乡村建设中。新型农民经营主体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创新求变,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充分运用现有数字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还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使用先进数字技术的带头和引领作用,让经营主体从單一的数字技术使用者,转变成为数字技术应用推广的媒介,向参与到经营主体的农户传递数字农业新技术,形成广泛的辐射带动效益。

2.构建人才引培机制

为了应对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技术人才缺乏现状,可通过培养和引进两个路径有效解决。在数字人才培养上,依托各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体系,重点抓好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者作为领头雁,积极参与到数字农业技术专项培训中,提升管理者的数字转型意识。邀请高校教师、科技特派员等群体到现场,对内部人员开展进行系统的数字技能培训,提升其的业务能力与数字素养。在数字人才引进上,多举措挖掘乡村区域青年人才,优化发展环境留才共同发展产业;重点吸引数字素养高的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开办或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中。充分运用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制度,将数字技术型人才、社会服务组织、相关事业单位等纳入合作社成员,整合社会人力资源,形成强劲发展动力源。

3.产业化联合体探索

单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体量小、基础弱、经营范围窄等原因,单一个体较难通过自身实力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联合体模式可实现各主体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合作;经营主体应主动与区域产业体系紧密对接,与行业组织、规上企业、其他经营主体等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构建联合体,并全面深化联合体与数字技术发展适应的协同机制,形成“数字+”联合体发展模式。共建联合体数字信息交流平台,形成个体间有效沟通联动,实现技术、政策、生产、市场等信息全面共享。共建联合体统一数据管理机制,通过智能数据分析,促进联合体产业链生产标准化及商品培育差异化的形成,可有效实现统一对接市场需求来制定产业规划,统一采购生产资料与服务来降低生产成本,统一规划产品出售价格及时间提升产品价值,统一实施线上产品推广宣传与品牌化建设。

(二)外部环境的提升路径

1.扶持发展政策优化

数字乡村发展建设等顶层设计及政策引领基层实践改革,各地方充分结合地方产业实际及经营主体发展需求来制定扶持政策。在宏观层面上推进区域现代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通过税收优惠、基建补贴、资金奖励等激励手段加强对区域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运用激励政策促进各经营主体积极采用新技术、创立新平台;强化地方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高校等对农业数字技术创新的支持与输出作用,加快构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区域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上,充分利用好东西部协作政策,以东部数字信息优势带动中西部农业农村现代化,选派高水平数字科技团队指导与帮助中西部区域产业及经营主体数字化转型;并全面优化引才政策与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在薪资待遇、提升空间、就创业环境等方面加大力度,提升区域人才吸纳能力。

2.社会资源配置优化

在建设资金与资源投入上,以地方政府主导与社会资源参与相结合,进而推动政府与各市场主体之间的深度合作,吸引市场化主体积极参与到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同时,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通过科研攻关项目基金、构建科研合作平台等,强化“政院校企”多方合作,推动数字技术成果有效转化。重点是吸引数字科技型企业及大型农业科技企业参与其中,依据各地区农业生产特征与产业发展实际,结合不同类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所需,有针对性地加强农业数字技术的研发。为了有效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到基层,在不同区域选择产业基础好、发展势头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构建县乡级数字农业推广示范基地或示范点,并依托示范基地开展“理实结合”的高素质农业人才培训,形成良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3.乡村营商环境优化

各地区应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并以数字赋能促进形成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上,持续升级数字化政务服务平台,简化申请设立、日常管理、变更登记、经营许可等一系列流程,实现在线上提供规范、便利、高效的政务服务;并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在线监管系统,提升监管的智能化水平。金融组织机构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上,建立经营主体名录、资产信息、信贷、保险相关数据管理库,以便于进行融资风险评估、确定承贷主体、审贷流程审批等。探索创新数字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对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智慧农业设施购置、数字技术升级等方面融资。并通过大胆创新型融资模式,如:数字金融+龙头企业、数字金融+农业企业+农户等模式,向乡村产业提供丰富的数字金融产品。

(三)数字资源的提升路径

1.统筹整合数据资源

数据资源是数字管理平台建设与开发的关键基础条件。原先我国信息数据采集与管理分散于多个政府职能机构,使得在数据整合与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壁垒。在统筹整合数字资源过程中,要发挥政府主导与调控作用,以国家数据局为牵头,整合社会各方资源,统筹推进数据管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开发利用体系的建设,实现农业农村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推进数字乡村、数字农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重点实施农业农村信息资源的质量控制与技术创新,充分运用智能采集、分析、管理等先进手段,实现农村农业数字资源的采集规范化、管理体系化、更新动态化、资源共享化。

2.数字平台优化升级

数字平台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手段。要充分整合与优化农业农村相关数字平台,将原先专项单一功能平台整合为综合服务平台。并加强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利用农业农村大数据资源进行多样化的数据模型、程序模型、方案模型等建设,为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运营、销售等方面提供智慧解决方案。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搭建农业信息发布平台、农业技术咨询平台、农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市场信息管理平台等子系统,进而实现数字平台全面贴近农业生产全过程,为经营主体发展与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3.探索赋能产业新路径

充分运用数字技术、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探索与培育乡村区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与农业生产、经营和产业体系深度融合路径。数字赋能推动城乡融合协同发展,促进城乡产业要素流动、精准对接公共服务供需等,实现城镇产业链向乡村发展,农业产业链向城镇延伸。推进城乡数字物流体系构建,建立覆盖城乡的多层级物流网络,实现城乡物流与供销、快递等多行业融合。积极运用数字技术发展现代乡村产业新模式,探索“数字+农产品”“數字+文旅”“数字+农技服务”“数字+农田托管”等现代乡村新业态。

参考文献:

[1]陈曦.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影响因素及政策支持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23.

[2]陈一华.制造企业数字赋能扩散及驱动商业模式创新的机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

[3]黄平芳,李勇.数字赋能返乡青年创业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OL].农林经济管理学报,1-9[2024-01-08]http://kns.cnki.net/kcms/detail/ 36.1328.F.20231214.1704.005.html.

[4]邹治鑫,罗达,汪润之等.数字经济背景下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基于构建区块链农产品溯源体系的视角[J].现代商业,2021(29):3-5.

[5]李晨赫.社科院最新报告:乡村振兴亟待弥补“数字素养鸿沟”[N].中国青年报,2021-03-16(005).

[6]李富宁.乡村产业维度下农民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探究[J].智慧农业导刊, 2023,3(20):189-192.

[7]聂楚函.数字中国视角下农村居民数字素养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20.

(作者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责任编辑:李丽君

猜你喜欢

数字赋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路径
数字赋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路径
让“数字”为“两业”融合赋能
数字经济赋能临安山核桃特色产业发展
数字化赋能出口型跨境电商的价值共创研究
巴彦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问题研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维发展探究
农地三权分置视域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要求和培育途径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