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提升课程领导力,推动校本课程迭代升级

2024-03-24周丽

教育家 2024年1期
关键词:校本育人资源

周丽

自校本课程政策推行以来,广大中小学校积极响应,投身校本课程建设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样态。但也应看到,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导致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参差不齐。同时,不少学校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如:学校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部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课程资源挖掘不足,课程内容缺乏特色和创新、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注重形式和数量而忽视质量和效果……

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质量,实现校本课程的迭代升级,需要从健全校本课程建设机制、整体提升区域和学校的校本课程领导力、完善和改进校本课程评价等方面系统发力。为此,本刊邀请课程建设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了探讨。

嘉 宾

张菁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

黄晓玲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范佳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教育家》:在落实校本课程政策过程中,地方教育部门、校长、教师等要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机制?

张菁: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多方协同,构建合作共同体。

地方教育部门应当秉持资源统合、专业引领、成果共享的推进理念,凝聚区域优势,发挥引领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和行动,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建立区域课程资源库;成立课程开发指导机构,规范相关培训制度,提升教师开发课程的意识与能力;建立特色优质校本课程定期评审制度、共享平台与机制,让更多学校与学生受益。

校长应当成为本校课程开发实施推进工作的组织者与领导者。为了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校长应设立组织机构、确立课程制度、提供相应条件。基于此,进一步明确课程开发的总体方向与规模类型、基本程序与奖惩机制,协调课程开发的校内外多方力量与资源配置,从而合理有序地推进“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为教师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开发赋权增能。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应该以研究者和决策者的身份贯穿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始终。教师要树立课程意识,提升课程能力,通过对学生需求、学校特色、多种资源、自身能力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确定所开发课程的方向与主题,遵循课程开发的原理,开发符合学校特色、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

此外,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也可以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力量。学生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受益者,也可以成为开发者、评价者;家校社合作则能更有效地实现“三全育人”。通过多方协作,民主决策,构建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实现丰富的课程供给,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黄晓玲:课程开发是一个多主体协作的治理过程,在我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多方主体有明确权责划分。就校本课程的功能发挥和迭代升级来看,建立健全多方参与的机制需要形成强有力的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利益相关方为实现课程目标,围绕课程内容及课程活动在相互作用中体现出的协同能力。校本课程开发的领导力主要体现为:一是区域行政部门的推动力,包括对校本课程政策空间、管理规范和资源条件等方面的领导与支持;二是专业部门的指导力,包括对校本课程基本取向、目标定位、结构优化、形态创新、评价探索等方面的专业支持、指导跟进和合作开发等;三是学校的内动力,体现在学校基于育人目标、学生需求和校内外资源,整体规划、设计并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四是教师的实践力,体现在教师如何认识自身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并主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进而在课程创新实践中实现专业提升;五是学生自主力,即学生对自身学习与发展需求的准确表达、对多样课程的主动选择和课程活动的投入参与;六是家长及社会各方的支持力,表现在为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和活动开展提供素材类、条件类资源支持和环境创设等。

提升参与各方协同能力,整体提升校本课程领导力,当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参与各方准确把握校本课程的核心要义和价值功能。《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明确了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校本课程须着力回应学生需求差异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在内容结构和呈现形态上体现综合性、实践性、选择性等特点,同时处理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成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连续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形成学校主导、教师主体、校外支持的治理机制。校本课程是充分体现学校课程自主权的课程类型,其基于学校传统、学生需求以及资源条件等实际,需学校层面整体设计并集体审议;教师是开发与实施的主体,应发挥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性,呈现校本课程的运行样态并决定其实际育人价值;行政部门、專业部门、家长和校外机构等分别在课程管理、实施监测、开发与实施研究、专业指导、资源支持等方面提供支持。

三是整体提升教师、学校及区域课程建设能力。区域层面系统规划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路径,鼓励课程创新并提供条件保障;业务部门通过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和跟进式指导、搭建交流研讨和成果展示平台,发挥“中间联结”作用;学校完善课程建设与教师发展双向促进机制,激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动力,建立课程评价机制,展现学校课程活力。最终实现以高水平的课程建设促进课程治理协同能力的提升。

《教育家》:学校如何挖掘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实现校本课程的迭代升级?

黄晓玲:校本课程的资源挖掘和迭代升级,须将其放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图景中思考。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学校成为课程管理的一级主体,并被赋予课程开发自主权;从学校课程体系看,校本课程在学校有了发展空间,从兴趣小组、课外活动、选修课等形态发展为具有完整要素的课程样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校本课程从课程管理属性发展为类型概念,其基本内涵和根本属性更为彰显,即不但体现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权,其拓展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等特点更为明显,呈现形式更加多样,成为彰显学校课程活力的重要组成。

基于此,我们须再次审视、挖掘和赋予校本课程独特的发展功能。在学生维度上,校本课程成为多元、开放、灵活课程供给的代表,其育德功能、体验功能、探究功能、交往功能和专业功能等由学校及学生自主选择确立;在教师维度上,课程的开发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校本课程建设在依赖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彰显教师风格,能够促进教师课程意识、课程思维和课程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学校维度上,校本课程在学生共同基础上针对学校地域承责和学生特点体现发展特色,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彰显学校育人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和区域教育水平提升上,校本课程能够回应学生多样化和学校、区域特色化发展需求,在优质课程共享和示范引领上具有重要作用。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升校本课程质量,首先是确立课程资源观。校本课程的类型特征决定其课程资源具有“资源即課程、课程即资源”的特点。资源如何成为课程,关键在于对资源进行“课程潜能”挖掘和“课程价值”赋予。一方面要根据校本课程的价值功能定位,挖掘不同类型、形态资源的课程潜能及育人价值;另一方面要根据育人目标,主动选择并赋予相应资源特定的育人效能,实现资源自身功能价值和其被赋予的育人价值的结合,并使其具备课程要素进而转化为课程。而已有课程及其生成过程又成为其不断迭代发展的“课程资源”。

“挖掘”与“赋值”的关键,首先在于课程资源的育人效能及其成效,同时要考虑开发与利用这一课程资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其次是建构资源框架。结合校本课程功能定位和基本特点,其资源框架包括时间维度、空间维度、载体维度、关系维度和意义维度。“五维度”资源框架能够拓展校本课程资源边界,也让课程资源变得随时、随处、随需可及,更好地支撑校本课程育人价值实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重新定位,发挥拓展与补充功能。其资源开发与利用需有清晰的课程立场,围绕学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在学校不同类型、不同功能、面向不同群体的课程体系中,持续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

范佳午:想要一步到位地开发出一门完美的课程几乎无法做到,但建设一门比原来更好的课程却容易实现。“迭代升级”意味着校本课程建设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改进提升。基于原有课程的优缺点分析,改进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一方面可以使课程建设工作有针对性、不盲目,另一方面能确保改进后的课程比原来质量更高。校本课程的迭代升级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

教师可以从以下视角寻找校本课程改进提升的切入点。一是实践视角。针对校本课程前期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例如: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吗?深度和广度能否为学生所接受?评价方案是否便于操作实施?等等。二是政策视角。及时学习跟进国家深化教育改革文件精神,并思考怎样改进校本课程使其更好地落实教育改革要求。例如:校本课程是否有明确的核心素养目标?课程实施怎样融入更多体验式、探究式、项目式学习?课程目标、教学、评价是否保持一致?等等。三是理论视角。先学习基本的课程理论,再进行课程开发实践,这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实际上,很多教师因工作需要,往往先把校本课程开起来,然后再补充课程理论知识、修改完善课程。结合基本课程理论学习,教师可以反思如何使校本课程更加规范、科学。例如: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要素齐全吗?课程内容的编排怎样更好地体现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等等。

目前,相当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在量上实现了丰富化,如何在质量上走向优质,实现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协同育人逐渐成为未来校本课程建设需要突破的重点,在突破过程中,学校的顶层设计、支持和管理是关键。一是制定支持课程改进完善和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制度。前面所述校本课程改进分析的政策视角和理论视角,都需要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和研讨。二是增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效配合,形成课程育人合力,这需要学校层面整体设计并推动。

《教育家》: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评价有什么不同?如何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

张菁:为了落实中央“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激发地方和学校活力,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强调要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它不仅厘清了义务教育阶段三类课程的关系,也明确了三类课程的基本定位和育人功能,即国家课程主要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共性要求上,注重打好共同基础,具有较强的通识性与强制性;地方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的适应性,促进学生认识家乡、丰富体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展特长,也可以体现学校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三类课程因其建设主体、设置目的、育人功能等不同,其评价的目标、内容、主体等存在差异。

国家课程评价主要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展,针对正在实施的课程优势与不足进行价值判断,其评价主要关注课程的根本性问题,如课程的价值如何、课程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等,为后续优化、修订课程方案提供支持。1997年5月开始,由国家教委(教育部前身)基础教育司组织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调查就属于国家课程评价,其调查结果与相关结论成为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思路的重要部分。同样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课程建设主体,有义务针对实施过程中的地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课程设计、实施与效果等,从而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地方性。上述两类课程评价可以运用问卷、访谈、抽样测试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

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其自主开发课程的核心理念是立足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求,这也是开展校本课程评价的前提与基础。关于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有学者通过分析63份校本课程方案文本,发现主要涉及课程方案评价(即要素的完整性)、课程实施评价(即方案落实程度)与课程效果评价(即课程目标达成度),而对于该课程本身设置的价值与合理性缺乏判断。在校本课程评价的类型与具体方式上,应该强化实践导向、指向素养落地,以课程的具体特质和开发目的作为选择与确立的依据;在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上,应尊重教师的主体权利,唤醒学生的评价意识,建立家校社协同的评价机构等,从而有效促进校本课程育人质量的优化。

事实上,每个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与具体条件不同,其评价的目的、内容、手段、标准甚至时机等都存在差异,因此,提升学校教育者的课程领导力成为高质量校本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重要保障。

范佳午: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功能定位不同、课程目标不同,而课程评价应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因此校本课程的评价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也有所不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将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于“增强课程对学生和学校的适应性”,要求“建立以过程评价、综合评价为主的评价制度,改进评价方式,强化实践导向,注重体验、探究、制作等活动过程,有效利用作品、制品、产品等综合反映学生素养发展状况,原则上不进行纸笔测验”。

我们提到“课程评价”这个词,一般涉及两层含义:一是对修习课程的学生的评价,即评价学生在课程中表现得怎么样,达到了合格、良好还是优秀水平等;二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即评价课程的质量好不好。下面分别针对这两种含义谈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如何进行评价。

在校本课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现代评价理念倡导以评价促进课程目标落实、评价与教学融为一体。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引导、激励功能,弱化其区分功能。在具体实施中需注意——

一是评价要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评价的维度应覆盖课程的主要目标。校本课程倡导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而核心素养面向真实问题解决。对于核心素养的评价,纸笔测验效度不高,更适合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即通过观察学生在体验、探究、制作等实践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作出评价。

二是评价要与课程实施过程相结合,设计可观测的评价方案。在设计评价方案时,应将核心素养目标转化为具备不同水平核心素养的学生在探究、制作等活动中能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这样才能帮助教师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学生行为表现了解其核心素养发展到了什么样的水平。

三是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针对学生的作品、产品等进行评价时,需要设计评价量规。评价量规的主要目的不是将学生的作品等分为三六九等,而是通过评价量规中对合格、优秀等水平的表现性描述,让学生知道教师希望他们达到什么样的基本要求,并积极挑战更高要求。虽然校本课程评价中区分不是主要功能,但教师应对基本合格水平严格把关,这样才能确保校本课程的实际育人质量。

如何对校本课程本身进行评价?《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强课程实施评估、动态调整和完善”。在对课程本身评价时,需要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学校要组织专业力量对校本课程的文本资料进行审议,对校本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规范性、协同性、育人价值等方面加强审核把关。这是对校本课程文本的静态评价。

二是对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进行动态评价。校本课程的实际实施效果怎么样?可以在课程实施初期和后期分别对学生进行评价,测量出学生在课程目标列出的核心素养方面发生的变化,通过实测证据反映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获得的发展、评价课程实际实施效果;还可以对学生進行问卷或访谈调研,了解学生对该校本课程的实际感受。

猜你喜欢

校本育人资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