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布置途径

2024-03-22鹿霞

家长·中 2024年1期
关键词:双减布置作业

鹿霞

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与实施,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受到教师的追捧,但一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深,并没有使用科学的方式优化课后作业。在“双减”政策指导下,小学语文作业应当遵循重质轻量的原则,不断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类型与结构,保证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展示出作业之间的多元化与差异性,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并添加趣味性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现阶段语文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形式单一

大部分小学语文作业内容以抄写、背诵为主,这样的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学生课后负担较重,长此以往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学生在抄写的过程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一步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这样单一的作业形式并不符合现阶段的教学需要,无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针对性培养,学生在课后只是机械地抄写相关内容,并没有进行自主思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后时间,而且降低了学习效率。这是因为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未能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依旧使用传统的方式布置作业,对学生而言,会削弱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对教师而言,会增加教师的授课压力,限制教师的教学思维。

(二)作业缺乏层次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过于简单的作业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缺乏挑战;过于困难的作业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难度过大,导致学生之间的抄袭现象十分严重,因为学生认为相同的作业答案都是相同的,便不会主动思考,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课后作业缺乏层次性是因为教师并没有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了解,未将作业按照难度划分等级,导致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无法获取自身需要的知识。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无法通过作业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难以实施针对性的课堂教学。

(三)作业缺乏趣味性

传统的语文课后作业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未能找到令其感兴趣的知识点,因此大部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并不高。有的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卷面成绩,会布置不同的课外练习题,缺少对作业内容的设计,一味地增加课后作业习题量,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很少选择布置开放类型的作业,认为开放性的作业并没有准确答案,不利于后续教学管理,因此在布置作业时常常忽略这一内容,阻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锻炼,学生在课下利用不同的智能工具搜索答案,教师无法在课堂上根据作业完成情况实施针对性教学。作业缺乏趣味性是因为教师并没有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重要性,未能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没有意识到语文知识的多样性,同时缺乏对作业结构的设计与规划。缺少开放性的作业反映了现代教育的固化思维,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关注学生学习兴趣与逻辑思维的培养,提高其学习能力。

二、布置小学语文作业的原则

布置课后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作为教育课堂的延伸,又可以帮助学生检测自身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知识,并督促学生及时复习与使用所学知识,因此需要小學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情况和教育改革方向重新认识语文作业的重要性,并站在学生年龄与心理的角度,适当布置趣味性、开放性、分层次的课后作业,保证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守以下原则。

(一)控制课后作业难度

教师在设计作业前应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控制作业难度。如果作业难度过低,会让学生的思想变得懈怠,完成作业的态度不够认真;如果作业难度过高,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完成作业时会产生一定的挫败感,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设计不同难度的课后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可以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二)合理规划作业量

小学作业量应当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作业量过多会消耗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课后有效的学习时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卷面成绩,但是这样的方式不仅会消耗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增加其学习压力,无法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科学规划作业量,保证作业难度与作业量相匹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科学设计作业内容

小学语文作业内容不应只是抄写或背诵,还应添加一些思考性和实践性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性与多样性。教师可以在讲解教学内容时让学生通过制作读书笔记、批注、读后感等方式,强化其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成长。

(四)重视作业批改过程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作业设计过程中,而且体现在教师的批改与评价上,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判断,找出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并标注出现错误的环节,让学生在收到作业时可以明确自己的错误所在。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发现学生进步或解题时应用的巧思,要及时在作业中进行批注,并书写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受到肯定,增强其学习成就感,进一步巩固其学习成果。

(五)重视作业反馈机制

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还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反馈机制,定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语文课后作业的意见,希望在作业中可以看到怎样的内容设计,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明确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上交的作业判断其现阶段的学习能力,并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与作业内容,保证语文课后作业符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需要与学习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多样性。

三、“双减”政策下科学布置小学语文作业的策略

(一)重视作业形式,设计多元化的作业内容

小学语文作业不应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站在听、说、读、写等多个角度,调动学生对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学习,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了解。

“听”的作业并没有固定的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听一听关于教学内容的朗读,认真感受文章中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多听一些与语文学科相关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

“说”的作业并不单纯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多的是打开学生心扉,引导学生在课堂主动表达,将自己了解的知识分享给同学、教师。因此,教师布置“说”的作业应要求学生将自己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向亲人和朋友进行复述,站在自己的角度总结今天的收获,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强化学生自身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在课堂鼓励学生阅读一些开放性的文章,让学生在文章内容的引导下不断思考、想象,从而强化其语言表达能力与想象能力。

“读”的作业则需要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接触不同类型的课内或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长久的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语文水平。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手机或电脑播放文章朗读音频,让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联想小兴安岭的风光,锻炼其想象力。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向家长或同学分享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并在其中添加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引导其在表达时梳理所学知识点,增强其学习成就感。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推荐与自然风光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籍,如《中国国家地理:美丽的地球》《神奇树屋》等,在开阔学生眼界的同时,增加其知识储备。

(二)重视作业的趣味性,提高作业的挑战性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教师需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感受到语文学科的乐趣,尝试挑战自我,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绘画作业,大部分学生拥有绘画天赋,有时会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其所思所想,教师则可以利用绘画引导学生完成语文作业,该类型的作业是针对喜欢绘画的学生所设计的,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图片,鼓励学生尝试为文章内容绘制插图,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想象力,强化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表演类型的作业。表演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学生通过表演能够感受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等特征,完成文章学习后,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由学生自行选择文章片段准备道具、排练等,在准备表演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表达能力,进而深入了解文章中各类角色的情感与性格,从而理解作者在文章中倾注的情感,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比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学生需要掌握陶罐、铁罐的神态,并使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身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布置绘画类型的作业,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提供的图片,猜想铁罐与陶罐的形象与表情,锻煉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表演类型的作业,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分组,小组既可以选择某个片段进行表演,也可以表演整篇文章。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陶罐与铁罐的形象,充分锻炼动手实践能力,在分析陶罐与铁罐的形象时,学生可以通过相关文字描述猜测其面部表情、语言神态等,强化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

(三)重视作业的有效性,整合单元核心知识点

“双减”政策对作业数量有明确要求,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作业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合理控制作业数量,并重视作业的有效性,在作业数量与作业质量之间找到平衡点,以避免学生由于题目数量过多失去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尝试使用单元整合的方式布置课后作业,站在单元教学目标的视角考虑,总结单元中重要的语文要素与人文内涵,有选择性地加入在作业设计中,减少作业总量,将关注点聚焦到单元的教育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能力上,并从句式、段落、文章等方面出发,使作业内容更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使作业内容发挥巨大的教育价值。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摘抄单元内的生词或重点词,丰富自身的词汇积累,还可以摘抄单元内的优美词句,丰富写作素材。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制作方式,帮助学生串联单元内的重要知识点,为其搭建知识系统的框架,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的作业形式既具有针对性,又可以发挥作业最基本的教育价值。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本单元的重点集中在自然风光的描写上,如《暮江吟》描写的是红日西沉与新月东升两组景色;《题西林壁》描写的是庐山景色,并添加了哲理内容,深化了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大部分的重点集中在理解作者意图和观察事物上,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也可从这两点入手,让学生整理单元内关于自然风光的语句或段落,并分析作者在描写时倾注的情感,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或自然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传授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理解串联单元重点内容,这样可以活跃学生思维,针对性地培养其语文素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作业的教育价值。

四、结语

在“双减”政策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梳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严格遵循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保证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将重点放在作业形式、趣味性与有效性上,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强化自身的创造力、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其学习兴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双减布置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
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原则探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