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体系建构:理念、内容与实践
2024-03-24李炯标
李炯标
(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广东 潮州 521000)
一、引言:价值为本的专业教育属性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决定了作为大学最重要功能的课程教学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属性〔2〕。课程思政依托于具体的专业课程,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载体和实践过程等环节,逐步实现“全课(所有课程)讲思政,全程(所有课堂)育思政,全员(所有教师)教思政,全人(所有学生)学思政”的“四全”目标,从而构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面向全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养成科学思维习惯,促进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3〕。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是以人的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在专业价值理念的指引下,运用专业的工作方法,推动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促进人的社会性功能的发展。社会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基础、工作对象、价值取向、目标原则等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4〕。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都指向人的意识提升和行为倡导,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调适,推动人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作为来自西方的舶来品,其宗教起源和它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它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5〕。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利他主义的助人职业,包含了认为什么是“真”“善”“美”的价值过程〔6〕。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和对社会事实的描述探索,更是对社会问题的价值判断和实践介入,体现了强烈的价值导向、价值实践和价值再生产,是以价值为本的专业教育,其内含着国家意志、集体精神、道德价值、生命情怀和生活意蕴等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开展课程思政的本土化需求和内在性优势。因而,本文将探究社会工作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教育内容和实践路径,以期丰富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模式。
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理念意蕴:个体与社会的价值同位
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知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7〕。在马克思主义整体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应体现社会意识形态教育和人学教育的全面性和统一性,既要满足整体社会的发展要求,也要关切到具体个人的现实需求。但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割裂了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辩证关系,或过分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于抽象化,脱离具体的现实的人;或过分注重人的个体主义,看不到其所处的宏观结构和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不是抽象的个人和社会,也不是“政治”和“教育”任何孤立的一方,而是个人与社会、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联结与契合〔8〕。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目标是要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平衡,解决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协调〔9〕。而在价值理念上,社会工作专业尤其注重人类个体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双向改变,强调个人需求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既关切单独的、事实的个体,也关注对人具有本质及普遍意义的整体社会,实现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价值同位。价值同位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上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价值关系的双方在价值存在特性上具有同等的价值本原意义和本体意义,在根本上不存在内在的错裂、分离和价值优劣先后。具体地说,就是个人与社会或集体之间构成了人类基本的价值关系,两者在价值本原或本体上是共同的、统一的和平等的〔10〕。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在微观层面聚焦于个人认知的改善和能力的提升,而在宏观层面注重社会环境改善和社会结构变革,既改变微观个体本身,又改善宏观结构环境,以此凸显对微观个体“人”和宏观“社会”的双重聚焦,这也恰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和社会哲学范式的相互融合,实现了个体人和社会人的整合。
(一)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社会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全面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注重从人的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注重社会关系的优化〔11〕。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和道德规则等内容,反映并受制于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决定思想教育的本质要求、目标方向和实施内容,因而从社会关系也就是从人的社会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既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1.发展社会属性:课程思政的专业本质
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工作的“社会”既指与国家对应的属于宏观层面的大社会,也包含社群间的组织关系和互动结构以及个体维度的社会关系。可以说,社会工作的“社会”主要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社会网络与社会功能之含义,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社会性”的本质界定具有一致性。社会性中最基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联系性,而社会工作之社会性也是关注这种人与人交往联系的视角,以之为目的和手段。同时,社会工作的社会性也正是其专业性之所在,其专业性与社会性之间并无矛盾,而恰恰是统一的〔12〕。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遵循了人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注重发展人的社会性功能。首先,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体现了“为社会”的价值目标,其紧紧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问题,能有效回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促进人的社会性发展并提升社会的整体福祉。其次,把握了“用社会”的实践方法论。社会本身是一部丰厚的历史教科书,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的教育素材,社会发展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内容,集中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培养学生社会学想象力的现实土壤。最后,注重培养学生“在社会”的场域意识。社会工作专业实践需要在社会的空间开展,其需立足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关注社会环境对个人的问题形成、需求满足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影响,注重在社会场域中重建和优化个人的社会关系,并致力于从人与家庭、人与群体以及人与社区等社会因素的改善推进社会结构的完善,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探寻个体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之道上保持社会性的归因,避免人的“问题化”和“内在化”。
2.植入社会使命:课程思政的专业目标
在专业发展历史上,社会工作就具有“保护社会”的传统。19世纪末的睦邻组织运动为社会工作打造了基本的专业价值,树立了推动制度变革、维护公平正义的专业使命,奠定了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自我保护机制的本质〔13〕。社会工作兴起于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通过国家对社会的积极干预,避免市场脱嵌于社会发展的正常轨迹,从而减缓市场经济扩张对整体社会产生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对象主要是那些陷入困境或遭受社会排斥的弱势、边缘群体,期待通过提供专业服务强化其社会交往,重塑社会支持,修复其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保障他们正常的社会参与和社区融入,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形成。因此,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社会属性是基于专业的社会使命,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人”的公共精神,铸就善于保护社会弱者的集体责任感,掌握保护社会、服务社会的专业实践方法,更好地促进社会联结,推动社会正义,在整体社会中形成自助、互助和共助的社会景象。
(二)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个体性
不言而喻,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14〕,具体个人的解放是整体社会解放的基础和前提。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人与社会价值同位的原则,也强调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中既要注重优化人的社会关系,更要立足于“人在情境中”的理念,关注具体情境中人的现实性的主体需求和能力发展。
1.注重人的现实性环境:情境中人的分析视角
我们必须从我,从经验的、肉体的个人出发,不是为了像施蒂纳那样陷在里面,而是为了从那里上升到“人”。只要“人”不是以经验的人为基础,那么他始终是一个虚幻的形象〔15〕。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人”充满了感性经验和情境属性,是处于具体历史时空的生命个体。而社会工作专业“人在情境中”的分析理念,也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具体演绎和实践运用。首先,具体的和特定的时空环境是人开展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现实情境,也是人最直接的“现实性”。“情境中人”是“现实性的人”,而非抽象性和整体性的“社会人”。“人在情境中”强调在遵循时空发展规律性的基础上,注重对影响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做积极改善。同时,在尊重时空条件多元性的前提下,关注现实人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因此,在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尤其注重教导学生对服务对象个体的透视要放置于具体的、历史的时空情境中去分析。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空间分析的视野,对服务对象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社会场域和社会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其次,注重个体在时间维度上的动态发展需求,全面把握人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性等问题特征,重点理解有关个体生活历史和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事实。总之,“情境中人”有利于科学考察个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和持续协调平衡,动态评估现实中个人的问题需求,从而促进具体人性与抽象社会性、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的有机整合。
2.强化人的主体性成长:先自助后助人的过程导向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按照人的方式使人成为一个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主体。社会工作是一项“人的科学”,其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也正是要让案主掌握到自身的“自我技术”,让案主在过程中形塑出“主体性”,收获“主体性”的工作目标〔16〕。因而,社会工作利他主义的专业价值和助人自助的实践服务,更有利于推动学生成长为一个自由而全面的主体。首先,在教学理念上,专业教师能秉持尊重、接纳和同理等价值观,坚持个别化、精细化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差异化发展。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主体间的互动、对话和协作,建构平等的教学环境和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克服教学过程中单一的理论灌输和单向的知识传授,激发学生的主体求知欲望和思想热情。最后,在教学成效上,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之间的协同互促能最大程度激活学生个体自身的潜能及周围的资源,推动学生自主寻求在专业价值理念、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等方面的自我增能赋权,最终获得个人主体性能力的发展。总之,对学生的主体性赋能使得师生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彼此成为生命情感的共鸣者、专业知识的生产者和思想价值的传播者,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主体的确证、价值外化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三、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内容层面
价值是事物所拥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意义和内在本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所包含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其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因此,在遵循中国本土政治需求和教育逻辑的基础上,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应包含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品性、社会属性和道德特性等价值意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国家层面:家国情怀和治理意识的政治教育
1.以政导“社”:专业实践的政治引领
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17〕。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灌输,是对政治思想、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等有关政治内容的传授和启发。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对于党和国家的政治认知与理想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时而存有政治价值相对不清、政治责任比较模糊和政治信仰时而迷惘等问题。因此,加强学生的政治性教育成了课程思政的重要命题。而有别于西方社会自下而上的民间路径,中国社会工作发轫于自上而下的政治推动,是由党和政府主导发起的,自始就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体现了国家公共意志、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和政府治理导向等政治性需求。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具有扎根中华大地的本土化的政治意识,承载厚植家国情怀、服务国家治理和实现社会善治的功能。所以,社会专业课程思政更能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时刻抓牢专业教育要回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类根本的政治性问题,也更加注重通过本土化的理论转化和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从而在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中逐渐锤炼学生崇高的政治情操,塑造合适的政治人格并养成规范的政治行为。
2.用“社”促政:“技术治理”的政治实践
从价值层面上,社会工作专业的课程思政必须始终贯穿着党和国家的政治目的和政治价值,因而在现实层面需相应的工具理性和专业实践来加以落实和保障。在实践层面,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理念也已融入了“党性”和“人民性”的政治价值,把服务弱势群体的专业实践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打通国家治理最后一米的政治实践,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以政治为体,以社工为用”的工具理性。社会工作属于典型的“后发外生”型专业,它是一场经由国家和政府推动的“政治实践”,以解决现实问题见长的社会工作专业被赋予了特殊的政治使命。政府迫切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社会医生”或“社会工程师”的作用来应对社会的不可治理性〔18〕。因而,在专业培养中,也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在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传统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亟须进行治理的转型和升级。“善”服务才能达至“善治”,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政府治理的模式,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服务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具有技术治理的专业优势,其善于运用科学调查方法精准化识别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并通过专业工作方法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推进专业实践的本土化发展,最终在微观层面实现个案的有效救助,在中观层面提升基层社区共治,而在宏观层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二)社会层面: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的道德教育
1.道德认知的自觉性
道德是社会生活的共同准则和行为标准,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之一就是要让受教育者自觉内化社会主流道德的知识和情感,外化合乎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自觉性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为本的内在规定性和“天然属性”,彰显着道德教育的现实意蕴和优势特质,特别是在道德自觉的内在驱动下,赋予了其道德教育的内在泉源和动力引擎。道德自觉是道德主体化的体现,表现为道德主体自觉且自主地将社会规范和社会规则内化成自我驱动型的道德需求和道德实践。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充满着道德价值的使命感、道德情感的驱动力和道德实践的内在性,集中反映在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体系和伦理守则等理念和规范层面上。总之,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驱动,更容易对学生形成道德认知的“场域力”,促使学生具备高度的、内在的道德自觉性,形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信念,铸就“具有改变可能性”的道德意志,传递具有社会帮扶和社会保护意义的道德实践,最终可以推动学生实现从个人的“自我修身”到“德化天下”的道德愿景。
2.道德实践的具象化
如果工作员忽视了道德要素,便难以对案主的困境作出理解;受助者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道德层面的动机;在实务中无论是受助者的自我理解、自我建构,又或是工作员对受助者的处境的理解、表述及介入过程,都蕴含着相应价值理念的凸显或改变。因此,社会工作实务的效能,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工作员对相关具体道德价值的理解、信守和实践〔19〕。社会工作的专业实践是道德的实践过程,“人在情境中”的分析立场和介入理念,使得道德教育展现了本土化和情境化的特征。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更多是来自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因此,道德教育必须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引领下,引导学生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与我国宏观政治价值观、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在地化转换和本土性融合,并于个体层面倡导道德意识的提升,培养邻里互助的友爱精神和社区共助的集体价值,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公德,打造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实践的共同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的道德实践是一种情境化的道德实践,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是置于助人实践的真实生活场域,包括针对社会弱势群体所进行的问题界定、实践介入、评估总结等具体环节,都需借助对专业价值理念以及伦理守则的理解、认知和假设进行道德实践的预判、推理和抉择,这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对抽象道德价值和理念进行实践的具象化过程。因而,社会工作专业道德教育所体现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操作,更容易让学生拥有真切的道德情感,培育其深刻的道德认知以及形成内化的道德规范,避免道德教育仅仅沦为空洞的灌输和口号式的说教。
(三)个体层面:赋予自我承认的生命教育
1.培育承认并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念
教育始终是人的教育,是面向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20〕。从某种意义上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就是有关生命主体间相互承认的生命教育实践。承认对人来说必不可少,人只有在承认的过程中才能感悟自己的价值、体会人生意义〔21〕。社会主体间相互承认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融合,不但是内在自我心理的承认,更是来自外部社会关系的承认,是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有效联结和相互统一。他者的承认是自我承认的“影像”,也是自我承认的基础和延伸。社会工作专业教导学生需基于平等、自由和尊重的专业理念,信守每一个生命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坚信生命个体都有自我改变的潜能和优势。在当下,社会弱势群体在社会情感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还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他们的生命存在及价值认可首先更需要来自于外部社会关系的承认,再借助社工提供的专业服务增强其社会支持,让弱势群体获得更多的外部认可,最终提升其自我效能感,获得自我内在的承认。与此同时,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通过道德化的专业实践在协助服务对象获得社会承认的过程,也实现了自身专业性和社会性的双重承认。首先,专业性的承认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成效的有效性和价值性,包括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和功能的认可;而社会性的承认既来自外部服务对象、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对学生专业价值的肯定,也包括来源于对自我生命价值的肯定和承认。
2.学会生命影响生命的专业实务
给予他者生命的社会承认是社会专业的社会使命,需要通过专业的实践服务加以实现。在后现代社会,人的生命存在的形态越来越原子化,社会联结的弱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会主体间特别是社会弱势者个体生命获得社会承认的缺乏,因而他们更需要来自社会对其生命的照顾和关怀。社会工作专业本质上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是生命主体间进行情感互动和价值传播的专业实践过程。在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强调树立全人视野,将对服务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与人生发展的环境改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习得对他人开展生命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会学生善于发挥倾听、陪伴、支持和赋能的作用,并基于生命的优势视角和增能的导向去发现、挖掘弱势群体生命的精彩,科学开展专业的生命关怀实践,不断激发服务对象的生命潜能。与此同时,学生在对他人生命的持续关怀实践中,也进一步丰富了自我生命情感的感知、生命历程的认知和生命意义的觉知,优化了自我生命存在的方式和状态,最终达至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等多元生命形态的融合。
社会工作课程思政所涉及的教育内容,既呼应了其专业课程中社会性与个体性兼具的价值理念,也回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家、社会、个体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宏观政治性和整体社会性的价值要求;而生命教育体现了个体属性的价值诉求。政治教育是党的执政和政府治理之所需,是专业课程思政的政治引领和本质要求;道德教育是社会主流价值的传播和践行,体现的是人的社会性的发展要求;而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特质的体现,反映了课程思政对个体人性的关怀和生命关照的回归。
四、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扎根日常生活的服务学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仅仅变成对学生单一灌输的客体化和工具化的“外来物”,就会远离学生的主体认知,缺乏生活的情感实践和生命的感性体验,也因而往往会变得空洞无力和悬浮无根。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思维的真理性〔22〕。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理解和发展自己的本质属性,实践是把个人自身内在的价值取向、目标需要和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物质的现实活动。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基础和动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有效完成社会意识的个体化和个体意识的社会化,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和社会性发展。宏大的政治教育、抽象的道德教育和厚重的生命教育,只有扎根于日常生活的场域,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体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本质和价值功能。生活世界是人的现实性需求,是“现实性的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归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集中载体和直接反映,而社会工作课程思政恰好具有生活的“在场性”和实践的彻底性。
(一)实践的场域:回归生活的日常世界
1.立足现实的生活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3〕。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源泉,也是其逻辑出发点和归宿所在。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对自主感的追求都比较强烈,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往往包含着自我发展的强烈意愿,即使自身理性思维能力有限,也不愿接受宏大叙事风格的价值传授方式,而是比较期待富含生活化情景元素的问题分析和价值指引方式〔24〕。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抽象的理论叙事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灌输和意义的说教,较少融入到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和具体的生活事实,难以回应学生的现实需求,因而往往缺乏亲和力和有效性。现实的生活世界是学生个体与社会进行互动、联结并产生共识的场域,也是主体间进行思想交流、实践和传播的具体空间,抽象的思想和理论只有在日常生活这一具象化的空间中才能变得鲜活而有力。日常生活是思想政治受教育者心理情感、情绪认知、价值信念的来源,只有建立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历上的、针对学生的课程思政才变得深刻有力和富有生命力。从专业的目标逻辑和行动场域上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生活的教育,可以说是推动服务对象“懂生活、会生活和能生活”,因而也需要具备生活的视角,注重日常生活的现实性和“在场性”,学生必须立足于服务对象生活的现实场景、生活的需求问题、生活的资源资产、生活的能力建设和生活的发展目标等生活的维度去开展专业的学习和实践。
2.发展建设生活的能力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避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逻辑演绎和说辩灌输,就必须强调回应有关个体的实用性价值诉求和现实性需求,更加注重对人的现实生活的观照,能满足学生生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养成自我生活照顾和建设的能力。社会专业课程思政基于专业的目标取向和教学逻辑,注重对学生进行生活认知教育并发展建设生活的能力。首先,教会学生拥有回归和分析生活意识。回归日常生活是为了更好地接纳服务对象的生活问题,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情境中,同理其生活的苦难和感受。而掌握分析弱势群体现实生活困境的科学方法,有利于对其生活需求进行准确和系统的评估。由于日常生活视角的个体生活问题具有社会历史脉络和整体性特征,因此,社工必须从个体——家庭——社区——社会文化整合的视角评估、分析和介入社会问题,而不能割裂、静态地看待服务对象的问题〔25〕。其次,还必须培养学生建设和引领生活的能力,课程思政的生活教育目标不是简单回归“物化”或“工具性”的生活,而是教会学生具有自我照顾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更能协助对他人生活进行引领和建设的专业品质。具体应该包括具有预警生活风险的意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和建设美好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社会情怀、重塑引领生活的价值理念和练就建设生活的专业能力,最终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实践的路径:服务学习的专业实践
1.服务性的学习:实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以人自身为实践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受教育主体在实践化的对象性活动中去体验、运用和内化国家意识、社会规则和道德观念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再通过变革外部客观现实而改造学生的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社会工作是知行合一的社会性活动,实践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特征和本质属性,也是社会性和个体性之间有效相互转换和融合发展的路径。而服务学习是实现社会工作实践性品质的有效模式。服务学习包含学习、服务、社区和反思四个要素。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和服务方案并结合结构性反思,让学生直接服务于社会。服务学习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6〕。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基于社区为本和弱势优先的理念,立足于人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发展需求,以回应现实生活问题为导向,在生活场景中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践行专业价值和方法,并基于服务实践进行反思性和研究性学习。首先,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学习的实践形式和场域具有多样性,其可以有效依托专业的课程实践、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等教育实践类型,并立足于学校、社区和家庭等多元化的实践空间;其次,服务学习实现了服务对象的多样性,既可以面向一般的普通民众,也更加关注特困群体、空巢老人、困境儿童等各类弱势群体的问题需求;另外,服务学习中学习的过程环节具有全面性,能实现知识传授、社会服务、情感体悟、思想教育和价值生产等各方面的整合;最后,服务学习的成效内容也凸显了在个体层面的知、行、情、意和信等发展的完整性。因此,专业学习与服务实践在服务学习模式的螺旋循环中不断运动,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在服务性的学习中也获得了实践化的感性展现和理性发展,进而变得更为丰富生动和真实有效。
2.反思性的实践:主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7〕,理论的彻底来自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彻底性。社会工作服务学习的实践模式,不是简单对专业实践活动和服务的经验提炼,而是注重在实践中培育学生的反思精神和批判思维。社会工作教育特别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统一。在专业实践中,学生善于对专业的理论价值、目标体系、行动逻辑和服务成效进行研究性学习并运用到新的实践活动,进而改善服务行动的策略和内容,提升专业实践的质量和效能。同时,这种反思性的实践也进一步强化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在学生对专业学习、职业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总结反思,甚至对自我生命的反思性思考,促进其认知模式的优化、生命情感的润化和主体能力的强化,实现从知识能力到情感价值、从外部行动到内在心理的审视和反省,而专业行动研究的循环中又推动了学生对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新认知,促成了思想政治和社会主流意识的价值再生产,彰显了学生在专业课程思政的主体性和生命力。因此,反思性的专业实践,实现了客观化的实践知识到主体性的实践智慧的升华,学生不单单是知识的受教育者,更是专业知识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因而反思性的专业实践促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行动者、自主的教育者和自醒的研究者。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者认为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是一种整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和社会范式的价值整合,符合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双重价值的发展需求;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凸显了国家层面的政治教育、社会层面的道德教育到微观学生个体的生命教育等多元内容的整合;再者,在实践路径上,立足于现实生活的场域,并基于服务学习的实践模式,促进了价值教育、价值实践和价值再造的统一;而在教育成效上,也达成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养成的融合性教育目标。所以,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所具有的整合性特质,可以最大程度帮助学生实现育人与育己、助人与自助、利他与利己的教育目标,最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主体性和社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