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的应用与效果*
2024-03-22周燕红吴芝炜陈丽媛朱春琳吴于青甘玉婷
周燕红 吴芝炜 陈丽媛 朱春琳# 吴于青 甘玉婷
(1 江西省胸科医院 南昌 330006;2 江西省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南昌 330006;3 江西省崇仁县人民医院 崇仁 344299)
肺结核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慢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临床通常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且需长时间用药[1]。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是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内脏器官受损。患者发生药物超敏反应后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且需要停用抗结核药进行脱敏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和治疗疗程延长,打击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更有患者因此治疗不规则,甚至放弃治疗导致结核菌耐药及结核播散,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非常不利于我国结核病的防控。据调查显示,抗结核药物治疗时间长,患者依从性较低,出现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导致治疗疗程更长,患者依从性更差,加强对患者进行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预防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2~3]。综合护理是对常规护理进行的一种创新和完善,它以护理程序为中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为患者提供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心理护理和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等全面护理干预,其护理环节环环相扣,具有整体协调一致的特点,可以保证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4]。因此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治疗期间予以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探索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患者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7 月医院收治的肺结核初治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赣胸伦审字2020(46)号]。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例)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肺结核的诊断标准(WS 288-2017)[5];抗结核药的治疗方案均含HRZE,且出现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并符合超敏反应诊断标准[6]。排除标准:有认知障碍不能配合;复治和耐多药的结核病;有可疑或明确其他药物导致过敏。
1.3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肺结核常规护理干预。在研究过程中护理操作完全按照常规模式进行,开展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病情观察等,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用药指导等。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成立心理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在本科室工作5 年以上、专科知识比较扎实且对心理护理比较感兴趣的6 名护士组成,其中护师4 人,主管护师2 人,并选派小组成员参加院内外各种心理护理培训班。心理健康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由心理护理小组成员担任责任护士,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自评,按焦虑、抑郁程度轻重安排病房,避免互相影响。心理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责任护士要鼓励安慰患者,帮助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同时对患者认真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告知其过敏症状好转后就可以进行脱敏治疗,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指导患者和家属做好隔离消毒工作,同时鼓励家属多关心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朋友的关心和鼓励,以及被关爱和被尊重,获得心理上的支持,提高患者自身心理调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7],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同伴教育护理模式。同伴教育护理是指让具有相似治疗经验并取得良好疗效的患者现身说法,与现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减轻现有患者的心理负担,起到互相鼓励的作用,达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目的[8]。现有患者通过与取得良好疗效的同伴教育者沟通交流,不仅能获得较好的建议,而且能更大程度上恢复信心接受治疗[9]。(3)基于微信平台的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应用微信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10],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拉近了医患间距离,更多患者希望医生为他们进行宣教[11]。建立微信群,组成人员包括经管医生、心理护理小组成员以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经管医生将超敏反应的症状、处理、注意事项以及疾病的转归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录制成视频,护士也要录制服药注意事项、饮食指导、消毒隔离等各种健康教育视频并经医生审核后再发到微信群让患者学习,此类视频在微信群循环发送,经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要在微信群经常询问、关心、鼓励患者,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进行心理疏导。患者出院后,护士还要在微信群提醒患者按医嘱规律服药、在微信群服药打卡,同时嘱咐患者要按时复查。患者有任何疑问可以在微信群咨询,疾病相关的问题由经管医生回答。(4)皮肤护理。抗结核药超敏反应患者出现皮疹、瘙痒时,皮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每天查看患者的皮肤,观察皮疹的出现和消退情况,指导患者穿着松软的棉质衣服,保持床单干净整洁,及时更换不干净的床单、被褥,汗湿的衣服要及时更换,及时清理脱落的皮屑。指导患者要勤剪指甲,注意手卫生,瘙痒时用拍打方式缓解,或者转移注意力,不乱抓皮肤,避免皮肤被抓破导致感染,晚上瘙痒难耐时可以用抗组胺药或者让患者服用镇静药。清洗皮肤时用柔软的毛巾温水擦拭,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外涂(如皮肤有破损则为禁忌证),并且要忌用碱性肥皂、刺激性沐浴液清洗皮肤。有效的皮肤护理是防止出现感染、保证疗效的关键[12]。(5)个体化营养支持治疗。营养治疗是治疗结核病的基础,是整个治疗过程不可或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3]。具有营养风险的患者通过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改善其临床结局,包括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住院率及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等[14]。确诊结核病者应根据其营养状态提供合理的营养咨询,制定营养治疗方案,并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15]。因此经管医生和责任护士要及时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的不同营养状态、耐受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共同制订不同的营养治疗方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并嘱其禁烟禁酒,发生超敏反应时不食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而且要跟患者和家属反复强调加强营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由责任护士和家属共同督促患者执行营养治疗方案。(6)延续护理。一般医疗护理服务主要关注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护理,但延续护理是将护理服务伸展到家庭,是对患者在家庭期间的健康需求和健康情况进行应对与关注[16]。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联用、适量、全程用药。而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督促,经常发生漏服、擅自停服等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因此开展延续性护理有极高的必要性[17]。为保证患者出院能够按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和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护理小组成员要同时承担患者的延续护理任务。指导患者出院后按医嘱有规律地服药,切勿擅自停药,并且定期复查、做好居家隔离等。每个月都定期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包括是否按时服药,是否会出现药物副作用,有无身体上的不适,并将下一次复查的时间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告知,同时还需告诉患者,若有不适症状,可以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或在微信群中进行咨询,在必要的时候,随时进行复诊。
1.4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在患者出现超敏反应症状时及出院前1 d 采用SAS 量表和SDS 量表评估焦虑、抑郁心理问题。SAS 量表[18]:共20 个条目,行4 级评分(1~4 分/ 条目),分为轻度焦虑(50~59 分)、中度焦虑(60~69 分)、重度焦虑(≥70分)。评分≥50 分为焦虑阳性。SDS 量表[19]:共20 个条目,行4 级评分(1~4 分/ 条目),分为轻度抑郁(53~62 分)、中度抑郁(63~72 分)、重度抑郁(≥73分)。评分≥53 分为抑郁阳性。(2)平均住院天数:对比两组平均住院天数。(3)服药依从性:采用中文版Morisky 服药依从性量表[20]评估两组治疗依从性。该量表包含8 个问题,1~4、6~7 题评分标准是:答“否”,得1 分;答“是”,得0 分;第5 题,答案为“是”,得分为1,答案为“否”,得分为0;第8 题以“从来不、偶尔、有时、经常、所有时间”分别计1.00、0.75、0.50、0.25、0.00 分,总分8 分。得分越高代表服药依从性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服药依从性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 实验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服药依从性及住院天数对比()
表2 两组服药依从性及住院天数对比()
?
2.2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SDS、SAS 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SDS、S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对比(分,)
?
3 讨论
超敏反应是结核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目前抗结核药物导致的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患者出现超敏反应后多需要中断治疗,从而导致治疗不规律影响我国结核病的防控[21]。一旦发生药物超敏反应,患者中断治疗后,导致治疗及住院时间延长,加重患者经济负担,打击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若患者不配合治疗,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对患者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是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与抑郁心理问题、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下降,且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出现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时,通过有效的治疗并配合积极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在发生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时首先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使用SAS、SDS 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要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改变其消极、悲观的心态,才能以比较轻松的心情接受治疗和护理[22]。
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而服药依从性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为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需加强健康教育并采用治疗效果较好的同伴教育者现身说法。营养不良与结核病发病率的增加、病情的加重、治疗效果的恶化、病死率的增加有很大关系[23]。营养支持治疗对结核病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24],为加快患者病情的康复,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和合理的饮食。明确超敏反应期间的饮食禁忌,优先推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且要跟患者和家属反复强调加强营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在患者出现抗结核药物超敏反应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本研究为单位中研究,可能存在选择偏倚,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本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