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SEB分析视角的武汉体育旅游资源现状与优化研究

2024-03-24王浩魏金婕马艳通讯作者

商展经济 2024年5期
关键词:体育赛事武汉旅游

王浩 魏金婕 马艳(通讯作者)

(武汉轻工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4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对休闲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百姓越来越愿意将时间和金钱投入健身、康养、旅游等休闲生活上。体育旅游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体育旅游是体育活动与旅游活动的双向融合,是旅游者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下,以“游览、欣赏、体验、竞技等”多种形式参与、以体育资源为基础的旅游活动,从而满足自身身心健康发展需求的一种旅游过程。在深化“素质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要求下,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近年来相继出台相关政策,聚焦体育旅游开发建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进入体育旅游消费市场。武汉作为一座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双丰富的城市,依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每年吸引了诸多体育爱好者前往武汉游览观光。但目前武汉体育旅游发展依旧停留在初级的观光游览层面,尚未形成成熟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体系。本文采用ASEB分析法对该市体育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分析赛事旅游资源特色、体育旅游发展现状等,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为武汉市打造“体育旅游优秀示范城市”建言献策。

1 武汉体育旅游资源概况

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近两百个湖泊坐落其间;武汉人文景观众多,是一座极富人文底蕴的历史名城[1]。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武汉拥有47处自然旅游资源,132处人文旅游资源,共计179处旅游景点。同时,武汉作为武汉经济都市圈及国家级中心城市,不断发挥中部崛起区域带头作用,积极承办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拥有丰富的体育设施资源和举办体育赛事的经验:例如,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武汉国际马拉松赛、武汉网球公开赛、国际渡江长江挑战赛、武汉国际赛马节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赛事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武汉优越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早在2016年武汉市就曾制定颁布《武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出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以武汉体育中心为基础,举行承办一系列大型国际、洲际体育赛事,丰富的体育赛事和优越的自然、人文景观为武汉现代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2]。表1从地文、水体、赛事节庆、体育设施和运动训练基地五个方面对武汉代表性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了梳理。

表1 武汉代表性体育旅游资源一览表

根据表1数据资料整理可以发现,武汉体育旅游资源具有“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组合良好”的特点;武汉地文、水体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在保留江南水乡的秀丽的同时,带有巍峨山川的壮丽,秀美的自然景观在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渲染下,为武汉开展多样式体育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特别是丰厚的湖泊、河流资源为武汉开展水体体育旅游奠定了基础,并逐渐发展成为武汉体育旅游的一大特色。而武汉城市体育场馆设施设备建设日益完善,体育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也为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前景。总体来看,武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多样化的赛事体育活动良性组合,发展潜力巨大,要充分发掘优质旅游资源,打造集游览、比赛、体验、休闲、购娱于一身的综合性体育旅游活动,促进武汉体育旅游品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 武汉体育旅游资源的ASEB栅格分析

ASEB栅格分析法是由艾利森·比霍等人提出的,它对传统的SWOT分析法进行优化,将SWOT分析法与曼宁-哈斯-德弗莱-布朗的需求层次分析法交叉结合形成16个单元格的矩形方阵,按方阵顺序从对活动的优势评估(SA)到对满足的威胁(TB)依次进行研究[3]。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对活动、环境、体验、利益和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交叉评估分析,注重将消费者的感受和满意度融入研究中,从而有效把握消费者需求,探究分析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本文结合武汉已有的体育旅游资源状况,根据实地考察结果,运用ASEB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梳理,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武汉市体育旅游资源ASEB分析

通过表2可以发现:武汉作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体育旅游发展受到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体育旅游发展拥有良好的前景;同时,武汉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能够为游客提供多样的体验,为武汉市体育旅游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效益;社会经济持续好转的形势也为武汉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武汉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广大游客对于体育赛事和活动的浓厚兴趣。然而,迅速增长也反映出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

2.1 项目缺乏特色

通过模型分析可以发现,武汉的体育旅游产业联动性不足,缺乏统一规划,游客对于武汉体育旅游项目的了解程度较低。加上与部分地区的体育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性、独具武汉特色的体育旅游产品,造成体育旅游的市场吸引力较低。而且目前武汉从事体育旅游的企业较少,虽具有丰富的体育赛事举办经验和较强的组织承办能力,但由于缺乏较强的整体经营实力,体育旅游发展还较为粗浅,没有形成令人神往的知名体育旅游项目和规模性的体育旅游产业集群。在国际国内的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较小,吸引的人群具有局限性,体育旅游资源未能转化成强有力的经济优势。

2.2 体育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

由于武汉地域辽阔,各区域的区位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造成部分远离城区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医疗等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景点的直达性较差,景区内部的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旅游公厕、路标指示牌、旅游公共信息系统等服务设施不完善。同时,缺乏配套的旅游监管和安全措施,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一系列潜在风险和挑战,例如,大型体育赛事可能吸引大规模的人群,如果没有足够的监管、安全控制措施,可能会出现拥挤、交通堵塞和紧急情况,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武汉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 体育旅游专业复合型人才匮乏

人才是生产发展的第一基本要素,特别是对于新兴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虽然武汉高校云集,教育资源丰富,但当前高校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体育旅游发展脱节,特别是与导游讲解相关的课程体系并未加入系统的体育知识,由于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深入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历史、文化、地理和景点等方面的知识,而且需要具备相应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因此,能兼顾专业导游、体育指导员的人才不足;同时,因为现有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是从专业导游的身份转变,但在社会各界的印象中导游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因此,现有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素质有待提升,亟待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满足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需要。

2.4 营销不足,缺乏品牌建设

首先,体育旅游的消费市场需求受旅游消费者对体育旅游的认知水平影响,由于体育旅游起步发展较晚,还不能被广大旅游消费者所认识和了解,特别是武汉市对潜在体育旅游需求人群的发掘不足,导致推广不利,受众面较窄;其次,武汉市在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项目缺乏统一规划,体育赛事季节性强,缺乏连续性,造成游客缺乏城市归属感。同时,体育旅游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旅游指导性,造成品牌缺乏整合规划;最后,体育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游客信息获取有限,在营销过程中缺乏品牌意识营销策略及经营手段,对于自身的市场定位不够清晰造成品牌效应低下[4],许多游客只对参加的相关赛事了解程度高,对其他相关赛事无法形成关联性,不利于形成聚集效应。

2.5 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足,联动性较差

旅游业作为国内第一大产业,经济拉动性较强,愈发受到各地政府组织的重视和思考,纷纷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发掘和培养,但发展层次较浅,缺少精品化产品。当前武汉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体育设施基础,而且体育旅游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但整体上仍处于一种无序的旅游发展业态。体育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资源组合性较差,缺乏良性互补,开发思路不广,没有形成鲜明的以体育为主题的旅游,一般在旅游活动中附带有体育项目活动的都宣称为体育旅游,而真正以参观、体验、竞技体育活动为主题的旅游很少;同时武汉各地各类体育旅游资源缺乏联动开发,各景区之间的体育旅游开发经营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处于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初级状态,进而造成各景区同质化发展、争夺客源市场,从而造成武汉整体体育旅游市场竞争力较低[5]。

3 优化对策分析

3.1 开发互动性与多元化体育旅游产品

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主要手段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化活动。在人们紧张的工作学习下,需要体育或旅游等各种文化活动来缓解压力、愉悦身心。体育与旅游相结合,可满足个体与社会多方需求。开发互动性产品,增强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感。互动性包括参与互动,武汉体育资源丰富,但旅游产品单一、开发力度不足。现阶段,更多的体育旅游产品多为观光游览性,缺乏参与互动性,武汉可进一步开发,如运动健身、马术、攀岩等多元化的深层次互动性产品,提高游客参与度。同时,可以进一步将原有的体育旅游产品升级为综合性旅游产品,并由政府扮演主导角色,这一升级计划包括整合相关赛事、旅游线路、音乐节等元素,以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旅游产品体系,通过把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同时为城市创造最大化的经济价值。

3.2 加大体育公共设施投入

现阶段,武汉体育旅游呈现参与度低、人均场馆占有量少、花费少的特点,与其他城市有一定差距。我国的体育建设大多为政府投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体育公共设施投入,如建设体育公园,在中山公园等大型公园增加体育设施器材建设,加大民众体育旅游参与度,提高公众体育旅游兴趣,进一步刺激大众旅游消费,例如,可以推出一些惠民政策、共享体育馆、限量免费赛事门票等,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同时,大力开展体育赛事,提高对现有体育场馆与设施的利用率。

3.3 完善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专业体系各有侧重,要发展好体育旅游产业,首先要培养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体育与旅游产业均已发展成为成熟产业,在相互交流中找到相同点而形成高质量且更具内涵的体育旅游产业,高校专业学科建设中,旅游管理专业或体育管理专业已较为成熟,但如今体育旅游复合专业尚未形成完整体系,要加大体育与旅游融合力度,扩大对其专业人员培育教育,加强国内外体育旅游产业合作,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旅游学科体系,为体育旅游产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专业人才[6]。

3.4 开展品牌建设营销

目前,武汉体育旅游发展较快,如武汉马拉松、武汉网球公开赛、武汉国际渡江节等都是成功的体育旅游项目,其中汉马更是被称为“零差评”的马拉松,为了保障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成功赛事的基础上,要形成品牌发展体系,打造武汉特色体育品牌,形成“武汉”与“体育”两个词汇的联动效应。同时,还要通过各种线上或线下渠道和媒体宣传武汉的体育旅游资源和特色,不仅要吸引更多游客到访,还要吸引更多城市常住人口加入,提高武汉体育旅游“三度”——参与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大旅游消费。

3.5 加强资源整合开发,树立资源共生发展理念

武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特别是独特的水体资源为武汉体育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充分发挥资源特色打造体育旅游是当前亟须思考解决的关键点。武汉应充分整合市内旅游资源,打造以山水一体为基础、多元体育项目为主体的产品结构体系、精品旅游线路;例如:将“长江江滩、东湖绿道、九峰山”等山水旅游资源相整合,融入“游泳、长跑、山地骑行”等体育项目,打造特色铁人三项体育赛事旅游;将“武汉马术与速度赛马基地”与“武汉高尔夫球场”相结合,打造古代传统民族运动项目——“马上高尔夫”等。同时,充分调动武汉各地体育旅游资源,树立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共生共荣的发展理念,发挥资源优势、资源特色,实现区域性多元体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增强各地各类体育旅游联动性、互补性,打造产业鲜明、体系完整、优势互补、品牌突出的体育旅游,促进武汉旅游产业实现精品化、品牌化、体系化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武汉市具备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促进武汉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旅游体验。武汉体育旅游资源的发展展望是开发多元化的产品、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设施利用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及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创新,武汉有望成为国内外游客热衷的体育旅游目的地之一。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武汉旅游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决战武汉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旅游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旅游的最后一天
畅聊体育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