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击日寇的空战群英
2024-03-22姜森
姜森
年轻时当过飞行员的克莱尔·李· 陈纳德
二戰中,接替“飞虎队”的 “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堪称东亚战区的盟军空战群英。他们不仅为反法西斯同盟的物资补给提供了重要保护,还对日寇造成沉重打击。
今年初,Apple TV+斥资2.5亿美元制作的剧集《空战群英》刷屏。这是继《兄弟连》和《太平洋战争》之后,美国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影视明星汤姆·汉克斯联手打造的“二战宇宙”的第三部大作。剧集描述了在7600米高空的极度寒冷和缺氧环境下,盟国空中部队打击纳粹德国的壮举。
据美国《飞行》杂志报道,二战中,在东亚战场上也活跃着一支空战群英,他们以“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为核心,不仅为反法西斯同盟的物资补给提供了重要保护,还对日寇造成沉重打击。
“飞虎队”的接班人
1942年7月4日午夜,“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AVG,绰号“飞虎队”)受命正式解散,由新组建的“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CATF)取代。“飞虎队”的缔造者和领导者——克莱尔·李·陈纳德曾表示:“1942年夏季,中国战区的抗战形势不容乐观。‘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是在此背景下,依靠在中国所有能获取的空战资源仓促组建的一支部队。”
对于“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而言,“飞虎队”的战绩一度令其望尘莫及。从1941年12月组建至1942年7月初解散,“飞虎队”一直守护着滇缅公路和中国的一些重要城市,防范日军空袭。其飞行员取得了辉煌战绩:在短短7个月内,主要驾驶“寇蒂斯”81A-1s型战斗机(美军P-40B战斗机的出口版)的“飞虎队”成员,确认共计击落297架日本飞机,而己方仅损失4名飞行员和12架战斗机。在对抗日军的远东战场上,“飞虎队”是少数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盟军部队之一,其振奋人心的效果超过了实际的战绩。
成立之初,接替“飞虎队”的“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的作战资源非常有限,却要在漫长的战线上对抗强大的日军。尽管如此,在1942年7月成立后的9个月内,这支年轻的部队取得了创纪录的战绩,证明它足以担当“飞虎队”的继任者。
其实早在1941年12月30日,盟军就想将“飞虎队”并入美国陆军航空队,但陈纳德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一旦被并入“墨守成规的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虎队”的作战效率就会大打折扣。有一次他对部下抱怨说:“我们被兼并后,起码需要4个月的时间进行融合,‘飞虎队将失去灵活性,作战效能会受到显著影响。”
事实上,陈纳德还担忧一件事——一旦“飞虎队”被并入美国陆军航空队,他将失去主导权——可能被调回美国国内,然后“无所事事地等待战争结束”。
为了阻止“飞虎队”被解散或兼并,陈纳德找当时中国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帮忙,希望蒋介石能托人游说美国政府。当时盟军要求对“飞虎队”进行兼并的理由是:“对于美军而言,向一支没有官方身份的航空部队提供物资援助,会带来很多文书及流程方面的麻烦。”事实上,盟军不希望一支“不听话的”带有浓厚个人色彩的航空部队在东亚战区发挥主要作用。为此,盟军坚持认为“飞虎队”必须进行调整。
当时蒋介石当局采取了平衡策略:一方面同意盟军的安排,由一支新的部队替代“飞虎队”;另一方面坚持由陈纳德担任这支新部队的指挥官——陈纳德本人表示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他还动用自己的人脉,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对政府高层进行游说。但陈纳德“不听话”的名声给他带来了麻烦: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高层想把即将成立的“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的指挥权交给彼赛尔上校。
1942年3月29日,陈纳德被召至重庆,参加决定“飞虎队”最终命运的会议。其他与会者包括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驻华美军指挥官史迪威,还有彼赛尔上校。会上,史迪威和彼赛尔表示,如果“飞虎队”不融入美军的话,美军将停止向其提供物资援助。陈纳德被迫同意让手下人“穿上美国制式军服”。但他强调:“我的人在作战方面必须有一定的自主权。”
最终,蒋介石表态同意“飞虎队”解散,并入美国陆军航空队。史迪威也作出一定让步——同意由陈纳德指挥新的部队。1942年4月23日,陈纳德的军衔由上校提升至准将。不过,彼赛尔的军衔也被提升至准将,而且其职务高于陈纳德——彼赛尔名义上总管美国驻华航空部队,陈纳德是其副手。
陈纳德负责指挥“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部队,其任务是保护连接印度和中国的空中物资走廊——“驼峰航线”,同时为中国地面部队提供空中火力掩护。
粉碎日军“绞杀战”
1942年7月4日,“飞虎队”正式解散,所有飞机和人员归入美国陆军航空队第23大队,隶属于驻扎印度的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与派驻中国的其他美军航空力量组成“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
掌管该部队的陈纳德面临很大挑战——在建立和整合“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的过程中,美国陆军航空队提供的支援有限:只额外提供了10多名飞行员,而且都是新手,外加20名机械师和办事员。部队装备和其余人员都继承自“飞虎队”。
据陈纳德回忆:“美国陆军没有提供新的战斗机给我们,也没有给新部队增配卡车、吉普车、维护装备及电台。我们用的还是以过去中国政府购买的美制装备为主——成立之初,‘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只有51架战斗机,包括31架‘寇蒂斯81A-1s型战斗机和20架P-40E战斗机,但其中只有29架还能飞行。另外,我手头上还有7架B-25C中型轰炸机可以使用。”
与只有少量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相比,他们面对的日军拥有350—450架军机。另外,美军飞行员长时间驾驶相同的机型作战,而日军每年都能获得全新的机型,包括中岛Ki-43“隼”式战斗机(绰号“奥斯卡”)以及川崎Ki-45型轰炸机(绰号“尼克”)。仅一座日军机场部署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数量就超过了“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的军机总数。
“寇蒂斯”81A-1s型战斗机
“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成立之初,就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日军得知“飞虎队”解散的消息后,于1942年7月末纠集大批轰炸机和战斗机部队,企图一举“绞杀”新组建的“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
日军的行动于7月28日夜晚展开。8架日军轰炸机攻击了衡阳机场,破坏了机场跑道。中国军民迅速进行抢修。美军飞行员则严阵以待,准备应对第二日的攻击。
7月29日凌晨2时,美军战斗机在云层中隐蔽飞行。不久,飞行员发现了第二波来袭的日军轰炸机,双方展开激战。日军轰炸机没有料到美军战斗机来得如此之快。轰炸机在空中格斗中处于劣势,日军机枪手不停地射击,企图拦截逼近的美军战斗机。一架美军战斗机被击中后燃起大火,飞行员驾驶飞机紧急迫降。其他美军战斗机控制了局面,日军轰炸机无法展开对地轰炸行动,被迫撤退。
7月30日,吃过大亏的日军卷土重来,派出120架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妄想通过一场决战击垮“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其中,日军的35架Ki-43“隼”式战斗机负责攻击衡阳机场。迎战他们的是10架美军战斗机。最终15架日军战斗机被击落。7月31日,日军继续发动攻击。英勇奋战的美军飞行员击落17架日军战斗机和轰炸机,而己方仅损失3架飞机。
8月5日,日军出动30架“隼”式战斗机,再次攻击衡阳机场。他们被8架美军战斗机拦截。经过一番近距离空中格斗,4架日机被击落,美军损失1架飞机,飞行员不幸牺牲——他是“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成立后牺牲的第一名飞行员。
由于损失惨重,日军停止进攻,被迫终止了打击“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的作战计划。
奇袭日军获战果
站稳脚跟的“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乘机对中国和缅甸境内的日军发动反攻,摧毁了一些日军机场的跑道和维护设施。
陈纳德清楚,“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生存下去的唯一出路,就是发挥灵活机动的优势,主动进攻。当夏季季风导致驻扎在缅甸北部的日军飞机无法起飞时,陈纳德立即针对驻扎在中国境内的日军发动攻击,主要是空袭侵占汉口、南昌和广州的日军。
至8月末,“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共对日军发动50次攻击。该部队因此消耗了大量弹药和飞机零部件。于是,陈纳德要求美军通过“驼峰航线”向其提供更多的物资支持。至9月末,大批B-25轰炸机和P-40战斗机抵达“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的各个驻地——陈纳德部队实力大增。他知道,自己现在有能力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了。他的目标是远程奇袭侵占中国香港的日军。
1942年10月25日拂晓,“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的12架B-25轰炸机和12架P-40战斗机从昆明出发,飞赴桂林——它们必须在桂林补充燃油。途中,5架P-40战斗机因故障返航。
10月25日上午11时45分,空中编队从桂林起飞,奔赴563公里以外的目标。轰炸机编队指挥官海耶斯,命令12架B-25轰炸机保持在5480米的高度。战斗机编队指挥官斯科特,则命令7架战斗机保持在6100米的高度。在飞越南海的过程中,机群先向澳门海岸线飞行,然后越过香港西部的海峡,接着往南飞抵轰炸目标上空。
抵达战区后,战斗机编队四散开来,护卫轰炸机编队。一枚枚227千克重的航空炸弹投向驻港日军码头。B-25轰炸机随后飞越维多利亚港,掉头朝桂林机场方向飞去。美机返航途中,日军战斗机追赶上来。据一名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回忆:“我迅速扔掉战斗机的副油箱以减轻重量,使飞机可以更灵活地迎战日军战斗机。由于紧张,我操作飞行杆的动作变得缓慢而迟钝。一架日本战斗机朝我直冲过来,我来不及作出反应。幸好我的战友从侧面迅速开火,将这架日机击落。”
当美日战斗机展开空战时,美军轰炸机降低了高度,以确保机载机枪能以最佳角度射击日军战斗机。轰炸机编队硬是凭借机枪干掉了两架日军战斗机。一架美军轰炸机因遭到6架日军战斗机围攻而迫降。一名飞行员和一名导航员被俘,其余機组人员跳伞后成功逃脱。最终,前来追击的日军机群被击退。
对于“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而言,成功奇袭驻港日军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不仅摧毁了日军部署在香港码头的设施,还击落19架日军战斗机。美军方面仅损失一架轰炸机。
此役令陈纳德看到了日军空中部队的弱点。之后,“美国驻华航空特遣队”多次对驻港日军发动攻击,给日军造成沉重打击。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