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住谱写新篇章的嘱托

2024-03-26贾倩颖

大学生 2024年3期
关键词:南开大学南开话剧

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到校视察。他参观了“爱国奋斗 公能日新”南开大学百年校史主题展览,察看了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详细了解学校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科研创新、学生培养等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他殷切嘱托南开要“再接再厉,谱写新篇章”。

爱国之魂永在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

89年前的1935年9月17日,南开新学年“始业式”(开学典礼)上,面对民族危亡的危险时局,校长张伯苓发出这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引用了张伯苓老校长的“爱国三问”。视察南开这天,站在同学们中间,习近平总书记说,“爱国三问”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他指出,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

如今,“爱国三问”是新生开学典礼等活动的固定的庄严仪式。新生开学典礼现场,校长会带领几千名新生在五星红旗前郑重重温“爱国三问”。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吗?”“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

学子们铿锵作答。

和“爱国三问”一样响亮的,还有“校殇日”的钟声。1937年7月28日深夜至29日,侵华日军对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等南开系列学校野蛮轰炸,之后,还将学校财产劫掠一空。仪器设备被毁,珍贵图书遭洗劫,重达13000余斤的校钟亦被劫掠。1997年,南开重铸校钟,它重3000公斤,高1.937米,寓意铭记1937年那段历史。7月28日被定为南开“校殇日”,此日钟声长鸣,警示学子铭记历史,自强奋进。这钟声也寓意着学校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爱校和爱国的情感水乳交融。

爱国的情怀洋溢于校园,甚至整个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园都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在建校100周年之际,包括主楼、周恩来总理塑像、西南联大纪念碑、陈省身故居等在内的整个校园入选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录,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大学校区入选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学校开设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课程120余门次,编写《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读本》《南开大学爱国主义资料选编》《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丛书》等系列教材、丛书,成立“南开大学爱国奋斗精神宣讲团”,数万名观众线上线下聆听了南开大学的爱国故事。

优秀传统赓续

“保护文件,里面的数据比生命更重要!”由南开学子编演的话剧《永怀》一次又一次面向社会公演。南开校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为国防科技事业壮烈牺牲的感人故事,让现场观众流下感动的热泪。

南开大学与戏剧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排演话剧一直是南开的办学传统之一。1909年初,张伯苓校长亲自编排的话剧《用非所学》在南开中学堂上演,这是南开学校最早的话剧演出。1914年,南开学校“新剧团”成立。该剧团被誉为 “北方话剧的摇篮”,创排了《一元钱》《一念差》《恩怨缘》等一批轰动一时的剧目。周恩来总理在南开求学时也曾是该剧团的骨干。南开校友曹禺则作为戏剧大师享誉海内外。

南开大学深入挖掘梳理红色资源,探索建立以爱国主义和奋斗精神为内核、以原创话剧为特色的南开文化育人品牌。2019年底,南开大学启动爱国主义原创精品话剧培育推广计划,并于2021年举办青年爱国颂党主题话剧展演月,推出《杨石先》《张伯苓》《永怀》《沸海方舟》等10余部以南开先贤、英烈人物的爱国事迹为主题的原创话剧,并在全国各地巡演。各学院班团支部、学生社团也依托团日活动、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教育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微短剧”“话剧团课”,构建了“学校——学院——班级”多层次、立体化的南开话剧传承体系。

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认真翻阅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课“三进”教学指导方案》,他强调,思政课很重要,要做实、讲得生动、有吸引力。近年来,南开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思政“金课”。原创话剧即是把“大思政课”搬上大舞台。

南开大学以“金课”标准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学校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先后开办了“中国发展”系列课程、“名师引领”精品通识课,院士大咖、学校领导走上讲台,融入专业教育教学,“理论力学”“图论”等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我是爱南开的。”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说,这句话也刻在位于南开校园的周恩来总理塑像下。作为南开“最好的学生”(张伯苓语),南开大学注重以周恩来的崇高精神激励学子,南开学生的最高奖即为“周恩来奖学金”,“周恩来班”是南开大学授予本科生班集体的最高荣誉。关于周恩来的学术研讨会、座谈会、主题话剧等层出不穷。

“知中國”“服务中国”是南开的传统,从“象牙塔”到“泥土地”,学校引领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19年以来,50000余人次师生组成15000余个实践团队前往全国33个省区市及特别行政区开展“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等师生同行社会实践,建立南开书屋300余个,实践基地200余个。南开师生已在全国建立了80余个“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工作站”,遍布23个省份,形成了“现代兰考”治理经验、“兴边富民”实践经验等优质调研报告,助力乡村振兴。

勇攀科研高峰

磁力搅拌器不停旋转,通风橱低声嗡鸣,纤尘不染的核磁室持续检测着实验材料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一群身着白衣的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地合成手性螺环配体,来实现精准不对称催化剂的合成。

1956年,时任南开大学校长杨石先受周恩来总理委托,担负起农药研制任务,研究当时在国内尚属空白的有机磷化学。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的亲自关怀下,1962年10月成立了我国高校里第一个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杨校长亲自担任所长。中国的元素有机化学和农药化学研究,就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了。继有机磷化学研究后,南开师生又开展了有机氟、有机硅、有机硼、金属有机化学等新领域的研究工作,填补了我国化学学科中一个又一个空白。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开大学视察调研。在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他强调,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力争在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上出更多成果,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2020年初,南开大学周其林院士领衔的“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荣获2019年度唯一一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所谓“手性”,就是指两种结构或物质互为镜像,但又不能重叠。不同手性分子结构相似而性能不同,甚至大相径庭。在药物中,“左手”和“右手”手性分子的作用可能有天壤之别。如何控制手性分子的合成,一直是摆在科学家面前的一道难题。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周其林课题组发现了一类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选择性好、效率高、适应性强的手性螺环催化剂,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引领了全球手性催化的研究。

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建设一批国内顶尖、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南开大学加强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化学、数学、历史学、统计学、材料科学、经济学、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等学科成绩突出,全球学科评价体系前1%学科增至17个,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进入前1‰。在新一轮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中新增3个,与中国科协、天津市共建数字经济研究中心,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获批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育人有“大先生”

在参观校史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看到百年南开大师云集,了解到梁启超、姜立夫、邱宗岳、杨石先等众多著名学者曾在此任教,他指出:“南开是出大师的地方,教师要做‘四有好教师。”南开大学持续打造德业双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创新争先奖、“影响中国”年度教育人物、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一批南开“大先生”不断涌现,学校近5年新增院士、杰青等国家级人才153人。

在视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他亲切勉励师生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2017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曾给8名南开入伍学子回信,勉励他们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2019年,入伍8学子之一的阿斯哈尔·努尔太,被评为全国“最美大学生”。2021年,毕业后的他坚定地选择重返军营。

广大南开教师时刻铭记教书育人使命,身体力行地教育、影响学生,传扬公能精神,树立报国志向,学校育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近年来,南开涌现出了许多优秀学生群体和个人,他们勤勉好学,奋发向上,以勇毅之姿书写自己的最美青春。

2019年以来,南开大学共有3000余名毕业生到中西部基层工作。生命科学学院硕士毕业生潘晓晨主动投身西部建设,作为选调生,曾被派至四川省乌蒙山贫困连片开发区叙永县群英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参加脱贫攻坚战。他真诚奉献、勤勉履职,荣获202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晶晶带领团队针对不同农业害虫研发出不同的线虫,开创了“以虫治虫”绿色防控害虫的方式,被评为“南开大学2021年学生年度人物”;第十六届南开大学周恩来奖学金获得者之一、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昌瑾,创立“寰宇星通”团队,带领团队研制的星载激光放大器已在北斗卫星中成功运行数万小时,突破了激光通信设备“卡脖子”技术难题,项目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在西部基層,在绿色军营,在科研院所,在国家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一批批南开优秀学子奔赴五湖四海,牢记嘱托、勇担使命,为祖国发展、为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贾倩颖

猜你喜欢

南开大学南开话剧
高振魁
话剧《坦先生》
《南开话语研究》系列丛书再推出两本新书
南开大学制备新型超强韧人造蜘蛛丝
话剧《二月》海报
一道南开大学自主招生试题的推广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
“首届古史新锐南开论坛”会议综述
Suggestionsfor Spee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Audiobook Websitesby Changing Them to SNS
Un meilleur avenir pour les enf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