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质增效目标下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2024-03-28郭丁

今日财富 2024年7期
关键词:投资决策提质国有企业

郭丁

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实践中确立提质增效目标,有利于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投资效益,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在前期规划调研,投资决策管理,投资事中、事后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解决。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概念,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承担着重要的任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有企业的高质量经营管理,尤其是投资管理方面,对投资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可靠、规范。在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将提质增效目标融入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进一步加强投资管理,完善投资管理程序,规范投资行为,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提质增效的重要性

(一)提质增效是经济新常态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

经济新常态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经济平稳有序发展的科学举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提质增效作为重要目标,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运用,着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实践中树立提质增效意识,符合我国经济新常态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可以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优化调整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为我国经济全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挥国有企业支撑、引领的重要作用。

(二)提质增效目标有利于国有企业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投资效益

对于国有企业自身而言,在投资管理实践中确立提质增效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投资管理是国有企业资产运营、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的效益实现和长期发展,与国有企业的兴衰息息相关。投资管理质量差、效率低可能会增加投资风险,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往往涉及资金量巨大,一旦出现重大风险,将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损失,威胁国有资产安全。而忽视投资效率则可能使项目推进缓慢,错过最佳时机,难以实现预期投资效益。确立提质增效目标,有利于强化国有企业对投资管理质量、效率的关注和重视,进而降低风险,提高投资决策和资金运行效率,更好地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投资效益。

二、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影响提质增效目标的问题

(一)投资决策前期的科学规划、调研等存在不足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前期管理是影响提质增效的重要一环,投资前能否准确了解项目实际情况、投资风险,能否准确研判投资可行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以及投资效果及效益。一些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前期,没有进行科学规划,尤其是缺乏中长期规划,调研工作开展不充分,部分决策者存在机会主义思想,导致投资决策并没有严格立足于实际,与国有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偏离,对投资项目的风险性、效益性、可行性缺少准确的把握,投资决策一旦出台,很难保证投资质量,增加了安全风险,也难以保证资金运行和项目推进的效率。

(二)投资决策管理中行政管理与市场化机制不够协调

由于国有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企业管理方面与一般企业有很大差别,容易带有行政化色彩,决策管理受政府干预较多。近年来,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弱化行政化管理,强化市场化机制的调节作用,但一些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管理实践中,仍然存在过度依赖行政化管理,市场化意识薄弱,没有很好协调行政化与市场化的关系。在投资决策和决策后的管理工作中,不重视市场因素的影响,投资管理僵化,灵活性较差,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足。部分国有企业投资决策者长期依赖政府行政命令,自身在结合市场进行投资分析研判时,科学做出投资决策的能力不足,在面对重大不利因素时缺乏应对能力,这也不利于投资的安全性和效率的提升。

(三)投资审批管理存在程序复杂、低效的问题

国有企业投资项目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进行,这也是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合理、合法、合规,保证国有资产安全。但目前国有企业仍面临着投资审批管理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涉及多个流程环节,一个环节审批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整体流程较复杂,企业等待时间较长。很多项目在等待审批过程中发生变化,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等因素与项目前期调研时发生变化,可能错失了最佳投资时机或投资机会,导致优质的项目流产,或项目的投资效益下降。

(四)对投资项目事中管理不够重视

国有企业及上级监管单位,往往较为重视项目的决策审批环节,在项目获得批复后,对项目投资执行过程的监管普遍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忽视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投资、进度、质量、合同“四大控制”管理。对“四大控制”管理不到位,容易使项目超概算、超时限,产生计划外工程,影响整个项目的投资运营,使工程质量不过关、合同执行不到位。这些问题不仅难以保证投资的质量水平,还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危害国有资产安全。

(五)缺乏对项目的投后管理

当前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影响投资的因素也日益复杂,国有企业要实现投资管理的提质增效,不仅要依靠事前和事中的控制,对投资项目的投后管理也非常重要。国有企业在項目的投后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上级单位和公司领导对投后管理工作不重视;投后管理相关制度的缺失或不完善;对项目后评价的缺失;后评价不够客观及后评价结果不能有效运用;公司内审部门对项目的审计缺乏独立性,不能充分发挥审计作用;项目投资回报远低于预期;项目退出难。国有企业对投资项目后出现的显性和隐性问题、风险因素、薄弱环节、低效环节等,不能及时进行深入剖析,出现重大不利因素时不能及时准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有利于投资决策的有效风险防控措施也没有进行总结,这样不利于对已完成项目进行经验挖掘,也不利于未来投资项目的科学决策,制约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六)国有企业专业投资管理人才培养待加强

国有企业的产权属性决定了国有企业的投资活动普遍依赖于政府行政干预,这也导致一部分国有企业对自身专业投资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重视度不足,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定滞后性。投资管理工作本身需要一定的专业人才作为保障,而一些国有企业在投资管理工作人员的安排上,具有金融、投资专业背景的人员数量占比低,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缺乏,同时具有丰富投资经验的优秀综合型人才更加缺乏。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过程中,市场竞争日益复杂激烈,缺少专业人才的支持,难以保证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专业性,影响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也给一系列投资风险的爆发埋下隐患,制约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基于提质增效目标的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策略

(一)着力提升国有企业投资决策前期规划调研质量

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投资的效果和最终效益,基于提质增效的目标,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前,首先要做好前期规划调研工作,保证投资项目规划、调研的质量。在项目的前期调研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国有企业应深刻把握企业盈利性基本特征,把投资效益放在首位,合理处理局部与全局、近期与长期、内部与外部、微观与宏观等方面关系,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转型发展方向。国有企业应紧紧围绕政府决策部署,科学设定发展目标,切实发挥投资的牵引性、保障性作用,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三是坚持依法合规、科学决策。国有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投资相关法规,完善投资管理制度,优化投资决策程序,投资决策时,要充分征求意见,周密研究论证,力求科学严密,坚决杜绝“一言堂”和“拍脑袋决策”。

(二)协调好投资决策管理的行政化与市场化关系

过度依赖行政化管理可能对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管理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制约,并导致投资决策的项目与市场变化的实际相脱节,影响国有企业投资的抗风险能力。因此,要实现提质增效目标,国有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和管理活动时,还要协调好行政化和市场化的关系。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决定其不能完全脱离行政干预进行自由投资,这也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必要条件,但可以在充分把握市场环境、做好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发挥市场化机制的作用,增加对市场因素的考量,避免对行政命令的过度依赖,提高结合市场进行投资分析研判的能力,尤其是应对市场突变的能力,以做出更加安全、高效的投资决策。

(三)立足提质增效目标优化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审批流程

提质增效目标下,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也要追求效率。以往国有企业投资管理审批流程复杂,等待时间长,不利于企业抓住机遇、控制投资时间和经济成本。对此,应立足提质增效的目标,在充分梳理投资条件、影响因素,做好全方位分析基础上,进行审批流程的优化。优化投资审批流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精简冗余审批环节,将部分可同步进行的审批环节合并集中办理,加强线上材料报送、线上审批手段的运用,在国有企业将审批材料电子版整理完成后,上传至审批系统,由相关部门在线快速审批。

(四)强化投资项目事中管理

应当做好投资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合同“四大控制”工作。国有企业要加强概算、预算、结算“三算”管理,严格执行初步设计概算,认真编制、审核工程预算,严把工程结算关。要实行限额设计、限额采购;严禁计划外工程,严禁擅自提高设计标准;严格按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从严控制设计变更。要完善资金使用计划与管理,按照合同制定相应付款审批权限和程序,严格执行,并及时录入工程造价数据库。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层层落实质量管理责任,严格质量监督。项目实施主体要按合理工期组织工程建设,全面落实总体统筹控制计划,其中,要对关键路线和主要控制点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项工程按期完工。项目实施阶段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监理各环节,均须依法签订合同,通过明确合同双方的责、权、利,将工期、成本、质量等目标统一起来,强化合同控制。

(五)加强投资项目事后管理

投资项目完成后,国有企业应围绕项目后评价、项目审计、投资回报三个重点强化投后管理。项目后评价重点对项目目标、过程、效益及持续性进行评价。通过项目实际的经济(技术)指标与项目决策确定的目标进行比较,检查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或达到目标的程度,分析产生的偏差,研判项目是否成功;根据项目的结果和作用,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回顾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效率(经营管理水平)作出评价;根据项目实际产生的投入产出数据,以及根据这些数据重新预测,得出項目计算期内未来各年将要发生的数据,综合考察项目实际或更接近于实际的财务盈利状况,据此判断项目在财务意义上的成功与否,同时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指标相比较,找出产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在对项目未来运营的内外部因素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实现既定目标以及持续发挥效益的可能性进行预测评价。国有企业应开展投资项目专项审计,重点审计投资决策、资金使用、投资收益、风险管控等关键环节。国有企业应要求被投资企业或项目积极进行利润分配,切实保障投资者收益。

(六)加强投资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提质增效目标下,国有企业应立足当前形势下自身投资管理的需要,全面加强专业投资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投资部门领导的专业化建设,选拔具有较强专业基础和投资经验的优秀人才担任投资部门领导,发挥带队作用,以专业眼光和站位,强化投资决策把关能力。其次,要全面加强投资部门员工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积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以及一部分投资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结合对员工队伍的长期专业化在岗培训,提高人才队伍整体专业化水平,保证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质量和效率。

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由快速增长向稳中求进调整的重要阶段,经济新常态已经形成。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当前阶段的发展不能盲目追求增长速度,更要注重自身发展的稳健性,以顺应国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基于此,在国有企业的投资管理实践中,应当确立提质增效目标,找出企业自身存在的影响投资质量、效率的问题,并针对性加以调整优化,提高投资管理质效,强化投资安全性,进而在安全、平稳的前提下,谋求利益最大化,发挥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

猜你喜欢

投资决策提质国有企业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为城市提质而歌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在企业会计中的运用探究
当前形势下光伏发电行业投资决策方法探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延迟期权在水利工程投资决策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