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洪泽古灌区
——蓄泄兼筹 润泽江淮

2024-03-22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3期
关键词:闸坝洪泽洪泽湖

洪泽古灌区坐落于江苏淮安洪泽区,西倚雄伟的洪泽湖大堤,东至碧波荡漾的白马湖,北临苏北灌溉总渠,南至淮河入江水道,这里汇聚了大自然的恩泽,也见证了人类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 年),陈登修破釜塘以灌溉农田,洪泽古灌区即发轫于此时;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陈登再次修筑捍淮堰(又名高家堰),奠定了洪泽湖大堤的基石。三国魏正始二年(公元241 年),邓艾在淮河中下游开置屯田,兴建白水塘,与破釜塘相接。至唐代,白水塘面积不断扩大,水门下开5 条干渠输水灌溉,分别是青州泾、徐州泾、大府泾、竹子泾和棠梨泾,这些干渠如同五条巨龙,蜿蜒在江淮大地上,为农田带来了勃勃生机。黄河夺淮后,淮河下游洪水出路受阻,影响了漕运大命脉——大运河的安全运行。为稳固漕运与防洪的基石,明清两代在高家堰的基础上对洪泽湖大堤进行了多次加高、培厚、延长,洪泽湖不断扩大,淹没破釜塘和白水塘;明清时期在大堤上设置了闸坝与涵洞以泄水,并与白水塘时期的输水河道相接,实现了灌排的双重功能。1949 年后,洪泽古灌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以“蓄泄兼筹”为方针,对洪泽湖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使得灌区的灌溉与防洪调蓄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灌溉、防洪、供水和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洪泽湖大堤——这座仍在使用的古代最长堤坝,作为古灌区的挡水工程,是淮河下游的防洪屏障。大堤创造性采用直立条式石工墙、坦坡防浪、闸坝泄洪、三合土防冲等技术,是古代水库蓄水灌溉工程的杰作。如今,它保护着3000 多万亩耕地、2600 多万人口和10 余座城市的防洪安全。

洪泽古灌区的制度建设同样令人瞩目。为保障蓄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有效运行,明清两代形成了完备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度,如责任明确的“工交”制度、“文武结合”“官民结合”的堤防管理体制、严格的闸坝启放标准等。这些制度确保了洪泽湖大堤的建设质量和正常运行,在现代水利工程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洪泽古灌区还留下了丰富的工程和非工程遗存。67.25 千米的洪泽湖大堤,15 千米的明清石工墙,源自三国、唐代和清代的5 条灌排河道遗存,5 尊清代镇水铁牛,34 块石碑,300 多块石刻及滚水坝遗址、决口遗址等,共同构成了这片土地的独特记忆。而那些延续118 年的滚水坝运行记录和连续127 年的水位观测记录,以及众多的上谕、奏疏、治水论著、治水工艺、传统习俗和神话传说等,更是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非工程遗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

2023 年,江苏洪泽古灌区以其卓越的历史价值、工程成就和文化底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猜你喜欢

闸坝洪泽洪泽湖
MetaPINNs: Predicting soliton and rogue wave of nonlinear PDEs via the improved physics-informed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meta-learned optimization
洪泽湖渔鼓:漂浮在水上的民俗文化
水工闸坝混凝土在冻融条件下应力分布探讨
洪泽『蟹』逅
浩浩碧波润江淮——洪泽湖
闸坝对抚河流域连通性的影响研究
驱散洪泽湖上的阴霾——张爱萍洪泽湖剿匪纪实
软基上闸坝工程的寿命预测
基于改进有限强度折减法的闸坝软土地基加筋挡土墙变形特征分析
长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