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课平台应用为学科精准教研赋能

2024-03-27柳田牛张雅梅邹婷

教育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研面积精准

柳田牛 张雅梅 邹婷

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战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也是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想要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精准化和决策科学化,则需要找到合适的途径与载体推动学科教研更趋向精准化、个性化。依托智课与AI教研平台,借助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教育技术与工具开展的精准教研,便是武汉市汉南区育才第二小学在学习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响应国家课改要求而做出的积极探索,旨在从教师教研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精准教研是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学生实施精确指导、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教研方式,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精准教研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情分析、针对性的精准教学服务、预测学生的学习需求、精准评估教学效果等。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教学计划,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精确评估教学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个性化学习目标精准预设

在学校语文教研活动中,教师使用智课平台为学生设定了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期伊始,面对棘手的阅读策略单元,老师们都有些束手无策。五年级语文备课组便围绕第二单元(单元要素为“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展开了以“阅读策略的教学与检验”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在正式开启本单元教学前,教师率先通过平台的学生评估功能获取了每位学生的现有阅读水平,即当前的默读速度及对初读文字的理解水平。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的默读速度在每分钟200字到280字之间,少部分学生的默读速度在每分钟300字左右,另外有极个别同学的阅读速度低于每分钟200字。同时,在评估测试结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阅读质量较好,但一部分阅读速度快的学生,阅读质量较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三学段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出这样的要求:“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低于300字。”由此可知,大部分学生在阅读策略上缺乏方法指导,要么仅追求阅读速度,要么仅追求阅读质量,难以实现自我监控与平衡。

鉴于此学情分析,教师通过智课平台的个性化目标设定功能,为这些学生设定了针对阅读速度及质量的学习目标:对于阅读速度已达标的少部分学生,重在提高其阅读质量,提升信息检索能力及阅读理解能力;对于阅读速度暂未达标的绝大部分学生,重在训练其阅读策略,培养其运用多种方法提升阅读速度;对于阅读有障碍的个别学生,重在激发其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热情。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设定的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阅读资源包,阅读不同篇幅和难度的文章,并完成对应的星级检测题,以提升阅读的速度及质量,进而提升阅读理解水平和能力。

知识点精准教研

在学校数学教研活动中,教师利用智课平台的知识点教学功能,进行了精准的教学。在三年级下学期面积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导致在课堂练习中出现各种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面积概念,掌握面积相关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品质,三年级组的数学老师们开展了以“借智课平台资源之力  精准助力概念理解”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在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因此为了具体了解学生的困惑点,数学组的教师通过智课平台的知识点针对练习模块,为学生有针对性地重组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结合智课平台的答题数据,以及老师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大部分学生是第一种情况,不理解面积的概念,将周长和面积混为一谈。少数学生是第二种情况,没有准确记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极少数学生是第三种情况,不会面积单位的换算。不论学生是基于哪种情况不会做题,都将影响后续阶段数学的学习。因为本单元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等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储备了必备知识。

明确问题之后,我们就要借助智课平台解决问题。教师通过智课平台的知识点讲解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详细的面积概念讲解视频,并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同时,智课平台还提供了细致的分解动画,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以及单位换算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还设置了相关的在线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通过智课平台的实时监测功能,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及时给予个别学生额外的辅导和指导。

在智课平台的帮助下,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了,对面积单位的换算也进一步加强了。

教學效果精准评估

教师通过运用数据实现精准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一种创新实践,对学校教师来说既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些英语组的教师分享了他们从单元解读到数据分析的宝贵经验,并谈到了教研组在经过几次磨课后取得的教学效果提升的感受。与此同时,其他教师通过分析“教师行为分析、学生行为分析、ST分析”等各类数据,发现了某些异常的数据现象。一些教师专注于分析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此来判断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些教师专注于分析课堂行为,以评判教学活动安排的合理性;还有一些教师则着力于反思教学目标达成的角度,对教学行为与模式进行分析。

所有参与的教师都在积极观察、思考,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他们建议通过建立小组合作机制和提升教师讲授的有效性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种以数据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以更科学、精准的方式开展教学。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在于“一人一课”的经验积累,更有赖于“千课万人”的智慧与研讨。因此,教研一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精准教研也是我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窗口。

然而,“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正是依托AI教研平台,通过远程专题研讨学习,开阔了我校新教师的教学眼界,让他们看到了一节好课是怎样产生的,更让他们掌握了一堂优质课的设计“密码”,借此突破时空界限,打造属于教师们的学习圈;通过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堂,发挥名师的示范效应,让我们的青年教师有了方向,也让我们的骨干教师有了抓手,从高屋建瓴的学习直到脚踏实地的实践,从而探索出一条适于我校的教研路径;通过打磨青年教师的直播课堂,我们成功助推了一批新教师快速成长,更培养出了一所新学校的学科主心骨,让他们从手足无措到沉着冷静,从力不从心到得心应手,由此实现与区域内优质教育的共同发展。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经历了如此教研模式的打磨,我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和个人素养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但是我们也意识到,迅速成长起来的这批教师在教学能力的量化上还不够,还需要经验的不断加成和累积。为此我校将会继续开发和运用智课与AI教研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和个性化功能,助力我校教师的个人成长积累,也争取为其他学校提供完备可借鉴的教育案例。

荀子在《劝学》中论证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智课与AI教研平台的力量,我们的双眼和臂膀都能无限延展,去到想去的课堂,探究困扰已久的难题,追寻孜孜渴求的梦想。

猜你喜欢

教研面积精准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巧用面积求坐标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