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产业唱好京津“双城记”
2024-03-22郑智维
郑智维
吴仁彪全国人大代表
“2024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而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引擎。”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谈道。
低空经济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財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时强调,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今年以来,在中央和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低空经济迅速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有关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迎来重大机遇期
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低空空域是低空经济的关键投入要素,极具经济、国防和社会价值。
在吴仁彪看来,我国低空改革全面推进的格局已形成。自2020年开始,中央陆续批准海南、四川、湖南、江西、安徽等5个省份低空空域改革深化试点,2023年7月在全国全面推广试点经验。
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建设首批26个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2021年2月,发展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开启了低空经济发展新里程。
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到,“加快培育低空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此后,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为发展低空经济创造良好的空域供给环境。2023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同年,中央空管委先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和《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
在低空管理改革和经济政策的双重叠加下,低空经济发展迎来重大机遇期。以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引擎的无人机产业为例,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无人机运营企业1.98万家,全国无人机生产厂家达到2200家。
今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成为热点话题。吴仁彪认为,2023年低空管理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不断出台,中国无人机技术和产业在世界占据较领先地位,现在是发展以无人机产业为龙头带动的低空经济的最好时机。
不过,对于这股热潮,他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各地发展低空经济要因时因地制宜,不要一窝蜂追热点,不同地区发展步伐可以不一致,基础好的地方可以先发展,其他地方将来的重点在应用推广。要防止过去借通用航空热搞圈地运动的事情再度发生,这会影响低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产业聚集的南北格局
2020年10月,民航局公布了13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正式开展了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点工作。其中,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北京市延庆区都是民航局批准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作为国家航空航天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天津拥有中航工业直升机、中国航天彩虹无人机、飞马无人机等一批通用航空器制造生产基地。此外,位于天津的中国民航大学拥有民航局飞联网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城市空中交通重点实验室,并有工信部与民航局共建的适航审定中心。
和天津相比,北京在发展无人机产业方面也有自身优势。北京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中,明确列出“推进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十四五”时期,北京市高精尖产业规划中明确延庆区发展无人机组团。
据了解,延庆区汇同市相关委办局编制起草的《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建设方案》和《关于促进中关村延庆园无人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将在近期发布。
目前来看,我国南方地区无人机产业聚集逐渐显现。南部以深圳为主的微轻小型消费级无人机产业逐渐聚集,UAM(城市空中交通)发展势头迅猛。而我国北方的无人机产业虽有人才、技术和研发制造优势,但还没有形成明显的聚集地区。和产业聚集地区相比,成本和便利性存在差距,影响了我国北方无人机产业发展。
此外,北京适飞空域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飞行需求。
按照《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G类和W类空域,分别对应真高300和120米以下的部分空域,包括有人机和微轻小型无人机的飞行空域,也称“适飞空域”。
作为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布局。对于国防安全、公共安全、航空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属于最高标准。因此,北京地区的适飞空域较少,难以满足无人机飞行活动等方面的飞行需求。
双城无人机产业融合发展
在低空经济产业中,无人机占据重要地位。据赛迪研究院近期发布的《2024年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形势展望》,2024年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预计可达2100亿元。
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京津可发挥各自优势。北京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优势,天津发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和“邻都”“近海”的空间优势。天津管辖着153.67公里海岸线、海域面积约2146平方公里,天津服务北京研发设计中需要的验证飞行,疏解北京空域资源压力。
吴仁彪建议,以京津两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为双引擎,推动京津双城无人机产业融合发展。具体而言,在低空经济发展领域,围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和京津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唱好京津“双城记”有效贯通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和人才链。
“京津可错位发展,资源互补,北京围绕研发设计、天津围绕制造测试应用。”吴仁彪说。
按照他的设想,在民航局的指导下,依靠北京延庆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形成的产业规模,两座城市可以共同绘制无人机产业链图谱,“作为京津冀目前共同绘制的航空航天产业链图谱的组成部分,北京和天津可共同推动北方地区的无人机产业聚集,促进上下游配套企业逐渐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