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苏与融入,工业遗产耦合社区生活
——上海松江“云间粮仓”的启发

2024-03-27马心成MAXincheng李童琳LITonglin汪留成WANGLiucheng

住宅科技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活圈粮仓遗产

■ 马心成 MA Xincheng 李童琳 LI Tonglin 汪留成 WANG Liucheng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逐渐由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人类进入后工业时代。城市中众多的传统工业、企业先后衰退或者迁移,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及建筑,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制约了城市的有序发展。这其中不乏具有特殊历史地位的建筑或场地,它们往往见证着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历史进程,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改造再利用这些工业废弃建筑,化消极为积极,变废为宝,成为目前城市发展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存量提质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城市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亟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揭示了我国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宗旨、主体和根本目的[1]。对于一些工业记忆浓厚的老城区,建设过程中若能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施策,将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与社区生活服务相结合,可进一步完善社区生活圈多样性,提升社区服务品质,使工业遗产的场所精神得以在社区中延续。

1 存量:工业遗产的产生及保护

1.1 工业遗产的内涵

关于工业遗产,《下塔吉尔宪章》给出了比较科学的定义: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阐述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简言之,工业遗产是一定历史时期保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技、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明遗存。这些遗存包括建筑和机械,厂房,生产作坊、工厂矿场及加工提炼遗址,仓库货栈,生产、转换和使用的场所,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以及用于住所、宗教崇拜或教育等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2]

1.2 工业遗产的产生

资源供给、产品需求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会引起产业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的转移。依据性质和动力的不同,可以将产业转移分为扩张式转移和撤退式转移。其中:扩张式转移是以占领市场、扩大产能为动力,是成长式转移;而撤退式转移是迫于竞争压力,为实现最优退出而被迫对外转移。

产业的演进遵循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路径[3]。工业革命以来,公认的产业转移一共有4 次,即:英国转移至欧洲大陆及美国(19 世纪上半叶)、美国转移至欧洲大陆及日本(19 世纪50 年代)、美国和日本转移至“亚洲四小龙”(19 世纪末)、 “亚洲四小龙”转向中国沿海及内地。如今,新的产业转移则出现了从中国东南沿海到中国内陆及东南亚的趋势。国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的安徽承接沿海工业、河北承接北京产能、广东发展非珠区域,以及国际上的“一带一路”战略,均为此次产业转移的表现。随着产业转移,原有的车间、工厂、仓库、矿场、码头等生产设施逐渐破败并失去活力,大量的工业遗产由此产生。

1.3 工业遗产价值及保护

1.3.1 工业遗产的价值

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活动的见证,是人们生活记忆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并且在建筑、工程、制造及规划等领域,具有历史、技术和科学价值。因此,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应以对工业遗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认识与评估为基础[4]。通过对工业遗产见证意义、历史意义、工业文化的重新评估与挖掘,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遗产,以更好地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社会情感价值、技术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

1.3.2 工业遗产保护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最早在19 世纪中期就开始重视工业遗产保护的议题。20 世纪50 年代,英国伯明翰大学唐纳德·达德利(Donald Dudley)教授率先提出“工业考古学”概念,并得到英国专业考古机构认可。之后,欧美国家纷纷成立工业考古学会、工业遗产保护组织等,致力研究“由工业革命产生的早期遗存”。经过努力,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被大众知晓,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5]。

1.4 我国工业遗产特征

我国工业化起步相较于西方略显滞后,历史较短。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开始在中国沿海开设工厂和船坞;19 世纪60 年代,洋务派在南方沿海兴办实业(包括江南制造局、马尾造船厂等),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序幕;民国时期,不少民族资本家提出实业救国,纷纷开办民族企业[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渐有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这批工业企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已经转型或者废弃,留下了大批具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及鲜明时代特色的工业遗产。

当前,我国大致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部分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正经历着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转变。这种转变必然伴随着产业布局、社会形态、意识行为的变化。然而,现阶段我国对工业遗产的利用主要集中在工业旅游、办公、博物展览、创意产业等领域,而与居住社区的结合利用较少。随着社区生活圈及人民城市理念的普及,笔者认为,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需要糅合国土、规划、建筑、经济、文创、旅游等多个学科领域,在顺应工业历史文脉挖掘工业记忆、关注场地环境及景观、重视工艺流程及构筑物的基础上,将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融入社区生活,以进一步提高社区群众满意度,并促进工业遗产保护成为共识。

2 短板:社区生活圈亟待丰富

2.1 社区生活圈理念

2016 年8 月,上海市发布全国首个《上海市15 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7](以下简称《导则》)。根据主导功能不同,将社区分为居住、商务、科创和产业4 种类型;指出15 min 社区生活圈为社区设施建设的基本单元,即在15 min步行范围内形成便捷舒适的生活平台,为市民提供方便舒适的高品质社区服务。2018 年1 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8]正式发布,将对公共活动中心划分为城市主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和社区中心4 个层级;同时,以中心行政区、主城片区、城镇圈为单元配置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以社区生活圈为单元配置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商务部等13 部门于2023 年7 月印发《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9](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坚持“因城施策、一圈一策”原则,按照“试点带动、典型引路、全面推开”的路径,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保障和改善民生、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载体,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2.2 公共设施短板补齐政策

在房地产高速发展时期,受经济利益驱使,各地新建了大量商品住宅;但社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因收益不高而滞后欠缺,存在品质不高、种类不全、利用率不足、公益性与社会性设施分离等短板。

针对社区短板,《行动计划》要求“释放各类经营用房资源,加快出租转让、改造开发,支持统一招商、运营、管理。充分利用周边空置或过剩的旧厂房、仓库,以及闲置土地等,通过调整或兼容土地用途,改建一批贴近居民生活、综合服务型的社区商业中心、邻里中心等便民服务设施。鼓励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娱乐健身等场所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提高设施使用率”;《导则》也提出“已建地区在规划方面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类施策的原则,迎合社区需求论证改造可行性。针对与导则相关指标的差距,通过对既有建成设施的共享、开放及设施补充提升等方式补齐短板、提高品质”。

3 糅合:工业遗产耦合社区生活

3.1 工业遗产顺应变化

产业转移及升级导致众多传统工业基地和街区走向衰退,新型服务型居住社区涌现。正如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所论述的,“建筑与一切有机生命相类似,总是处在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进化之中,建筑应该是不断地随周围条件改变而进行变化、修改、增补,而不是自它一建成就可以一成不变的屹立在那里”。工业遗产的改造再利用就是要顺应时代变化,在挖掘其经济、历史、文化及生态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活化再利用。

在15 min 生活圈内因地制宜地发展文化、娱乐、休闲、社交康养、健身等品质提升业态,从发展“一店一早”、补齐“一菜一修”、服务“一老一少”入手,推动15 min 便民生活圈与养老托育圈、文化休闲圈、健康健身圈、金融服务圈、快递服务圈交织融合,营造多元化、多层次的生活场景。例如:建立多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地区医院等设施,以满足居民文体、医疗等需求;增加社区中心的可达性,确保社区生活圈步行可达、地区中心公共交通可达[7]。

3.2 工业遗产复苏融入社区生活圈

现阶段,我国对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发力点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工业遗产旅游、创意办公、博物展览、酒店娱乐等领域。以上海为例,目前已完成活化再利用的项目如杨浦滨江生活秀带、虹口1933 老场坊、卢湾田子坊、普陀M50、上海德必产业园等,普遍位于市中心商务办公、会展等基因浓厚的区域,而对于近郊的众多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涉及较少。业态重视经济收益及商务办公会展等功能,政府公益性质业态明显融入不足,与普通社区居民生活距离也比较疏远。

因此,将工业遗产再利用融入社区生活圈,促进社区公益性设施与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结合,有助于众多工业遗产与养老托育、文化休闲、健康健身等生活圈层的糅合,更加具有普适性。这种融合有利于打破社区与工业遗产的边界,让工业文化血液流淌在社区中;有利于发挥工业建筑改造支持特色化、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提高社区生活便利性;也有利于结合公益设施改造建设养老服务中心,发展社区食堂服务“一老一少”。此外,远程办公、兼职就业、线上培训等平台结合低成本的工业建筑改造升级,有利于创意文化、创新网红店、精品店等业态发展,可促进居民就近就业,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对工业遗产活化再利用以适应社区生活,可减少财政支出,缓解财政压力;同时,可避免大拆大建,减轻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3.3 政策支持与实施策略

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与城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社区生活的丰富、功能的完善、服务的提升,有助于扩大消费增加就业,助力社区从生产型转变为服务消费型。

随着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及经济结构调整,城区内工业建筑大多已被拆除,但还有一部分老厂房、老仓库零星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区域,客观上要求加快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利用。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引导,如释放工业遗产建筑资源,调整兼容土地用途,合理改造开发以加快出租转让,并引入专业运营商进行统一管理运营。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如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阅览、娱乐健身等)与工业遗产活化利用有效结合起来,使老工业建筑重新获得新生;同时,延长开放时间以增加使用率,促进与其他商业服务设施的互补,拉动经济;此外,可给予微利、公益设施相应的政策优惠、房租减免,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落实相关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政策,从而增强工业遗产类社区生活圈的丰富度与亲民性,提升社区服务精细化水平。

工业遗产与社区生活圈的融合作为城市更新研究中的新领域,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立法者难以预料的情况。这就需要加大公众参与立法、参与法律解释的力度,注重规划师、建筑师、政府部门、投资者、居民等多方主体共同总结示范案例经验。通过畅通公众参与立法通道,提高法律法规的合理性和正义性,增强人们自觉遵守的意愿,促使工业遗产再利用与社区生活圈的结合实践在法律法规的调整下良性发展,减少工业遗产活化利用过程中的社会矛盾与风险[10]。

4 实证案例:上海“云间粮仓”耦合社区生活

4.1 背景介绍

4.1.1 农业文化,粮仓记忆

“云间粮仓”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松汇东路327 号。松江享有“赋税半天下”的美誉,工业记忆与“鱼米之乡”的文脉在此交汇。自明朝起,这里成为漕运粮食来源地及中转地;20世纪50—90 年代,南门粮库、松江米厂、松江面粉厂等企业相继成立,松江成为粮食储存及加工集聚区;然而到20 世纪90 年代末,粮库功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片区开始衰退并被分配给众多小业主,五金、广告、仓储逐渐成为主导业态;再后来,这些业态也慢慢萧条[9]。

4.1.2 场地概况

“云间粮仓”场地呈“L”形(图1),东、北两侧为成熟居住小区,西侧为通波塘及居住小区,南侧为待拆迁村落及沪昆铁路(沪昆规划南移与沪杭高铁、沪苏湖高铁共同组建新的松江枢纽)。基地周边以居住区为主,配套设施主要有中小学、沿街商铺、小型购物广场等,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但品质不高,各类服务设施亟待完善,主要缺失社区公共活动广场、运动健身设施、文化活动设施、中高端餐饮、社区休闲步道、公共绿地、社区食堂等。

图1 “云间粮仓”周边状况

4.1.3 改造升级方案确定

社区生活圈要求构建高效复合、共享共赢、多层次多类型的社区服务体系,需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质量较高,以满足不同类型社区、全年龄段人群多层次、多元化和多样化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一方面,可通过现状对比目标、圈层评估(图2)及民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方式,寻找社区服务短板并建立动态的“短板清单”;另一方面,需要规土部门、设计单位、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行动方案编制,并定期对推进情况进行评估,以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指引行动方案不断更新完善。

图2 社区设施圈层分布[7]

在云间粮仓改造方案形成过程中,松江投促中心主动参与,协调设计部门、开发企业、政府部门、原厂区领导及群众等各方意见,及时发现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综合解决了产权难题、修缮难题和招商布局难题。经多方比选,最终选定修旧如旧的改造方案,保留老粮仓墙面的斑驳,突出硕大的瓦屋面及内部木构件,并将筒仓作为园区的标志及背景,不仅避免了大拆大建,也保留了对粮仓的记忆;同时,业态引入强调其气质与工业遗产性格的匹配,注重业态对社区生活的补充,实现餐饮、娱乐、文化、体育、休闲等多业态的混合与协调,丰富社区生活。

4.2 粮仓记忆融入社区生活

根据改造方案,将粮仓作为园区主题及背景,突出老粮仓的砖瓦,从正面及顶部视角看去,颇有年代感;同时,对内部的木质柱子及桁架椽子保持原样,结构逻辑简洁清晰 。新的建筑材料与原有的砖木结构间的区分清晰明了,营造出一种新旧材料相互碰撞又和谐相处的氛围(图3)。

图3 粮仓记忆

园区内部业态分布主要有:特色农产品展销、酒店住宿、特色餐饮、游泳健身、中医服务、舞蹈瑜伽、咖啡休闲、云间书院、儿童培训、艺术展览等。业态贴近社区生活且种类丰富,“云间粮仓”也被评为社区居民家门口的好去处和夜游上海好去处。啤酒阿姨将啤酒文化博物馆与粮仓的粮食文化结合,在品尝来自世界各地啤酒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其酿造过程,增加消费者的亲临感;直径近6 m、高24 m 的筒仓被改造成酒店,另外两栋建筑也被改造为谷仓酒店和民宿,住宿时能够深切感受到浓厚的工业风及粮食文化;洛克篮球公园、源霖网球公园、攀岩、云间游泳馆、乒乓球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等运动元素的注入,赋予了园区青春的活力,丰富了社区居民的运动体验;农夫市集、研学、文创、云间书院等资源的引入,有助于孵化新产业并增加就业,从而更好地服务社区文化生活,拉近工业遗产与社区生活就业的距离[10];展馆、剧场为各类艺术交流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场地,也方便附近的松江大学城与社会互动交流;原来的晾晒场被改造成广场,供老人、孩童活动,增强了园区夜间服务社区居民的功能,并带动夜间经济;康养、保健理疗业态的引入则促进了社区群众的健康消费(图4)。

图4 “云间粮仓”丰富社区生活

“云间粮仓”的各类服务设施有助于提升社区服务品质,改善社区消费环境,创新社区消费场景,繁荣社区商业。将工业遗产、粮食文化融入社区生活,老职工们欣慰原来朴素的建筑得以保留,留住了当年粮仓的记忆;周边居民庆幸萧条废弃的厂区成为家门口的好去处;入驻商家找到了具有历史格调的营业场所;设计师、高校则发现了展现自我的市场化平台。

4.3 问题与建议

当然,现阶段的改造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开放性不足、可达性受限、公益性设施缺失等,需要进一步改进。

4.3.1 开放性不足、可达性受限

西侧通波塘及封闭式小区、南侧人民河及现状沪昆铁路增加了社区居民进入园区的难度,疏远了园区与社区的距离。通波塘、人民河围成的“L”形滨水空间成为园区的休闲步道,但园区内部步道与外部空间并未贯通,交通网络不完善,导致与周边社区联系不密切;园区采用有围墙封闭式管理,在空间上与周边社区只有出入口两个互动点,步行前往的距离较远,没有形成开放的线面式的联系。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园区与社区的融合并不充分,更具生活气息的便利店、早餐服务、平价维修、社区食堂等随意性消费难以繁荣。

建议打造宜人丰富的步行场景,连通园区滨河空间与周边社区步行系统,形成舒适的步行网络系统,增加园区的可达性;同时,采用软隔离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打破园区与周边社区的边界,促进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与社区生活的融合,繁荣社区商业,方便居民生活。

4.3.2 公益性设施缺失

园区内部设施以商业化运行为主,而政府公益性设施并未同工业遗产再利用有效结合。社区生活要求的图书阅览、卫生服务、养老照料、老年活动、生活服务、社区食堂等业态缺失,服务人群的覆盖面也相对受到限制。这就导致园区与社区的隔阂,社区生活与社区文化难以融入园区。

建议将政府公益类设施导入“云间粮仓”,公益服务与工业遗产保护紧密结合,将粮食文化、工业精神文脉传承于社区生活。

5 结语

随着产业转移与升级,大量的工业建筑被废弃,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与社区生活圈的丰富完善具有天然互补性,这种互补有助于促进工业记忆、工业文化在社区生活中延续,塑造独特的场所精神。

通过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机制,充分听取民意,摸清“有什么、缺什么”,研究“补什么,怎么补”,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减轻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在居住社区,发挥社会和政府等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地将社区生活需求与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充分融合,建设开放型、多层次、便捷可达的社区服务系统,从而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丰富社区生活,实现“人民城市”愿景。

猜你喜欢

生活圈粮仓遗产
一段从“幼儿生活圈”开始的特别时光——浅谈促进小班幼儿开学适应的共育策略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好粮仓就是硬底气
遗产怎么分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粮仓
千万遗产
粮仓
树懒的粮仓
当动物走进人类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