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草问答》探究唐宗海中西汇通思想
2024-03-28蔡梦欣杨欣欣张丽君
蔡梦欣 丁 侃 杨欣欣 苏 玮 张丽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
《黄帝内经》与《神农本草经》是中药药性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两条重要线索[1]。《黄帝内经》最早将寒、热、温、凉用于治法的表述,从阴阳、五行等方面阐述五味的作用与应用;《神农本草经》奠定了四气五味用药的理论基础[2]。宋金元时期,医家开始探讨药味与药效的关系,阐释药性的方式也从四气、五味等内在性质逐渐扩大到颜色、质地、形状等外在属性[3]。明清时期,医家开始将药性理论与药“象”合论,在自然整体的现象层面认识药物,结合传统理论推导药效[1]。晚清西学开始体系化地传入中国,西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开始扩大,给诠释中医药理论提供了全新的角度[4]。《本草问答》成书于晚清中西之说交争融合之际,唐宗海运用西学知识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和药物功效进行补充阐发,对中西医学汇通之路进行尝试与探索。
1 作者与成书背景
唐宗海(1846—1897),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少习儒,因父多病,遂留心医药。受杨西山《失血大法》启发,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诸书,“用治血证,十愈七八”,医名渐显于京、沪、粤等地[5]。
晚清恰逢西洋医学日渐盛行于我国之际,唐宗海思想开明,为中西医汇通派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不存疆域异同之见”[6]3。倡导“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以求尽善尽美之医学”[6]3。著有《血证论》《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等书。
光绪十八年(1892)冬,唐宗海游于广州,得遇张伯龙。张佰龙认为唐宗海所著诸书虽于病源治法已周详,而独少本草,未免缺憾。且当世诸家的本草著作,有的夸大药物功效,有的为了追求完美而自圆其说,还存在与经典理论相悖的情况,若不加以辩驳改正,古圣之说恐难以彰显原貌。发明本草,救其流弊,是当务之急。于是光绪十九年(1893)仲春,二人以问答形式讨论本草问题,著成《本草问答》。
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四十五问,下卷三十问,共七十五问。采用阴阳、五行、形色气味、取类比象等传统说理方法诠释药效,兼述中西药理之异同及短长。此书指导后世中西汇通派的学术发展,便于后学掌握药理,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意义。
2 《本草问答》对中医药理论的阐发与汇通
唐宗海特色的中医药理论理解与运用贯彻《本草问答》全文。从他的行文特点来看,多以阴阳、五行、水火、气血等传统中医理论为出发点,重视药物的形、色、气、味等自然属性,为药物界定药效。随后,为了论证传统观点的正确性,唐宗海引入西方自然科学观点,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中西汇通尝试,以补充阐释药效,增加说服力。
2.1 立足传统理论,重视自然属性
2.1.1 立足阴阳五行水火气血理论《本草问答》开篇即托出人与药物都是秉阴阳五运六气而生,可见唐宗海对阴阳理论的重视。他认为,天地间有阴阳二气,药物得一气之偏而生成,即药物也有阴阳之别。并将阴阳与数相联系,认为“得气之阳则数奇,得气之阴则数偶”[7]46。如《本草问答》“第五问”言人参生于北方阴湿之地,却拥有“三桠五加,阳数也”的外形,属“由阴生阳”,同具阴与阳的特性,所以既能化气又能生津。
《本草问答》“第十五问”至“第二十三问”,唐宗海以较大篇幅结合五行之五味、五脏进行药效阐释。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大方向而言:药味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如苦为火之味,在《易经》与离卦相应,离卦()外阳内阴,是离火中含坎水之象。微苦之药存火之本性,故能补火,如艾叶、补骨脂等;极苦之药反得水之性,含水性,能降火,如黄连、栀子等。辛味药多发散,酸味药多收敛的道理亦是如此。“第二十三问”,唐宗海对味与性的关系作出总结:“味之平者,不离其本性;味之极者,必变其本性”[7]27。此外,唐宗海还引入五行《河图》之数以阐发药效。如三为木数,七为火数,木火属肝与心,能司血,故三七化瘀行血。八为木数,则八角茴得木之气,木能疏土,则能温肝以补土。
唐宗海还擅长以水火气血论药物性能。《本草问答》“第九问”即以水火气血论药入气分入血分之理。认为秉天水而生之药入气分而气厚,秉地火而生之药入血分而味厚。如药用泽泻属水生植物的块茎,生于根下则化气上行;红花、丹皮均色赤味苦,苦为火之味,味苦之药多入血分。“第五十六问”论述湿气的由来及湿证的病机治法时,唐宗海认为湿为水火相交而成。故唐宗海言“湿之为病水火兼具”[7]65。如白术温而有油汁,正是水火相交之物,既能补脾之膏油,又能利水。气香温主升发,助脾阳升发上达,故为补脾正药。
2.1.2 重视药物自然属性 唐宗海善于依据药物的颜色、性质、气味、产地等自然属性,朴素而形象地推导药效。唐宗海云:“凡一切药皆当原其所生,而后其性可得知矣”,突出他对药物产地方位的重视[7]9。“第四十三问”论用药部位的不同,唐宗海云“秦艽肌纹左右交缠,故治左右偏风”“橘皮、腹毛形圆而色有似人腹之象,故二物又治人大腹之气”,将药物形状与人体病理表现相联系[7]45。“第五十三问”,唐宗海阐释麻黄、柴胡的自然属性,论寒病的病机及治法。麻黄茎细直上,气味轻清,能通达阳气,使邪气外透,汗出寒去。故寒在肌表皮毛,阳气被遏,则用麻黄。皮毛与肌肉之间有膜相连,名腠理,寒邪侵犯此处用柴胡,因柴胡茎中的白瓤象膜。
2.2 引用西学知识,论证中医观点
2.2.1 结合磁性论磁石归肾 《本草问答》“第四问”论药物能治病之理即于物性之中。其中,唐宗海巧妙地借用西方科学中相斥相吸的“电气”解释磁石引针的自然现象,推导磁石纳气平喘功效的机制。中医从质而论,磁石久而锈化为铁,为铁之母。磁石引针为同气相求,子来就母。从色而论,磁石色黑属肾;从质而论,针为铁属金。磁石能引针说明磁石秉金水之性归于肾,使肾吸引肺金之气下行,以达纳气平喘之功。西洋从气而论,磁石内含电气,电气发力则能吸引。阳电之物吸引阴电之物,反之亦然。唐宗海所言“电气”即现代所言“磁性”。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磁石引针”的原理是“磁铁”对“针”的磁化过程,通过磁化作用,针中的磁畴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内部磁性增强,故与磁铁相吸引[8]。唐宗海借用西方的“电气”论,较充分和全面地解释了磁石引针的现象,阐释磁石能够使肾吸引肺金之气下行,达纳气平喘之功。
2.2.2 结合电气论茯苓化气上行 唐宗海在“第九问”认为秉天水而生之药入气分而气厚。如茯苓入气分能化气上行,唐宗海解释为茯苓为松之精汁流注于地所生,“得天之阳而下返其宅”,而威喜芝(茯苓苗)生于松巅,可知茯苓之气能上应于苗,存化气上行之功。唐宗海还用电气比喻阳气,印证“气上应于苗”:西人以松香撮发生电,认为松香中存有电气,松香即上文所论松之精汁。以此推论,茯苓为松香所生,同含电气,茯苓之气能上应于茯苓苗,恰如电气在电线中通行。
2.2.3 结合盐碱化学特性论咸味极则变 传统中医以五行之五味论,认为咸与水相应,类推到本草理论,咸味药多秉寒水之性,有引火下行之效。然唐宗海进一步认为,咸味之极者则会向相反的火性转化,持相反相成之理,存助火升发之功。论证咸味极生火时,参考西方化学知识,以制作水雷的原理——“盐精和碱精相遇则爆发为火”为例,得出“夫盐精能发火,则知盐味之咸,内有火热之性”的结论[7]28。虽然现代化学认为,碱本身并无与爆炸相关的直接条件,也无盐与碱相遇会爆发为火的结论,但盐本身确有高温熔融状态下遇水会爆炸的物理特性,与书中药味咸极属火的观点相符。因此,唐宗海以西方化学视角所阐释“盐精能发火”的结论来论证咸味极属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2.4 结合氢氧气化学特性论酒性属升“第二十四问”提出,药物的升降浮沉机制源于天地阴阳。本于阳而生者上行外达,性升浮,能走上焦而发表;本于阴而生者内行下达,性沉降,能达下焦而入里。如“第二十六问”通过描述白干酒的酿造过程,说明“酒皆上升之气水也”。唐宗海认为水中之阳本上升,酒蒸气便是水受热后阴化为阳而出,为上升之阳气,他还借用了“西洋人于水中取轻养气能上升,且能燃而为火”[7]32-33阐发上升之气属阳。轻养气即氢气和氧气。水通过电解反应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世界上已知最轻的气体,且极易燃烧,性升且助火生成;氧气虽然密度大于空气,性不升反微降,但也有助燃的特性。唐宗海将对氢氧气化学特性的理解融于“水中之阳生发上升之阳气”的观点中,以阐发酒为上升之气水,酒性属升。
2.2.5 结合大气运动原理论风气阴阳相应“第四十九问”为风气定义:“风者阴阳相应之气也。”[7]54唐宗海以大气运动原理加以阐释,并与《易经》相贯通:空气受热膨胀则上升,他处冷空气填补其下,此种空气的流动形成风。中国冬日,太阳直射赤道以南,北半球冷空气南移,则吹北风;夏日太阳直射赤道以北,北半球热空气北移,则冷空气从南极来填补,则吹南风。《易经》以巽卦指代北风、烈风,巽卦()二阳在上,一阴在下,阳极阴生。其中二阳对应冬日南方热空气上升,一阴对应北方冷空气往南方填补,符合中国冬日之写照;震卦在《易经》属东,《黄帝内经》云“东方生风”,震卦()二阴在上,一阳在下,阴极阳生。二阴对应夏日北方冷空气受热上升,一阳对应来自南极的冷空气往北方填补,正应中国夏日之气候。若与人身相应,肝属厥阴,意为阴尽阳生,人身肝木之风应合震卦。印证在病证上,既有阳有余而生的热风,也有阴有余而生的寒风,既有外寒内热的热深厥亦深,也有阴阳相搏的左右偏风。唐宗海认为外寒内热正如热空气在室内积聚上升,冷空气进来填补的大气现象,但撤其热而风不自来,故用犀角、羚羊角以清热。阴阳相搏,左右抽掣之证,正如太阳直射的南北移动,循环不息。秦艽根部左右交缠,唐宗海循比类取象之理,用秦艽为引。
2.2.6 结合西医理论与疗法论当归生血 唐宗海阐释血之生成为:“血者,阳中之阴,水交于火即化为血也。”[7]78并在“第六十五问”中,补充西医以铁酒补血的治法,从铁的角度解释“水交于火”:铁属金,金生水,铁归肾经。血中含铁,从唐氏朴素的中西结合角度看,即是肾水上交心火化赤为血的结果,与中医所言血生成之理相应。唐宗海还提及西医学阐释的人体的静脉血转换为动脉血后,血液的颜色也由黑转红的现象,以补充验证“化赤生血”之意。所以当归入血分能生血:苦为火之味,味苦之药多入血分。当归味苦,属秉地火而生之味厚者,又归心经,故生心火。其性辛温助心火之化,质油润又能化汁,正属水火相交,故专生血。
3 《本草问答》的中西汇通思想
总览《本草问答》全文,唐宗海的中西汇通思想主要表现在运用西学理论补充阐释传统中医医理、药理观点,属于“衷中参西”的汇通方式。唐容川注重对中医理论的研究与传承,以《内经》《伤寒论》等经典为理论基础,并且融入西医理论进行中西汇通[9]。唐宗海进士出身,对传统经典十分推崇,在其观点中融汇传统的文化内涵与理论特色。针对晚清中西文化的碰撞,唐宗海运用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作补充、借鉴或对比,以论证传统中医观点的正确性。
3.1 衷中
唐宗海自述其“寝馈于内经仲景之书,触类旁通”[5],推崇古圣经典:“秦汉三代所传《内》《难》仲景之书极为精确,迥非西医所及”[6]3。他善于运用《黄帝内经》气化理论对人体生理病理作出精辟见解在《血证论》开篇即论述阴阳气血水火理论[10]。书中唐宗海的药物认知,也多源于药物本身的气味,体现对《神农本草经》的传承。此外,唐宗海在“第七十三问”评价了他所在时代的诸多本草著作,突出对《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纲目》的推崇。唐宗海还兼收并蓄《周易》八卦学说、河图五行之数等传统文化理论。可见《本草问答》综合和发挥了历代药性总义,继承和发扬了各个时代经典著作的理论精华与思维方式。
比类取象是指通过取象于个别事物的具体形象,类比于其他事物,以反映该事物内涵的思维方法[11]。药性理论与法象理论对立统一、相互依存,通过药物的外在表象解释药物奏效原理,是中医认识药性的传统方法之一[12-13]。清代包括《本草问答》在内的多部著作结合药“象”而论,从自然整体的现象层面认识药物[1]。徐大椿《神农本草经百种录》[14]159提出识别药性之大法:“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15]18唐宗海对该书也有较高评价,言“徐氏《本草百种》尤精密……其书大纯小疵”[7]86,在《本草问答》中从药物自然属性推导药效的方法直接受徐氏影响[16]。比类取象的药理阐释方式被唐宗海广泛运用于《本草问答》,成为该书的特色之一。
3.2 参西
唐宗海生活的19 世纪产生了中西汇通的交汇和融合,进入了中西全面汇通的新阶段[17-18]。洋务运动前,主要由外国传教士进行的西书译著传播,是西学传入中国的起点[19-20]。唐宗海受一名叫作合信的英国传教士医生影响较大[21]。合信编译的《博物新编》在晚清传播广泛,是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介绍自然科学知识的读物之一[22-23]。书中所论气象学,电气知识及轻(氢)气、养(氧)气等西学知识在《本草问答》中多有体现。洋务运动发起后,洋务译书机构有倾向性地翻译西书,当时影响较大的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和北京京师同文馆均注重对物理学、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引进和传播[19]。唐宗海在《本草问答》中也常用自然科学观点阐发中医药理论。
基于清末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时代背景,这一时期的中西汇通以中国传统医学对西医的吸收、引进和融通为基本特点[18]。唐宗海吸收西方科学,撰成汇通中西的药理著作《本草问答》,其本人也被誉为“中西汇通的先驱”。唐宗海对中西汇通之路有独到见解:“摘灵素诸经录其要义,兼中西之说解之……但求折衷归于一”[7]3,被视为中医界有关中西医汇通思想最早的正式表达[24]。唐宗海的中西汇通是以中医学说为主体的,“第一问”便托出阴阳五运六气是药理源流的论断。针对“未见脏腑,托空配药”“但分气味……未能试验”等对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质疑,唐宗海指出古圣必定经过解剖观察才能定出五脏六腑,神农经过尝药的亲身实践才定出药物形色气味,对西医的质疑作有力回应。实际上,《本草问答》是一部以中医议论为主,兼有西学观点,通过借鉴或对比,力图证明中医药理观点正确性的著作。
4 结语
从《本草问答》一书可探,唐宗海继承发扬传统理论与文化内涵,从药物的自然属性出发,比类取象推导药效;同时有意识地引进西学,或是补充、验证、比较,以补传统中医药理论之不足。此即中西医汇通学派学术思想的基本构成,为中西医汇通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5]。唐宗海此种在接触中对比,在对比中寻求共通与互存[23]的中西汇通方式,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中西医汇通学派的发展方向。
西学在清末的传播仍属于启蒙阶段。唐宗海对西学的理解较为朴素,但已涉猎多个方面。虽然有些观点以当今的科技水平看来不尽然正确,但他探索西学以补充中学之不足的精神,实堪为“中医改革家之第一人也”[14]99。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