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资骑士”的大冒险

2024-03-26张妮王秦怡郑敖天刘舒扬

环球人物 2024年6期
关键词:罗杰斯

张妮 王秦怡 郑敖天 刘舒扬

1986年,罗杰斯取得了他的第一本中国驾照。图为罗杰斯展示该驾照。(张妮 / 摄)

难以想象一个人的身上集中了截然相反的两面。

罗杰斯看上去那么谦虚谨慎。在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时,他说了很多遍“我不聪明”。比如,两个女儿比他聪明,她们都会说一口CCTV式的标准普通话;已经发生的历史比他聪明,他能从中汲取很多教训;哲学家也比他聪明,他们会想到“也许明天太阳不会升起”这个“太疯狂了”的想法。

世人把罗杰斯和巴菲特并称为国际投资大师,而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排进前三”。他孜孜不倦地告诫投资者:投资,不能“我认为”,而要“完全确定”。“除非你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直到完全确定你的想法是正确的,否则,不要贸然投资。”

但他的身上又涌动着冒险的、激情洋溢的气质。罗杰斯被誉为“投资骑士”,曾两度环游世界,第一次走了50多个国家,第二次是110多个国家,两次都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很多次,他看到的投资机会不被外界看好,他偏要听从自己的内心,结果成功了。

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罗杰斯预言“如果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中国的世纪”。毫无疑问,他“赌”对了。从第一次来中国到2024年,罗杰斯已经与中国相伴了40年。

长线投资,预测大势 

罗杰斯生命中的第一次冒险,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

在《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中,他用了一段话匆匆叙述自己的“经商”经历:1947年他5岁,在棒球场上捡空瓶,每24个空瓶换5美分。6岁那年,他获得在少年棒球联合会的比赛中出售饮料和花生的特许权。父亲借给他100美元,用来购置一台花生烘烤机。5年后,他用所得利润还清了借款,并在银行存了100美元。

“从父亲那儿,我学会了拼命工作。”罗杰斯说。罗杰斯的父亲詹姆斯在10多岁时丧父,家道中落,这让他很早就对自己的孩子们说:“要想过好日子,就要自己想办法赚钱。”

父子俩很快瞄准了下一笔生意——养牛。他们算了一笔账:1949年,一头妊娠母牛每100磅赚2.35美元,1950年这个数字变成11.71美元,1951年则达到15.44美元,涨了约6.6倍。他们拿出全部积蓄,买了几头牛,但没想到买完不久,牛肉价格便大跌。

直到1965年,罗杰斯到了华尔街,查阅当年的商品年鑒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错误——高位买进。犯错的原因是对投资对象和时代背景一无所知。“父亲和我被卷入了朝鲜战争引发的商品涨价狂潮中,战争结束,商品价格迅速回落。”

这成为罗杰斯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也是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那一年,罗杰斯已经从耶鲁大学历史专业毕业,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主修哲学、政治和经济学。经过暑期在华尔街金融机构多米尼克公司的实习,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华尔街的工作。“那时,我没怎么离开过美国。但在华尔街,我的视野遍及全球。如果可以,甚至能预测未来。比如,判断智利政变是否会抬高全球铜价。这个工作让我着迷。”

当时,华尔街盛行读工商管理硕士,罗杰斯也有此打算。一位前辈却告诉他:“你在这里做空一手大豆所学的东西,比在商学院学到的书本知识强10倍。”现在,他也反对商学院的教育,常常说,投资者最重要的两门基本功课是历史和哲学。

罗杰斯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历史会告诉你,世界曾经是什么样子,我们如何走到现在这个位置,以及世界将会发生什么。不幸的是,大多数人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因为历史通常会重复,人性从未改变。”

比如,2015年,罗杰斯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之一是“潜在的地区冲突和被迫卷入战争”。他说,英国当初不愿看到美国强大,做了很多事。美国不愿看到苏联强大,也做了很多事。“如果一个强国处在停滞发展状态,一个新兴国家有超越它迹象的时候,通常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美国不愿看到中国强大,一定会采取措施对付中国。”三年后,罗杰斯的预测成真,美国开始了对华贸易战。

“长线投资、预测大势”,罗杰斯很早就意识到自己有这个能耐。

1970年那次让他破产的投资失败,其实还有后续:他做空的6家即将破产的公司,当时并未破产,股票反而回升;但两年后,他的预测成真了,那几家公司先后破产,有家公司的股票从每股96美元狂跌到2美元。罗杰斯因此得出结论:“我并不适合做短线投资。”

罗杰斯擅长“长线投资、预测大势”。图为2015年8月,他到江苏南京参加活动,现场解读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看法。

他告别了罗伊·纽伯格——一个特别擅长短线投资的华尔街传奇人物,转而加入索罗斯的双鹰基金公司。短短几年,罗杰斯和索罗斯成为外界眼中的“黄金搭档”,双鹰基金规模从400万美元挺进千万美元。1973年,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量子基金的前身)正式成立,罗杰斯担任初级合伙人兼执行副总裁。

正是在这一时期,罗杰斯从无名之辈转身为投资界明星,创造了大量为人称奇的投资案例。一个例子是,1973年,罗杰斯在报纸上了解到,第四次中东战争以埃及收复部分领土告终。埃及大部分武器来自苏联,以色列使用的则是美国最新武器,这背后有没有投资机会?

罗杰斯翻阅大量资料,并走访相关政府官员、军火供应商、军用机械零件制造商,证实了自己的猜想:苏联拥有比美国更智能的武器装备。看着华尔街一些国防股已从每股160多美元直线跌到2美元,他窃喜:抄底机会来了,美国政府加大军备、科技方面的投入势在必行。1974年,索罗斯基金开始重仓多只国防股,成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大的外部持股人。到1982年,索罗斯基金仅在这只股票上的收益就达本金的60倍。

现在,罗杰斯82岁了,依然保持着极度自律的生活习惯。他要获取更多的信息、知识,每天收听BBC新闻、阅读专业财经报纸是必须的。在和《环球人物》记者的对话中,他的嘴里还经常蹦出“CCTV”这个词,那是他了解中国信息的必看平台。此外,他每天都坚持几小时的健身运动,原因是“没有健康,其他一切都毫无意义”。

“每一天都在改变”

罗杰斯的家乡在美国东南部阿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上,当地经济一度依赖于棉花、大豆等农作物的生产,“远离一切,和世界没有接触”。罗杰斯说:“自从意识到阿拉巴马的德摩保利斯并非西方世界的中心那一天起,我就想去看看这个世界。”

他记得,上大学时曾请接线员给家里打电话,接线员问电话号码是多少,罗杰斯说是“5”。接线员再三确认,才敢相信他没说错。电话从康涅狄格州转接到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又层层转接到德摩保利斯……康涅狄格州的接线员先讲话,说:“有个男孩想接德摩保利斯家里的电话,号码是5。”那边的接线员立马反应:“他们不在家,去教堂了。”

离开只有一位数电话号码的家乡后,罗杰斯迫切想要拥有自由的人生。1980年,罗杰斯决定和索罗斯分道扬镳。“1968年,我揣着600美元初入这个市场,到1980年我退出时已拥有几百万。”但美国媒体说,罗杰斯当时至少手握1400万美元的巨额财富。是时候实现人生的梦想了!“我寻思着一次6.5万英里的环球旅行足以算作我人生的一个分水岭。”罗杰斯回忆道。

“但是在1980年要想环绕地球是很困难的,你不是哪儿都去得了。有25到30处地方燃烧着战火,有些国家的某些地区还没有对外国人开放。”而罗杰斯的性格是,如果打算环球旅行,“那就会像我所做的一切事情一样:要么过火,要么干脆不做。”他的足迹必须踏遍6个大陆,从东到西穿过中国、穿过西伯利亚,从非洲北端到好望角,穿过澳大利亚的大片沙漠,再从阿根廷的最南端向北直到阿拉斯加。

罗杰斯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穿越中国时使用的车牌装裱在了相框里。(张妮 / 摄)

1990年,48岁的罗杰斯(右)和朋友骑摩托车穿越中国,在接近北京时看到一个中英文路标。(罗杰斯供图)

正是为了这个狂野的梦想,1984年和1986年,罗杰斯两次来到中国,为骑行中国和政府部门接洽。1987年,罗杰斯等来了中国政府的许可,他可以骑摩托车横穿中国。

如今走进罗杰斯位于新加坡的家,还能看到墙上挂着一个相框,相框里镶嵌着3个车牌,那就是中国政府发给他的车牌。

罗杰斯的家里还珍藏着一张DVD碟片,那是纪录片《罗杰斯中国行》(《The Long Ride》)的光盘,记录了他1988年首次横穿中国的故事——36天,行程超过8000公里,他从上海出发,途经无锡、南京、郑州、兰州、敦煌等城市,最后抵达新疆。后来,这部片子还被他带到了苏联,成为他说服苏联方面同意他骑车穿越西伯利亚的“重要资源”。

在上海,罗杰斯被公园里的一名男青年邀请跳舞,他拒绝了,却在镜头前感慨:“人们应该有个人经济与社交的自由,中国在很长时间内对这种观念持反对态度,情况正在改变。”他还去了一个低矮老旧的房子里,在那里购买了一些股票。办事员收到外汇券,似乎请示了半晌,然后将一张股票交易单递到他手里。而就是在这个地方,两年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正式成立。

到了敦煌,他了解到,自己去吃饭的饭店,老板季先生原是农民,后来经营早点铺,慢慢又扩张为带旅馆的饭店。

“我再也不会看见这样的中国了。中国,每一年、每个月、每一天都在改变。”片尾,罗杰斯深有感触地说道。

“震惊”

1989年底,经历一番曲折,罗杰斯终于收到了回信:苏联一个体育运动组织苏运盟同意他到苏联旅行了。他的环球旅行终于有望了。次年3月,罗杰斯从爱尔兰出发,经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等国,一路向东到了哈萨克斯坦,经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进入中国。

继续一路向东,从伊宁、石河子、吐鲁番、哈密、敦煌、酒泉、武威等地到北京,罗杰斯看到了比上次更丰富的景象。尤其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甘肃平凉的养蜂人,养蜂人把蜂王带到哪里,工蜂们就跟着到哪里,可谓“中国高产领域的典范”。在去往北京的路上,他还第一次看到了“北京,49公里”的中英文路牌,他很兴奋:“这是新兴的国际化的一部分。”让他兴奋的还有沙漠里的灌溉系统、味道好极了的啤酒、正在赶修中的公路……

“沉睡的巨龙苏醒了。”羅杰斯在书中写道。

1999年,罗杰斯开启第二次环球旅行,也是第三次穿越中国。在敦煌,他打听到,季先生现在拥有一家工厂、几家酒店、不止一家餐馆。与9年前相比,中国的高速公路、豪华酒店、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工人们开着照明灯干夜班,除了老人,几乎看不到闲坐聊天的人,“每个人都工作一整天”。上交所已经搬到了一座崭新的大楼,交易完全实现电子化。这回,他在上交所开了一个股票交易账户。“它(中国的发展)太让人震惊了!我大吃一惊!(It was a shock!A shock to me!)”回忆当时的感受,罗杰斯连续用了多个“震惊(shock)”。

几次中国之行后,他得出了一条足以影响他后来人生的重要结论:“21世纪就是中国的世纪。”

在2017年出版的《与吉姆·罗杰斯对谈七日:如何投资中国》一书中,他详细解释了自己当时看好中国的原因:一、中国拥有大量资本用于投资,比如海外华人的资本力量。在2000年,海外华人创造的GDP就达到450亿美元。二、中国企业开始爆发出巨大潜力。中国人有漫长的经商历史,而改革开放再次释放了中国人的创业精神。三、领导人制度优势。中国的领导人从地方锻炼起,要准备多年。四、中国具备从失败中再创辉煌的特质。历史上,中国多次站到世界顶峰。

从这以后,罗杰斯对中国进行了多次集中投资。如果说他的投资反映了他个人的战略眼光,那么,他的成功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生动的注解。

1999年5月,罗杰斯第三次在华旅行期间,面向外国人发行的股票B股已从历史高位下滑85%,股民情绪特别低迷。罗杰斯却觉得市场跌到底了,这个好运气让自己赶上了。当时B股的选择不多,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十几家公司的股票,涵盖了煤矿、橡胶、电器、玻璃、红酒、地产等行业。

因为他认为,从事基础行业的公司最能迎合中产阶层日益提高的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如果你亲身驾车穿越广阔的中国,看到中国数不清的安装橡胶轮胎的卡车、轿车和摩托车,你一定会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

2008年之后,中国股市也一度低迷。直到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宣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嗅觉灵敏的罗杰斯当即认为,这次会议是中国过去35年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三个节点之一。第一个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实行改革开放;第二个是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锁定市场化改革,最终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是第三个。

于是,在会议结束后,罗杰斯果断出手。他选购股票的范围大大扩展,依据的正是中国政府将重点发展的多个行业,包括农业、旅游、金融,等等。

表面上看,罗杰斯选购股票的原则无非是:选中那些处于低位且整个行业向好的股票。但其实,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拥有如此惊人的判断力。早在罗杰斯2007年出版的《中国牛市》一书中,他就详细介绍了中国很多行业的未来前景以及他重点关注的公司,而他的预测与中国政府发布的将重点发展的领域出奇地吻合。

“不管中国股票短期之内是跌是涨,我都会一直持有,我要把它们作为礼物留给我的女儿。”罗杰斯说,“中国是21世纪最有潜力的国家,当我的孩子长大后就会发现,父亲买的所有中国股票都已经大涨。”

“快乐”投资

让女儿学习中文,是罗杰斯投资中国40年的延续,也是他的独特投资。

对罗杰斯的视频采访刚过不到20分钟,镜头里突然出现了一个金黄头发、身姿高挑的姑娘。“嗨,你们好,我是快乐。”她把胳膊搭在罗杰斯的肩上,用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和《环球人物》记者打招呼。

我们马上反应过来,这是罗杰斯的大女儿快乐·罗杰斯。快乐说,因为妹妹小蜜蜂即将过生日,她便从纽约大学赶回了新加坡。

罗杰斯静静地听着女儿的讲述。女儿讲完后,他像过去无数次一样,开始讲述自己人生中“最引以为豪的投资”:我的两个孩子是我最好的投资。她们很聪明,中文说得很棒,她们还很勤奋,雄心勃勃。

末了,罗杰斯甚至一脸认真地开始给《环球人物》记者和粉丝们“劝生”:“如果观看这个视频的人还没有生小孩,那应该考虑一下……这对中国来说是好事,也将有利于世界。”

2003年,罗杰斯的大女儿快乐在美国出生。孩子出生后,他就在想,要教给她们至少三方面的知识:“让她们认识这个世界,懂得算术,会说中文。”“21世纪属于中国,会说中文是最大的优势和工具。”

2015年,罗杰斯的女儿快乐(中)和小蜜蜂(右)参加新加坡一个宣传中文的活动,并表演中文节目。(张妮 / 摄)

快乐还小的时候,罗杰斯就为她请了一名中国保姆,对方来自北京,说着标准的普通话。但他没想到,不久之后,快乐就对他说,自己对学中文没那么大兴趣了,“想学西班牙语”。原来,和快乐用中文交流的同龄孩子太少了——在纽约的河滨公园,很多保姆来自中美洲,讲的是西班牙语。

“要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到相应的语言环境中去。”在认真思考后,罗杰斯做出了又一个冒险的决定——移民。

2007年,罗杰斯一家正式搬离美国,在新加坡定居。虽然新加坡政府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但华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超过70%,学校也都有中文课。这样既能保证女儿开口讲中文,罗杰斯和妻子也可以在当地方便地生活。说到这儿,罗杰斯用中國“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解释自己的决定。

如果你听过罗杰斯的现场讲座,或者看过他参加的中国某档节目,一定不会对他的两个女儿感到陌生。往往在讲座一开始,他就会播放一段两个女儿讲中文的视频,她们或者说了一段难度不低的中文绕口令,或者朗诵李白、王维的诗。罗杰斯就和观众们一起,微笑地看着她们的表演。

“现在,我渐渐也爱上了中国,爱上了中餐,喜欢吃小笼包。”快乐说,她还有一年半时间从纽约大学毕业,可能毕业后再来中国攻读硕士。那是未来的事了,但有一件事眼下就要准备,“今年暑假非常想在上海实习,至少实习一个月,了解现在的中国”。

罗杰斯也有一个美好的想法,他很想再环游一次中国,和妻子、快乐、小蜜蜂一起。“问题是,大多数十几岁的女孩都不想和她们的老爸一起旅行。”罗杰斯开玩笑地说,他准备找个时间说服女儿接受这个全家环游计划,“我想让她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听她们用普通话交流。”

那将是他人生中第四次穿越中国,距离上一次又过去了25年。到那时,他会看到中国怎样的变化与潜力?又会感慨什么呢?

猜你喜欢

罗杰斯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对项目化学习的发展意义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父亲的形象
逃离过去
罗杰斯或许并不了解A股市场
“不听话”的罗杰斯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
罗杰斯的思维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