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在脑梗死患者恢复中应用价值研究

2024-03-25叶衍银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6期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脑梗死

叶衍银

【摘要】 目的 探究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均持续锻炼至患者出院。比较2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并发症。结果 干预前,2组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31.84±3.46)分]高于对照组[(22.37±2.55)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arthe index,BI)评分[(62.93±9.34)分]高于对照组[(45.83±6.91)分],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NIHSS)评分[(23.15±3.08)分]低于对照组[(28.54±3.19)分](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22.50%)低(P<0.05)。结论 在脑梗死患者中采取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可加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脑梗死;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06-0108-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74

脑梗死指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具有较高发病率、致残率。在脑梗死发病时间窗内尽早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相关症状,但溶栓后患者仍存有多程度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既往多采取常规康复训练,主要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展,易错过最佳锻炼时机,导致恢复缓慢,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2]。随着临床医疗水平提升,人们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愈发重视。早期肢体功能锻炼于治疗后1~2 d即引导患者于床边进行锻炼,着重锻炼肢体功能,以尽早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病情改善[3-4]。鉴于此,本研究纳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分析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3~72岁,平均年龄(58.21±1.15)岁;发病2~4 h患者21例,发病5~8 h患者19例;合并症,高血压12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症5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36±1.57)岁;发病2~4 h患者23例,发病5~8 h患者17例;合并症,高血压13例,糖尿病6例,高血脂症5例。2组相关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CT、MIR检查诊断为脑梗死;精神无障碍,可正常沟通;免疫功能正常;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严重肢体功能障碍,运动锻炼无法正常开展;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缺失临床相关资料,研究无法持续进行者。

1.2 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脑梗死常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锻炼干预。康复师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更换体位,3~4次/d,引导患者进行被动手腕关节活动;第3天至第14天,指导患者缓慢屈伸手臂及腿部,3次/d,15 min/次;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当调整训练的训练的时间及频次;指导患者以健肢为支撑对患肢进行耐力训练,持续锻炼至患者出院。

观察组则实施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患者发病1 d内即可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具体内容如下。(1)按摩。康复师以缓慢、轻柔力度按摩患者患肢周围部位皮肤及肌肉,15 min/次,2次/d。(2)肢體功能训练。上肢:康复师双手分别在患者肘关节10 cm左右处固定,尽量将患者上肢旋转至外侧,下肢部位仍保持在床上不动,20 min/次,3次/d,训练过程中需注意患者良肢摆放,以防患肢受压,引发深静脉血栓。肩关节:康复师双手分别固定于患者肘、肩关节,重复平举手臂、平放动作;托住患者手腕肘部关节,使患者肢体与身体呈90°的内收;护理人员双手分别将患者肩关节托住,使身体保持垂直,叮嘱患者将手臂尽可能压向对侧,训练频次为20 min/次,3次/d。手功能:托住患者双手,除拇指外,拉伸、弯曲其余手指,各指尖分别与拇指进行接触,15下/次,3次/d;待患者可自行活动手部后,护理人员指导采用抓乒乓球或握拳的方式自行进行手功能训练。(3)坐起锻炼。康复师做好患者锻炼前相关准备工作,将床头抬高30°左右,而后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高度。若患者可自行缓慢坐起,则每日增加5°坐起幅度,直至可于床上坐稳,30 min/次,2次/d。(4)床边站立训练。若患者坐起后无眩晕、恍惚等不适症状,则可由康复师辅助将其缓慢移至床边准备进行站立训练,康复师支撑—手扶床边—无支撑短暂站立,适当开展自行站立、单足站立等平衡训练,5~10 min/次,2次/d,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增加站立时间。(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锻炼。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康复师鼓励其自行完成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活动,以健侧为支撑,尽量使用患侧肢体,促进肢体功能恢复,1~2次/d,20~30 min/次。

2组均持续锻炼至患者出院。

1.3 观察指标

(1)肢体运动功能。干预前、后采用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RS)[5]评估。量表包括仰卧至侧卧、侧卧至床边坐、坐位平衡、上肢功能、坐位至站立、手运动等项目,各项目评分范围均为0~6分,总分0~54分,评分高则运动功能恢复好。(2)生活自理能力。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6]评估。量表共10个项目,总分100分,评分高则生活能力强。(3)神经功能。干预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7],从感觉、构音、语言等方面评估,总分42分,评分高则神经功能恢复好。(4)并发症。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肢体运动功能

干预前,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MRS评分较干预前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

干预前,2组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BI评分较干预前高、NIHSS评分较干预前低,且观察组BI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脑梗死患者以颅内、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为典型特征,多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主要表现为偏瘫、语言神志障碍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临床需尽早实施功能锻炼,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肢体功能。常规康复锻炼多于患者发病2 d后进行,缺乏针对性康复锻炼方案,易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肢体功能改善[8]。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组织细胞代偿,加快大脑皮质功能恢复。患者主动参与相关功能锻炼,利于肢体功能改善。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干预后MRS评分较对照组高,BI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提示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对改善运动效果显著,利于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减少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杨莉等[9]研究显示,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锻炼,能够有效减轻神经损伤,提高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与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分析其原因,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过程,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可为后期康复训练奠定基础,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有利。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于患者发病第1天开始,根据患者病情状况由康复师制定针对性锻炼方案,进行上肢、肩、手关节功能训练,循序渐进增加训练时间及频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防止引发肌肉萎缩、关节痉挛等功能障碍,尽快恢复患者身体协调能力,改善肢体功能[10]。早期康复锻炼可对患者患侧部位神经元起刺激作用,促进神经侧支循环,建立神经轴突联系,利于大脑半球功能重组、代偿,提高神经元兴奋性,保证运动输出正常,改善神经功能,进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11-12]。常规康复训练侧重于患者康复期的肌力训练,易忽视关节活动度、协调运动等,导致患者行走不稳,难以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早期肢体功能康复锻炼注重健侧肢体的主动运动,引导患者以健侧肢体为支撑进行患肢的辅助性运动,活跃生理功能,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观察时间尚短,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后续应加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深入分析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病情改善的长期作用,为临床提供可靠借鉴。

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中开展早期床边肢体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损害,减少并发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建华,陈兰,米康,等.综合性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负性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1):168-171.

[2] CHEN C K,HUANG M H,LIANG W L,et al.Early functional improvement after stroke correlates with cardiovascular fitness[J].Kaohsiung J Med Sci,2018,34(11):643-649.

[3] YAMAGUCHI N,SAWANO T,FUKUMOTO K,et al.Voluntary running exercise after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ameliorates dendritic spine loss and promotes functional recovery[J].Brain Res,2021,1767(10):147542.

[4] DILLEN L V,LANIER V M,STEGER-MAY K.Effect of motor skill training in functional activities vs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exercise on function in people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JAMA Neurol,2021,78(4):385-395.

[5] 韩德雄,庄礼兴,张莺.用Fugl-Meyer量表评价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的疗效[J].针刺研究,2011,36(3):209-214.

[6] 蔡业峰,贾真,李伟峰,等.中文版Barthel指数对多中心测评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4(11):486-490.

[7] 黄瑞珏,寿宇雁,李兆燕.NIHSS与MAP在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中的预测价值[J].护理与康复,2017,16(12):1280-1282.

[8] OKUDA Y,AOIKE F.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after rehabilitation[J].Int J Rehabil Res,2021,44(3):222-225.

[9] 杨莉,张佳佳,崔玉枝.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2(3):376-377.

[10] 韩雨,孙文琳,祁玉军.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10):1248-1252.

[11] SONG M K,KIM E J,KIM J K,et al.Effect of regular swimming exercise to duration-intensity on neurocognitive function in cerebral infarction rat model[J].Neurol Res,2018,42(1):37-44.

[12] 周述娜,王蕾,仇莹莹,等.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6):759-762.

(编辑:张兴亚)

猜你喜欢

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脑梗死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脑出血超早期强化降压对患者血肿扩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