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风味的北京油糕饼
2024-03-25吕传彬
□吕传彬
近日前往上海,最后一顿美馔,选在“食川非川”,肴点精美异常,遍及山珍海味,融合长江头尾。其中有道点心,名叫“红糖糍粑”,是用油炸的。原本的做法为,用捣碎的糯米捏成饼,放在油锅内炸,滚油里的红糖裹着糍粑,外脆内软,焦香盈腔,耐嚼适口。做法简单,别有风味。
我食之而甘,却口非同嗜,座中一食客,对糯米过敏。主人东海十三郎(本名乔羿正)见状,急呼改成“油饼”,在同楼层京菜馆请其现场制作,送来尚热腾腾,拈起送口品尝,居然极对胃口。面对满案美味,在极力克制下,只再吃了一块。
关于饼,早在明清之际,种类繁多,明人蒋一癸《长安客话》中,按其熟成方法,主要分成三类。水煮者为汤饼,如引水饼、馄饨、面条;笼蒸者为笼饼,也叫炊饼,如馒头、包子;炉火烤熟者为胡饼,如烧饼、火烧。其实还有烙熟的,如荷叶饼、卷饼,以及炸熟的油炸饼等。
油饼原为西域民族所创,与当下的油煎饼相类。唐僧释慧琳在《一切经音义》提到:“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改变,所以近代亦有此名。”目前北京的热油饼已和油条一样,成为最大众化的早点,几乎随处可见。
制作油饼面,要反覆揉搋,依季节温度,饧发一小时,如此才好使,否则会“发板”,味道便不佳。在炸制时,油温七、八分熟,揭起慢慢放入。油温不宜过低,否则饼熟得慢,不上色且费油;油温一旦过高,外表已糊了,里面还夹着生,吃起来会黏牙。
油饼炸好熟透,外形饱满、色呈棕黄,口感甚佳,外焦内软、香糯柔爽,趁热而食,确为美味。
油饼另有一姐妹产品,亦为市井小食,但能登席荐餐,而且滋味非凡,此即薛福辰《素食说略》中的“炸油糕”。此糕可甜可咸,各有喜好者。尤其以“蔬菜作馅”者,河南省人士喜食而且善制。该书云“面粉若干置瓷盆中,以滚水汤(烫)之,和令相得取出,置案上。再以开水少许,洗净盆内余面,并水倾入已汤(烫)面上,和匀。俟其融和,作圆饼实以糖馅,炸之。”
此一油糕与油饼同,都是甜的,虽甚可口,但在滋味上仍有成长空间,遂出现了“奶油炸糕”。
这个北京小吃,为面、奶合制的油炸食品,其外挂一层白糖,白中透黄、外焦里嫩,香气袭人且馥郁甘甜,引人食欲,是以大享盛名。
其创制人为汪水斗,起先设摊于王府井大街南口,专售“奶油炸糕”,嗜食者众,声名颇着。后来年老收摊,技艺由“东来顺饭庄”袭得,在该店小吃部长期供应,销路更在其美点“黄糕”之上。尔后,“福隆寺”“又一顺”等小吃店竞相仿制,因而风靡全城,成为北京名食。
它在制作上,烫面要加鸡蛋。蛋液打散搅匀后,分次入烫面搅拌,最后一次加蛋液时,另加些许白糖、奶油。接着用水搏成圆球(约四十个),再摁成圆饼状,逐个下温油中炸,火候尤为重要。待圆饼膨起,一如圆球状,颜色近金黄,乃捞起沥去油,撒上白糖即成。
我曾吃过两次,香美特甚,但怕血糖上升,现在已忌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