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络病学与间质性膀胱炎的关系及其治则治法的研究进展

2024-03-28巩瑛杰于润泽朱玉新张亚强宋竖旗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5期
关键词:淋证病学络脉

巩瑛杰 于润泽 朱玉新 张 奇 张亚强 宋竖旗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5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100006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ais,IC),又称膀胱疼痛综合征,是一种累及膀胱全层的非细菌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耻骨上膀胱区疼痛,伴尿频、尿急为其特征,疼痛感在憋尿时加重,尿后疼痛减轻[1]。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将其定义为膀胱充盈时疼痛,并放射至尿道、会阴、直肠等盆腔脏器,排尿后可缓解,不伴有泌尿系统感染,部分患者伴排尿困难、血尿。膀胱镜下可见膀胱壁的纤维化,膀胱容量减少,黏膜变薄,出血,膀胱出现小的溃疡或裂隙[2]。西医多选择膀胱药物灌注疗法、麻醉下膀胱水扩张术、行为治疗、心理干预、物理治疗等方法,但尚无治愈方法,是泌尿外科的难治性疾病。相比之下,以中医络病学为理论指导,中医药作为IC 的一种治疗方法,能减轻膀胱区的疼痛,改善尿路刺激症状,有效控制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1 中医络病学概论

中医络病学提出经络是联系脏腑肢体,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医学入门》有云:“经者,径也;经之支脉旁出者为络。”[3]这指出络脉从经脉支横别出,遍及全身,纵横交错的结构特点[4]。人体的络脉分为气络和血络,主司“行血气而营阴阳”,即输送全身的气血以供组织器官所需[5]。《黄帝内经》有“支而横出者为络”,人体络脉纵横于全身各处,四通八达,无处不至,具有输送身体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内外上下之功。因此,从经络系统到脏腑四肢百骸的多种疾病,均属于“络病”的范畴[6]。

中医络病学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门学科,是指从经脉分出逐层细分,遍布全身的络脉出现的各种病变的总称。络脉既是人体气血通行的途径,同时也是邪气传变的渠道,当病邪侵袭络脉及络气,形成复杂的病理状态,病邪停留络脉具有易瘀易滞、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7]。因此,从络病论治本病,可在临床治疗中开拓新的思路与治法。

2 中医络病学与IC 的关系

传统医学中没有IC 的病名,但根据IC 的临床症状特点,中医将该病归属到“淋证”的范畴,淋证以小便频数、淋漓涩痛,并伴有下腹拘急疼痛为主要症状[8]。后世医家对淋证有更进一步的描述,从《素问·六元正气大论》中提到“初之气……小便黄赤,甚则淋”到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再到隋代医家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淋浊》中认为由于治疗、病情转归不同,可分为寒、热、虚、瘀;清代尤在泾在《金匮翼·诸淋》认为本病可相互转化[9-12]。由此可见,IC 与淋证许多相似之处,故临证多参考淋证辨证。

2.1 中医络病学与膀胱解剖学的关系

由现代医学解剖可知,膀胱位于下腹部,居盆腔之内、双肾之下、大肠之前、耻骨之后,为中空的囊状器官,而在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对膀胱解剖的相关记载。膀胱在中医学中被称为“净府”“水府”,是生成尿液的场所,《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中有云:“津液之余者,入胞脬则为小便。”[13]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的经络循行分析,膀胱的生理病理与人体络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灵枢·经脉》中记载有脾、肝之脉络循行之处经过膀胱,膀胱经及其支脉循行人体全身,并与肾之经络密切相关。除此之外,任督二脉亦“行于阴毛部”,也说明了此二脉的畅通影响着膀胱的功能。

2.2 中医络病学与IC 生理的关系

络病理论中的血络的功能及概念与现代医学中的毛细血管、人体内微循环相对应。膀胱与肾互相络属,是人体的六腑之一。《诸病源候论·膀胱病候》对膀胱之功能进行了详细阐释:“膀胱,肾之府也,五谷五味之津液悉归于膀胱;而津液之余者,入胞则为小便。”[14]又如清代的姚止庵言“饮水入胃后……再经膀胱气化,下出为溺”,说明了膀胱的生理功能包括贮藏津液之余小便的功能和藏津液,气化而出的功能。循行于膀胱周围的脉络输送血液到达膀胱局部的微循环,并充分发挥血液交换、营养代谢的作用。

2.3 中医络病学与IC 病理的关系

IC 的临床表现以膀胱区疼痛、尿频、尿急等下尿路症状,严重者可见排尿困难、血尿。从现代医学病理学的角度来说,IC 在发病时,感染、免疫、神经支配、内分泌等各种病理因素互结于膀胱,使膀胱局部脉络气血运动障碍,络脉失于通畅,不通则痛,故首先表现为耻骨上膀胱区的疼痛[15];局部微循环阻塞,瘀血内停于毛细血管网内,导致膀胱壁神经纤维密度增加,膀胱容量变小,净府失于气化,津液代谢失常,致使下尿路功能减退,临床可呈现尿频、尿急,尿不净,严重者可见排尿困难等下尿路症状,膀胱镜下可观察到膀胱黏膜发生变化,大部分患者呈轻微炎症表现[16];瘀血阻于脉络严重时,会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血行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而出血,临床表现为血尿,或膀胱镜下见病变局部出现小的溃疡或裂隙。

根椐中医络病研究建立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可知,络脉在体内的网状层次与空间分布呈现外(体表阳络)-中(肌肉经脉)-内(脏腑阴络)的分布规律[17-18]。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问,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19]邪气“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邪气病久入深,迁延日久,病情深痼难愈,久成瘀血痰凝,脉络瘀阻甚则瘀塞不通[20];病邪邪势嚣张,病久正气耗损,肾络膀胱络脉空虚,病邪乘虚内袭,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肾与膀胱阴络支横别出、逐级细分、络体细窄、网状分布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其中的气血流速缓慢、面性弥漫的运行特点,这就导致了络病具有易瘀、易滞、易入难出、易积成形的病机特点[21]。

3 IC 从络辨治的治则、治法

高文喜等[22]中医学者认为,IC 的病位在下焦、肾、膀胱,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湿热为标是本病主要病因病机,肾虚为本是发病的基础,以此虚实两端为要。因此,从络病学的角度进行总结分析,IC 病机可以从“气滞血瘀”“下焦湿热”“肾气亏虚”3 个角度展开。

3.1 气滞血瘀证

络中之气机通畅,络道通行流畅,是保持脉络功能正常的条件,也是维持体内脏腑功能平稳的重要前提。若人体外感六淫疫疠之邪,或内伤七情,肝失疏泄,或饮食劳倦,或跌仆、金刃、虫兽、环境毒素,痰、湿阻络,均可使络脉之气输布运行障碍,升降出入之气机失常。“气为血之帅”,气不运行则血流受阻,就会导致血液通行滞缓,引起络脉管道狭窄而发为络脉瘀阻,故成气滞血瘀之象。故如若膀胱络脉发生气滞血瘀,则会出现的膀胱区、下腹部、阴部等疼痛。气血不行,络脉瘀阻,血不循经而为出血。综上所述,尿血也是本病气滞血瘀证的主要表现之一。

于思明等[23]认为,气滞血瘀证多用行气化瘀法来治疗,刘猷枋等[24]擅长运用活血化瘀法,并提出症状表现轻者用桃核承气汤加减,重者用抵当汤或少腹逐瘀汤加减。徐彦等[25]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大黄牡丹汤可以显著降低IC 患者下腹部疼痛及尿频次数。宫文宇等[26]将协日嘎四味汤胶囊应用在IC 患者,发现该药物对IC 症状能起到部分缓解作用;贺伟等[27]通过研究发现,具有活血行气之功效的四逆散可以改善IC 引起的下尿路症状,临床疗效突出。因此,对于气滞血瘀证之属的IC 在治疗上应当以活血化瘀为关键治法,同时兼以理气行气。

3.2 下焦湿热证

IC 以尿频、尿痛、尿灼热、尿急等下尿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李梴在《医学入门·外感·火类》中提出淋证的病机为湿热蕴结,《医学心悟·热淋》中有“淋者,大抵有膀胱经湿热所致”,《医宗必读·淋证》中有“淋,湿与热两端”,以上均阐释了淋证的发病与湿热内蕴密切相关[28]。人体外感六淫湿热火毒疫疠之邪,或因饮食不节、喜食辛辣油腻而脾胃受损,导致脾胃的失去运化之力,痰湿蕴久内生湿热。湿热滞络下焦,留于膀胱,局部脉络受阻,气血运行紊乱,脏腑代谢功能失调,导致脏腑组织生理或病理代谢的产物无法通过络脉及时排出体外,积攒体内而形成内毒,引发尿路刺激症状有关。以热重于湿为主,故见尿频、尿痛、尿急、尿道灼热;若湿重于热,则以尿液浑浊为表现。

宋竖旗等[1]提出下焦湿热证者以清热祛湿为治疗大法;林广慧[29]运用清淋方治疗下焦湿热型膀胱炎,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高于西药对照组;黄新凯[30]观察60 例临床患者,发现龙胆泻肝汤对湿热下注型IC 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因此,对于下焦湿热型IC 以清热祛湿为治疗大法,多用八正散加减,若湿重于热者以四妙散加减;热象偏重者则选择龙胆泻肝汤加减。

3.3 肾气亏虚证

《素问·宣明五气论》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31]可见,本病多因肾气与中土之虚寒,温煦失责,导致膀胱气化失司,无以制水也,故肾络不荣是本病的发病关键,贯穿淋证发生发展始终。疾病盘踞不去,久则气血不足,肾脉失于濡养,导致肾络亏虚受损,正所谓“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不荣则痛,故见膀胱区隐隐疼痛的临床症状。肾络不荣致气不摄水,膀胱气化无力,故见尿频、尿急、尿无力等症状。

秦克力等[32]和袁杭海等[33]认为,淋证以肾虚为关键病机,在治疗时应注意辨别阴阳。刘晓晶等[34]认为补益肾气为肾气亏虚证的主要治法。综上所述,在对于IC 患者的辨证论治中,若见肾阳虚型者,则治以温肾化气、通利小便,方用济生肾气丸;若肾阴虚、水热互结型者,则治以养阴清热、利水通淋,方用猪苓汤。

4 小结与展望

IC 是一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病程迁延且反复发作。湿热蕴结贯穿本病发展的始终,肾气亏虚是本病发生的基础。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在于过食肥甘,日久生湿化热,蕴结下焦,下渗膀胱,清浊不分,而成尿浊;若湿热灼及络脉,络损血溢,则尿血;或饮食无节,或劳思过度,脾气受损,脾虚中气下陷,而成尿频;病延日久,或劳欲过度,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固摄无权则出现尿频、尿急;若情志不畅,肝之疏泄受阻,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淋证。因此,在临床上治疗IC 时,应当审查证候虚实,重视“标本兼治”,实则治其标,虚则补其本,治标不忘固本,培本兼顾去标[35]。

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为祖国医学的研究发展扩展了视野和提供了新的思路。膀胱镜的引入突破了中医诊疗技术“司外揣内”的局限性,为中医局部辨病提供了可能,更有利于直观把握疾病特点,便于治疗。可根据膀胱镜下提示,中药内服治疗的同时尝试给予局部用药(膀胱中药灌注)。膀胱中药灌注可直达病灶,有利于创面的愈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口服的首过效应,从而增加药效[36]。在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引入膀胱镜下黏膜直接观察,结合病理的改变,将整体与局部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给中医治疗IC 提供了新的模式[37]。

综上所述,临床诊疗IC 时,应在中医络病学理论的指导之下辨证论治,以补益肾气,清热利湿为基本治法,同时审其标本缓急,兼顾整体与局部,多法并举,多维度把握IC 疾病的发展变化,充分体现了中医络病学治疗IC 的特色疗法。

利益冲突声明:本文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淋证病学络脉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张锡纯治疗淋证的药—病—证用药规律
舌下络脉诊法研究❋
看小儿络脉识宝宝病变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望“纹”知病,“掌”握小儿健康
结肠络脉探析
五子衍宗丸治疗淋证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